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環報
報主: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2011-12-27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1,966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環報報
環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發報時間: 2013-09-01 16:00:00 / 報主: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本期目錄
環品觀點:作為氣候調適之飲食觀念進化
環品札記:愛運動,也愛地球
環品活動
環品報導
環境新聞
環品小精靈






 
環品之音

聯絡訊息


Tel :(02)2321-1155
Fax:(02)2327-8280
info.eqpf@msa.hinet.net
官網: 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公益聯播]捐款500元幫助受暴婦幼,贈好禮再抽「澳門雙人自由行」!
環品觀點:作為氣候調適之飲食觀念進化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古有明訓,民以食為天,農業的發展自古以來都是國家民族生存之所繫,飲食文化常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社會文化底蘊所在。

這幾年一再爆發塑化劑、毒澱粉等食品中含有有害化學物質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米粉竟然不是米做的,也有不是雞蛋作成的布丁等等,究竟是黑心業者太多,還是過度消費的文化造成這種現象呢? 一股反思農業耕作方式、食物來源與消費的潮流,逐漸在台灣蔓延開來。

各式各樣的食育、良食運動、自然耕作、有機農業、農夫市集等行動不斷出爐,「食的教育」成為德、智、體、群、美五育之外最受關注的重點,儼然成為第六育。國人飲食觀念逐漸改變,是否也能連帶影響國家的農糧政策或氣候政策?。

在氣候變遷的時代,這股食物觀念的進化演變,其實也可作為氣候調適的後盾。好的農業調適不但有助於減少浪費、增進健康、永續環境,可以成為農業政策的重要支柱,可謂一舉多得。

氣候變遷調適(adaptation)指的是為因應實際或預期的氣候衝擊或其影響,而在自然或人類系統所做的調整,以減輕危害或發展有利的機會。調適的目的在於降低系統脆弱度(vulnerability),不像減緩一樣有很明確可依循的方向,涉及到各自社經狀況與文化。各國多半透過案例分享,揣摩、交流調適計畫之精髓,也因此調適較難被理解,也不容易讓人察覺、評估其成效。造成許多計畫,其實就是在進行調適工作而不自知。

事實上,氣候調適談的是提高氣候系統韌性,降低脆弱度,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調適就是固本培源,一個人如果體質好自然就不容易生病,一個社會/自然系統亦然。

從溫室氣體排放量來看,農業部門約佔總排放量13.5%,如果加計肥料生產、農業建築的電力、農機與農產品運輸,以及濫墾濫伐等因素,排放量占比將更高。農業生產除要面對氣候變遷帶來之環境改變外,尚要面對不斷增加的人口需求。因此,2010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提出「氣候智慧型農業」(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CSA)[1],指出未來農業必須朝向,可持續增加食物產出和收入、強化土地對抗氣候變遷的挑戰、減少甚至消除溫室氣體的排放方向邁進,而有機農業恰符合CSA的要素。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認為有機農業能夠協助農民氣候變遷調適,因為其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土壤覆蓋率,防止養份和水份流失,使土壤更能抵抗洪水、乾旱和土壤退化的壓力,因應極端氣候與環境變遷所帶來之挑戰。此外,有機農業尚可保護作物及種源的多樣性,增強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通常可以降低水資源、化肥、農藥以及能資源使用,並且提高周圍生態系統之穩定性。更由於有機農業通常會與在地飲食聯結,有助於縮短食物里程,降低交通運輸所帶來之碳排放。

可以說,有機農業不是只有對身體好,更大的意義在於降低能資源依賴,提高系統的調適能力,甚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2005年6月日本通過「食育基本法」,希望成為解決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飲食生活、環境等急遽變化的對策。其目的乃是要培育正確的飲食知識、選擇食物的能力及實踐健全的飲食生活的能力。食育基本法前言以及法案第7條提到,生產活動除考慮傳統飲食文化外,還要注意到與環境之和諧。至於糧食生產如何體現與環境的和諧呢? 答案就在「里山」之中。

「里山」(Satoyama)是日文詞彙,指的是環繞在村落週圍的山、林和草原,也就是山脈與平原之間,包含社區、森林、農業的混合地景。這類多樣化的環境,在當地居民合理運用下,提供糧食、水源與生活資源,也涵養了在地文化,增加生物多樣性。其實各地傳統文化都有類似的實踐,因此2010年第10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CBD COP10),聯合國大學與日本政府進一步提出「里山倡議」,強調採取符合生物多樣性原則的活動,按照自然時序來維持、進行社會經濟活動,實現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實踐里山精神,採用有機農業、捨棄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的慣行農業是一個重要的取徑。

在臺灣,這股自然、有機風已經吹入校園,今年下學期開始新北市、宜蘭縣、雲林縣、屏東縣等縣市,都將開始提供有機營養午餐。各縣市供餐強度不一,但固定價格契作與穩定採購,很實際的鼓勵有機農業持續發展。大多數的媒體報導都是給予正面的評價,但很可惜的是切入點都是從食品安全、健康角度論述,忽略了自然、有機農業於環境永續、氣候變遷調適之角色。可以肯定的是,學校營養午餐導入有機之措施,其實具有氣候變遷調適意涵之多重意義。

氣候變遷趨勢下,對農業的衝擊不可避免,整體農業調適作為相當重要,但除了生產端的轉換外,更重要的是消費者飲食觀念的進化。本會認為,除了前述縣市政府供應有機營養午餐外,五都以及全台縣市都應該群起效尤,除提供在地、有機餐點外,更應藉此透過相關環境教育引導學校飲食觀念之轉換,以在地、有機、節約不浪費的精神與作為,為台灣農業的氣候調適奠下基礎。

長期策略更可考慮擴大適用範圍,從學校延伸到公部門,並且進一步推動相關立法,如參考「台南市學校營養午餐自治條例」規範在地食材採購量,或是完成「有機農業促進條例」等,為台灣帶來一股清新的農業氣候調適願景。


[1] 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CSA), as defined and presented by FAO at the Hague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e, Food Security and Climate Change in 2010.

環品札記:愛運動,也愛地球

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離不開美好的環境,運動尤其如此。運動需要活動場地、營養的食物、清潔的空氣和乾淨的水。在大自然中運動,是最能體會萬物之美的時刻。但隨著環境漸漸被破壞,許多運動型態已經受到改變,甚至有的運動賽事項目將來可能會因此被迫取消!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2006年出版的一份報告中警告,歐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亞等地低海拔地區的滑雪場正遭到全球暖化的威脅。這份報告估計,在最壞的情況發生,冰雪融化的趨勢持續下,澳洲境內所有的滑雪場到2070年將無法營運。這種狀況將使得冬季運動或賽事越來越無法規畫,「人造冬季」因此更為盛行。

大量使用人工造雪對於能源與水資源的消耗是一大問題,據了解一台造雪機一整天用電量約450-500度,大約是台灣一個家庭年用電量300度的1.5-1.7倍,一座滑雪場看場地大小,少則三五台,多則四五十台,用電相當驚人;用水部分一個冬季可能用水5萬至10萬公噸,大幅增加當地水資源使用壓力。此外,因暖化產生的營運調整也可能影響到生態,許多滑雪跑道設法轉移到更高海拔的地區,直接壓迫到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感受到環境對運動所帶來之影響,這幾年運動也變得越來越綠,以國際運動聖殿 - 奧林匹克運動會為例,近幾年的奧運主辦國遴選過程,綠色要素越來越被突顯。以最近一次2012倫敦奧運會為例,倫敦奧會便透過綠色交通、綠色建築與設計、綠色飲食等三方面構思如何營造綠色運動賽事(詳細內容請參環報第六期 環品札記:倫敦的綠色奧運經驗)。

更難得的是,倫敦奧會委員會還出版一系列願景報告,除宣示達成決心外,更透過一連串報告,一次又一次的與國民傳遞其綠色意涵與創新。雖然奧運籌辦經費與人力遠不及2008年北京奧運,但卻對全球民眾,留下了深刻的綠色印象,更向世人證明運動界的綠色路線是行的通的。

最近,跑步在臺灣很火紅,灑彩色粉末或是主題變裝的趣味活動越來越多。但大家踴躍參與的背後,是否也增加了環境的負擔呢?如何既保有運動樂趣,又能對環境友善呢?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些環境友善小撇步。

首先,報名活動進行前,可以主動詢問並瞭解活動主辦方是否有綠色運動規劃,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善意的提醒主辦方,讓他們也知道綠色行動的重要。如果主辦方已經有相關綠色規劃,那就大力支持,並且體諒其可能帶來之不便。

再來就是不要索取或是要求主辦方提供紀念品、贈品,活動重在參與,而非這些附屬品。如果是可使用的物品的話,拿了就盡量使用,物盡其用;最後是考量活動所衍生之交通影響,就近參與運動,盡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是找三五好友一起共乘,減少開車等方式。運動開始前也可準備好環保水壺、毛巾等物品,減少一次性物品的消耗。

愛運動也愛地球的實踐其實不難,發揮減法美學,減少人力與物力消耗,回到運動的本質,單純的體驗身體的律動即可。就從現在,每天多用雙腳移動,從輕度的簡單運動開始吧。

圖說:運動可以很簡單,從擺動雙腿開始

環品活動

國小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巡迴列車 - 開始報名

因應氣候變遷,不僅僅侷限於節能減碳層面,氣候調適更為重要。因此環品會暨綠光、綠水教育巡迴列車後,再次推出氣候變遷調適教育列車。希望透過活潑教材,提升國小學生對氣候調適的認識,以及了解氣候資訊服務所能提供的協助。

巡迴費用: 本活動為公益推廣,免費。

活動報名:僅受理線上報名,即日起至9月底為止,額滿提早截止。

報名網址:http://goo.gl/ruJc06,詳細說明請參本網頁。

巡迴時間: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巡迴北部地區10所以上國小。

巡迴對象:國小高年級

聯絡電話:02-2321-1155 #24 (鄭佾展)

杏林環保心,氣候變遷與健康環境教育巡迴活動開始巡迴

 

為推動氣候變遷與健康議題結合之環境教育,環品會希望向下紮根,與醫藥護理相關科系學生分享、討論氣候變遷議題與健康議題,希望能在大家尚未進入職場之前,深植氣候友善意識,故開辦氣候變遷與健康環境教育巡迴活動。

巡迴時間: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巡迴全台10所以上大專院校。

活動網站:http://www.eqpf.org/eh

聯絡電話:02-2321-1155 #24 (鄭佾展)

818環品苗圃誠徵志工

 

環品苗圃位於羅斯福路五段與萬盛街交叉口之空地(師大分部對面),設立以來除附近萬盛里、學府里里民參與外,已經有輔大、政大、致理技術學院同學熱情響應維護。

未來我們將持續利用有限人力繼續努力,如果您對於園藝、志願服務工作深感興趣,歡迎跟我們聯絡,一起打造都市苗圃。

活動網址:http://www.eqpf.org/Nursery Garden.htm

聯絡電話︰02-2321-1155#14  (黃瀚民)

環品報導

本會董事Glenn Rhodes代表本會於外交部/環保署舉辦UNFCCC NGO論壇分享工作經驗與成果 (2013.08.30)

新聞:政妹彎腰淨灘 別只看乳溝 (2013.08.29)

「臺灣綠帶,肯亞種樹去」志工團出發 (2013.08.28)

818環品苗圃 維護工作進行中(2013.08.27)

本會董事Rhodes Glenn分享參與聯合國氣候大會、推動環境教育經驗 (2013.08.27)

活動預告敬請周知與分享 (2013.08.22)

「臺灣綠帶,肯亞種樹去」志工團隊蓄勢待發!! (2013.08.20)

818環品苗圃蘇力颱風後續維護 (2013.08.20)

「救世要說」徵文頒獎暨「救世要跑」感恩分享會 (2013.08.01)

環境新聞

治水只能「怨天」、「尤人」? (2013.08.30)

日本發現225處可燃冰能源蘊藏處 (2013.08.28)

六輕污染 彰醫盟:空污天天超標 (2013.08.28)

全球氣候會議2015年巴黎召開  (2013.08.23)

碳交易市場 新興金融犯罪溫床 (2013.08.22)

暖化海平面上升 荷蘭打造「飄浮社區」 (2013.08.21)

生態赤字 環團點名陸美等國 (2013.08.20)

森林老化吸碳力低 專家籲種新林  (2013.08.19)

再不減碳 全球未來熱浪更嚴重 (2013.08.15)

氣候暖化 海洋生物漸向極地移動 (2013.08.06)

中市低碳自治條例真正施行後 面臨困難多 (2013.08.05)

愈熱愈暴力 可能引發戰爭 (2013.08.03)

Japan regulator urges monitoring of Fukushima sea (2013.08.30)

China leads in both pollution and fighting pollution (2013.08.26)

Wildfire enters Yosemite, threatens San Francisco water, power (2013.08.26)

Rising levels of acids in seas may endanger marine life, says study (2013.08.25)

UN carbon trading office to open in Colombia (2013.08.23)

Coalition promises to appoint threatened species commissioner (2013.08.21)

China’s jeans industry is distressing (2013.08.19)

European forests near 'carbon saturation point' (2013.08.18)

Businesses urged to brace for extreme heatwaves in UK (2013.08.15)

China and India 'water grab' dams put ecology of Himalayas in danger (2013.08.10)

Australia maps out smart energy plans (2013.08.07)

Environment group questions Apple link to controversial Bangka mines (2013.08.04)

推薦訂閱
【不動產報報11】老屋「拉皮」換新妝@【人與空間的對話--漫談設計】
【台兒閱抱抱】創刊號 - 99年全國故事志工增能計畫@【台兒閱抱抱】
轉寄『環報第21期:作為氣候調適之飲食觀念進化』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