關於本報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報主: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1997-11-04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9,657
官網:
http://www.hef.org.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報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6-06-01 11:00:00 / 報主: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公益聯播]月月捐一百,愛心不停擺
我的孩子會說髒話

◎鄭楨樺(人本教育基金會數學想想國高雄教室老師)

那天,收到一年級的小景媽媽傳來的臉書訊息:

昨晚,在房間陪小景時,他突然很大聲的說:「幹。你。娘。」當下,有被嚇到。回過神後,跟他聊了一下。

我問:「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他說:「我知道是髒話。媽媽,它是什麼意思啊?」

聽他這麼一說,我想他應該是真的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我告訴他:「這是在罵對方的媽媽,非常不雅、粗俗的話。」但其實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就問:「那你怎麼知道這句話的?」

「是安親班三、四年級的問我…ㄍㄢ四聲加ㄋㄧ三聲加ㄋㄧㄤ二聲,三個字合起來怎麼唸?所以我就唸幹你娘…他們就說我罵髒話。」

「那你一定要回答他們嗎?不能走開嗎?」

「可是我會怕,怕他們把我擋住。」

「你常跟他們玩嗎?」

「一年級同學裡,我比較常,因為他們玩的遊戲比較刺激,一年級其他人不玩這些,我喜歡比較刺激的遊戲,所以我會跟他們玩。」

這當中,我跟他聊很多他們玩時的情況,說實在我是有點擔心,擔心他會不會被欺負,不知保護自己,所以才想把這狀況告訴妳。如果妳願意,可以找小景再深入瞭解,因為畢竟我人不在現場,無法判斷或說什麼,所以麻煩妳了。我有跟小景說過,我會把這些狀況告訴妳,妳有可能會找他聊,他說ok

我給小景媽媽的回覆如下:

親愛的小景媽媽:

很欣賞妳能夠這樣跟孩子對話,小景可以很安心的跟妳說任何事。

關於孩子們說髒話,我會觀察他們對這句話的認知,猜想他們使用的原因。

對於髒話,我自己比較粗淺的認知是:作為一種口頭禪,它有時是社交時會使用的語言,當中又包含了很複雜的文化及階級上的認知差異。澳洲的語言應用學家露絲.韋津利(Ruth Wajnryb)的著作《髒話文化史》一書中,還針對髒話的功能、類別,以及在性別文化史上的差異,提出許多有趣的研究觀點。

作為一種傳達憤怒的方式,那顯示說者的某種無能為力,除了宣洩怒氣、情緒性的咒罵,別無他法。

觀察孩子們,會發現他們開始講髒話好像都不在這兩種脈絡中。他們大多是不知道意思,會面帶微笑的說,那笑容像是自己已成長到掌握某種神祕的魔力一般。

前一陣子,四年級的小文幾乎把這句話當口頭禪。玩遊戲時說、等待時說,大抵是有些刺耳,三年級的量量有一回很認真地問:「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小文搖頭,量量說:「這代表你想要跟他媽媽在一起,很親密喔。」小文睜大眼睛看著我,我點點頭。因為一年前,我就是這樣詢問量量,我還追問:「你是真的有這樣想嗎?」量量瞠目結舌的搖搖頭,此後就比較少聽量量說了。

但或許是因為部分成人對這句話的反應之大,孩子們感受到當中有趣之處。便想方設法誘一年級的小景說,或者是為了那句指責:「吼!你說髒話。」可以有機會出口。除了惡作劇的成分之外,會不會有一種「我說過,設法讓你也說說,說不定我就沒那麼壞」的思維,那就不得而知。

孩子們不完全明白「幹你娘」三個字的意思,但說了,看到大人會生氣;於是說這話的同時,就掌握了一種突破「禁忌、禁止」的魔力,所以忍不住一直要去踩哪條線。

《髒話文化史》一書提到:如果一個字要使人震驚,就必須保持該字的禁忌。人們越常聽到某個字,其禁忌就越弱,震驚值也越低。由此可見,禁止之反效作用極大。

至於,採取冷處理,小孩就不再說髒話了嗎?至少,不用擔心他們背著我們講,就有機會猜想孩子們說髒話的時機,判斷他是否有什麼困難。我猜想,小景說這話時,一定是在回想跟三年級一起玩的情景。跟他們一起玩的時候,好刺激,別的一年級都不太敢,他們力氣好大,可以跟他們一起玩的我,感覺起來也跟其他一年級不太一樣。

媽媽的第二個問題是,一年級的小景跟中年級的孩子一起玩,會不會被欺負?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嗎?有委屈敢說嗎?中年級的孩子,也是我看著長大。看大家一起玩某些遊戲時,中年級身材上的優勢就顯而易見。有爭執時,或許對身材矮小的低年級造成威脅,而不自知,是有的。但低年級的孩子感覺到受委屈、害怕,也是真實。什麼時候該出手協助,該幫的是哪一方,我都得在心中自我對話許久。

最近的發展,是出去玩時,小景選擇了不參與中年級的遊戲,自己發明了木工匠遊戲,也樂在其中。我喜歡孩子們的組合有各種變化的可能。可以一個人,可以兩個人,也可以一群人,不論是什麼原因、有什麼擔心,他們都可以慢慢想,要跟誰一起,不跟誰一起,都出於自主,不是誰的勉強。和人相處也可以試誤,試到自己覺得可以,不行就退一步想想,還可以怎麼辦,而非有個什麼標準。如果真的需要協談,孩子們也都知道,我會幫忙從中翻譯。

我的孩子會說髒話

之後,我便收到小景媽媽的回覆:

那天跟小景的聊天,我並沒有做下要他別跟中年級一起玩的結論,因為…我沒在現場,對中年級的小孩我也不認識,對方做這些事時我沒法判斷他們的動機,所以我想把這部分留給妳,才會跟妳講這件事,並希望妳跟小景了解一下。

再來就是,我心裡是願意相信小景會自己判斷該不該繼續跟他們在一起玩,我也知道跟他們一起玩,他自己也要有所調適,這對他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相信如果真的不喜歡,他自己會有所決定!謝謝妳的回應,也謝謝妳讓我安心!

真的很感謝小景媽媽對我,以及對小孩的信任,讓我們都有機會發展相信自己決定的能力。

本文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309

《人本教育札記》6月份324期《困境,來自上帝?還是人間!》

《人本教育札記》6月份324期《困境,來自上帝?還是人間!》

有愛無礙。
面對身心障礙者的種種困境,我們的社會總是這麼說。但再多的說法,都無法掩蓋困境的存在。
於是,人本的夥伴們在今年四月十六日舉辦了「困境,來自上帝?還是人間!」研討會,邀請心理學家、檢察官、特教學者、律師、社會福利學者,以南智浩浩兒虐案、中聰阿銘燒腳案為例,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探討:困境,到底從何而來?而我們又該如何因應?
本期特別企畫,我們整理了五位與會專家的演說。他們各自回應了一些常見的疑惑,邀您細讀。

轉寄『我的孩子會說髒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