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3-17─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3-17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3-17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美日核密約被證實的深遠影響 |
日本民主黨「脫美返亞」姿態聲勢,引發執政以來美日關係的緊張。琉球普天間基地爭議陷入僵持之後,受美國影響的日本檢調單位,嚴密調查民主黨幹事長小澤一郎牽連的金脈問題,結果一個月前小澤安全過關,現在民主黨展開凌厲的反擊。對於爭議了半年之久的過去美日之間四密約,上週日本外務省證實其中三者存在,第四密約繼續調查中。真相公布之後,全日本民意與輿論譁然,而過去執政半個多世紀的自民黨歷任首相,對媒體承認密約確有其事。
這件事大幅度扳回了民主黨之前下挫的民意支持與執政聲勢,在野的自民黨受此致命打擊,短期之內很難恢復元氣。三密約不僅涉及日本國家尊嚴,與自民黨對日本人民的誠信,更嚴重的是,其中之一密允美艦攜帶核武器可以進入日本港口,實際上不但違反非核三原則的日本憲法,更深深衝撞了此憲法的兩大重要基礎:美國不許日本擁有核武器,以及日本人民的廣島原子彈悲情心結。
在權力鬥爭技巧上,日本民主黨城府極深,不在小澤受調查時公布密約反擊,而冒著小澤有可能被民意壓垮的極大風險,強忍極耐到大半個月前美總統歐巴馬發表全球非核化立場,以及緊接著歐盟四國要求美國撤走所駐核武器之後,國際非核氛圍濃厚,才猛烈出手公布核密約。不僅造成自民黨毫無招架之力,連美國的軍事相關單位,也不得不表態,承認核密約事件「應考慮到日本人民的心理反應」。
這件事的立即重大影響,是日本民主黨迅速擺脫金脈問題陰影、重振「脫美」聲勢,並奪取前自民黨首相小泉純一郎曾高呼「正常國家」的政治號召資源,而強有力地穩固其政權。至少在半年之內,美國與自民黨再無力尋釁,則可執政超過一年,有充裕時間真正的改造日本。改造的方向當是繼續「脫美返亞」。
既然「返亞」,就可檢視核密約被證實,對東亞國際局勢的影響。第一是美國被密約陷入了核陰影,並且挑起了日本人民對美國的「核悲情」,則北韓核武發展的六方會談問題,美國將失去不少籌碼;而過去半個世紀因自民黨被美國羈絆所陷入的北韓關係尷尬,日本民主黨或許有機會解開,使膠著了10幾年的後冷戰東北亞安全架構多方談判協商,進入一個新里程新階段。
第二是一旦北韓與日本民主黨有了新的交集,或降低對日本的敵意,則在日本最近5年至少已有3位前自民黨首相以及現在執政的民主黨,都鄭重表示過中國武力對日本並無威脅的情況下,防中國與北韓的美日安保同盟體系,有可能被日本輿論重新估量;更何況,四密約每一件均深深涉及美日安保體系。
第三是密約事件使日本民主黨把大量政治籌碼押在反核立場上,將使過去40多年來,北京始終堅持不率先使用核武、全球廢核武的兩大基本立場不再孤單;日、中在這方面的醞釀呼應,又可遙相呼應德國為首的歐盟非核化運動,逐漸形成全球「強國」的共識,而不再是過去的不結盟運動弱國聲嘶力竭。後果不但將對美國核武政策形成極大的全球輿論壓力,甚至發展為改變全球戰略基本結構,也不無可能。
|
(回目錄) |
左右看:世界軍售不受危機影響 |
左看:屹立不搖的軍工綜合體
3月15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公布了一份關於2005到2009年期間世界軍售的調查報告,發現在世界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世界軍售數字基本持平,並未受到危機影響。其中最大的出售國為美國與俄羅斯,各佔世界軍火出口的30%與24%,其次則為西歐的德國(11%)、法國(8%)與英國(4%),這5國合計佔世界軍售出口的75%。而進口國則分散得多,前五名依序為中國大陸(9%)、印度(7%)、阿拉伯聯合大公國(6%)、南韓(6%)與希臘(4%)。
除了這組數字之外,還有另一個數字值得吾人注意,那就是美國的軍事預算。即便美國是金融危機的發源地,同時也被認為舉債過度、國力日衰,但歐巴馬2010年的預算中,軍事預算卻不減反增,達到將近7千億美元之譜,遠遠超過世界各國。
以美國為頂點的此一全球軍工綜合體網絡,顯然並未受到金融危機的嚴重打擊,同時由於透過國家的主導,不僅相對獨立於經濟,甚至反過來成為各大國產業的發動機之一,不斷餵養、鼓動著各區域的軍備競賽。
李亮/文字工作者
右看:軍備競賽?言之過早
專門研究國際軍事、武裝衝突等議題的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3月15日發佈了一份調查報告,指出2005年至2009年間國際軍售數額並未隨危機的衝擊而減少,而武器出口國依舊是美國、俄羅斯與西歐各國,買方則多為亞洲國家,如中國、印度、南韓等。
事實上,軍售數字並未降低,乃是可以預見的。因為各國的軍購往往是在數年前即已敲定,加上又是國家預算採購,因此不受後來發生的危機影響。同時,亞洲或拉丁美洲等區域國家軍購需求之所以上升,乃是因為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大國經濟基礎日益雄厚,自然帶動軍事武器的換代升級,此種軍事現代化的過程,未必有什麼區域政治緊張的意味,因此稱此種軍購為軍備競賽,恐怕是過份擔憂了。
唯一可能令人懷疑的,恐怕是此一軍武體系中最凸出的美國。美國除了是全球對外軍售第一大國之外,自身的國防預算比例也占GDP約4%,與世界各先進國相較可謂一枝獨秀。儘管美國需要擔負世界警察的角色,但目前並無任何強大的對手需要其高科技武器予以遏制,遂成為一最奇特的例外。
王放/政治工作者
|
(回目錄) |
衛報週評:富比世富豪排行榜傳達的意義 |
節譯■葉興台 上週美國富比世雜誌公布2010年全球身價超過10億美元富豪排行榜,全球共有1,011名超級富豪,墨西哥電信巨擘史林姆和微軟創辦人蓋茲的財富在伯仲之間,史林姆以535億美元略勝過蓋茲的530億美元。全球評論家認為,這象徵了經濟權杖已由美國傳遞給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而且我們都可以鬆口氣,億萬富豪人數再度增加,這是全球經濟升溫的證據。 但英國衛報指出,這是這個時代的大退步。幾乎沒有人批評這種超級富豪現象,大家都接受龐大金錢、資本主義、就業和經濟進步彼此連接,而且牢不可破,更多的超級富豪是經濟活力的象徵,史林姆拿下世界首富,墨西哥人很幸運。但衛報評論提醒,財富並非以線性方式連接經濟進步,財富可能出自生產性企業家和非生產性企業家,社會要的是生產性企業家,而非後者。若想要致富,富比世雜誌傳遞的訊息很清楚:你得遵守資本主義體系的遊戲規則,縱橫金融市場,或生對階級,或操縱政府來發財。這是一份奪取巨額財富的名單,馬克斯在墓裡都會冷笑! 世界的超級富豪沒有幾個敢宣稱自己是真正的的生產性企業家,生產性企業家透過辛勤工作、想像力、冒險和創新,把經濟大餅做大,當然在富比世這份名單中,確實有不少生產性企業家,真是謝天謝地!但絕大部分是藉由政府之手所崛起的獨佔或寡佔企業家、財務工程高手、或有錢有勢的家族。一旦他們上了榜單,就幾乎不會變動,資本主義的大動脈正開始硬化。 在1,011名超級富豪中,俄羅斯佔了62人,都經營寡佔企業,土耳其佔28人,也都經營寡佔企業。史林姆的財富也是因為壟斷墨西哥9成的固定電話和8成的行動電話客戶。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指出,史林姆收取的電信費為全球最高,但富比世強調的是,史林姆是一位超級富豪,而非他賺錢的方式。史林姆創業之初可能是一位生產性創業家,如今他正運用權勢來奪取巨額財富。 史林姆與蓋茲相比,差距不可說不大。儘管微軟目前正和歐盟執委會大打反壟斷官司,蓋茲是透過研發史上最多功能的技術來建立自己的公司,資訊和傳播技術就像鐵路、內燃引擎或空中運輸,這種技術會產生巨大的溢出效果,對社會有重要的影響。這是一種典型的生產性企業。 蓋茲也許不值530億美元,他有幸生在高等教育蓬勃發展的時代,但毫無疑問的他該成為有錢人。蓋茲和史林姆正利用他們的市場地位,取得超過平均的獲利,但史林姆公然透過政治手段。換言之,蓋茲把經濟大餅做大,史林姆沒有。 對美國而言的好消息是,即便超級富豪佔總人數的比重降至40%,但有很大比例仍是生產性企業家,包括經營威名百貨的華爾頓家族,儘管這個家族的財富是繼承而來,但他們多半是靠從事有益於社會和經濟的活動來賺錢,他們的獲利和市場地位也遭到挑戰。很大比例的印度超級富豪也是如此,儘管他們與印度政府的關係更黑暗。 排名第四的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不久前斥巨資,在孟買興建一棟70樓高的豪宅,但就像排名第五的米塔爾,他建立了一個工業集團,創造了就業和財富。生產性企業家長期對美國和印度有利,不像很多國家的超級富豪,都是靠政治手段而成的寡頭壟斷企業家或獨佔企業家。 但奇怪的是,連富比世雜誌都沒有解釋這些超級富豪是如何賺錢的。資本主義的偉大真相就是,它在歐洲啟蒙創建了使它誠實的機構後開始起飛──法規、新聞自由、問責機制、迫使壟斷者放棄非法取得的收益、創造競爭的市場和選舉等。在此之前只有包稅制(tax-farming)和專買和專賣,就像今日的中國。但自由市場革命的錯誤在於,辯稱資本主義運作所需的一切是不受約束、輕微管制和彈性的市場,執行道德、透明度和問責的機構則是在擋路。如今我們已學到教訓。
|
(回目錄) |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