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7-15─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7-15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7-15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兩岸關係疑慮與希望 |
立法院臨時會針對ECFA的審議,一如所料,又是朝野打大架之後不歡而散。這兩年來,只要事關兩岸的議題,立院的走場基本上如出一轍:雷聲大,雨點小;動作多,觀點少。不久前的陸生來台一案是如此,於今的兩岸經濟協議也不例外。國會已經變成練武場,而不是一個議事論理的殿堂。 不過,如果更細緻地去看,兩岸關係的擴展深化,既帶來希望,也帶來疑慮;同時,在某個程度上,也已改變了政治的性質。很少人注意到,自從三通直航以及頻繁的制度化協商以來,政治的「時-空結構」已經產生巨幅變動。過去以5年、10年或是領導人執政任期為計時單位的時代已經過去,目前的發展瞬息萬變,兩岸之間任何協商的完成,都可能帶來接觸面的增加,從而改變了既定關係的性質。直航三通以及因而更加頻繁的互動,也絕對地壓縮了空間上的距離感。 然則,反映在政治現實上,這麼急迫的時空變遷,反而產生一個相當弔詭的現象。也就是:時間的催速和空間的擠壓,會讓我們對移動的感覺鈍化,進而造成「當下此刻」恆常化的狀態。亦即,我們會處於一種不斷複製「當下」的情境,「現在」沒完沒了,永遠不會過去。尤其是,當傳播媒體可以不停歇地供應即時的影像和訊息時,「當下」的恆常化似乎更為自然。於是,我們彷彿生活在永遠是現在的時空,事件不斷積累,但是基本上不產生意義。我們饑渴地消費當下的訊息和映像,卻對未來冷感,對未來的發展無能、也不敢有所想像。 我們的立法院基本上就是陷在這種「現在」恆常化的情境當中,一次又一次的打鬧,事件不斷發生,卻都是複製的模式,沒有思維,不具意義,自我掏空了對未來的想像。 政治人物執著於「現在」,沉溺於「當下此刻」的快感,這是自我繳械,放棄了在時空變遷中對於新觀念和新模式的追索。這樣的態度,當然是反智、是違反科學的。科學的態度,就是敢於想像未來,敢於假設。當假設被證明、被確認或被修正的時候,也就是知識擴展,未知的邊界退縮,同時也是疑慮轉變成希望的時候。科學的態度就是,經由思考、辯論,目標會逐漸清晰,而未來,也會一步一步,紮紮實實地開展出來。同樣的,兩岸之間,有疑慮,也有希望。最科學的態度,就是敢於假設、試驗,敢於想像未來。如何在劇烈變化的時空結構中,調和兩岸發展過程中的疑慮與希望,依靠的是想像力,而不是不斷複製的、毛手毛腳的武力。 |
(回目錄) |
左右看:派遣勞動草案所為何來 |
左看:派遣就地合法 勞委會日前公布的派遣勞動草案,是順應彈性雇用趨勢,配合當前大量派遣勞工的既定事實,而量身打造、就地合法的法案規劃。 首先,草案明確限制企業雇用派遣勞工不得超過總員工比例的3%。但這法條是有但書的:若工會同意則可放寬到20%。眾所週知,在攸關企業根本利益的決策上,台灣工會普遍沒有多大發言權。在目前勞資雙方實力懸殊的現實下,資方能輕易地大量擴增派遣勞工。 其次,草案最大敗筆是採取負面表列方式,除了七類行業的特定勞動職務之外,其餘各行業都可就地合法雇用派遣勞動。這實質上是大力鼓舞企業全面地朝向彈性雇用的方向發展,未來台灣勞資關係將會有質的大轉變。 其三,這草案真正有意義的新規範,乃是禁止派遣公司以定期契約聘雇派遣勞工,而必須長期穩定性的雇用派遣勞工。這似乎給予派遣勞工最後的保障,讓他們有起碼的穩定雇用關係。但實際上,這法令的真正用意,卻是要讓派遣勞動成為正常雇用關係的一環。 也就是說,在這這草案規範下,今後派遣勞動將是台灣勞動力市場的合法、長期穩定而比例不小的正常現象。許若仁/社會評論者 右看:勞資互利 近日勞委會公布了26年來勞基法最大幅度的修正草案,將派遣勞動納入到法令規範內。 目前活躍於台灣勞動力市場的派遣勞工,根據正式資料的官方估計,至少約近70萬人。面對這早已無法漠視的現實,而且在全球資本自由流動、全球市場彈性伸縮的潮流下,全球性的彈性雇用更是一個無法阻擋的趨勢。派遣勞工只會越來越多,不是任何政策可以壓制、轉化的。 以此來看,這次勞委會的派遣勞動草案不失為非常進步的措施與法案規劃。也就是說,這草案設定了企業雇用派遣勞動的上限與下限。 在下限方面,這草案以明列出七大類行業工作,攸關大眾安全或基本權益需要長期穩定的勞動職務經驗,不得雇用派遣勞工。而在上限方面,除了這七類行業勞動之外,企業雖可依需要而雇用派遣勞動,但卻有客觀額度限制,一般不能超過總員工的3%。 換言之,這草案一方面順應雇用彈性化的客觀潮流放寬派遣勞動的雇用空間,另一方面,則在不妨害正職勞工的受僱機會而有數量比例的限制。如此雙管齊下,必能既保勞工權益,又兼顧企業需求,帶來勞資互利、皆大歡喜結果。陳安君/大學教師 |
(回目錄) |
咄咄集:關鍵不在學制 |
■羅德水 全國教育會議召開在即,有學者建議,考量當今學童之身心發展狀況,不妨比照部分歐美國家作法,把目前小學6年、國中3年、高中3年的「633」學制,改為「543」學制,亦即,小學縮短為5年,國中則延長至4年,惟中小學總計仍是12年。 我們以為,學制的調整茲事體大,必須審慎評估、通盤考量,不宜僅以學童生理發展日趨早熟為由貿然比照國外學制,要知道,學制的調整牽涉的不僅僅是中小學的學年劃分,學制從633調整成543之後,目前國民小學的師資勢必過剩,國民中學方面則又將產生不足,兩者要如何調整?配套措施為何?再者,除了師資的調整以外,國中與國小的校園軟硬體設備、人員配置是否必須同步調整?都有提出完整配套措施之必要。 除了師資必須相應調整外,改變學制是否同步牽動課程綱要的調整,亦應深究。目前國民中小學定位為國民義務教育,適用同樣一份課程綱要,亦即「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但現行高中職之課程綱要又係另一套標準,未來如果改成543學制,或者有朝一日實施12年國民教育,則現行中小學課程綱要又該如何調整?是延續目前國中小適用同一課程綱要的作法,或是將國民中學課綱與高級中學課綱合一?凡此,亦有待更為周延的規劃。 進一步分析,輿論之所以對543學制多持保留意見,或許是因為多數人民早已對過去的教改「成果」喪失信心,就以10年前教育部力推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為例,該課程著重多元能力的涵養,意欲破除長期以來學科成績至上的迷思,並保留了學校發展本位課程的空間,原意係在建構21世紀的台灣國民教育發展,具有高度的戰略指導意義。然而,課程實施不到數年,縣市首長競相以各種理由破壞課程精神,諸如,北市府率先將國小英語從課綱規定的小五直接提前到小一、並增加國語課節數,接著又有北縣府為實施所謂英語活化課程,強制增加國小學童上課節數,全然無視課程綱要之規範。尤其讓人氣餒的是,面對這些踐踏課綱與教育專業的縣市首長,當初力推九年一貫課程的教育部,大多時候竟然默不作聲、毫無作為。 討論至此,我們益加以為,相較於中小學課程綱要的貫通,以及消弭現行國中小與高中職間的資源配置落差,現階段有關中小學學制之調整實無迫切之必要,教育部與其大費周章調整學制,莫如多花點時間思考,究竟要如何以具體作為重拾人民對教育決策的信心。(教師) |
(回目錄) |
井邊之蛙:台灣的產業發展瓶頸 |
■徐世輝 稍有敏感度的人,應該都會感受到近幾年台灣產業的沈悶氣氛。自從塑化、紡織、製鞋等產業大量外移之後,唯一能撐起出口產值、供養就業人口,也具有「技術突破」形象的產業,僅剩資訊電子業。 但是,本地資訊電子業的「微利化」議題,已經困擾整個產業很多年,即使業者在幾項產業躍升為世界排名前幾大之後,利潤微薄的議題仍未消失。產業型態看不到前景,似乎進入以拖待變的局面。 從全世界的範圍來看,這種現象並不獨特。業界、學界對於「高科技」產業的定義,向來有一種看法是認為「高科技帶來高利潤率」,然而,最具有「科技創新」意涵的科技業,卻反而是「高科技」定義的反例。半導體業、電腦業均是典型的例子,台灣人對此有深刻的體會。 國外的產、學界曾經企圖解釋這種現象,甚至連美國的聯準會(FED)在 5、6 年前都曾以專案進行相關研究,當時就曾經以半導體的「摩爾定律」是否成為推動生產力的成長,進行分析。但是,迄今沒有明確結論。少數被接受的推論,是認為「現階段生產力的進步動力,可能不在於硬體技術創新,而是來自於其他領域」。這也是近10年以來,西方國家的業者大幅退出硬體製造,然後轉向軟體、生技等新領域的背景。 然而,這個轉向對於台灣而言,卻宛如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在40年前,台灣在規劃產業發展時,所構思的幾項產業,包括航太、生技、汽車、半導體,在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後,僅半導體產業達到原始的規劃想像,至於電腦業,甚至是業者自行開拓出的空間。 這並非是「島內無能人」。台灣留美學人在生技領域的成就、潛力,不遜於同時期在半導體的人才;本地學術界在國際上最具有能見度的領域,是農業技術,純以論文發表而言,其表現甚至超出電子、資訊等領域;台灣發展半導體的「RCA技轉模式」,都曾經在航太、生技等產業實行過。然而,最終卻只剩下半導體、電腦業成為「支柱」。 本地媒體、政治人物不斷宣揚的「產業政策成就」、「李國鼎遠見」,今日看來,只是一個特例,而非產業政策的通則。這也是台灣今日的產業前景,幾乎侷限在電子、資訊領域的背景。 因為,業界、政府並不是無心嘗試其他產業領域,而是,曾經試過卻鎩羽而歸。(企畫人員) |
(回目錄) |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