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7-12-22 16: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
[公益聯播]第四期休閒班及體適能班隊 停課通知
本期目錄
16th卓新獎:留下來的人都是贏家-新聞評論獎、每日新聞節目獎/吳佳穎
16th卓新獎:抽絲剝繭的好新聞-深度報導獎/吳佳穎
16th卓新獎:記者最扎實的訓練-調查報導獎/吳佳穎
16th卓新獎:留下來的人都是贏家-新聞評論獎、每日新聞節目獎/吳佳穎

16th卓新獎:留下來的人都是贏家-新聞評論獎、每日新聞節目獎/吳佳穎
 


新聞評論獎:留下來的人都是贏家


 16th卓新獎:留下來的人都是贏家-新聞評論獎、每日新聞節目獎/吳佳穎

「喧嘩的時代更需要清明的聲音」,梁玉芳鼓勵記者投入評論行列。


 
新聞評論獎由《聯合報》梁玉芳以「走入長夜之前─關於老去與長照」十篇的系列評論獲獎,評審認為,這一系列評論兼具批判與建言,批判都依據務實的論證進行攻詰,建言也都提出適時可行的圖像,是相當苦口婆心的優秀評論。


 
「留下來的人都是贏家。」梁玉芳說,今年新聞評論獎項有許多體制外的作者入選,很多作者是在工作之餘還要兼做評論,面臨的工作壓力往往比體制內要大,但他說,「喧嘩的時代更需要清明的聲音」,歡迎大家加入評論的行列。


 
每日新聞節目獎:地方電視台  庶民生活第一哩的播報者


 16th卓新獎:留下來的人都是贏家-新聞評論獎、每日新聞節目獎/吳佳穎


南投新聞開播至今20多年,長年投入地方新聞,獲獎代表周旭毅感謝評審的肯定。


 
每日新聞節目獎由中投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的「南投新聞」獲獎,南投新聞是台數科旗下中投有線電視製播的地方新聞節目,開播至今20多年。代表人周旭毅說,「我們跟地方一起成長,不論路途多遙遠、地方多偏僻,都能看到我們記者的蹤影。」評審認為,南投新聞做為地方性的媒體,確實掌握地方脈動,深入報導在地議題,臨近性的掌握足以凝聚地方意識。


 
有線電視系統是新聞傳播的最後一哩(last mile),有線電視新聞則是「庶民生活第一哩的播報者」,獲獎代表周旭毅說,「民眾的小事就是我們的大事,民眾的大事是我們天大的事。」目前全台大約有五六百個在地方電視台工作的記者,周旭毅也特別感謝卓新獎給予地方電視台這樣的肯定。

16th卓新獎:抽絲剝繭的好新聞-深度報導獎/吳佳穎

16th卓新獎:抽絲剝繭的好新聞-深度報導獎/吳佳穎


 
深度報導獎(平面及網路(文字)類):抽絲剝繭   發現「農地上的世界冠軍」


 
 16th卓新獎:抽絲剝繭的好新聞-深度報導獎/吳佳穎

 在「農地上的世界冠軍」報導中,《天下雜誌》嘗試與外部工作團隊合作。


 
深度報導獎(平面及網路(文字)類)由《天下雜誌》記者呂國禎、鄧凱元、劉光瑩、林倖妃、王思澄、賴品潔、鄭寧寧、劉凡瑄、林奕文、黃昱婷,以「農地上的世界冠軍」獲獎。呂國禎直言,這是一個「挑戰難度非常高的題目」,這份報導透過破解三千多筆資料,一步步抽絲剝繭而完成。


 
「在台灣我們經常看到農地有工廠,但誰是違章工廠?」呂國禎說,其實在政府公開資料上只有一個個的地號,天下雜誌團隊透過破解3000多筆地號,再將地號轉成Google地圖上的衛星座標,從座標查到經濟部商業司的公司登記,查到公司後,再回頭去找內政部地籍資料,一步步抽絲剝繭終於找出每家企業的違章工廠。呂國禎說,「在做這個報導之前,我們根本不知道農地上的這些違建是世界冠軍。」


 
「每次想到這三千多筆的資料都要感謝《天下雜誌》團隊的努力,」呂國禎也希望透過這些努力能讓台灣做到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深度報導獎(廣播類):一起為好新聞努力


 
 16th卓新獎:抽絲剝繭的好新聞-深度報導獎/吳佳穎

 林夢萍感謝評審肯定,並勉勵在場同業一起為好新聞努力。


 
深度報導獎廣播類由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記者林夢萍、江政融,以「虛擬鄉民、真實公益」系列報導獲獎。這一系列報導以大眾如何透過網路建立組織,並合作達成特定目標為主題。評審認為,報導讓聽眾更加了解網路公共空間被利用的各種可能性,符合時代脈動。


  
「收聽警廣不只是掌握方向,還能掌握社會的脈動。」獲獎人林夢萍感謝警廣的長官提供良好的環境,讓記者做出好新聞,並勉勵在場同業一起為好新聞努力。


 
深度報導獎(電視及網路(影音)類):「記者不意外?」   獲獎肯定是雪中送炭


 16th卓新獎:抽絲剝繭的好新聞-深度報導獎/吳佳穎

TVBS以兩項作品入選深度報導獎,最後由「你我老之路-老病死之『生路』」團隊獲獎。


 
深度報導獎(電視及網路(影音)類)由TVBS(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記者王心喬、張鎮安、王結玲,以「你我老之路-老病死之『生路』」獲獎,同一獎項中TVBS也以「毒害人生TVBS追毒實錄」入選,身為兩則報導的監製王結玲笑稱「手心手背都是肉」,並說,將來也會努力做出更多好新聞。

 
 
「記者不意外」獲獎人王心喬一上台就以網路酸民用語開場,他說,在這個當記者是有點「政治不正確」的時代,這個獎無疑是雪中送炭。「這年代要當電視台記者,真的要多一點傻勁、堅持跟瘋狂,才能夠堅持下來。」並感謝評審的肯定與TVBS的長官的支持。

 

 

 

16th卓新獎:記者最扎實的訓練-調查報導獎/吳佳穎

16th卓新獎:記者最扎實的訓練-調查報導獎/吳佳穎 


 
調查報導獎(平面及網路(文字)類):調查報導是記者最扎實的訓練,盼重拾閱聽人信心

 

16th卓新獎:記者最扎實的訓練-調查報導獎/吳佳穎

《報導者》總主筆李雪莉(圖左二)提到,《報導者》嘗試以這兩年進行調查報導的經驗為基礎,建立調查報導方法論。
 


調查報導獎(平面及網路(文字)類)由網路媒體《報導者》記者李雪莉、鄭涵文、蔣宜婷、林佑恩、陳貞樺、吳政達、黃禹禛、李法賢、王珣沛,以「造假.剝削.血淚漁場」獲獎。從昔日恩師張錦華手中接過獎座,李雪莉感謝評審的肯定與《報導者》董監事、贊助者童子賢,及眾多小額募款人的支持與肯定。
 


李雪莉說,這份報導的最重要的主角不是參與其中的網路、文字工作者,而是遠洋漁業上的海上漂流者,他們是上萬名的境外移工、是輪機長、是海上觀察員,「因為他們血與淚的故事,才讓我們揭開台灣遠洋漁業背後的真相。」
 


這份報導也促成檢察官重啟漁工Supriyanto之死的調查、境外移工薪水也從每個月300美元提升到450美元,李雪莉說:「我們很欣慰這個報導能引起真正的改變,但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希望台灣能成為遠洋漁業負責任的大國。」


 
連續兩年獲得調查報導(平面及網路文字類)獎項,李雪莉希望現場媒體主管能多多支持旗下記者進行調查報導,他說,「過去兩年我們發現其實台灣調查報導很荒蕪,我們在進行調查報導的過程,常覺得沒有資源、甚至沒有方法。」


 
因此「報導者」嘗試以這兩年進行調查報導的經驗為基礎,建立調查報導方法論,並希望透過卓新獎及相關社群分享,讓報導者這兩年建立的方法論能分享給更多同業媒體。李雪莉說:「調查報導不但是訓練所有記者最扎實的能力,也能重新拾回閱聽人對記者信任。」


 
調查報導獎(電視及網路(影音)類):隱藏在社會角落的移工孩子


 
16th卓新獎:記者最扎實的訓練-調查報導獎/吳佳穎

謝孟甫希望透過「不存在的孩子系列報導」,讓政府正視移工孩子的生存困境。


 
調查報導(電視及網路(影音)類)獎項由民視記者沈雅雯、謝孟甫,以「不存在的孩子系列報導」獲獎。


 
「移工新聞一向不被大家看重,報導往往不是逃跑就是負面新聞。」謝孟甫說,但我們的記者在新聞角落發現很多移工媽媽帶著小孩子逃跑,或是因為處境堪慮,狠心拋棄孩子。民視《異言堂》經過幾個月的追蹤,找到隱藏在台灣社會角落的案例,以及在台灣角落艱苦生活的移工孩子。謝孟甫說,這些孩子在台灣生活,但卻無法取得國籍,同時也不被母國承認國籍,無國籍讓這些孩子在生活、生活上面臨許多困難。


 
謝孟甫說,希望透過這一系列個案真實的故事,讓政府正視移工孩子的生存權問題,並放寬相關法律條文,讓移工孩子能以更寬鬆的方法,取得居留權,或讓他們回到母國,跟其他孩子一樣成長。

 

 


 
推薦訂閱
580聖誕圓夢,寒冬送暖 !@【580協會-好心友.好報】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