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0-04-01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人才招募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4-01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4-01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學術門風

日前學術界的A錢醜聞再爆一樁。儘管不少人認為這只是個案,乃是壞了一鍋粥的幾顆老鼠屎。但該位學者在為己自清、大鳴不平時卻特別強調:「很多教授都如此。」顯然,此事無法等閒視之。

這個A錢對話錄的可怕之處有二。可怕之一,如果該位教授真的大演學術界的「國務機要費」醜聞,並如其所言「很多教授都如此」,而審計單位也真的比照職棒假球案徹查到底的話,則這無疑將是一個「動搖國本」的超級風暴。

國科會之所以用行政處分,要求手腳不乾淨的學者只需退還款項即可,理由是「因為培養一個學者不易,不希望輕易毀了一個學者」。但這樣的說法,反而讓人臆測是為了設定停損點作考量。

可怕之二,該位涉及將研究經費挪為私用的教授並無理虧或悔意可言。這是下列心態的反映:「大家都闖紅燈,為何只有我被開罰單?」確實,如果學術圈子拿掉光環後就是一般黑,則該位被調查的教授難免會有「衰到家」的感覺。

但令人悚然之處也正在此,這種潛規則的語言似乎意味了:沒任何人犯錯,也沒人應該受處罰,因為大家都如此。延伸出去的意思便是:除非很衰,或和助理關係搞不好,否則不可能出事。換句話說,這個潛規則跟扁家在國務機要費爆發後的喊冤有何不同?

我們或許應該對當前的學術生態有較深刻的反省。舉例而言,在愈來愈強調「接案-發表」的學術績效體系裡,「搶錢搶人」的風氣便愈來愈不健康。

「搶錢」,指的是使盡渾身解數向國科會等部門拿計畫與經費。計畫與經費一到手,就有物質基礎「搶人」:找研究生來指導,將計畫分配給被指導的學生。而計畫與經費愈多,就能搶愈多人。這也是為何過去指導學生被老師視為一種「負擔」,現在卻炙手可熱到老師搶著要指導的緣故之一。

但這也出現了下列的反差:愈是名教授,案子越多、經費愈多、指導的學生也愈多。同樣地,有了「三多」,不成為名教授也難。

然而名教授也是人,一天也只有24小時,照理來說,接那麼多案、指導那麼多學生,還能維持「金字招牌」的品質嗎?無怪乎,有人私下竊笑,名教授的作品其實是「中國製造的LV品牌」。

對多數人而言,台灣的學界多10篇SCI,或是世界大學排名前進3、50名,根本不痛不癢。真正重要的是,讓我們的學術風氣往正常而健康的方向改進吧!

(回目錄)




左右看:平面媒體如何面對市場挑戰

左看:獨家操控

在當前全球網絡的時代裡,不僅是台灣,而且是全球傳統平面媒體業無不面臨著產業轉型、再造商機的嚴酷考驗。在網絡即時化、全球化傳播資訊的形式下,傳統平面媒體本來就受限於物質條件而成本昂貴、接收不便的極端不利因素。更何況,網絡資訊發展到現在,大都是免費提供。傳統平面媒體又有何競爭條件呢?

換言之,平面媒體要能在當前網絡社會環境中以提供資訊、換取報酬而生存,就必須在內容上做出明顯的區隔。即,平面媒體提供的內容,必須是獨家式,有其特殊取向或獨門功夫,讓有所需求的讀者能繼續光顧。

但這並不意味著平面媒體內容就必定要有深度、要有相當知識水平的或文化品味不可。獨家、獨門不等同於深度或文化知識。事實上,在網絡時代中長大的讀者群,長期習慣於輕薄短小的資訊,不耐煩於長篇、深入閱讀方式。他們有求於平面媒體的,而且願意花錢購買,往往只是聳動人心的羶色事件、名人八卦內幕等。因為這類新聞屬於獨家取得、網絡上不易即時分享,所以這些媒體才有獨家壟斷、高價出售媒體資訊的商機。

網絡時代,固然有更多資訊能被公共分享,但也同時帶來了獨家操控的淺薄資訊。

許若仁/社會評論者

右看:轉型良機

眾所週知,台灣平面媒體生態不能說是太好。不論就媒體自身運作發展或就其社會文化傳播者的公益責任來看,台灣平面媒體勢必要重新釐定其市場方向與媒體角色。在客觀市場規模的限制下,台灣平面媒體要能正常穩定運作本屬不易;另一方面,在近年來網路閱聽的新潮流衝擊下,平面媒體的讀者群更是不斷流失,廣告量大幅驟減,生存更是不易。

平面媒體業最大的挑戰在於:一般的生活資訊,大多可在網絡上免費、即時可得,誰又會多花錢來買平面媒體報刊、雜誌呢?

針對這現實,平面媒體不是無路可走,致勝之道在於媒體內容而已。若能以更專業手段與運作,更精準地針對目標讀者來提供內容,則不僅可繼續擁有讀者而且還會深化市場需求,轉化市場經營方式,從而發展出高消費、高品質、低數量的新市場模式出來。

例如,英國老牌的經濟學人雜誌就是如此,它的平面媒體與網絡服務結合為一,讀者量保持穩定成長,但營利率卻節節升高。這就是兼顧了媒體公共角色與自身發展的好例證。

在媒體市場日益險惡之際,也恰是傳統媒體業者自身轉型的良機。

陳安君/大學教師

(回目錄)



井邊之蛙:產業發展的「零組件」思維

■徐世輝(企畫人員)

近幾年,台灣對於產業發展的想法,不論是「從製造向設計、品牌領域轉型」,或是「對於中國製造業快速崛起的焦慮」,都顯示,本地對於產業發展方向的思維,已經開始出現退化跡象。

這些思維方式,不只是出現在企業領導人的發言當中,也可以在《產業創新條例》的思考方式中看到。

對於台灣的企業而言,成本、技術能力的優勢,向來是業界人士與政府所念茲在茲。這是台灣在長時間發展製造代工的模式下,所累積的成果。眾所周知,台灣在這幾個領域,最近十幾年的發展呈現瓶頸,於是各種高喊「產業升級」、「產業轉型」的論點紛紛出籠。

然而,如果細看各種主張,其實可以發現,對於產業競爭力的想向或許稍有不同,有的仍然強調技術研發的重要性,有的主張則認為實體製造的年代已經過去,未來的主流是屬於無實體概念。但是,基本的想像其實和30年前沒有太大差異,都是將產業的發展高度集中在一兩項領域。

外觀上或許有不同,但是思維方式卻沒有太大改變。30年前,台灣的產業重視製造技術,似乎只要靠著技術精湛,就足以憑藉單一招式走遍天下;現在,則是把利潤的創造寄託在設計、行銷,儼然是把當年對於技術的期待,轉移過來。

但是,產業發展並不是只靠一兩項,它還有其他的選項。

最典型的對照,是美國的軟體產業。1990年代時,世界的軟體產業大舉將業務外包到印度。印度人相當爭氣,將製造業的大量生產模式移植到軟體業,最顛峰時,甚至可以比照製造業的生產線輪班模式,用24小時三班制的模式來開發軟體。原本很有藝術家風格的程式設計師,頓時淪為軟體的製造工人。

如果再回顧當年的討論,就會發現,歐美一度認為他們在軟體產業的優勢已經消失,而只剩下在程式工具、軟體產品的規格制訂。然而,十幾年過去了,印度在這個領域的成本、開發模式的優勢,並沒有完全擊退歐美的軟體業者,相反的,則是歐美的新興軟體業者不斷出現。

關鍵在於,歐美的軟體產業,藉由引入「開放程式碼」,而把軟體產業帶到一個「組織戰」的階段。在這個模式中,技術、成本的表現不佳,都不會對於整個產業的運作產生決定性影響。歐美的軟體業者,在任何單一項目都不必然掌握絕對優勢,然而,整體運作卻有較佳的表現。

如果沒有意外,這樣的產業運作模式,將會逐漸被其他產業複製,這也許會是另一波資本主義產業重整的方向。

(回目錄)
咄咄集:烏龍媒體 冒牌正義

■吳忠泰(教師)

近來私校教師已遭到接近霸凌的方式對待:3月28日中國時報以頭版頭條與A4整版報導私校教師退撫問題並評論 不僅數據錯誤,充滿偽善,而且勞委會官員無人具名,行政院事後無人道歉澄清,形同默許。在院長與相關團體承諾兩周解決的時候,勞委會發動這樣的殲滅戰、抹黑術,彷彿宣示「邊談邊打、分裂人民」是當今施政的一大特色。

中時說私校教師退休待遇已經比勞工高,完全不實。因為它故意以私校教職員年繳12%費率與勞退新制撥繳6%(自己6%不提,留自己用或投資)相比,比較之前提並不一致,結果如何能相提並論?比較合理之比較應是:(1)現行私校教職員30年舊制年資退休金(教授最高319萬元)加上公保養老給付(教授最高185萬元)合計504萬元,並非報載的874萬。而勞退舊制加勞保年金合計有771萬元,勞工較私校教職員多出267萬元。(2)或以勞退新制撥繳12%費率30年與私校30年新制同等級比較,在同以4%為報酬率下,其所得退休金金額應為相同689萬元,而私校公保養老給付目前僅有一次性給與,最高185萬元,與勞保年金領取20年總額489萬元相比,短少304萬元。

報導中又有私校教師回復勞保將使勞保財務提早兩年報銷的說法。實情是勞保現金流量僅2千9百多億,以9百萬投保人數而論,平均每人準備金淨值平均不足3萬,相較之下,屬於6.3萬私校教職員的公保準備金則有146億,等同於每名私校員工帶著20多萬的準備金回復勞保。如果準備金超過20萬的私校教職員不該領取勞保1.55%的替代率,那準備金淨值平均3萬、過去提撥率6.5%的勞工,領取的正當性又在哪裡?私校未來60年總給付縱使為3千億,也是分年產生,平均每年60億,怎可能讓勞保提早兩年結束?

記者還以特稿寫道:私校教師「想跳就跳、想轉就轉、公平何在」?其實私校教職員早年即參加勞保,民國79年則被要求自行成立、加入私立學校教職員保險,直到民國84年全民健保實施後,又被政府要求歸併到公保,過程中,無法組織工會維護自身權益的私校受僱者,根本毫無置喙餘地。無論是國民年金、勞保年金,或一次性給付的公保,就性質而言,均屬社會安全制度中的「基礎年金」設計,各項基礎年金之年資本來就應該銜接併計。私校教職員原本就參加勞保,日後如依立法院決議回復勞保,併計其在公保之年資,符合退休金學理與勞保年金化以後併計舊勞保年資之作法。

3月28日,台灣人再度見識了媒體的墮落以及官員的陰狠。

(回目錄)



討論區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4-01』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