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6-22─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6-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6-22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韓戰一甲子 |
二次大戰後影響東亞局勢至巨的韓戰,即將進入60週年。最近,朝鮮半島天安輪爆炸事件引起爭議不休,其實可以追溯到60年前的韓戰。這說明韓戰雖然發生在一甲子之前,但是它的後遺症延續至今,而且繼續發揮重大的作用。
韓戰引發了美蘇之間的冷戰,兩大強權對抗近半世紀的意識形態宣傳,使許多歷史真相遭到扭曲,韓戰根源變得模糊不清,世人更不容易吸取歷史教訓。例如,對於韓戰發生的說法,從誰先開槍、下命令等技術面向爭議,是實證主義式的分析,缺乏歷史的縱深視野,更缺乏第三世界的觀點。在韓戰爆發一甲子,在朝鮮半島籠罩戰爭陰影之際,韓戰的真面目以及其歷史意義值得重新認識。
韓戰象徵著二次世界大戰兩個主要反抗法西斯的大國美國與蘇聯,由同盟轉向對抗,開啟了長達40年的冷戰。美蘇兩國意識形態南轅北轍,當然冷戰的根本因素;但是,韓戰的爆發影響了冷戰的地緣政治,從而影響了冷戰的遵循路徑。韓戰不僅造成南北韓的分裂,也促成台灣海峽兩岸的長期對立。冷戰的結果加強了美國扶植日本的決心,使得二戰亞洲的侵略者很快又成為強權,複製戰前的強弱關係。
受傷最大的,當然是朝鮮人民。朝鮮人民自從被日本殖民統治,抗爭幾乎沒有斷過。俄國十月革命不但指導了中國人民的反帝鬥爭,也鼓舞了朝鮮人民的抗日活動。中國人民歷經艱苦曲折過程,完成了社會主義建國運動,朝鮮人民就沒有這個福氣。他們的內戰招致美國直接介入,被迫南北兩分至今。朝鮮命運的曲折,可能受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成功的牽累。中共打敗了美國友邦國民黨政府,促使美國覺得非親自介入朝鮮戰爭不可,生怕金日成變成毛澤東第二。
過了一甲子,許多人早已忘記韓戰。美國人民多數不知道這場戰爭,但是,戰爭過了那麼久,為什麼美軍還繼續駐紮在韓國?美國當然有種種說辭,但是,不論怎麼說,美軍駐韓,就隨時可以利用時機幹掉朝鮮,就如不久前的伊拉克。朝鮮在這種壓力下,往日的革命夥伴中國與蘇聯都靠不住,只好尋求自保,發展核子武器以及飛彈成了法寶。如果不能體會朝鮮害怕成為伊拉克第二,就很難理解朝鮮發展核子武器的心態。
然而,韓戰造成的傷害遍及朝鮮、中國以及美國人民。可以說,除了日本從韓戰獲得經濟利益之外,幾乎沒有真正獲利者。所謂「韓戰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方,進行錯誤的戰爭」,誠哉是言。
|
(回目錄) |
左右看:鄉村發展的迷失 |
左看:匱乏經濟與社會經濟
《農村再生條例》在台灣民間引發重大爭議,今有他山之石可借鑒:「國際文化研究年會」6月中旬在香港嶺南大學召開,正有一場關於鄉村建設的討論,由著名的澳洲學者凱薩琳‧吉布森、大陸三農權威溫鐵軍以及美國丁玲專家白露帶領。
凱薩琳‧吉布森近年根據實地研究,發展出「後資本主義政治」思維,從而提出社會經濟的概念,認為鄉村發展首先要考慮如何留住人,重思經濟課題,才能創造價值,止住貧困化與勞力輸出的宿命。因此,各種社會經濟組織如合作社、中小企業等多樣的經濟,可以重新創造鄉村價值,而不是一味追求立即利潤,往壟斷與集中的資本主義輸血。
溫鐵軍則指出,中國加入WTO之後,糧食進口依賴逐年增加。目前市鎮化與汽電下鄉的政策,導致能源消耗、土地流失與生態危機日趨嚴重,正是走入「資本主義匱乏」的陷阱。白露則認為應該重思1960年代世界青年熱情參與社會的精神遺產,從而思考如何逆轉乾坤。這些國際級左翼菁英正在重新集結,擘畫未來,台灣在思考城鄉發展問題時,或許可以做為擴大視野的參考。
鍾秀梅/大學教員
右看:不可逆的經濟規律
關於解放政治中強調人與物種的差異、邊緣群體的無助與貧困化問題,左翼陣營至今為止都未提出一套真正可行的解決方案。資本主義迄今仍然是最有效率的制度,讓生產、流通、交換達到最完美的境地,不只大大提升人類壽命、教育程度、生活品質,也讓地球村的居民透過旅遊與網路認識文化多元的美好。
左翼陣營儘管可以有他們的想像,然而,殘酷的事實是:發展中國家如果不引進外資,利用鄉村部門的資源與勞動力發展工業化,那麼國家退化,國格不保,更遑論基本生存的保障。過去,歷史也曾經讓解放政治的實踐有了空間,比如文化大革命動員了1千7百多萬青年下鄉,動員農民群眾,建立以鄉村為主體的人民公社運動,但是,最終還是生靈塗炭,當年下鄉知青,有多少人還留下來搞鄉村建設?
社會經濟多樣化號稱是鄉村經濟的基礎,可是浪漫的另類經濟學家們,你們是否想過:如果沒有貨幣作為手段,鄉村居民可否有工業產品的購買力?難道你們沒聽見古巴人民不滿的聲音嗎?
胡在北/企業人員
|
(回目錄) |
化有限為無限 |
■劉宜蓉 幾星期前,課後到學校借書,一位學生尾隨著。他看到我借了不少書,表示很想借。我向他說:「很好,學生當然也可以借!」眼見他直搖頭懊惱地說:「我把借書證弄丟了。」我讓館方先登記在我名下,使這位小朋友借閱了幾本書回去。沒想到,過了一、兩個星期,這位學生眼尖瞧我要去還書,興高采烈表明要陪我一起去。 當他把上次的書還了,想再度借出別的圖書,我正低頭忙著挑選書籍,沒留意他的眼神正轉向我這邊,只聽到圖書館人員問:「小朋友,你的借書證呢?」看著他一臉尷尬茫然,於是我向館方說明:「這位小朋友的借書證遺失了,他很喜歡看書,不如這次就讓他登記在人工作業的紙本上吧!我會協助他儘快辦理新的借書證。」 這時,他才不好意思地說:「我以為證件不見了,就不能借了。原來,可以透過重新申辦手續就能再借書了!還好老師告訴我,幫忙陪我去辦理。不然,我擔心資格已被取消;也怕被處罰;更恐懼會被老師、爸媽責罵。」 最後他跟我透露,自從他掉了借書證,每次都東躲西藏在別人背後,以別人名義借書,有點偷偷摸摸,真不方便呢! 我跟這位學生也有類似經驗。上週,我看到一個很不錯的研習訊息,但報名已截止,我打電話到承辦中心,中心說需查證學校名額上限,於當天傳真補辦。我到學校詢問已達上限名額,帶著失落的心情踏出辦公室門口,心想雖然很想參加,但擔心這些限制和規定,我想還是算了吧!內心有股聲音嘀咕著告訴自己,不是常鼓勵學生不要被一些規定、教條而限制其他無限的可能嗎? 於是,我鼓足勇氣再度試試,當我問教務主任,他說:「雖然學校有名額限制,但你不妨報看看,說不定也能錄取!」當主任幫我蓋完章後,飛快地在當天4點前補辦完成報名。喜出望外得知,主辦單位需要更多種子教師,仍可增額錄取,讓我後來居上的美夢終可成真。 從學生與自己的例子上,想到我們太容易被日常規定、限制框住了其他可能,或機會的嘗試,常常不敢多想就輕易放棄罷手!若是那位學生擔心這個,憂愁那個;不敢踏出重新申請,之後,他就失去許多徜徉書海與享受閱讀的樂趣了。要是自己先前瞻前顧後,憂慮已過截止時間和名額限制的拘泥裡,便無法參加這次難得教師成長培訓的良機。 所以,凡事下定決心,只要我們熱切渴望,願意努力爭取,堅持到底,自助而後人助、天助也,說不定運氣也能於此刻降臨,化有限為無限的可能。
|
(回目錄) |
扣問求音集:圍棋與人生 |
■姚欣進(社會評論者) 過去兩日,台灣圍棋界在台北舉辦了一項中型規模的國際圍棋賽,即以中日年輕職業棋手對抗之「第三屆中日菁英賽」。過去兩屆冠軍,都是日本棋手與旅日棋手獲得,台灣本土棋手最佳成績是一次亞軍;21日的冠亞軍決賽,台灣總算贏得了冠軍,而這冠軍是由曾於3年前獲得世界棋賽冠軍、但近兩年多來一蹶不振的紅面棋王周俊勳,由谷底翻身、一路贏棋而獲得。主流媒體報導,周俊勳領獎時感慨萬千,不勝唏噓,居然連哭了3次。 台灣圍棋人口不算多,常下圍棋、將其視之為個人嗜好者,大約不超過30萬人。不過近年來,在都市兒童勤學才藝的風氣影響下,青少年的圍棋人口持續增長,據說每年多增3、4萬人學習,但相較於當前網上殺戮遊戲熱潮,圍棋畢竟還是小眾。台灣圍棋水平的深度與在社會上的廣度、受重視程度,遠遠不及對岸、日本與南韓。 台灣社會還遠遠沒有體認到圍棋的文化價值。近年來台灣社會青少年文化日趨膚淺而脆弱,青少年要在網路戰爭遊戲、下載流行歌曲中得到什麼有意義的人生教育,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學習圍棋,卻有一件是與他們今後人生之途之成長歷練,息息相關,這就是:學習接受失敗、面對失敗,並從中學會如何超越失敗。 筆者曾聽聞過一位圍棋老師說,教過這麼多年小朋友的棋藝,感受最深的不是這些小孩如何學到了專心、計算力等等一般家長最在乎的與知識學習有關的心態,而是讓學棋的小孩如何在微小但殘酷的勝負天地中,學會如何面對辛辛苦苦地布了好局、卻一時大意而被逆轉,或被比自己更強勁對手壓制而落敗。接受失敗絕不簡單,但學不會這人生的第一課,卻注定無法順利走下之後的路程。 台灣的青少年,往往從小就被家長灌輸競爭、超越、努力用功等價值觀。既有競爭,就有輸家;既要超越,就有人被超越;努力用功,成果不一定會反映付出。而且,勝者永遠是少數,大多數的平凡之輩,面對著無數的失敗、挫折與不相稱於努力的成果時,又該如何?這些沒人可以真正教導遲早要面對現實人生的小孩,只有自己可以體認、學習轉化與克服。而圍棋,最大的功能之一,恐怕也正是讓對奕的孩子體認到這一點:輸了一盤棋,固然傷心,但重點是如何透過覆盤檢討,避免重犯錯誤,在失敗中發現過去不自知的盲點,面對失敗,更接受自己。 周俊勳的棋手生涯,絕非一路順利;他的眼淚,何嘗不是再次走出失敗的陰影的喜悅呢?
|
(回目錄) |
寰宇縱橫:韓戰60週年瑣絮 |
■王北固(社會評論者) 再過3天的2010年6月25日,是韓戰爆發60週年紀念日。60年來朝鮮半島的分裂敵對南北韓雙方,並沒有簽訂結束戰爭的和約,當初所簽只是停戰協議。這個情況有些類似二戰結束65年以來,日俄之間也尚未簽訂和平條約,可以說「尚未結束戰爭」。 這兩個「準戰爭尚未和平」的詭異局面之下,日本與南韓這兩個在美國武力「保護」之下的國家,竟然有半個世紀的繁榮進步與經濟成長;這是東北亞民族的福祉,還是悲涼命運,看法就見仁見智了。 最近這幾天,卻也是南韓天安艦事件,美國對中國的外交言辭攻勢的新一波,並且被美國媒體形容為歐巴馬對北京不滿的新高潮。然而就像上次美國發動國際媒體首波攻勢,正逢中美戰略與經貿對話合作重頭戲一樣,韓戰60週年時,正逢全球矚目的G20高峰會──美國次房貸引發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第三次高峰會──在加拿大舉行。 另一方面是:隨著美國對中國不斷「施壓」的同時,天安艦爆炸事件的真相,在南韓內部出現不同意見的非主流聲音,也越來越堅實,甚至有專家級的獨立調查,否定了上個月的多國鑑定是北韓魚雷所為的結論。南韓的民意調查結果,相信是北韓所為的僅佔兩成四,而不相信這個多國調查結果的也佔兩成多。與此相關的是,南韓贊成兩韓統一的年輕人,減少了許多,而南韓對北韓有仇恨敵視意識的年輕人,減少得更多。 兩韓側面的緊鄰中、日兩大國,在都被天安艦事件牽累的同時,卻是柳暗花明:美國利用天安艦扯上日本普天間美軍基地爭議,逼鳩山辭首相職,使不再高呼「脫美」的菅直人繼任。卻未料菅比鳩山背後的小澤一郎更親華,他不但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公開反對台獨的日本首相,而且20多年前以兩國交流青年身分訪華時,就認識接待他的胡錦濤了。香港中文版《亞洲週刊》前兩期評天安艦事件,說「美國鷹派求戰」,應該是過慮了。
|
(回目錄) |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