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09-05-11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徵 課輔人員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5-11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5-11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 新流感在舊世界
【左右看】 美國生質能源新政
  哈巴狗電台:我得罪一群詩人
  看守台灣:「過度建設」對環境的危害



【社論】 新流感在舊世界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至本(5)月8日止,目前共有25國正式報告出現2千5百個新型流感(H1N1)病例;其中墨西哥確認病例1,204位,死亡44例;美國確認病例896位,死亡2例。WHO亦指出,若流感果真爆發大流行,全球可能會有3分之1人口,即20億人受到感染。雖然新型流感的致命力或許低於2003年的SARS,但是其持續延燒的時間可能較SARS更久,且已知的季節性A型流感每年就造成上百萬人死亡,遑論毒性增加的新變種。

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代H1N1被辨識出來,其基因組直到1998年之前都只有些微的改變,此後在北美卻開始變形為高度致病性而造成多人死亡的變種。流感專家長久以來認為,讓流感突變的主要動力,來自中國南部的集約式農業系統,但是家畜生產的產業化打破了這種講法,不只是中國南部的家畜飼養,最主要的改變是近10年來,歐美國家的動物飼養業看起來更像石化工業,而不像快樂農家景像,經濟動物的活動空間縮小、生長週期減短,加速了病毒變種的速度。病根不除,新型的流感變種必會一再捲土重來,成為人類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新型病毒的風險藉由人和貨物「全球化」的自由貿易與流動而傳遍世界,然而,開發中國家的公共衛生基礎建設和知識不足,加上國家機器經新自由主義洗禮後多已羸弱不堪、無力治理;製造問題的歐美國家則寧願將錢花在自己本國的防疫上,而不去理會全球防疫可能出現的漏洞;跨國藥廠甚至禁止開發中國家自行生產學名藥以控制疫情,因此風險的分配極端不均。若配合商品貿易上,開發中國家將廉價的原料、環境和自然資源輸向已開發國家,而已開發國家卻是將致命的新型流感病毒送給對方,「全球化」之不公,可見一斑。

綜言之,新型流感是舊世界的生產模式發展所加速帶來的後果,並且還進一步加深了舊世界的權力關係,讓強者益強,弱者益弱。如果我們在疾病的預防和疫情的控制上不能翻轉或鬆動這樣的權力關係,那麼每一次因疾病而動員起的社會力量,在政治上的效果都是犧牲和消耗原已弱勢陣營的力量。防疫絕非一視同仁的人人有責、風險相當,往往是鞏固或鬆動既有權力關係的轉機。

(回目錄)



【左右看】美國生質能源新政

【左看】 人車爭糧,何解
李亮/文字工作者

美國總統歐巴馬5月5日宣布了關於生質能源的具體政策,重點有三:第一,成立推動生質能的跨部會工作小組;第二,從經濟刺激方案中撥款進行生質能源的研發與商業化工作;第三,著手制訂一套可再生能源的規範標準。

重點在第三點。生質能源與廣義的可再生能源種類繁多,各自性質不同。但有一個問題久被質疑,就是生產這些新能源的過程中,是否其實需要消耗更多能源。比如太陽能雖然來自日光,但太陽能光電設備的生產卻需要使用許多傳統能源與不可再生的礦物材料,其生產過程中消耗的能源很可能比生產出來的還多。歐巴馬日前宣布的政策,便針對這個問題研擬了一套衡量標準的草案,使上述問題有了起碼的標準可循。

然而,在此項進步之外,對於某些生質能源可能造成糧食價格上升,或是減少糧食耕地面積的問題,歐巴馬政府卻態度曖昧。儘管歐巴馬在當選前後曾經宣示要對此問題加以檢討,但5日公布的新政策卻僅表示,以糧食作物生產生質能乃是過渡到下一世代能源的「橋樑」。

此一關鍵問題不解決,貿然強化生質能源的生產,前景令人憂心。




【右看】 生質能源不應是代罪羔羊
王放/政治評論員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競選過程中即對發展綠色能源多所宣示,上任之後也確實推動了一系列改革。美國政府5月5日宣布了大力推進生質能源生產的具體措施,顯示了推動新世代能源政策的決心。然而,其中關於生質能源的規範標準卻引起部分爭議。

右派認為此標準由於將嚴格檢視現行的各種生質能源在生產過程中的耗能情形,淘汰其中不經濟者,將對剛萌芽即遭金融危機、油價重挫打擊的這些農技公司造成嚴重打擊,扼殺美國生質能源的發展前景。少數左派則認為,歐巴馬依然沒有正視人車爭糧問題,對於以糧食為基礎的生質能源的問題避重就輕。

事實上,生質能源要達到可持續性,當然應該檢討其能源使用效率,否則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歐巴馬政府對此提出措施加以管制,完全合理,反而更能導正市場往正確的方向發展。

倒是人車爭糧之說很有問題。因為美國是用玉米轉作,而去年糧食危機最嚴重的卻並非玉米,而是稻米,兩者在耕地條件、設備需求等等根本南轅北轍,並不會互相排擠。美國以玉米轉作生質能,並非糧食危機主因。左派為了反對而反對,其心可議。

(回目錄)


  哈巴狗電台:我得罪一群詩人
■陳真(醫師)

我曾得罪一群詩人。我是說我得罪了一群很得意地自稱為詩人的人。自稱詩人無所謂,我也常覺得自己是詩人。問題是,詩人不可能得意,就好像一個失戀的人不可能得意一樣。詩人可能霸道,可能野蠻,可能離經叛道,甚至可能變態,但詩人不可能得意,因為沒有痛苦便沒有詩。

這群以寫詩做為某種裝飾品的詩人彼此互通聲息,自成小圈圈,年紀輕,虛榮心倒不小,混得還不錯。有一回,我寫文章批評台灣菁英圈特有之強烈虛榮與空洞及商人投機性格,雖無特定指涉,但這群陌生男女竟悄悄跑來對號入座,於是寫詩罵我。說不定因此詩興大發,出了賣座詩集,可惜我只看到其中一首。看第一句便知全詩旨意,在那罵人詩中,我變成一株「毒汁漫流」的「毒草」,最後還開花結果,相當寫實。這些人若非寫詩而是拍電影,我看八成可以進軍好萊塢。想紅的人有福了!長年以來我發現一條鐵律:不管是詩人評論人、政客或什麼反叛青年、文化沙龍導師,凡是讓我想吐的,在台灣肯定會紅;嘔吐指數越高,保證越是紅得枝亂顫。

回歸正題。罵人無所謂,問題是,我若要罵人,一到三個字就夠了,不需長篇大論,更不用寫什麼詩。因為如果你想講的東西如此清楚明瞭,直接明講便行,何必拐彎抹角?寫詩必然是不得已的,因為很多東西夢幻幽微難以言說,一時找不到它的命題語句,只好吟詩作畫,發出悲鳴,就像一種哭聲。沒有人會很開心地哭給大家聽吧,更沒有人會以為哭聲動人是一種很了不起的本事。一個真正的詩人不可能得意,更不可能得意於自己敏感纖細的天性,就好像沒有人會得意於自己很會呻吟一樣。

沈從文說,每當那些覺得他「古怪有趣」的讀者或朋友們「一開口就說我的文章,我在卑微裏放光的靈魂,即刻要為這出於意外的事感到不幸了」。他說他總覺得那是「人家特意製造的一套精緻廢話,來娛樂我這寂寞寡歡的人。凡是說到文章的,我都認為是廢話」,經常讓他「窘到只想躲避生人」,久而久之養成一種「狐狸獸類性格」,「習慣於穴居獨處」。

尼采說得對:「一個真正的作家總是羞於成為作家。」藝術終究是不得已的,它不光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氣質,一種生命造化。即便耕田也一樣,並不是懂得某種耕作技巧或下田種個幾回稻就是農夫。一個人若非多少帶點悲愴的生命素質,若非有著某種難以言說的現實悲歡,他不會說出夢的語言。

(回目錄)


  看守台灣:「過度建設」對環境的危害
■劉金心(看守台灣協會)

目前馬政權的執政,正著力花費更多的經費,說在促進經濟。所謂的「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有583億元,還有所謂的5年5千億元特別預算案,所謂的「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案等。觀察這些錢的用途,大都要花用在實質的土木建設上,這對環境課題,形成了新的威脅。

常常可見到處進行的工程施作,除了施工本身會引起揚塵、廢土等環境污染外,這些「過度建設」大致上會有如下後果:

一、浪費金錢,經費不當使用:在「過度建設」後,出現很多的「蚊子館」,及如在東部海岸的台11線,沿海岸投置了很多很多的消波塊,自然海岸的沙灘景觀全被破壞了。如石門水庫上游設置攔沙壩,沒多久就全淤滿了。如在山上,興建過多的道路,在不當的施工法下,反導致水土沖刷、及破壞原先穩定的邊坡。

二、產生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我們已知道台灣的煉鋼業、水泥業、石化業等是排放溫室氣體的大宗。不管是生產能源密集、溫室氣體排放密集的建材,如鋼鐵、水泥、玻離、石材等,或是使用這些建材的土木營建工程,都要對溫室氣體的排放負很大的責任。尤其,台灣的建築行為慣常使用了太多的水泥、鋼材,台灣的人均水泥使用量是世界第一的。水泥與鋼材的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甚高,概約而言,1公噸鋼排放1.5公噸的二氧化碳、1公噸水泥排放0.5公噸的二氧化碳,如以興建高速公路言,由基隆到潮州的中央分隔島,幾乎可說是一道4百公里的水泥長城,這工程會排放多少的溫室氣體呢?所以有人提倡少碳的材料如木材、天然石材、磚材等,避免使用多碳的鋼材、水泥等。更歸根究底的,是避免不必要的土木建設或建築。不斷的建設、「過度建設」,且不斷的使用鋼鐵、水泥,是導致我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三、空間的擁擠,及自然土地與生態的破壞或劣化:更多的土木建設或建築,把自然土地佔用掉了,把海岸線破壞了,把自然植被破壞了、水土保持破壞了,大致上這種土地使用的改變是不可逆的。例如,把可耕作的農地變成道路用地後,要把道路用地作廢以經營農作,大概是「阿婆仔生孩子」啦!

面對這樣的「過度建設」,另一個回復的作法是「減法工程」,例如把學校的圍牆拆除,如東海大學拆除東海湖邊緣的水泥圍堤,以恢復河塘的自然生態。除了所謂「拆除」,最重要的是減少、避免「過度建設」,至少要採取低碳的替代作法。

只是當本文在以環保觀點談「過度建設」一事時,當權的馬政權所盤算的,應是其政治效應吧!簡單說,「工程款沒下去,票怎麼出來」,用政府的預算(全民買單),收買地方啦!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27@【立報─言論廣場】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5-11』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