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0-06-11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愛分享實物銀行』─ 弱勢家庭物資轉贈計畫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6-11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6-11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當經建會遇上經濟部

馬政府執政以來,內閣閣員各吹各的調並不是新聞,連當前的行政院長吳敦義都曾為此費神苦惱。屋漏偏逢連夜雨,眼前似乎又即將上演一齣政策矛盾的劇碼。

這次的事主換由經建會與經濟部入列。剛上任的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已經對外宣示,未來「黃金十年」的願景,將以「拉高就業率與薪資」這兩大主軸為經緯,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讓民眾真正分享到「黃金十年」的果實。

劉憶如說得並沒錯。兩千年後,扁與馬都曾經拿過經濟成長率的數據來佐證台灣沒那麼差,或是自我表揚成長率相對卓越,但民眾幾乎都不領情。原因便在於,漂亮的數字與切身的生活感受差距太大,形成官話與民心的嚴重背離。是以就業與薪資,非但攸關民間消費的刺激與否,更重要的是,讓人民真正感受經濟轉好的滿意度,遠比複雜抽象的數字來得有說服力。

這無疑也切合了吳揆的「庶民經濟」主張。更進一步講,當就業與薪資都被拉升起來後,也等於是一種見證人式的選舉行銷手法,誰曰不宜?

但經濟部卻似乎以矛盾的方向讓劉憶如的願景蒙塵。富士康工人的自殺門與加薪潮,讓郭台銘起心動念,打算回台開設無人工廠。經濟部的反應一則歡迎「台商回流」,二則是準備張羅找地,並給予法令協助。

台商回流(金額)當然是經濟部的業績,但在台設立無人工廠對就業、薪資的拉升有何助益呢?倘若無人工廠的回台設立與「黃金十年」的願景並不吻合,那麼經濟部大費周章地動用政府資源協助找地、提供法令協助,是否形成了一種低效益,甚至是無效益的資源投入?

從過去到現在,政府的獎勵投資、租稅減免措施多如牛毛,但民間反應並不叫好,甚至憎惡。憑什麼升斗小民繳稅有份,但好處卻讓某些企業獨享?再退一步,如果獎勵投資、租稅減免等措施若真稱得上「誘因」,那麼至少也該讓人民看到因投資帶動就業、就業帶動薪資調整的良性循環。但至少到目前為止,期待中的良性循環沒有出現。

鴻海的無人工廠或許是個案,但內閣部會之間的宣示與作為如何成其一個整合性的團隊,起碼是一個基本要求。面對這個潛在的政策方向的矛盾,未來究竟是經建會或經濟部調整腦袋?值得觀察。

(回目錄)




左右看:學費齊一為何難落實

左看:一日N變與財政虧空

這次行政院為辯解一日三變的學費齊一政策,甚至從「社福政策」的角度搬出「由全民幫富人繳學費,不符公平正義」之理由,令人費解。

首先,最初的齊一學費方案,是站在12年國教的重大教育政策的角度,才會提出「補貼公私立學費差額」與「免試」兩項誘因,來拉近公私立間不公平的學費差距,甚至為了幫助私校度過財務困境、而與社福政策明顯無關。

其次,12年國教的目的是為國家培養優質的基礎人力、提供學生起跑點的平等,但今日經濟與學習弱勢的重疊,乃是因為政府無能提供12年國教所衍生出的眾多惡果之一,不可倒果為因。

最後,如吳敦義所說,政策難落實的根源是「政府財源有限」,而要翻轉此一問題不應靠學費門檻來製造富生救助窮生的關係扭曲,而應直接透過公平稅賦,從家長的所得進行社會財富重分配,由開徵富人稅來承擔學費齊一的經費。

然而,這次學費齊一跳票的根源,正是政府因稅收短缺使然,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計算,目前台灣舉債額度約為14至15兆元,已超過GDP的116%(國際貨幣基金設定的安全值是60%),倘若政府不增富人稅、甚至繼續舉債,合理推測12年國教將是遙遙無期、一日N變。

潘欣榮/公共化協會成員

右看:誰的社會觀感

吳揆強調:「排富」的標準從60萬,提高到90萬,社會觀感已經比較好一點。如果,吳揆真的在乎「社會觀感」,就不會讓學費齊一政策從3月3日的不排富,變成6月4日排除家庭年收入60萬以下的家庭,甚至到了6月8日僅將標準提高到90萬。

這不僅是宣佈時間欠佳、多數學生已選定志願的問題,更嚴重的是經濟負擔的問題。然而,教育部長吳清基僅看到:90萬元以上家庭困難應該小一點,而且教育部會提供私立學校補助款,來作為照顧學生的救濟助學之獎助金。我們要問:這樣的杯水車薪有用嗎?

首先,獎助金需要「品學兼優」才能拿得到,即表示在比例上,僅有少數人能領到補助,但對多數人學生來說,僧多粥少,僅能選擇就學貸款來唸書。

這些孩子先是私立高中職三年的20萬貸款,緊接著,這些就學與經濟弱勢複合體之下的學生,多數再考上私立大學,於是再貸40萬,加上宿舍等雜費,還沒找到工作就先付債70萬,遑論唸書過程中因打工而無法專心就學、高失業率使其找不到工作等壓力。

若吳揆真的苦民所苦,就不應只是「民怨到哪裡,學費補助就放寬到哪裡」,這種不打不動的「牛」政府,將被人民用選票所唾棄。

吳恆祐/社會評論人

(回目錄)



另眼相看:從王陽明的人性論談廢死

■洪致翔(文教工作者)

「廢死不可」在台灣似已形成一種政治正確的思想氛圍了。其中一項重要的理由,便是惡者恆惡——他們由於天生的壞基因,本能地為惡,因而無可解救、唯有處死一途。但是,這個世界真的有絕對的「善人」和絕對的「惡人」嗎?「善」和「惡」又該如何定義呢?中國明代哲學家、軍事家王陽明的思想,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段話就是陽明學中有名的「四句教」,從中可以發現,王陽明不再延續傳統的「性善/性惡」的簡單二分法,他超越並且圓滿解釋人類的善惡共存現象。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這就是說,「心」是無善惡可言,也絕不帶有「原罪」的自然產物,就如同一棵樹、一朵花,並不帶有本質上的善惡。所謂「善」、「惡」,都是人類構築的價值觀。它們是「形容詞」而不是「名詞」,是虛構的不是實在的。佛家來講,就是「分別心」作祟。人的主觀意念不該用來規範自然物。

但是人文社會要發展,大家生活要便利,不能不談善惡問題,這是一種權宜。所謂「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就是承認人類有本自具足的判斷能力,知道什麼對他好,什麼對他不好。這種判斷能力,能夠使人發展出初步的「善/惡」觀念。至於「格物」,就是說如果知識不夠的話,只能知道何者有利自身,卻不知何者有利於群體。這必須通過學習研究才能確認,然後把好的保留,把不好的去除。這就是人都有「知善知惡」的「良知」,表現出來卻有「善」有「惡」的原因。

比如說,一個人生為古代游牧民族的一員,他當然會視掠奪為善,不認為那是惡。因為他所在的時空環境讓他做出這樣的判斷——不掠奪就無法生存;而不在那種環境的人,就視之為惡。生在黑道家庭,就不會認為私藏黑槍、買賣毒品是壞事,因為生活環境從小就引導他作出「不這麼作就無法生存」的判斷。但不在這種環境的人,自然認為這是惡。隨著知識增加,經驗增長,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寬到全人類,就不會被個人有限的經驗、偏頗的立場侷限。我們知道掠奪是不好的,販毒是不好的,這是著眼於全人類的福祉。這擴大眼界,增長知識見聞,就是「格物」。

王陽明的「四句教」,隱約為我們指出:一個人會成為「惡人」,不全是他個人的問題。他的環境,他所處的社會也要負責任。如此一來,「殺人者死」真的公平嗎?那些造就讓他殺人的環境的人,是否也該一併處以死刑呢?這筆帳該怎麼算才能清呢?

(回目錄)
蘭谿村聲:國族主義,不變的「中國因素」

■倪世傑(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在台灣,什麼事都離不開國族主義。在國族主義的籠罩下,可以是無知的,像是某位台灣女雇主強迫她雇用的印尼籍穆斯林吃豬肉;當然,國族主義也可以是有目的精心計算的,像是王金平在富士康跳樓事件中籲請國內媒體別再對「自己人」落井下石。但一般人則往往在理性的算計與熱烈的情緒中擺盪,一會兒認為中國這一波廣東深圳地區的罷工行動睜隻眼、閉隻眼,無疑是對外資企業下重手,而同情起郭董的處境,呼籲郭董回流台灣,重回母親的懷抱;但另一會兒,卻又擔心起即便郭董回台投資,大概也不會請太多員工,或是直接訴求政府外勞與基本工資脫勾而增加外勞的雇用,對台灣就業並無積極助益。

不過在這一波由郭董領銜演出的加薪潮中,倒是突出了兩岸薪資的比較此一不可迴避的議題。如根據郭董此次承諾的加薪比例以及將加班費列入計算,網民統計富士康企業的勞工的月薪資在年底將達到4,000人民幣,換算成新台幣,就是1萬8,400元,稍高於台灣《勞基法》基本工資1萬7,280元,而略低於台灣幾乎已成大學新鮮人市場價碼的2萬2,000元。

另一項值得比較的是手段,除富士康是因為連續跳樓事件影響中國「和諧社會」的政策基調,使得郭董自願妥協以外,其他的外資企業勞工幾乎都是以罷工、怠工的手段達成薪資談判的目的。位於廣東佛山本田汽車的排氣管廠經過約20的罷工後,員工每月最低薪資從人民幣1,544元上調至1,910元(約新台幣9,030元),調幅達24%。台商美律實業亦於日前發生持續約兩小時的怠工,即便這家電子零部件廠對外表明罷工事件與公司已經宣佈的7月份平均加薪10%的計畫無關,但任誰也聯想得到這中間的聯繫。相較之下,台灣的勞資關係異常平順,每年罷工事件一隻手都數得出來的情況下,台灣的工資水平不斷下探,也在預期之內。

上海、溫州的繁華早已遠遠超過了台北,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東南沿海的勞力密集產業開始脫胎換骨,轉向全球供應鏈中高附加價值的一端時,工資水平向台灣看齊甚至高過台灣的日子或許也不遠了,而這與台灣經濟是否過度依賴中國毫無關連,但卻足以影響台灣國族主義的未來,而此未來絕非是消亡,而是面對已崛起中國下的巨大身影,只能趨向更猛烈與激進化的發展方向。簡言之,歷史並未終結,未來10年台灣政治仍是國族主義的戰場。

(回目錄)



討論區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6-11』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