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12-15─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12-15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12-15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
第三世界重建團結的契機 | |
評價哥本哈根會議 | |
寰宇縱橫:美國進入「後帝國」時期? | |
扣問求音集:台灣英雄人物安在 |
【社論】
|
第三世界重建團結的契機 |
|
|
英國首相表示,刻在舉行中的哥本哈根大會,可能是成立聯合國之後最重要的國際會議。的確,地球能不能在未來2、30年內避免平均氣溫增高兩度,從而能不能避免南北極冰融、海平面大幅度上升等等浩劫,就看哥本哈根會議能否達成共識,制定有效的措施。世界輿論都密切關心,沒有人敢在這個重要問題上缺席或不支持。但這並不表示所有的國家都能顧全大局,同心協力拯救地球;相反地,會議還不到一半,就出現一些重大的爭議。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如何看待歷史的問題。 |
|
(回目錄) |
【左右看】評價哥本哈根會議 |
【左看】
|
哥本哈根不減碳 |
文
|
康世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
哥本哈根會議要談的協定,在各國領袖的算盤裡,不是從自己的執政任期裡討論,而是用數十年的進程去規範。看看各國為了公平起見必須訂定的減排目標藍皮書:歐盟、日本和美國在2050年必須達到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80%的目標。 |
【右看】
|
從哥本哈根精神出發 |
文
|
邱隆斌/公務員 |
或許哥本哈根會議內容一時在窮國與富國間還無法達成共識,但其精神已在地方層級上播下種子。因應全球暖化與哥本哈根會議,台北市在這個月8日宣布簽署由城市與地方政府聯合會(UCLG)發起的「氣候保護宣言」,希望制訂全台第一個工商業節約能源自治條例。 |
|
(回目錄) |
|
寰宇縱橫:美國進入「後帝國」時期? |
文
|
■王北固(社會評論者) |
上週歐巴馬赴瑞典領取本屆諾貝爾和平獎,並發表演講為他的阿富汗增兵問題辯解;當期的美國《新聞週刊》撰文指出,美國已進入「後帝國」時期。這個題目貌似驚人,其實是百無聊賴:兩次G20高峰會與上個月中旬訪華,三度因為數字龐大的美國債券握在中國手上而不得不低頭,還有什麼面子再以「帝國」自居? 這個論述第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它由美國自由派大本營《新聞週刊》說出來,而並非絕對不會說這種話的保守派重鎮《時代週刊》,更不是打著自由派旗號而實為保守心態的《紐約時代》。此題一方面顯示了美國民族性之中的水仙心理(自戀)式的坦白可愛,一方面顯示了歐巴馬「改變」美國的趨勢之中,自由派的角色地位。勉強可以比較的是:比起30多年前越戰慘敗之後,卡特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所發表著名文章《充滿敵意的世界》,心境較健康不悲觀,而且有些犬儒式的開闊。 第二個值得注意的,是它其實不過是過去一年多,因為美國金融空前危機並導致國勢與國際地位陵夷,使美國國內有《後美元時代》、《後美國時代》等書的兩大類論述,以及日本大前研一的《美國、再見?》這類潮流趨勢之後,美國自身的媒體主流評論,不得不「迎合」的一個略帶阿Q意味的自我「結論」。 第三個值得注意的、也是真正的重點所在,是所謂美利堅「帝國」說法的問題。 本來,以完全沒有貴族的殖民地建國,並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典範型的自由平等民主國家而言,「帝國」的說法對美國應該是絕緣體。但是因為國際地理環境與國際政治局勢的演變,美國建國之後不到半個世紀,就在1823年提出了《門羅宣言》,把整個拉丁美洲「後院化」,再過4分之3個世紀發動美西戰爭而爭霸太平洋,從此被西方評為步歐洲後塵的「新帝國主義」,第三世界則稱其為「美帝」。在國際上以解放者、救援者與「警察」自居的美國,從來對這兩種稱呼避之如探湯,力圖堅守其自由、民主、人權的立國本位。 這其中,早期有納粹後來有蘇聯為大敵,使美國戒慎恐懼並引國際弱者為友。而到了1991年蘇聯瓦解而美國成為「一極」、「獨強」時,就有些按捺不住,後冷戰後蘇聯成熟期的小布希首任時期,美國傳播界包括非主流學術界「名著」《帝國》,都以「帝國」自居,最後把美國帶入上個月歐巴馬赴北京「乞討」的境地。現在,《新聞週刊》及時「自去帝國號」,顯示新自由派之中還有頭腦清醒者。 |
|
(回目錄) |
|
扣問求音集:台灣英雄人物安在 |
文
|
■姚欣進(社會評論者) |
馬英九執政至今已快滿1年7個月了。雖不算長,但在許多民眾與主流媒體眼中,不僅蜜月期早就過去,馬英九剛上台的光環盡失,而且近期以來,他的許多政治行動都在在顯示出進退兩難、徬徨失據的狼狽面貌。 簡單的說,作為一個政治領導人來說,馬英九對內並無領導魅力吸引、培養為數不多但卻精幹的核心團隊,來執行他個人的政策。對一般民眾來說,馬英九頂多只是一個平淡的溝通者,毫無能力以親切、感人的論述方式喚起民眾的認同與熱情。對其政敵、異議者來說,馬英九就更不是一個能被他們畏懼、尊敬的對手。可以說,馬英九除了個人清廉之外,似乎沒有辦法真正贏得全國民眾的由衷信服。 這種對於一個政治領導者的深沈政治信賴感,乃是一個社會處於憂患時刻或關鍵轉型時代中,如何能在扎實共識下繼續往前發展之非常必要的因素。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幾乎面臨被納粹征服的大英帝國丘吉爾首相,憑其過人的文筆與而充滿感染力的口才,帶給英國民眾充分信賴,而團結奮鬥下去。 台灣當前並不處於戰時,但經濟大環境困頓所帶來的全面社會問題,已是越來越深化而矛盾。另一方面,攸關台灣整體前途的兩岸關係,不僅複雜,也未有基本共識。這些社經與政治矛盾,在在需要有堅強成熟政治智慧與手腕的執政團隊與領導人物來掌握全局,細膩執行,更需要以有效的溝通來說服民眾。簡單的說,當前的台灣需要是一個能掌握全局、開創未來,又充分務實的團隊與領導人物,否則,就只能像目前民怨充斥、跌跌撞撞地一路摸索,而不知未來何在。 難道台灣缺乏領袖人才?難道我們需要一個英雄人物的出現,才能解決台灣根本問題? 這問題的答案,既是正面肯定也同時是否定的。首先,從歷史眼光來看,任何造就一個偉大新時代的出現,那一次不是伴隨著偉大人物的出現?歷史離開了人物,就不成為歷史了。而一個偉大時代的來臨或所謂歷史轉捩點的出現,若沒有核心人物的力量發揮作用,也是不可能的。 然而,這卻不是英雄史觀或個人崇拜。時勢造英雄:英雄出現絕非是個人一己之功,而是他的行動、遠見掌握了當時的核心矛盾,並針對這矛盾施力、扭轉、並解決、克服了這艱難挑戰。 簡言之,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在於他能掌握當時的核心矛盾,從而將所有力量都集中在這矛盾上來施力解決。台灣今日,有這種英雄人物嗎? |
|
(回目錄) |
|
長期徵稿啟事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