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7-28─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7-28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7-28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流氓國家出沒東亞 |
近日來,東亞地區暗潮洶湧。美國國務卿希拉蕊23日在越南東協區域論壇表示,美國在南海問題上不支持任何一國的主權要求,主張以協同外交方式解決。對此,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箎(ㄔˊ)25日表示,不接受美方提議的多邊協商模式,提醒美國勿將鄰國之間領土、海權爭議,擴大為國際事件。 同樣的25日,美韓二國展開聯合軍事演習,該演習原本打算在黃海實施,經中國強烈抗議後,改在日本海實施。美韓宣稱這次的演習是針對北韓而來,他們控訴北韓是3月天安艦事件的元凶,但証據力之薄弱,難以說服國際社會,這場聯合軍演其實辦得理不直氣不壯,卻似計畫行事、非辦不可。理由牽強,借題發揮,即是這場軍演給人的印象,不免給人「項莊舞劍、志在中國」的聯想。 從南北韓對抗到南海爭議,其實都是區域政治的矛盾關係,本該由區域成員自行協商解決。但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表示,解決南海主權爭議是「美國國家利益」的一部分;天安艦事件發生後,韓國決定暫時擱置歸還聯合指揮權,換取美國提升韓國的盟邦層級;至於日本方面,鳩山內閣辭職下台,新的菅直人政府不但恢復普天間基地舊案,且表明要與美、韓協調安全政策,美日韓軍事同盟隱然形成。 從這些跡象看來,美國對東亞地區的介入已落實為具體行動,且是政治、經濟、軍事的三合一舉措。從東北亞的美日韓同盟到東南亞的東協,從天安艦爭議到南海主權爭議,美國不斷以外來強權之姿挑起東亞的區域政治矛盾,也即將為東亞地區帶來新一波的動盪與衝突。 一向以自由民主自詡的美國,在國際政治史上卻是惡名昭彰。從20世紀下半葉以來,美國入侵的國家包括瓜地馬拉、黎巴嫩、多明尼加、越南、寮國、柬埔寨、尼加拉瓜、格瑞拿達、巴拿馬、伊拉克、波士尼亞、阿富汗。身為語言學家、政治評論員的學者杭斯基痛抨美國既是「流氓國家」,也是沾滿血腥的戰爭販子。 如今這「流氓國家」在東亞地區出沒,身處東亞的台灣卻似無關痛癢,這是長年以來無分藍綠的親美體制所餵養出來的「認同異境」──無分藍綠執政,都因認同美國而複製了它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從而阻斷認知真相、尋求自主的可能性。 近年來,韓國盧武鉉政權一度高舉反美大旗追求南北韓民族和平統一,日本鳩山政府意圖將明治維新以來「脫亞入歐」的政策方向扭轉為「脫歐入亞」,這些個別的企圖後來雖因政權更迭而未能持續,卻足以反映一種「亞洲意識的覺醒」。 日韓都亟富經濟實力,也是必須仰賴廉價勞動市場的資本輸出國,其亞洲意識當然迥異於類似東協這種以廉價勞力換取資本輸入的第三世界國家,但日韓對區域連結的需求日益增高,卻是不爭的事實。尤其當中國崛起同時存在著世界工廠及世界市場的雙重吸力,更為日韓亞洲意識的覺醒打下結實的物質基礎。 針對希拉蕊在南海議題的發言,中國外長楊潔篪反駁道:本地區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的共識就是通過友好協商和平解決爭議,以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維護睦鄰友好。「亞洲在崛起,有了自己的尊嚴,亞洲國家能夠平等相待,相互尊重,解決好彼此的關切。」這其實是中國與許多亞、非、拉美國家自1961年推動不結盟運動以來堅持的信念之一,旨在追求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自主。 反觀台灣的現實處境,也正日益密切的融入東亞政經圈,但台灣卻遠遠缺乏如斯覺醒。如今美國這流氓強權再度兵臨城下,台灣選擇站哪一邊?是城外還是城內?是美國還是亞洲?藍綠各政黨,你們可曾想透?或可曾想過? |
(回目錄) |
左右看:肥貓高薪不違法 |
左看:金融化資本主義一瞥 自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金融業的高薪議題就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昔日神氣十足的銀行家被冠上「肥貓」之名,美國總統歐巴馬更數度公開表示要打擊這些肥貓的高薪文化,藉由政府對銀行注資案的過程,限制銀行業的薪資與紅利。 但是,23日,白宮指派的企業待遇總管芬柏格公布了一份調查報告,指出美國17家大銀行在接受納稅人千億美元紓困期間,依然付給高層主管16億美元的鉅額酬勞。芬伯格指出,銀行此舉並未違法,而且許多銀行已經還清了政府的紓困款,政府對這件事無能為力。 這固然可以解讀為美國政府對肥貓制裁不力,但更實質的議題,則是導致了如此嚴重的金融危機,銀行業整體的結構卻依然並未得到根本改革。須知,金融業高層的超級高薪絕不是銀行家個人的特殊能力使然,而是當前的資本主義已然金融化,透過金融手段榨取剩餘的機制,已經滲透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遂在這個結構的頂端製造出一批特殊的食利者階層,這些銀行家靠著這個結構才能坐擁高薪。 此一金融化結構不改變,不僅肥貓薪資不會減少,金融危機也不會遠離。李亮/文字工作者 右看:效率至上,道德退位 金融危機爆發之後,許多民眾基於道德義憤指責華爾街的銀行家是「肥貓」,一手拿稅金紓困,一手還大發紅利給自己。輿論所及,歐巴馬也表態批評這些「肥貓」的高薪實在太過份,應該設法管一管。 不過,政治語言歸政治語言,美國政府在拿捏政府與市場的分際上還是能保持一貫的原則。23日,白宮指派負責監察接受政府紓困企業薪酬情況的芬伯格提出報告,坦言華爾街銀行業確實在接受紓困的同時,繼續發出鉅額薪酬紅利,但此舉僅屬不智,而並未違法;他也建議,要約束銀行家高薪現象,應回歸公司內部治理機制,由董事會處理。這個結論明白地將政府的角色定位在制訂規則、維持開放有效率的競爭環境,正是美國金融業雖遭重創但仍能保持生機的關鍵。 更值得注意的是,芬伯格提到,接受紓困的銀行中,有11家已經將政府的紓困貸款償還完畢。距離金融危機爆發、美國政府大舉紓困至今不過兩年多,在不佳的市況中仍能有此績效,不僅顯示美國金融業的活力,與台灣的無條件紓困作法對照,更凸顯出美國政府確實對金融業有效地施壓,既保住了納稅人的稅金,也整頓了市場秩序。王放/政治評論員 |
(回目錄) |
衛報週評:敘利亞和西方,另一個被浪費的10年 |
節譯■葉興台 根據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在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本月慶祝就職10週年之際,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公布一份令人欽佩的報告,描述他的政權繼續侵害人權和反民主的本質,報告形容他的統治為「浪費的10年」,這位現年44歲的眼科醫生,厲行威權統治,而非提升更大的政治開放,令很多人感到失望。 儘管這些國內的醜行不該被原諒,卻也不該被孤立看待,因為這與阿塞德就職10年來更令人失望的事情密切相關:敘利亞與西方國家崎嶇不平的關係。 外部威脅一直提供敘利亞復興黨鎮壓內部的藉口,過去10年這種藉口一點都不缺。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2006年以色列空襲黎巴嫩,2007年以色列和2008年美國直接攻擊敘利亞領土,提供阿塞德大量證據,讓他能向民眾宣稱:雖然處在流氓鄰居之中,但他的政權提供敘利亞民眾穩定和安全。 穆斯林、知識份子和政治異議人士經常因為「削弱民族感情」或威脅國家穩定而遭到逮捕,儘管人權觀察的報告正確地凸顯出,敘利亞持續鎮壓異議人士,無視國際和區域的壓力,鎮壓仍被敘利亞當局視為其面臨以色列、美國和其盟友威脅時,所祭出的民族主義論述一部分。 過去10年西方國家對敘利亞的行為,更加深了敘利亞面臨西方威脅的看法。儘管美國和敘利亞在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後曾展開情報合作,但敘利亞反對美國入侵伊拉克,使得該國與布希政府陷入衝突,之後美國對敘利亞進行經濟制裁;2005年黎巴嫩反敘利亞的前總理哈里(Rafiq Hariri)遭暗殺後,美國下令駐敘利亞大使返國,美國海軍在2008年突襲敘利亞,2007至2008年間白宮反對以色列和敘利亞的間接和平談判,布希政府很難不被敘利亞描繪為真正的國家威脅。 儘管歐巴馬上任後,美國和敘利亞的關係略為加溫,但美國已更新了對敘利亞的經濟制裁,白宮雖然提名了新的駐敘利亞大使,但聯邦參議院仍拒絕確認這項提名。歐巴馬剛開始發表對敘利亞持正面措辭,但從敘利亞的角度來看,歐巴馬不敢勇敢面對國會山莊裡親以色列的一群人,加上他對以色列和阿拉伯和平議程的不積極,意味了情況不會有多大改變。雖然美國不再像布希主政時代,是敘利亞立即的敵人,歐巴馬仍無法抑制以色列的鷹派總理內坦雅胡和官員李伯曼,他們對阿塞德的威脅,讓敘利亞更有理由加強內部鎮壓。 過去10年歐盟對敘利亞的態度,根本無法平衡美國所採取的衝突策略。儘管歐洲國家抗拒布希政府請求對敘利亞進行經濟制裁,卻在敘利亞2005年4月撤兵黎巴嫩後,對敘利亞進行外交杯葛好幾年,也在2004年擱置敘利亞加入「泛歐地中海伙伴協議」(Euro-Med Partnership)。這項外交抵制在2008年被法國總統沙柯吉打破,2009年「泛歐地中海伙伴協議」的聯合協議通過(EMP Association Agreement),但敘利亞似乎不太相信歐洲國家。 歐盟會員國對待敘利亞比對待它的鄰國似乎採取更高的標準。英國和法國在2004年版的聯合協議中加入一項條款,要求敘利亞聲明拋棄大規模毀滅武器,但當2000年以色列加入「泛歐地中海夥伴協議」時,兩國並未對以色列提出類似要求。儘管這項條款在2009年版中被刪除,卻針對敘利亞加入新的人權解約條款(break clause),但新條款並未針對人權紀錄不佳的埃及、約旦和突尼西亞。毫無意外的,敘利亞仍對新協議持懷疑態度,仍未簽署這項協議。 敘利亞因此覺得自己是西方國家不公平對待的受害者,阿塞德可能繼續利用這點提高國內的支持,同時為打壓自由找到合理藉口。阿塞德逃過布希政府的猛攻,現在看起來更加自信:不僅國內的地位穩固,也積極接觸新盟友(最明顯的就是艾爾段主政的土耳其)。相反的,美國和歐盟看起來更加脆弱,更無法影響這個區域,因兩國目前得處理棘手的國內問題。 |
(回目錄) |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