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0-06-08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志工招募】志願服務教育訓練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6-08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6-08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第三世界需要培養不同的人才

最近,中國公佈《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以下簡稱《人才規劃綱要》),敘述未來10年的人才培養計劃。實施計劃經濟的中國一向都有5年經濟計劃,卻不曾規劃人才培養的中長期計劃,顯示過去對教育的規劃重視不足。人才培養就是教育問題,教育是百年大計,需要中長期的安排。《人才規劃綱要》出爐,表明中國開始重視教育的中長期計劃。鑑於中國正處在各方面都快速發展的時候,公佈這個綱要,很可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中國政府所謂的人才培養,重點在於高等教育的領域。就人才培養而言,中國過去10年在數量上成長驚人,大學毛入學率從10年前不到10%攀升到25%,雖然與歐美先進國家40%還有相當差距(與台灣的100%差距更大),但是4分之1的毛入學率已經足以進入OECD所定義的高等教育普及國家。由於中國總人口遠超過歐美任何一個國家,25%的毛入學率已經使中國成為全世界高等教育規模最龐大的地區。

在教育內容方面,過去20年來也不斷在尋求改進。最值得注意是,中國的大學也開始重視通識教育,提倡寬口徑、厚基礎的方向,而非過去一昧強調專業的訓練。1995年中國教育部推動文化素質教育,打開改革的大門,表明中國大陸也開始提倡通識教育,與台灣近20多年來的教育改革方向相似。

然而,中國政府對人才培養的看法以及目標仍有待商榷。首先,培養的重心還是在經濟建設人才,而且主要強調科學技術能力。但是,現代社會需要更廣泛的各類人才,不宜過分偏重經濟建設面向;而且,就是經建人才也不能專重科技能力(包括科技創新能力),人才不能只成為經濟建設的工具,這不僅把人異化了,在當今複雜而快速變遷的時代,也不容易達到所預設的目標:國家的經濟建設。

更重要的,處在21世紀金融海嘯後多變的新時代,作為第三世界最重要的新興國家,中國的人才培養需要有更大的格局與眼光,不能只滿足於片面的經濟成長目標,更不能以建設高級世界加工廠為標的。過去,第三世界半邊陲國家出現的技術官僚絕不應該成為中國發展人才的主要目標,即使這些技術官僚在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成長發揮過重大的貢獻。因為這種經濟發展模式基本上只是複製資本主義國家過去發展的經驗,充其量只能跟在先進國家背後分一杯羹,無助於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經濟體系;這個經濟體系兩、三百年來導致第三世界廣大人民受到剝削與侵略。未來中國應致力於消除這種不合理的國際經濟體系。我們期盼中國的人才規劃需要有這個視野。

(回目錄)




左右看:佛山本田工運之啟發與陷阱

左看:用不完的產業「後備軍」

廣東佛山本田1千8百多名工人自發性罷工,自5月17日延燒到27日,共有4家本田中國廠工人響應停工。工人態度堅定,加上外界聲援,終於在6月7日勞資達成初步協議:廠方同意工資提高35%;工人則希望未來「儘量爭取民主選舉工會代表及建立集體協商制度,以確保勞資雙方的利益」。

本田工潮鼓舞了中國勞工從「自在階級」到「自為階級」的轉化,其訴求除了爭取同工同酬,並要求工會自主與分配正義,從而取得工運的正當性。但是,回溯1990年代的台灣工運經驗,工會主義後來導向經濟主義、工人沙文主義與民族主義的動員,喪失了工人做為改造資本主義的主體並發揮階級政治力量的能動性。這次從新華社表態支持本田工運、廠內工人的反日情緒以及產學合作導向支持勞資協調的工會傾向,這波工運的發展恐怕還有待觀察。

左翼學者華德曼(Peter Waterman)針對全球新自由主義所產生巨大城鄉割離、工人隔離、社會原子化與貧困化,提出國際主義的工會主義與全球正義聯姻的策略,以「合宜工資」、「勞動解放」為訴求。然則,當前國際資本看準大陸有用不完的產業「後備軍」,只要資本與剩餘價值得以持續積累,中國工人的小騷動,撼動不了資本主義的本質。

鍾秀梅/大學教師

右看:豐田模式在中國的適應性

中國本田工人要求基本工資提高,包含重簽勞動合同、年度提升不可以少於15%,逐年增加年終獎金、節日資金,追加工齡補貼,不得對罷工員工解雇、辭退、勸退等行為和重整工會行為,本田公司資方代表一一允諾求,此事衝擊著日本「豐田管理主義」的神話。

所謂豐田的精實主義,以績效制度建立精實為名,將負責的工作流程標準化,建立指標、檢視實際流程作業、消弭浪費,改善成更精準有效率的作業流程……這已成為新的標準化流程,由計畫/執行/查核/處置之改善流程,到標準/執行/查核/處置之維持正常運作的績效制度管理指標。中國本田工廠基本上也是採用上述流程,制定工序和薪資標準,此次事件可以看出豐田模式在中國首度受到挑戰。

豐田模式建立在國際市場競爭和集體資本主義發展前提。如果說泰勒模式建立了現代工廠的形式,因為大量生產必須集合大量的勞工,讓工人配合生產設備做更有效的結合;那麼豐田主義的管理模式,則大量運用低工資、彈性勞動、外包和中、上游廠的合作。但是,豐田模式為人詬病的是將工會完全排除於決策運作之外,因而受到工人的挑戰。從佛山工運看來,思考如何建立有中國特色的豐田管理模式,才是正途。

胡在北/企業人員

(回目錄)



寰宇縱橫:鳩山下台的三方面意義

■王北固(社會評論者)

日本民主黨執政第一位首相鳩山由紀夫,上週突然辭職,其實一點也不意外;早在去年9月日本國會大選前,他以民主黨魁身分競選首相時,在美國大報上登廣告放言要「脫美返亞」,就已經決定了上週的結果。鳩山這位僅有8個月的短命首相,並不同於之前連續3位短命首相──前面3位自民黨首相,都是被民主黨「拖」下台,而這一次鳩山是被美國「逼」下台的。

美國布局逼鳩山下台,表面上看,似乎是南韓天安艦事件最近的急劇惡化,使「相關」的美日安保同盟普天間美軍基地問題,鳩山的立場陷於極大尷尬而引咎辭職;這其實是美日雙方都要顧面子的說法。

真正的原因,是此前已鬥爭的了半年之久的美日核武四密約問題,鳩山內閣已揭發了其中三者為真,而迫美國對國際公開其載核艦駛入日本港口的驚人真相;這是鳩山對美國的割喉縱橫,雙方關係已經「零和化」無法挽回,而美強日弱,當然就是鳩山下台了。這是第一方面的意義。鳩山成為二戰後日本第一位捋虎鬚挑戰美國東北亞核武霸權的「失敗者」。這件事還有餘波未了:繼任的民主黨首相菅直人,是否繼續追查美日第四核密約,以及實際執行者輕微親華的外相岡田克也,他的去留問題。

鳩山下台的第二方面的意義,才是朝鮮半島危機的緩和。世人不應忘記,60年前美國之所以能夠打韓戰,主要是「佔據」了日本作為強大海空權後勤基地。而朝鮮半島至今美國只掌控了南韓半壁江山,相當「不穩定」,對日本則全盤在握,如果要再打韓戰,日本的重要性仍高於南韓。所以,要「脫美入亞」的鳩山政府垮了,美國不必擔心再次韓戰可能不獲日本支援,而可重返穩定戰略了。

第三方面才是日本本身,又可再分三個次方面:一是鳩山硬拖民主黨超級大老小澤一郎一齊辭黨內幹事長,以促進黨內團結,相當高妙,小澤派退居非主流不再是眾矢之的,反而可以保留實力繼續奮戰;二是美國扳倒了「小、鳩」,但民主黨仍力量雄厚,自民黨正在繼續分崩離析,難以再起,菅直人擅長民粹,而且出身社會黨並曾兩任民主黨黨魁,美國對日本仍難「放心」;三是菅直人原為鳩山內閣的財政大臣,對於垂死掙扎的日本債務與經濟危機,應該有一套專業辦法。

(回目錄)
扣問求音集:工會法修訂與新的組織者

■姚欣進(社會評論者)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工會法》大幅修正案,並將於明年5月1日勞工節與早已通過的《勞資爭議處理法》與《團體協約法》一併實施。可想而知,這修訂後的勞動三法架構,勢必會影響未來台灣工會發展運作與工運前途。

近數年來,台灣工會會員不斷地持續流失,組織率日漸低落,發展日見困難,已是不爭的事實。這固然有結構性的因素,例如傳統製造業的遷移、關廠,但也有法令規範與制度設計的限制,導致多年來工會發展有其本身難以突破的瓶頸。最根本的限制之一,在於過去工會法嚴格限制要組織工會必須有30人以上勞工連署發起,而且是以各企業內的廠場為組織單位。對於工會組織化發展,有人數與規模範圍的雙重限制。

但這次修法通過後,已明確區分企業工會之廠場工會與產業別的工會,讓產業別工會的組織發展脫離企業之廠場工會的侷限,但卻仍然保留30人以上勞工組織工會的人數限制。也就是說,今後若公司勞工不多,但只要是同一產業、不同公司勞工,30人以上就可組產業工會。

這點算是不小的突破,不僅可解決台灣許多中小企業員工不到30人無法組織工會的困境,而且,長遠來說,即使是許多大型的企業工會或企業聯合會(如台塑集團的台塑工會聯合會),未來都可以彼此之間發展為產業別總工會(如塑膠、或石化業總工會)。

另一方面,修訂案繼續沿用30人以上始得籌組工會的限制,乃是對工會組織化有所窒礙,仍是不合理的束縛,還須繼續抗爭。然而,要讓工會力量大力發展,法律條文的鬆綁只是部分因素而已,更重要的因素,在於未來工會的轉型發展,必須有追求勞工願景、懷抱全局視野的工會組織者來實踐推動。

作為勞工團體,工會基本任務不僅在於提供保障勞工權益,更要積極發揮爭取、甚至重新界定勞工權益。換言之,工會不僅要透過協約談判乃至於爭議行動來保障現有法規下的勞工權益,工會還應積極壯大力量來透過協約、爭議行動重新界定勞工應有權益。工會不僅是保障現有的權益,也應是爭取未來的權益。

唯有工會能具體展現出這種可能性,勞工參與、認同意願才會被激發。如此良性循環後,工會就會越益壯大起來。但,工會如何踏出這第一步,如提出願景、重新界定勞工權益、激發勞工新的價值觀?這顯然須以全局觀點進步者來組織工會、擔負起這推手任務。以此來看,如何培養、鍛鍊未來的專業工會組織者,乃是今後進步社運的當務之急。

(回目錄)



討論區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6-08』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