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0-06-10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這不是真的!!請協助澄清網路謠言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6-10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6-10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錢與訴訟不能解決問題

鴻海、富士康股東會,台港兩地同時開場,當然媒體沒有放過這個難得機會,聆聽郭台銘歷經連跳自殺後的「高見」。

其中有兩則出自郭台銘口中的訊息,較令人關切。其一,郭台銘宣布將停發死亡撫卹;其二,郭台銘抱怨媒體大肆報導,造成連跳的維特效應。郭台銘不但對此感冒,並點名不排除對某特定節目蒐證提告。

先說說第一項。跳樓是為了領取高額死亡撫卹的說法,在事件發生過程中一度傳開。但基本上,這種傳言可信度並不高。理由很簡單,跳樓者大多是20歲上下的年輕人,人生的路還很漫長,可以兌現、累積的「經濟總值」相對可觀,用長空換短多並不符合理性計算。

諸如此等臆測與衍生效果,不免令人質疑是某種謀求解套的官方說法,將責任歸咎於死者個人,試圖停損止血,轉移視聽。我們擔心,宣布死亡撫卹停發云云,只是強化這個效果而已,而若日後又逼得員工必須再以「死諫」自清,恐怕得不償失。

至於郭台銘怪罪媒體報導,則陷入了雞生蛋、蛋生雞的套套邏輯。沒錯,媒體的廣泛報導讓郭台銘背負了壓力,甚至是自認「莫須有」的罪名。但想想,郭台銘的鴻海富士康帝國,向以隔絕神秘著稱,能一窺堂奧者並不多,愈是如此,愈是難杜好奇。

郭台銘不希望被外界誤解,這是人之常情;但要消除誤解的最好方法,難道不是提高透明度?身為首富,除了以技術、規模,甚至股東權益自豪外,難道不需要重視、回應社會觀感或社會責任?遺憾的是,郭台銘長期認為媒體是麻煩製造者,甚至動輒訴諸訴訟手段,兩岸媒體領教過類似「震撼教育」者,在所多有。

郭台銘至少得想想,同樣是企業家,為何有些賺了錢還贏得了形象,但他卻苦惱於媒體的不友善?甚至,媒體老是「只能」繞著他的私生活打轉?或許諷刺,私生活往往也是郭台銘較願見光的部分。

上述兩件事看似獨立,實則相關。防衛得愈森嚴,那麼護城河內的疲憊兵卒難免以最激烈的手段尋死;而護城河外的媒體也只能像偵探般地推敲、蒐證,或是往花邊新聞的偏門走。無論如何,這都不是一個現代企業家應有的作法與形象。作為一個賺錢機器,郭台銘是成功的,但他要修的必修課確實還很多,同時也讓我們祈禱別再用慘痛的代價來讓他買教訓。

(回目錄)




左右看:新工會法有何意義

左看:限制過多

這次工會法修正案條文,與過去多年來早已不敷現實需用的條款來說,固然有其進步之處,但若以當前工會組織發展需求來看,這次通過的修正案,還有基本窒礙之處。

其一,過去對組織工會規定必須30人以上,這次仍然保留。雖然另有跨企業之產業工會的條文,但30人以上的規定根本不合世界潮流(日本即無人數設限),也不符台灣普遍中小企業低於30人以下勞工的現實規模。

其二,在保護條款中,雖然明列雇主不得對工會會員、幹部採許各項不利措施,表面上這是一項進步修正,但卻隻字不提懲處,這就不免虛張聲勢了。

其三,修正案對於勞工是否強制入會語焉不詳,僅在條文中說:應加入工會。這在實務上,就有操作、模糊的空間,也徒增未來工會發展的困難。

其四,對於教師雖然許可組工會,但卻排除在學校單位上來籌組工會,而且不准罷工,這就有如名稱是牛肉麵,卻是湯麵一碗,根本見不到牛肉。不准教師在日常工作場所籌組工會,這不是擺明讓教師工會無法順利推動,而剝奪其罷工權,那豈不是拿掉了工會最有利的爭議資源?

總的來說,這修正案對於未來工會發展還是限制過多、不符需求。

許若仁/社會評論者

右看:承先啟後

爭議多年的勞動三法,終於於日前修正通過其中之一的工會法,而圓滿完成三讀通過。

在近年台灣經濟發展並不順遂的情況下,行政部門與國會能排除萬難通過三法,別具深意。

首先,從這次工會法修正案的條文內容來看,顯然是鼓勵今後工會組織往自由化、多元化與自主化方向發展。例如,在第六條中明確區分企業工會與產業工會,並讓不足30人以上的特定企業勞工可以在同產業中跨企業的組織產業工會,而在大型企業中,又同時容許該企業集團中每一事業單位可自組企業工會。這都是朝向自由化與多元化工會組織發展的模式。

其次,為了尊重勞工自主意願但兼顧目前工會強制入會的經驗,所以在第七條規定,勞工應加入其企業工會。但正如日前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所言,這是訓示性的條文,勞工依然保有其自主參與工會意願。

其三,賦予主管機關一定程度的行政裁量權,例如當工會有違法令章程時,主管機關得予令其停止業務。這乃是針對少數不肖工會,以更有效地建立起工會正常運作。

總的來看,唯有上軌道的工會運作,勞資關係才有和諧關係,而這次勞動新三法就是這必要條件之一。

陳安君/大學教師

(回目錄)



井邊之蛙:血汗電子廠調薪的國際背景

■徐世輝(企畫人員)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股東會上談到子公司富士康的加薪議題時,附帶提到「不排除再回台灣設廠生產」的說法,引起媒體關注。媒體似乎頗為郭董勇於解決勞資議題、力抗品牌業者的氣魄所折服,各界的注意力逐漸往「調薪幅度由品牌業者讓利」、「廠址遷移」等議題集中。

稍有產業運作經驗的人,應該都會覺得怪怪的。

首先,「調薪幅度不排除由品牌業者買單」的說法,與歷史經驗不盡相符。台灣的代工業者對於國外客戶忍氣吞聲多年,從早期的成衣、鞋業到電子代工廠應客戶要求將生產業外移,到數年前電子製造服務(EMS)廠商大手筆買下國外客戶虧損廠房以換取訂單,讓人很難理解台灣廠商何以突然像是吃了大力丸?

其次,則是「廠址遷移」的作法,並非業界慣例。遷廠涉及薪資成本的評估,依照台灣在1970年代成為「代工王國」的經驗,新設廠址的平均薪資,至少要在舊廠址的5分之1以下,才足以讓廠商動念思考遷廠議題,某些審慎的國外業者對於下單當地的薪資結構評估,甚至會將「安全區間」拉大到10分之1,以避免頻繁的變換生產地,主要的考量,是基於遷廠的成本,以及10年、甚至20年內薪資調升後對於營運的影響。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業者動輒用「加薪會讓廠商出走」來回應勞資爭議,但實際上付諸實現的卻很少,除了財務的考量之外,還有國外客戶的態度。

郭董這次在股東會上掀起的波瀾,如果放在這個脈絡下,顯得怪異的原因在於,如果台灣廠商藉著「富士康連環跳」、「中國勞工調薪」議題,而成功要求「品牌業者讓利」;那麼,依照以往的權力關係,台灣的EMS廠將很難拒絕國外客戶對於遷廠的「指示」,在這種情形下,是否存在由台灣業者自行指定遷廠地點的可能性,令人懷疑。

此外,如果對照富士康年報所揭露的員工薪資數據,再配合「綜合全面收益表」(損益表)來觀察,其實可以大致估算出薪資上漲對於利潤的影響。即使是全面調薪至月薪2千人民幣、國外客戶拒絕為調薪買單,它對於經營的影響仍屬有限。

從歷史經驗來看,「富士康連環跳」事件,可能是台灣廠商將廠內議題轉成對外壓力,然後逼迫地方政府、國外客戶就範的新的操作模式。至於後續效應,則可能會集中在業者是否會無法承受國外客戶的壓力,而在調薪後,藉由提高勞動強度來彌補營運成本的上升。

(回目錄)
咄咄集:減稅禍延教育 排富但為解套

■吳忠泰(教師)

紙包不住火,簡而易懂,但有些人相信自己甚於誠信。

齊一高中職學費事件,看似行政院與教育部方向有落差,以致產生立即傷害,也迫使執政者必須立即補救,但背後卻是最高當局和教育部長鋌而走險的結構性冒進。

先說馬總統政見,在競選期間所提出的每年增加教育經費240億,曾在內部辯論,結果長期關心教育經費的立委及團體意見不被接受,因為他們採取務實觀點,認為誠意比較重要,數字寫死以後做不到就挨罵。馬總統不但將240億寫進白皮書(新世紀教育願景),且還侈言8年後要達到GNP的6%,如果馬總統的政見真的兌現,教育經費現在應該充裕寬鬆,怎麼會為了區區幾億元還要揹負政策反覆,家戶年所得連60萬不算富有的家庭都被排除?

其次財政部長大力支持減稅,不斷辯護減稅是養鵝,要大家等鵝長大才拔毛。各大媒體一整年數十篇社論評論都動搖不了他在最高當局心中的地位,所以評價不惡的經建會主委可以一換再換,金管會主委可以連換3次,財政部卻穩若泰山。而現在各種減稅效應要全面發作,下年度各部門先減5%預算再說,101年度則更差,主計處第一局人員連想都不敢去想,當總體政府歲入減少,如何找得到足夠財源來供教育部寬裕使用?

最可議的當然是教育部長,苦君所苦的吳部長,在北市府局長、副市長期間已是「說了就算」的頭人,現在只要是總統、院長的指示或政見,沒有慎重評估就列為最優先,誓死達成。

今年2月初,行政院主計長石素梅就寫信給各部會會計人員,請其轉知中央財政困難,請大家務必節制支出,首長不要隨意承諾政策,言猶在耳,3月初吳部長心存「浪漫」,將已處於險境的教育預算,硬是割一塊給齊一公私立高中職學費,6月行政院核定的卻是擴大96年扶弱方案,兩者意義完全不同,更因時間差使得學生、學校誤觸地雷,被輿論抨擊,其實一點也不冤枉。

筆者要提醒的是,教育部是明知故犯,違背行政規範宣布政策利多,又明知財政不佳,卻鋌而走險,終至各界交相責難,但該政策在馬總統政見中並未出現,反而是5歲入園免費、高職入學免費、國小25人一班……都無法在100學年度兌現,眼看距離101年5月19日馬總統卸任已不到2年,100學年度預算未到位,就代表101年5月(同一學年)是落空的,誰來幫總統列一列跳票預告清單呢?

(回目錄)



討論區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6-10』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