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rch 13,20182016亞洲華文新聞專業論壇 活動開始報名囉!!
媒體機器人將不是神話!/呂一銘
當今春Google圍棋程式Alpha Go打敗韓國棋王李世?,所展現的人工智慧(AI)神奇威力,舉世欽羡,顯然我們將邁入一個嶄新的「智慧時代」,此也將會是媒體機器人(指AI與媒體合體)的新里程!
現今人工智慧科技的快速發展,人群社會未來勢將會出現大批不同功能面貌的機器人,不斷湧進工廠、警政、醫院、餐廳、家庭,乃至個人等等的各個角落,將不足為奇。而新聞媒體結構更將受到衝擊影響,像報社、電視台、電台等,都將會有許多所謂「媒體機器人」的進進出出作業,包括編採、印刷(3D印表機)、運輸,甚至「物聯網」等,都會有他們的影子。其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結構變化,更將是前所未見!
機器人來了,科技改變生活
機器人雖未必能完全取代編輯、記者的功能,但編採人員卻必須懂得寫程式和操作運用,否則勢必淘汰,畢竟機器人的「人工智慧」太強了!既聰明又耐操(有的還具抗高溫、高壓、抗惡劣環境等功能),操作利便;不只可運用海量的數據、強大的演算法和高超的演算能力,同時可經由類神經系統不斷學習與成長,舉凡邏輯推演、翻譯、編輯、寫作,和來自四面八方的資訊及資料,皆能超速整理等等,幾是「無所不能」;目前,台灣計畫在十二年國教的一○七課綱添增資訊教育,寫程式將列為國、高中生課程,無異是跟上時代潮流的做法,畢竟未來人類將以數位世界為核心,從小建立學生數理邏輯能力,熟悉程式語言工具等,不論工作、教學研究、生活等,均有莫大助益,新聞行業尤為必要。
所謂的大數據(Big data 或 Megadata),指的是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人工或者計算機,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並整理成為所能解讀的形式的資訊;而大數據產生的背景,離不開臉書、微博等社群網路的興起,據2014年的一項統計,全球每天的每分鐘,寄電郵數達20416666件、GOOGLE搜尋引擎達200萬次、臉書分享684000則內容、推特達十億則推文、YOUTUBE傳了48小時新影片及WHATAPP傳了3400萬條消息。
人們每天通過這種自媒體傳播資訊或者溝通交流,由此產生的資訊被網路記錄下來,社會學家可以在這些資料的基礎上分析人類的行為模式、交往方式等。自1980年代起,現代科技可儲存資料的容量每40個月即增加一倍;截至2012年全世界每天產生2.5艾位元組(2.5�1018位元組)的資料。
在2012年《紐約時報》的一篇專欄中就曾寫到,「大數據」時代已然降臨,在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中,決策將不再依賴經驗和直覺,而經由資料和分析而能作出精確的判斷。
如今人工智慧機器在新聞內容製作上的快速發展,十分驚人,像美聯社亦已使用 Automated Insights 公司的 Wordsmith 平台來產出財報類的新聞,洛杉磯時報也使用過 Quakebot 系統在地震發生後 3 分鐘就發出了相關資訊稿件。
而兩家媒體已開始用機器人和演算法,自動產出上千篇文章。中國也開始用機器人寫新聞,像去年9月10日,騰訊財經在政府發表CPI資料後短短幾分鐘內就發出了一則新聞。諸此,仍是基於大數據分析平台,在短時間內選出新聞要點、摘取相關資料,按照特定的新聞寫作體裁模式完成。
簡言之,機器人雖證明在整理繁複龐大數字資料和成稿時間方面,具有優越性,但現階段的機器人在寫新聞上,尚有其侷限性,泰半是從現有的訊息和新聞寫作規範中組合新聞,無法如新聞記者挖掘故事或透過文字展示觀點與情感;然不可諱言地,仍是編採人員的最佳「智慧」助手,有助新聞深度和品質的大幅提升,例如任何國家的新聞或人物,皆可透過機器人「翻譯、轉譯、整理」等功能,只要略修改,即能迅速完成一篇「全球性」的報導或特稿。
不久前,牛津大學的一項未來數位研究,就曾詳細分析超過700項行業,結論是最快在2023年,有47%員工可能因機器人自動化作業失業,顯須防患未然,其他國家也將同樣面臨此一嚴肅課題。
互聯網的便利和安全問題
事實上,人工智慧科技涉及面太廣,亦與物聯網有關,從技術發展觀點來看,物聯網是互聯網技術的自然延伸。例如智慧手機聯網也是一種「物聯網」,即「手機聯網」。家中的IPCAM攝影機聯網也是一種物聯網,而在創建的智慧家居生態體系也是物聯網,即“家庭電子設備聯網”。像我們的智慧型手機,就是一種傳播媒體,可連接報社、電視台上傳新聞和照片,只要帶著智慧型手機駕車時,亦會將我們的位置和車速發送到GOOGLE;與此同時,GOOGLE則將用戶發送過來的信息匯總成實際路面交通信息,供所有駕車的人查詢。
傳統的互聯網用戶瀏覽網站時是點擊按鈕或者鏈接,從一個頁面跳轉到另一個頁面,有意識的跟網站發生交互行為之後留下行為信息。但是今天的物聯網卻能在用戶還沒意識到的情況下,就完成了信息的蒐集。在物聯網的世界就好像充滿了隱形的按鈕,當用戶進入某一特定場景就會觸發相應的按鈕。小到信用卡刷卡器,大到整個房間,它們都能感知你的行為做出相應的響應。比如飛利浦的智慧型電燈 Hue,就能在感知到主人離開房間以後自動關閉。
綜言之,人工智慧所產生的機器人或智慧型手機,乃至方興未艾的物聯網,都與新聞媒體的結構及運用變化攸關,彼此相互產生的衝擊影響,大至世界小至家庭、個人,以及政經社會文化教育層面,乃至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無所不包。是以作為現代的新聞媒體人,真是太不容易了,既要接受網路數位化時代的嚴峻考驗,又要接受人工智慧的應用挑戰,還須有「防駭」和維護網路安全的知識及本事,才能肆應變幻莫測的媒體世界!
最近,全球資訊安全專家、國際刑警組織資深顧問、「未來犯罪研究院」創辦人馬克古德曼(Marc Goodman)出了一本「未來的犯罪」,將網路世界五花八門的犯罪類型(包括恐怖攻擊等)剖析得淋漓盡致,令人觸目驚心。例如書中有許多專家的警語,值得正視:「手機是有史以來最不安全的設計,非常容易跟蹤或入侵」,還有:「你被物聯網,仍不懂得恐懼,正是邁向災難的開端」,「科技力量增加副作用,但潛在的危險也升高」,FBI前任局長穆勒更說「天下沒有攻不破的網路,只有被駭和即將被駭的」(美PEW皮優研究中心統計,全美10-23歲上網或才網站高達95%)。
科技發達有如刀刃兩面,利弊互見,如何趨吉避凶,端視吾人的智慧和駕馭能力了!
CBS槍擊案之後:新聞工作者如何面對創傷事件/柯幸宜
圖說:CBS攝影記者遭槍殺時,正進行現場採訪連線畫面
去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分支機構WDBJ7電視台新聞主播和攝影師,在現場播報新聞時遇害遭槍擊身亡,震驚全球。對長期處於高壓的新聞圈來說,發生創傷事件後,如何面對同事的死亡儼然成為一項艱鉅的挑戰。雖然記者被認為是高風險、抗壓性強的一群,不過若突然身旁一位同事遭遇不測,還是可能影響整個人的身心靈,甚至整條新聞產製的過程,就像連鎖效應一樣。
潛在的挑戰
突發性的死亡總是來的很迅速,同時也挑戰人們面對死亡的能力,或帶來許多創傷後遺症,因每個人的差異很大,事件發生後,往往取決於你看待當事人的感情,即使是平常不熟的同事也可能出現悲傷、低落的情緒,所以在此我們先列出可能的反應,希望能減少事件帶來的衝擊。
1.麻木不真實感,覺得彷彿事情沒發生當事人還活著
2.心情搖擺,一股強烈的悲傷襲來
3.無精打采,莫名疲倦
4.腦海不斷回想整個事件的發生經過
5.難專心
6.認為自己活下來是罪惡的,未盡到保護另一人的責任
7.拒絕身邊任何人提起這件事
8.脾氣暴躁,容易對身邊的家人、朋友生氣
9.出現全身痠痛、莫名疲倦、胸悶、食慾不振、失眠的生理反應
如何以健康的心態看待
失去同事的心情並非每個人都有切身體會,在此,文章也提出幾個方式能讓新聞工作者能以健康的心態來面對,除了自行參酌參與程度、尋找社會支持、展現沉著的一面、照顧好自己每天的生活、回歸正常生活軌道之外,作者也鼓勵大家藉由運動轉換心情、不要碰毒品或菸酒、尋找休閒活動、花點時間沉澱自己、並且要持續與自己對話,不要讓自己陷入罪惡的情緒之中、也不要對加害者有過多的怨懟。
如何成為一個支持者
身邊若出現擁有創傷經驗的同僚,尋找社會支持是重要的,畢竟死亡向來不是人人都不避諱談論,我們會害怕自己是否太雞婆多管閒事,跨入別人的私領域,但有時候其實多一句問候也能拉回遊走在孤獨邊緣者,簡單說一聲「我很抱歉」或「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都比什麼都不說好,擁有創傷經驗的人容易將自己封閉起來,這種躲避的方式與那些名人逃避被狗仔窺視的經驗是不同的。
如果你真的關心受到創傷的同事,或許聆聽他的聲音是重要的,相信也能讓他備感溫暖,以下有些方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1.找個不被打擾的時間及地點
2.就專注傾聽他想說什麼
3.有時候就當個安靜、容納別人想法的人
4.如果談話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就一起思考可以有哪些解決辦法
5.提供實質的幫助
6.尋找更多談話機會
同時也應避免:
1.要求當事人回想過於瑣碎的細節
2.假裝自己懂得他的想法及感受
3.給予不實際的建議,認為能幫忙解決問題
4.給予過多不必要的宗教觀點
5.嘗試矯正他的想法
6.先說自己的故事
7.建議當事人現在就必須淡忘一切
8.當對方沒有要求,自己提出可以提供哪些協助
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很可能會想揭露更多,所以要留意談話的界線是很重要的。另外也要尊重當事人,將談話保密,不要利用別人信任你的優勢,也不要忘記自己需要適當排解情緒。
小心被過度放大效應
當創傷發生時,當事人的情緒往往無法控制而將事情過度放大,這時做為一個陪伴者,千萬不能跟著搧風點火,相反地必須適時中斷談話,讓兩人都有喘息的空間,也能避免陷入單方面的偏見,過度的孤立和分裂只會造成壓力,並且降低整個新聞室的生產能力。
此外,發生創傷的同僚很可能產生過於負面的想法,甚至衍生不必要的八卦或評論,尤其是針對當事人個性的討論,或整個組織顯然未能在危機時發揮應變功能等抱怨聲浪,但在這種創傷事件發生,除了造成工作環境變脆弱的同時,尊重和禮貌其實顯得更為重要。
部分討論可能會執著於,究竟誰有權利來為死者發言?舉例來說,那些死者生前特別要好的同事們,可能會因為聽到別人在背後耳語而惱怒,但發生意外相信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好受,我們開始在字句間掙扎不已,行為也顯得生硬不自然,甚至執著一些並非優先該考慮的問題,如何處理這樣的經驗,相信是每位新聞工作者都需要學習的課題。
原文出處:
http://dartcenter.org/content/handling-death-collea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