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文化導覽電子報
報主:文化導覽
創刊日期:2008-04-14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文化導覽電子報報
文化導覽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文化導覽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09-08-20 11:00:00 / 報主:文化導覽電子報
[公益聯播]第四季早上講堂
本期目錄
旗津的發展史(下)
旗津的發展史(下)

旗津的發展史()              (文:高雄市文化導覽協會理事長 黄暉榮)

六、日治時期旗津的發展歷程

1895417年清日簽訂馬關條約,台灣與澎湖半島割讓給日本。1895年初台灣巡撫唐景崧,命令南澳總兵劉永福率領手下黑旗軍,在南台灣一帶防衛。劉永福到埤頭鳳山新城駐守,後移防旗后,最後遷往台南。189521旗后砲台發生大爆炸,砲台結構受損,圍牆龜裂,旗後街上建築物、門、窗、玻璃製品也被震壞,八十多人遇難,波及範圍到三百碼外,這是旗后一場嚴重的災難。
0
本爆炸事件副將萬圍標遭撤職,由劉永福義子劉成良於
215接任。砲台也進行維修,由於大砲並未遭受損壞很快修委。

1895年清日簽訂馬關條約,日本軍隊由三貂角澳底鹽寮海岸登陸,清廷由李經方和日本樺山資紀,於基隆港橫濱丸船上交接台灣。台灣一些意見領袖因不服日本接收,各地有抗日戰役。

    依日本參謀本部編的日清戰史所記載︰打狗港面海的方向有三座砲台,分別為旗后大砲台、哨船頭小砲台、大坪砲台。其配砲旗后大砲台有四門七吋安式前裝砲、一門克式前裝砲。當時日本艦隊主力吉野、秋津洲、大和、八重山、浪速、濟遠、海門及西京丸,1014集合至外海,1015早晨六時逼近打狗港。當時艦隊見砲台舉白旗,忽然撒旗攻擊艦隊,艦隊加以反擊,旗后砲台只是回應數砲。1015八時卅分又再次應戰,大坪砲台間歇發砲,過一小時九時卅分因大坪砲台起火而沈靜。黑旗軍劉永福的義子劉成良逃往安平,導致駐軍群龍無首,紛紛逃離砲台。下午一時二十分日本陸戰隊從旗后南方海濱登陸,幾乎沒有受到抵抗,四時二十分佔領整個砲台,擄獲許多武器、彈藥與三艘有武裝的船隻。
0

日人接收台灣後,深知人性弱點:怕死、愛錢、愛面子,以威脅利誘統治人民。在1897年旗后捐款成立「打狗俱樂部」,以旗后山麓臨夫人廟作為校舍,成立「打狗國(日)語傳習所」,在同年開學有學生14名。隔年在旗后仕紳林璣璋、苓雅寮仕紳陳中和等贊助下,將傳習所改為「打狗公學校」,在1898101創校,供台灣子弟就學,是高雄市最早的新式小學(旗津國小的前身)。 

日本人1905年在旗後設打狗築港事務所,進行打狗港灣第二次調查,為打狗築港作先期可行性評估。1907年旗后平和街建勞工宿舍,代表在旗后開始進駐勞工。荒木萬三郎等在1909年設打狗巡航船會社,經營旗后對外渡船事業。由於打狗巡航船會社渡船因船資較高,無法與簾價的舢舨競爭,之後只好把船隻轉售給「打狗內地人組合」,會社宣告解散。
0

日人在為了修築防波堤方便,1912年在旗后山山麓開鑿隧道,此次工程挖掉旗后山不少的土石,此時期是打狗築港工程第一期未期。全國最早的過港自來水在旗后地區,191312月旗后地區開始供應自來水。泰記的葉宗祺在19141月在旗后創辦「高砂信用組合」,為高雄最早由台灣人創辦信用組合,成為今日的第二信用合作社,是高雄金融元祖,代表旗后在當經濟繁榮金融體系也至此設立。
0

日本人為增加高雄港的功能性,191612月決定開始著手改建燈塔,並向外國訂購燈器,後來燈器因故延遲交貨,到1918年新式燈塔才完成。新建的燈塔色彩為白色,使用磚塊建迨,下節八角形,上方黑色圓筒,高度有十一公尺,有陽臺可供遠眺,圓頂上有風向儀,內有紅白兩色燭光二十秒換紅白光各一次。白色燈光光線強度有九萬四千支燭光,紅色燈管光力為三萬七千支燭光。見光距增至20.5海浬,大約38公里左右。
0

高雄最早私立幼稚園在旗后,1933年旗後長老教會在旗後山麓的教堂中開設私立愛兒園,是高雄最早私立幼稚園。旗後長老教會新建的教堂,1935年由台南現代教育之父巴克禮博士主持動土典禮,也就是今日教堂規模。
0

1937年日本人為應付戰爭所需,以5萬日圓代價拆遷旗後山麓臨水夫人廟,而臨水年人原廟址,成為台灣機工所船塢修造船艦,陳靖姑金身寄祀在旗後天后宮。
0

高雄市的台灣人中最早出任校長者和旗后有關,1944年在旗后高雄第一公學校畢業生林守盤,奉派出任岡山郡中路公學校校長,成為高雄市台灣人士中最早出任校長者。19452月因二戰美空軍轟炸,高雄第一公學校師生疏散至壽山國民學校(鼓岩國小),整個旗津及高雄港上除了軍隊幾乎成為空城。
0

七、戰後旗津的發展歷程

1944年日本無條件投降,高雄第一公學校教師張自流在93帶領著學生回到學校上課。台灣戰後,第一公學校校友在教育界有不少成就,林守盤出任第一公學校首位台籍校長,學校名字改為「市立第一國民學校」,民國35年「市立第一國民學校」改名為「旗津國民學校」。校友王天賞在戰後,首任高雄市教育科長。旗津國小校友莊銘耀畢業於左營海軍官校,日後成為台籍首任海軍總司令。 
0

省主席陳誠在民國38年視察高雄港,因高雄港只有單一出入口,若受封鎖或轟炸,高雄港則無法使用之軍事需要為由,指示研擬開闢第二港口。高雄港務局民國52年開始研究調查開闢第二港口方案,到民國56年第二港口正式開工,旗津成為孤島的開始。第二港口民國646月完工,7月舉行通航典禮,同年底開始研議興建過港隧道方案。民國70年過港隧道動工,73年完工並舉行通車典禮。民國82年過港隧道全面停止收費,旗津觀光客也開始增多。
0

高雄首座加工出口區在民國55年成立,吸納了旗津地區大量的就業人口。在民國62年民營渡輪「高中二號」在高雄港沈沒,造成25名女子溺斃,集體安葬在中興及中和里之間,稱為「二十五淑女墓」,後為配合闢建第四貨櫃中心,遷移至現址,為高雄市首次大型工殤。民國85年旗津醫院擴建工程完工,89年以公辦民營方式由阮綜合醫院經營,以服務旗津地區醫療。
0

民國95年文化局在旗后通山路進行旗后藝術造街,961月完工,邀請國內知名藝術家將藝術品與街道結合,將為商街添增文化氣息,使旗后聚落街道再造風華。藝術家及藝術品有:劉丁讚的「旗後市仔(螃蟹)黃旭華的「看不見的老街」、洪上翔的「水乳」、高昌湧的「潛、藍」、陳水財的「影子」、陳明輝的「記號」、王麗珍的「陽光海浪」、洪根深的「旗津歷史風華」、潘大謙的「珠柱」、蕭紋娉的「猜一猜是誰在門後呀!」等十件藝術作品,預計將旗后地區與藝術互相融合,結合文化再造風華。
0

八、旗津未來的發展

未來高雄市政府計畫將旗津打造為觀光大島,「旗津觀光大島計畫」包括利用旗津醫院後一公頃公有地做觀光旅館BOT、搬遷旗津區公所改造成為青年旅館區、遷建旗津區公所、海岸路及廟前路改造工程、藝術造街、商店街再造、交通維持計畫、旗后山週邊環境改造工程、渡輪站美化計畫、旅運資訊中心、觀光纜車、旗津養灘計畫、海岸公園遊客中心、工殤紀念公園、旗津厝計畫、制定旗津民宿館理辦法及社區改造等,將為旗津打造成一個陽光、魅力的休憩大島,改造旗津的產業結構以迎接未來的競爭。

 
請尊重智財權,謝絕轉貼,如有引用請說明來源!

推薦訂閱
2013月圓蝠團圓@【蝙蝠報報】
【ACTION! 走讀社區開麥拉】 屏東社區深度旅遊體驗暨短片徵選活動開鑼了!@【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網路通訊】
轉寄『旗津的發展史(下)』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