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環報
報主: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2011-12-27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1,966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環報報
環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環報
發報時間: 2013-10-01 11:00:00 / 報主: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本期目錄
環品觀點:種樹與氣候調適
環品札記:肯亞之旅分享
環品活動
環品報導
環境新聞
環品小精靈






 
環品之音

聯絡訊息


Tel :(02)2321-1155
Fax:(02)2327-8280
info.eqpf@msa.hinet.net
官網: 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公益聯播]信義南港身障資源中心-照顧者紓壓團體
環品觀點:種樹與氣候調適

9月13日本會完成「台灣綠帶、肯亞種樹去」的活動,與10位以大學森林系為主的志工從肯亞種樹回到台灣。回到台灣後引起本會關注的不只是震驚國際的肯亞首都奈洛比商場的恐怖攻擊事件,而是一則不太引人注目的台灣「樹癌」新聞報導。

報導指出,台灣的行道樹因種植距離太短、太窄,植穴太小又排水不良,容易生病,且一棵樹染上褐根病,透過根系傳播,使得整排行道樹都染病。對比肯亞當地社區為因應氣候變遷而採取一種所謂的「Mully model」的氣候調適植樹策略,台灣的森林治理及種樹政策,顯得僵化而有值得檢討、改進之處。怎麼說呢?

「Mully model」的種樹策略是肯亞的穆利兒童之家(Mully Children’s Family)創辦人Mully先生所發明,穆利兒童之家位於距離肯亞首都奈洛比約3小時車程的山區,屬於乾旱地區,這裡的雨水不多,土壤貧瘠,他們為了生計、為了經濟、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決定種樹,但當地天候條件惡劣,為了提高樹苗存活率,當地的種樹方式不同於台灣只挖掘可容納苗木約10公分左右黑色塑膠袋的植穴,而是挖掘一個長、寬及深各75公分、幾乎可以容納一個人的大洞,將高約10公分與台灣造林大小相當的樹苗植入,再將二分之一的土壤回填,且回填的土壤是從沒挖的土地表層灰黑色較有養份的土壤,而預留二分之一空間的目的是為了蓄積雨水,這是因應肯亞東部乾旱氣候的獨特種樹策略,結果證實不但苗木存活率提高,且長得更高、更好。

全球暖化幾乎超過95%是人為造成,在減緩的同時,調適顯得更為重要,因為,調適與每個人更息息相關,且充滿綠色改良的機會。氣候變遷調適(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指的是為因應實際或預期的氣候衝擊或其影響,而在自然或人類系統所做的調整,以減輕危害或發展有利的機會,調適的目的在於降低系統脆弱度(vulnerability)。「Mully model」可說是氣候乾旱的肯亞社區因應氣候變遷的一個成功的調適案例。

肯亞另一個氣候調適的種樹策略是,當地農田以50公尺長、50公尺寬為一區,分區種植不同的農作物,在每塊區域的農地間,則種植二排大約間隔2公尺的樹木區隔開來,這樣做的主要作用有三個,一是樹木有防風作用,可防止大風將農作物吹走,或是將作物吹到相臨的其他農地;二是可防止水患時將作物沖走;三是樹木長成後本身就可提供柴木,而樹幹則可砍伐做為木材使用。

根據世界農林會議(World Agroforestry Congress)的研究報告,非洲的金合歡( Faidherbia)的樹葉會在雨季時休眠,在乾季時生長,它不會在雨季時與農作物競爭水份,同時它的根系會把空氣中的氮轉移到土壤中,為養份耗竭的土壤補充有機營養成分,進而增加糧食作物的產量,在非洲馬拉威金合歡與玉米混合種植的產量是僅種植玉米的2.8倍,在尚比亞則是每公頃產量4.1噸比1.3噸。這項金合歡與玉米的農林混植農法目前已是肯亞政府、環保專家及農業專家共同一致推廣,因應氣候變遷造成大規模飢荒時的調適做法。金合歡與玉米的農林混植農法不但可以提高產量,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更認為它的碳封存潛力遠大於其他用途[1]

對照肯亞因應氣候變遷採取的不同的種樹調適策略,台灣的種樹政策與方法所反應出來的森林治理與種樹政策制訂則顯得太過一成不變。種樹是森林治理的根本,從頂端的政策制訂,例如要不要種?為什麼要種?應該怎麼種?什麼時候種?到底端的執行,也就是誰種?用什麼方法種?效果如何?均無法迅速反應氣候變遷時代的需求,森林治理思維相對保守而缺乏積極作為。

台灣森林約占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六十,覆蓋率不可謂不高,但台灣屬於氣候脆弱的地區,一旦颱風或其他災害發生,森林很容易受到影響、甚至遭受不可逆的破壞。因此,如何因應這樣的「氣候脆弱」特性,發展出一套「森林調適」的策略,可說是極具挑戰且刻不容緩的工作,但事實上,目前台灣的森林治理與氣候相關政策尚未就此有所回應,頗令人擔憂。

就種樹政策來說,台灣採取中央集權方式,由林務局統管整體森林經營管理與種樹策略,地方、民間或社區鮮少依照其特性發展自己的種樹策略。以高達近2.5萬公頃的崩塌地造林或近6萬公頃的一般平地造林為例,不分區域氣候、地理、人文等特性,只根據海拔高度不同由中央決定種植不同的樹種或者以透明度明顯不足的方式決定種植的樹種以及相應的驗收等,並沒有因地制宜採取不同的種植策略,也很少打開「合作」的窗戶,讓民眾參與其中,導致整體種樹生態偏工程、重數字,卻缺乏可長可久的願景,社區參與甚低,民眾認知與支持度欠佳。政府每年雖然都有植樹節種樹活動,但活動一結束,好像就沒下文了。沒有人真正關心這麼多政府提供的樹苗到底種到哪裡?怎麼種?成效如何?這樣的森林治理「生態」與「方法」,已經不足以符合下個世代的需求,亟待改變。 

此次「台灣綠帶-肯亞種樹去」志工行,本會特地拜會了200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賽伊女士(Wangari Maathai)創立的肯亞綠帶運動(Green Belt Movement)組織,從該組織的介紹中發現,目前肯亞政府採取分權的森林治理策略,鼓勵多元的種樹團體參與,不再僅由中央集權、無效率的管理。此外,該組織已從以往由社區、婦女負責植樹工作,將重點轉移放在「集水區」(watershed)種樹,種樹的策略已由馬賽伊女士最初提供婦女生計轉變成集水區的環境保護,這也是肯亞政府及林業部門大力推行的政策。

足證森林的治理必須根據現實的情況加以調整,由政府帶頭可說是名正言順,且順理成章。從中央到地方、從生計到環境,都可以看到肯亞森林治理與氣候調適的發展軌跡。台灣呢?

由於森林所屬土地的歸屬多為政府,在研擬氣候變遷的森林調適政策上,政府及政府單位的角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美國的農業部林務局制定了「因應氣候變遷的策略架構」(Strategic Framework for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及「因應氣候變遷的國家路徑圖」(National Roadmap for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加拿大林業部門的「加拿大跨政府森林首長會議」(the

intergovernmental Canadian Council of Forest Ministers;CCFM)也制定了「適應氣候變遷的永續森林管理」政策(Adapting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to Climate Change),都可看出各國政府林業部門的努力。當各國都在強調森林治理的重要,以有效因應氣候變遷、發展綠色經濟的同時,台灣卻仍受行政侷限,管理思維僵化,整個森林決策可說如同「黑盒子」一般,外人根本無法窺其堂奧,這樣的情況對台灣長遠發展本身是不利的,只是它的影響不容易被看見。

本會曾多次主張儘速修訂從86年開始就未曾變動過的台灣森林經營管理方案,納入氣候變遷作為森林經營管理的基礎,從種樹政策的擬訂到實際種樹方法的執行,都能針對森林脆弱性與適切的分權、分區管理策略併用,融入在地特性與民眾參與,鼓勵多元種樹團體的投入,以及不同的績效評估,逐漸打破中央集權式的、保守有餘開創不足的森林管理模式,承認中央主導的森林管理模式已有不足,針對氣候變遷的衝擊,重新擬定合宜的種樹政策與執行方法,打造屬於台灣的森林調適綱領與作為,如此必可成為台灣的亮點,也可為未來子孫做出正面且積極的貢獻。

 環品觀點:種樹與氣候調適

樹苗不只是生長為一片森林,更是臺灣與肯亞之間,對自然與彼此間愛的見證(作者/枋玟宇)。


[1] UNEP News Center (2009) Wonder tree could be one answer to food scarcity in Africa. http://www.unep.org/Documents.Multilingual/Default.asp?DocumentID=594&ArticleID=6290&l=en&t=long

[2] Wellstead, A. M., M. Howlett, and J. Rayner. 2013. The neglect of governance in forest secto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structural-functionalism and “black box” problems in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lanning. Ecology and Society 18(3): 23.

環品札記:肯亞之旅分享

環品會在莫拉克八八風災後,就致力山林復育工作,永續山林計畫已在八八風災災區造林復育近200公頃,成果豐碩。為將台灣植樹造林復育經驗向其他國家推廣,同時紀念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前年去世的肯亞綠帶運動創始人馬薩伊女士,環品會特別發起「臺灣綠帶,肯亞種樹去」活動,除募款植林外,也對外召募國際志工,前往肯亞當地植樹、向當地中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等活動。

8月28日,肯亞國際志工團領隊彭孝維主任、顧問肯林,志工吳慈恩、林育玄、林冠亨、黃郁文、楊于萱、楊玲鈺、謝佳恬、蘇柏瑋、歐書寰、賴冠穎等一行人,已前往肯亞奈洛比附近之穆利兒童之家(Mully Children’s Family)服務。17天的旅途當中,除實際參與育苗、植林、環境教育推廣,體驗環保交流並增進兩國人民情誼外,也拜會馬薩伊女士創辦的綠帶運動組織(Green Belt Movement)、接受環品會捐款植樹的肯亞植樹團體Kanya Forest Working Group 及Kijabe Environment Voluteers,並前往肯亞奈洛比的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參觀。

9月中旬肯亞國際志工團一行人帶著滿滿的感動,已返抵臺灣,接下來環報將逐期摘要參與志工們隨筆心得,與朋友們一起分享。完整旅途記錄請參見本期「環品報導」,或上環品會最新消息查看。

環品札記:肯亞之旅分享

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系學生歐書寰

 Welcome home! 這是這裡最簡單,也最困難的一句話。

看得到的旋律、聽得到的溫熱,與嗅得到的白色,是一踏入肯亞奈洛比機場的感官衝擊。八月肯亞的凌晨是乾冷的,如同當地翠藍的鳥,躍入神經、喚醒知覺。大火後的機場由一幢幢的純白帳篷組成,精簡的海關內竟播著熱情洋溢的非洲民俗音樂。海關輕鬆地辦著事、吹著口哨,悠閒地向我們開起小玩笑,肯亞人的熱情在此刻下了友善而有力的第一印象。

這兒沒什麼風,雲朵是圓潤輕巧而可愛的,就像迎接著我們的孩子。可說是嚇著了,沒有人敢下車,窗外有如軍隊的潮水般,孩子們大聲唱著歌,以當地的官方語言-史瓦希里語,歡迎我們的到來。孩子自然地牽起我們的手,順著歌聲的流動,我們陷入了這個大家庭的溺愛。Mulli先生親自向所有孩子介紹我們的團隊,背負著台灣的名義,肩膀重了許多,背卻挺得更直了。同行夥伴說,牽他的孩子問:「你有爸媽嗎?」輕輕的一句話,在心上劃下了輕輕的一痕,酸澀的記憶。然而,隨之而來的是一句:「Welcome home!」喚來有點奇怪、又有點令人動容的感覺。對於孩子們來說,失去的家是藏在身後的回憶,然而這兒,卻是擁有幾百位兄弟姐妹的大家庭,是現在與未來永遠存在的家。

不過,我仍不明白這句話用在我們身上的意涵。

食宿是來到這兒前最掛心的事,但出乎意料地,我們的生活並不差,大概除了太陽能不足以讓我們洗到熱水澡。這樣的想法一直存在我心中,改變了對肯亞生活刻苦的刻板印象,直到我們參觀了當地孩童的食宿。沒想到我們天天吃的麵餅,看似平常的食物,卻是孩子們一個月只能吃到兩次的大餐。而每天早餐的玉米片與吐司,想必也是只有我們參訪者才有的。   

特別引人注目的,總是孩子的笑聲,不必多說什麼,不必流利的文法,孩子們賣起免費的笑。像是遇見熟悉的朋友,彷彿對此事早已熟練,他們輕鬆而大肆地,展示自己的純真,如同清澈的鏡子般,映射著曾經的我們,然而他們的背後都藏著我們難以去想像的過去。在這兒,那些背後的事,似乎不是受到嚴謹看守的秘密,而是他們一同成長的另一股力量。在遊戲場、在教室、在寢室、在田野,各種年齡的孩子有各種的美,令人嚮往。

肯亞的人近乎全部信奉基督教,對於台灣的多神文化,他們表現了全然的訝異與好奇。與肯亞人交談,卻能強烈地感受到所謂神的力量,或者說是,愛的力量。因為相信神的存在,人類可以學習謙卑,並且懂得知足,更知道如何愛人,我認為這是肯亞人快樂的一大泉源。

團隊的向心力一直有著些微的鬆散,彷彿一台機器,我們就是鬆動的螺絲,沒有人為了這事真正付出全部的心力。然而,這兩個禮拜使之變得不同,全天候,我們都生活在一起,睡覺、吃飯、坐車、參觀、工作,我們一起說著不流利的英文、一起假裝聽懂他們的話、一起挖洞、一起植樹、一起擁抱孩子。最後的日子,似乎有著些微的差別,在心中,對於每個人,一步步拆解預先砌好的牆。文化交流的表演,大夥總是事到臨頭才準備,前一天的速成班,帶來的成果雖然不是什麼值得一窺的演出,但卻給了我們自己很可貴的感受。而緊接的足球比賽更強化了這樣的心情,以從來沒踢過足球的台灣隊對抗肯亞孩子隊,笨手笨腳的我們,卻能因此在跑到喘不過氣的沙場上,擁抱著真情的歡笑。或許在乘上航線之後,我們便不會再見到彼此了,但在肯亞的日子裡,我們已成了互相依靠的夥伴。

環品札記:肯亞之旅分享

 環品會一行人與Mulli之家的朋友們大合照

環品活動

「森情款款由你樹說」台灣精神原生樹種票選開始

 環品活動

寶島台灣,多樣的環境孕育多達4千6百多種的原生維管束植物,其中包含許多珍貴樹種。一棵樹木,可以提供數十種的服務,除了承載人們的需求外,也是自然生命的溫床。

為了讓民眾能多認識台灣原生樹種及其生態服務的功能,深化森林有關的環境教育內涵,在金百利克拉克公司的贊助下,環品會特舉辦本活動。朋友們只要上網動動滑鼠,投下您寶貴的一票,就有機會獲得精美禮券,歡迎大家一起參與!

活動時間︰102年10月11日到11月11日。
主辦單位︰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金百利克拉克
活動地點︰全省,請上網投票參與
活動網址︰http://www.eqpf.org/votefortrees

聯絡電話︰02-2321-1155 #24 (鄭先生)

杏林環保心,氣候變遷與健康環境教育巡迴活動開始

 環品活動

為推動氣候變遷與健康議題結合之環境教育,環品會希望向下紮根,與醫藥護理相關科系學生分享、討論氣候變遷議題與健康議題,希望能在大家尚未進入職場之前,深植氣候友善意識,故舉辦氣候變遷與健康環境教育巡迴活動。

巡迴時間、地點:10/2 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10/3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10/7 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10/8 中國醫藥大學、10/9 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10/15 高美醫護管理專科學校、10/16 大仁科技大學、10/17 美和科技大學、10/21 國防醫學院、10/29 佛光大學、10/31 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活動網站:http://www.eqpf.org/eh

聯絡電話:02-2321-1155 #24 (鄭先生)

818 環品苗圃誠徵志工

環品活動 

環品苗圃位於羅斯福路五段與萬盛街交叉口之空地(師大分部對面),設立以來除附近萬盛里、學府里里民參與外,已經有輔大、政大、致理技術學院同學熱情響應維護。

未來我們將持續利用有限人力繼續努力,如果您對於園藝、志願服務工作深感興趣,歡迎跟我們聯絡,一起打造都市苗圃。

活動網址:http://www.eqpf.org/Nursery Garden.htm

聯絡電話︰02-2321-1155#24 (鄭先生)

環品報導
環境新聞

彩色路跑河川變色 北市將開罰 (2013.09.29)

NASA繪製空污死亡地圖/中國最嚴重 台灣也很糟 (2013.09.28)

聯合國氣候變遷報告- 95%全球暖化人類自己造成的 (2013.09.28)

聯合國警告全球若升溫4.8度 21世紀末台灣10%面積恐淹沒 (2013.09.28)

歐蘭德:2030年前 削減化石燃料使用30% (2013.09.20)

全台「樹癌」 問題在…樹穴種太近 (2013.09.20)

銨氣外洩2甲秧苗枯死 台肥承諾補償 (2013.09.18)

台灣第4大捕鯊國 年屠殺7萬噸 (2013.09.16)

環團反水保法鬆綁 內政部允諾開公聽會 (2013.09.14)

建商護樹撤建案 胡志強感謝 (2013.09.10)

北市推新文化 倡單車騎乘禮儀 (2013.09.09)

原住民巡守保育計畫奏效 岩鼠重現澳洲中部 (2013.09.09)

華光樹再指定25棵 北市鄭重要求法務部兩天內清光垃圾 (2013.09.05)

居民勝訴!淡北道環評撤銷!(2013.09.04)

學者︰治水不能只靠下水道 (2013.09.02)

IPCC climate report: humans 'dominant cause' of warming (2013.09.27)

IPCC presents report on climate science - video (2013.09.27)

Scientists warn of ocean conservation in wrong areas (2013.09.25)

EPA outlines first steps to limit US coal plant pollution (2013.09.20)

Plastic bags: symbol of consumer waste may ignore worse offenders (2013.09.20)

Sea bass stocks fall to their lowest in 20 years (2013.09.18)

Global Warming Warnings Called 'Gravely Flawed' (2013.09.16)

US state, Chinese officials announce climate deal (2013.09.15)

Harrison Ford, Indonesia president discuss climate (2013.09.11)

Bee declines: MPs attack government for opposing pesticide ban (2013.09.10)

More tank leaks found at Japan nuke plant (2013.09.02)

'We are fighting for survival,' Pacific islands leader warns (2013.09.01)

推薦訂閱
(歡迎轉寄)08/28 永和場座談會 從《童年與解放》談台灣教改運動的理念與實踐~第二屆「閱讀台灣 探索自己」徵文比賽@【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電子報】
【ACTION! 走讀社區開麥拉】 屏東社區深度旅遊體驗暨短片徵選活動開鑼了!@【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網路通訊】
環報
轉寄『環報第22期:種樹與氣候調適』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