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09-11-10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鸚鵡螺小房子 社區參與工作坊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11-10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11-10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一萬點與百分之十
消費東歐民主化
  寰宇縱橫:東京建議中日韓合編歷史教科書
  扣問求音集:淺論碩士博士人數大增



【社論】
一萬點與百分之十
 
 

最近美國道瓊股市指數又攀升跨越一萬點,但是同時又傳來美國失業率已經破了百分之十,為1983年以來最高紀錄。這兩個經濟狀況最重要的指標同步跨過關鍵點,是甚麼因素造成的?這兩個相互矛盾現象的出現,代表甚麼意涵?

一般評論將股市回升歸諸於經濟已經從金融海嘯後的谷底爬升上來。許多國家紛紛報出GDP增長率高於原先的估計,不少指標性大型企業──包括一些在金融海嘯時期受創深重的銀行──的季度財務報表亮出意外的盈餘。這些好消息自然刺激股市的買氣。此外,美國雖然是金融海嘯的發源地,但是相對於日本、歐洲國家,美國的經濟狀況還是比較好。在銀行利率普遍偏低以及國際資金自由流動的時代,國際游資便湧進美國的華爾街。

股市攀升令西方主流輿論雀躍,但是他們卻並非完全沒有隱憂。最大的隱憂就是失業率不斷同步攀升。失業率比股市指數更能顯示經濟的實況,因為高失業率必然阻礙商品需求的成長,從而影響經濟的復甦。因此,人們之所以更重視失業率的上升問題,主要基於對整體經濟是否健康復甦的考慮,而非僅是人道關懷或社會公平。如果道瓊指數的回升一萬點的確反映了美國經濟的健康復甦,那麼失業率應該同時下降,高就業率拉動內需,而產生良性循環,終於達到完全復甦的境界。

股市指數與失業率雙雙高升表示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富者餘錢太多,低利率與房地產不振下,這些餘錢只好流向股市。貧者人數與程度因失業率攀升而增加,表明企業繼續裁員。這也促成企業因為人事開支的壓縮而獲利。於是我們看到,金融海嘯的結果可能促成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然而,窮人太多實在是造成經濟危機的基本因素。如果人們拉開視野,當會注意到金融海嘯源自1980年代開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在新自由主義政策的主導下,貧富差距迅速地拉大。如今,在金融海嘯爆發後一年,貧富差距看不出改善的跡象,甚至因失業率的擴大而可能惡化。果真如此,那麼今日的復甦只是表相,更嚴重的下一波經濟危機已經在醞釀中。

(回目錄)



【左右看】消費東歐民主化

【左看】
東歐民主化的迷思
康世昊/博士後研究

就和英國BBC某位資深記者的回顧一樣,很多媒體為了趕柏林圍牆熱,失去分析能力。千篇一律用沉迷在那些歷史時刻的記憶為本,然後配合空談接受市場經濟日子也不怎麼好過、過程與代價很漫長的廢話!柏林圍牆倒塌10年、20年,在一樣的報導模式下被消費。

不提現實裡無法否認的艱難轉型問題,媒體難以自圓其說。但前一刻還說東德民眾幻想沒什麼做不到的,後一刻又矛盾地說即使花費台幣45兆4千7百億,德東地區社會水準仍趕不上德西。於是對許多人來說,雖然社會主義制度遭到痛罵,但是東德包括就業和福利在內的「基本生活保障」要好於統一的德國。沒有基本的社會保障,空有不是人人可享的自由,價值何在?但即使持嚴厲質疑觀點的左派勢力獲得一定程度的迴響,主流媒體仍期待那只是民主化歷程中一個為期不久的異端轉折。

東歐民主化的困境源自掌權者對社會與體制轉型的決策太過簡化。無論是23%還是50%的德東人有自認為統一輸家的說法,都只是反映浪漫化地思考民主轉型的錯誤。遺憾的是,跳不出轉型浪漫化利益的大部分媒體不謙虛地尋找失落的聲音,恐怕只會製作出更多過時的浪漫回憶!




【右看】
民主國家付出太少
吳立九/文化評論人

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有一些被嚴重忽視的發展需要更好的對策。以《經濟學人》在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前夕,針對歐洲9個前共產國家進行民調的結果為例,許多人會訝異,相較於1991年,普遍同意多黨政治體制比一黨專政好的前共產國家人民,如今對民主的支持大幅下降。這種情況在貧窮的國家,尤其顯著。不僅如此,對自由市場經濟的支持也快速滑落。

如果細究其背後心理因素,當地民眾表示出共產主義瓦解後的改變,大多僅照顧到商人和政治菁英,並未普及到一般小老百姓。對民主最失望的是烏克蘭,與1991年的支持率相較,下跌42%,支持率僅30%上下。為什麼?因為當地政權鬥爭傾軋,經濟又紊亂,民主國家一方面樂見民主派上台分割俄國影響力,但又任其領導人自行處理俄國丟出的難題,歐盟的貸款援助又時常緩慢到位。難怪當地人民沒有理由相信民主和市場的價值。

再看看德東對自由市場經濟和民主的支持比率均達80%以上,遠超過其他前共產國家。可見得在統一後德國政府投入的1.2兆歐元達成了效果。未來的任務很清楚,民主國家必須願意投資和協助,否則失落的國家會發生何種反撲難以預期。

(回目錄)


 
寰宇縱橫:東京建議中日韓合編歷史教科書
■王北固(社會評論者)

前天出版的本期中文版《亞洲週刊》,封面主題及內文10頁專輯,報導上個(10)月日本外相岡田克也建議的中日韓三國合編歷史教科書構想,將在本月份東京承辦三國學術交流會議時,正式討論。

就如同《亞洲週刊》所說的:「2008年,法國德國合編的歷史教科書已進入兩國的中小學教室,法德可以,為何中日韓不可以?」這個構想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應該是日本新內閣首相鳩山模仿歐盟前身歐洲共同體而提出「東亞共同體」,他的外相岡田就順勢模仿法德合編歷史教科書消弭民族仇恨的做法。日本「事大」模仿癖到這一步,令人莞爾一嘆。

「東亞共同體」是為了「脫美返亞」,鳩山的覺悟、勇氣與視野值得肯定。但這個宏圖何時能到位,無人有把握。被日本右派罵「賣國賊」、「瘋了」的岡田,其理想也令人感慰;但東亞若要模擬歐盟法德,客觀條件上有很多差異,其實並不容易。

岡田及其支持者,可能認為今天日本已公開倡言「脫美返亞」,大約就可以洗刷自1945年被美國打敗(暫不論中、蘇)以來60多年「被統治」之恥,就可以成為正常國家,挺起胸膛面對1945年之前的侵略罪行,而與中韓合編歷史教科書。這種「日本本位主義」顯然忽略了1945年之後中韓兩民族的命運──在1949與1950相繼發生滔天巨變而同時分裂至今。1949年以來的60年歷史,中韓兩民族「內部」各有兩種版本;三國合編歷史教科書,難道只編到1945年為止、之後不論?

於是可以討論到問題核心了。法德合編歷史教科書的基礎,是歐盟自1995年以來向東擴展的成功,這個成功又植基於1990年的德國統一。今天中韓兩民族都尚未統一,三國合編歷史教科書,要不要邀北韓與台灣參加來「共襄盛舉」呢?或者是事後任這兩者「不承認」三國新編史而有另類說法?或者還是完全學德國,等中韓兩國都統一之後再合編不遲?

國家統一這件事非同小可。德國統一的「代價」,是華沙集團解散、蘇聯瓦解、歐洲共產主義崩潰消失,以及之後至今的北約不斷變質,與美國在歐洲降位。未來如果中韓兩民族都統一時,美國在東亞被篩出的情況,可能比在西歐更嚴重,而那時日本倒是真的「脫美返亞」了。此外,史實上的過去日本侵中、韓,與德法的對等戰爭,本質也完全不同。

雖然如此,岡田的建議在三國關係上的積極性,仍可稱許。東正的真正和平很不容易,最近日本的巨變,應該得到鼓勵。

(回目錄)


 
扣問求音集:淺論碩士博士人數大增
■姚欣進(社會評論者)

今日報載,台灣目前碩士、博士總人數將近80萬人。約4年後,台灣社會的碩士、博士總人數將有百萬之眾。換算為整體人口比例,台灣社會至少約有高達3%的成人擁有碩士、博士的學歷!

對於這奇特的現象,我們可從三方面來討論。

首先,這主要是台灣職場條件與社會文化促使學子不斷追求更高學歷。台灣一向對求職者的學歷頗為看重。許多專業技術固然需要研究所知識訓練,但更多的是認為即使員工的學歷與工作業務沒有直接關係,但有較高學歷就應更能勝任。有了較高學歷文憑,對於求職條件或升遷、薪資只有實質加分,客觀上促使年輕人多念幾年書,以增加賺錢條件。

其次,這也與台灣十年來的高等教育普及化政策有關。當公私立大學已到了幾乎濫設的地步,錄取率到了幾乎只要報考就不怕沒學校念時,研究生的數量倍數成長是非常自然的結果。

不可諱言,台灣各大學近年來學生水準普遍下降,導致較專業的知識訓練與養成,必須移至研究所來實質完成。另一方面,各大學也紛紛設立各式研究所,大開方便之門,客觀上也鼓勵了研究生的暴增。

這股碩士、博士數量大增的趨勢,反映在個人薪資收入上,其實是惡性循環的。物以稀為貴。一旦人人都念大學、都是碩士,等於是齊頭式平等,學歷條件就不再特殊。因此,當高學歷成為一般趨勢時,即使已沒有任何優越性,卻迫使人人都必需去掙一張文憑,否則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而據報導,企業發現一般新進員工工作能力不佳,大約只有6成5讓雇主滿意,而且如今要比過去花更多時間來在職訓練。換言之,台灣如此重視高學歷的結果,似乎只是形式主義,那還不如香港較為實際。在那職場競爭更激烈的社會裡,惟能力是問,只要有能力,有本領拉到客戶、作業績,高學歷並非是必要的。

但,這就是本文要討論的第三點,即文化軟實力。即使台灣高等教育有灌水、整體水平降低的負面趨勢,但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所教育,蓬勃發展,對於整體社會文化水平是好處遠大於壞處。

舉例來說,近年許多高學歷的青年在都市難以找到好工作,而返鄉務農。但只要他們能在農村呆下去,他們對於農村經濟的周邊事務的種種創意、做法與突破,就遠非沒有高等知識教育刺激、啟發過的民眾所能做到的。

高等教育的學歷,也許不再是找到高薪資的保證書,但卻可能是積累社會文化與創意發展的源頭活水之蓄水池。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11-10』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