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9-14─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9-14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9-14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釣魚台風波再起 |
釣魚颱風波再起。去年日本軍艦撞擊台灣漁船並逮捕船長,這次舊戲重演,對象是中國漁船,日方同樣要起訴受害的漁船船長。去年日本撞擊聯合號漁船的可以說是踢到鐵板,台灣朝野同聲抗議,日本被迫迅速釋放船長,並且道歉賠償。有了這樣的教訓,日方為何再度挑釁更加強大的中國? 縱觀40年來日本企圖侵佔釣魚台的歷史,可以發現日本從來不曾認錯,去年的道歉是空前的,顯然絕對不是真心誠意,也不可能只因為台灣的抗議;40年來,台灣的抗議從來不缺,從1971年年初轟轟烈烈的保釣運動,多次的抗議威力絕不遜於去年。因此,單純的抗議不可能促使侵略者改過。日本的態度180度改變,必然有更深刻的算計。我們認為,日本擔心當台灣朝野上下抗議無效,很可能激發台灣民間要求北京政府協同保衛釣魚台,兩岸共同保釣,是日本最擔心的局面。日本侵佔釣魚台的前提是兩岸對立,一旦兩岸聯手起來,侵略者的機會就十分渺茫了。分化蠶食從來是帝國主義侵略他國的最高指導方針,日本當時察覺,台灣民眾的憤怒與無力,下一步最可能就是尋求北京協助,違背了分化兩岸的最高戰略原則,不僅不利於侵佔釣魚台,甚至不利於在東亞的總體利益。在衡量總體利益下,日本政府迅速改變立場。進一步探討,撞擊台灣漁船,也不可能只是日方擦槍走火,很可能是用來刺探台灣馬政府的態度。馬政府推動兩岸的和解顯然不是日本政府樂於看到的。撞擊台灣漁船既是刺探馬政府的決心與反應能力,也有警告施壓的意涵。日本估量,台獨力量將會發揮內應的客觀效果,不料民進黨立委誤判馬英九的態度,以為可以給這位年輕時曾經保釣的總統一個難堪,高倡保釣,遂造成難得一見的藍綠同調,促成台灣社會一致要求保釣。鑑往知今。如果我們注意到,去年撞擊台灣漁船是為了刺探馬政府的態度,那麼這次又是為了什麼?探討這個問題,必須放在東亞幾年來的國際局勢發展脈絡來考察。東亞近來最值得注意的發展,乃是南韓天安艦事件。姑不論事件的原因,事後美國積極在東亞進行多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並展開外交攻勢,都是針對中國。在美國這波外交攻勢中,日本不僅緊緊靠攏美國,並企圖藉此撈取利益。霸佔釣魚台顯然是其中之一。美日霸權的算計能否得逞還有待觀察。中國如何反應,當然是關鍵。台灣呢?從上述的分析,當知道這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大事,千萬不能以為事不關己,只作壁上觀;更不要站錯邊,不僅成了杭斯基所說的帝國主義幫兇,而且也不利於台灣的長治久安。 |
(回目錄) |
左右看:基本工資爭議 |
左看 基本工資影響社會結構近日勞委會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是否調高基本工資成為勞資雙方攻防的戰場,也引發大眾關切討論。然目前爭議的焦點多半集中在該調高多少額度、物價與薪水比例多寡,以及台灣的基本工資在世界中是否合理等等數字上的論價。但實際上,回歸到工資的概念,工資除了代表個人勞動所得外,還必須涵蓋撫養、教育、醫療、安老及維繫整體國家勞動力等等。換言之,工資對應的不僅是勞動工時和強度,更連結著社會關係。工資所代表的不僅是個人在工廠內的勞動,還包括了個人與家庭、社會的整體聯繫。勞動者不是獨自生存在社會中,亦非機器完全的從屬於勞動場所,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勢必需要家庭、社會等親情、人際的紐帶關係。切割了個人與家庭、社會、國家間的關係,將勞動者簡化為原子式個人,便使得工資的爭議停留在個人所得,而忽略了企業主及國家,有同樣的責任,必須維繫個人與他人間的社會連帶。因為越多原子式個人存在,就對社會的治安、醫療、居住等等造成整體影響。基本工資的爭議絕不僅是勞動所得和個人生存權問題,而是凸顯台灣整體社會、經濟結構及政策不完整。馬禮善/文化工作者右看燕子不再回來多個勞工團體在世界經濟稍微和緩回溫之際,要求提高基本工資,這無疑讓原本經濟復甦的一絲曙光,添了幾道烏雲。台灣由於基本工資相較於其他東南亞鄰國為高,龐大的生產和人事成本,導致台灣企業紛紛出走,尋找更好的投資環境;抑或藉由引進外勞,勉強維繫台灣的經濟競爭力。尤其近年來,勞工意識抬頭,雇主在勞健保、退休金及身心障礙者的保障等都需負擔更高金額。因此,若再提高基本工資,將會加速企業出走,或者被迫縮減編制,致使更多人失業。提高基本工資和政府希望燕子歸來,更多廠商回國投資的政策背道而馳,亦讓政府在年底降低失業率的希望更加渺茫。再者,根據最新的國家競爭力排行,台灣在勞動彈性化的評比並不高,此時國家再介入干預勞動市場的薪資結構,更有損市場機制。基本工資應視每個企業不同階段的營運狀況而有所調整,以人為方式干預,更加不利於企業發展。尤其微利時代,提高基本工資以及僵化的勞動契約關係,都將造成企業負擔,拖累經濟發展。考量競爭力、失業率及大環境等多重因素,提高基本工資並非當務之急,政府當作通盤審慎的衡量。羅克齊/國小教師 |
(回目錄) |
使之為人 |
在這個國家裡頭,還有很多沒有被討論過的角度。的確,多元文化,政府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有些也需從自身做起,包括認識與理解那些與我們同樣生存在這島上的人。 原住民回復姓名,反映一件長期以來我們是為理所當然的事──統一漢姓漢名。殊不知,每個原住民族的命名系統,都隱含各族的價值體系和宇宙觀。這片土地上除了漢姓漢名之外,還有更多元的姓名文化需要尊重及珍惜(到現在,依然還是有人認為原住民族是一個族)。族群和諧、族群多元不該只是個口號,如果對於一個其他族群的名字,都不能表現出同等的尊重,那我們的社會還談什麼多元文化?族群的名字,都被寄予某種程度的期望,與命名所代表的文化脈絡,是代表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重要的形式,最基本的本質。台灣這個島長期處於對立的狀態,在進程裡愈顯得畸形,敏感且恐懼那個已經被抑制住的表面平衡。就連優勢族群都不敢說出對自己族群的驕傲感,而在這個氛圍裡相對弱勢的原住民,更進不了主戰場,並且持續邊緣化。政治如此,我的生活亦是如此。我們都曉得相異的文化群體,勢必因差異所產生的衝突。當權者的同質化是為將其差異縮小消除抵抗。我絕對認同這是為了「方便管理」,或著我心裡想說的「方便處理」。因為同樣的事,在世界歷史上層出不窮;秦始皇統一文字,成吉思汗、凱薩、俄羅斯沙皇都是如此。皇化政策壓抑本土文化發展,澳洲白化政策消除原住民主體。全都是強國思維。「便於管理」的看法,老實說我也不驚訝,同樣的念頭不只百次的會出現在周圍的人事上。經歷的這一切都是為了這樣唯利主義的經濟學「便於管理」,而「管理」這個本來就存有階級概念的字,出現在被統治者的道德觀裡。若我們認為這樣,是因為要維護這個龐大體系應有的犧牲,那實在太過於可怕。況且而這龐大體系裡,還是區分得出誰也是集體獲利的「眾人」。一句討論中的話:「名字改了你還有身分證字號,跟大家一樣啊?」我不懂邏輯為何。我想說的是,理解差異,才是減少衝突的辦法,而不是一昧求同,或著模糊邊界。「號碼」、「便於管理」的關聯性,讓我幻想起了科幻片的場景,在那2037年的某個高科技的城市。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大家穿著同樣素白色的衣服,並彼此喚著對方的編號,同時廣播系統也正在播放著被挑選的中彩號碼,事實上中選者將要被處理。那是,在那個年代為於走向那個當權者的理想世界所作的事,同樣便於管理所產生的可怕景像,同樣便於管理不是嗎?記得我們的冷凍豬肉,也都有烙上編號。需要想像豬農跟豬的相對關係嗎?原住民政治文化教育在這樣的體系中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強迫原住民接受只有一套標準的模式,就是在扼殺多元文化最直接也最快的一個方法。在台灣我們常聽到「族群融合」這個口號,對!但誰融了誰,誰去想?假使我們都一樣了,那還剩下什麼?融爐型的族群觀,多出現在既得利益的強勢族群裡頭,原因很簡單,我沒變我還是我,我只需要他們變成像我。這句話的句尾,只到像我;因為還是有本質上的實際差異無法改變,而階級的高低也就常在這裡產生。這個社會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完美,你很可能想過為什麼?只能說理解跟理解。我們誰也不願意,你的存在只被一串數字標示著,如那眷畜般。所以尊重文化差異,請呼喊我們真正的名字。阿美族在它的教育體系裡有一句話說,透過這個教育的過程,使之為「人」,任一種文化環境,對「成人」都有一個很基本的價值觀點,是來自於對生命的感受且具有實在的緊密感,不管透過何種方式「成人」,那都是教育在追求的目的吧!(阿美族) |
(回目錄) |
寰宇縱橫:釣魚台島問題源於美國陰謀 |
9月7日發生的釣魚台島海域中、日摩擦事件,左傾的日本民主黨菅直人政府並非吃了豹子膽或罹患失智症,也未必如香港中文版《亞洲週刊》所言「被日本右派滲透」。而是今天14日舉行的民主黨內黨魁選舉,菅派要挖取原來傾向對小澤派的中間偏右票源。今天選出民主黨新黨魁,不論是誰都會立即放人放船重新對北京修好──日本沒有人願意冒著與第一貿易伙伴國中國絕裂的巨大風險。 日本政府硬不起來,另一個屬於技術性的原因,是7日之後美國官方發表低調聲明,希望中日兩國和平解決爭端,而不提過去向來強調的美國安保條約「包括釣魚台島」;日本方面則在上個(8)月已先主動猜測出美國這個改變了。何況現在正是美國高官群訪問北京,極力要挽回中美低潮重建合作之時。1971年發生的釣魚台問題,距近已40年,台灣當時的報紙現在連圖書館裡都很難找到,當年的保釣兩派人士,不少人已逾古稀之齡,當年的真相於今已十分模糊。本文在此追述一下。中華民國領土釣魚台島,從古至今一直是不適人居的無人島。所以在1971年之前的美國協防台灣時期,被美國借去供駐琉球美軍進行炸射訓練靶場之用,大約有10幾年之久;到1971年美軍準備結束協防台灣時,就順手牽羊把釣魚台島「視同」琉球列島而交給日本。於是台灣爆發保釣運動,當時主要是抗議美國。而美國這樣做,絕非不慎或大意,而是預留伏筆設計未來中日衝突。然而美國在另一方面大大「失算」了。保釣之前14年的1958年金門炮戰,美國與中共在華沙祕談多次之後停火,其間華盛頓方面曾對台灣的老國民黨暗施壓力,要求放棄金馬,而出人意料的是北京卻願意台灣保留金馬。周恩來在中共內部,語重心長地說「為避免將來台灣與大陸斷了線,留金馬給台灣作為一絲聯繫」;當時北京對外鎖國。這個遠慮,在14年後的釣魚台問題上形成另類翻版:台灣的保釣運動迅速獲香港呼應並擴展到全球華人,而得到北京的精神支持,使兩岸中華民族意識的會合,提前20年發生。美國愕然悵惘之餘,日本更是扼腕「真的失去台灣了」。無人島釣魚台島上,從此有中華民族魂長在。(社會評論者) |
(回目錄) |
扣問求音集:基本工資抗爭的新意義 |
13日上午,正當行政院勞委會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全國產業總工會、自主工聯與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分別發動的勞工群眾抗議隊伍, 就在勞委會辦公大樓前的廣場激昂抗爭。 雖然這次抗爭群眾不能算多,但事前就頗受主流媒體的關注;另一方面,3個發起單位在事前與過程中,均做足了準備工作,現場發表的訴求論述、行動劇,以及相關資料提供,與以往相比,都顯示出主辦單位非常看重這次議題的抗爭。這是很特殊的現象。基本工資,在過去或許與台灣一般本地勞工的平均工資相差頗遠,以致於難以引起媒體關注,一般工會團體大多以例行公事來抗爭如儀。之所以難以引起社會與眾多工會幹部們的真誠關注,根本原因在於:對於一般本地勞工來說,畢竟不是急迫的切身利益議題。過去基本工資調漲,直接影響最大在於移工,因為他們薪資大多在基本工資之下,若基本工資調漲,直接受益者,就是這些處於台灣邊緣勞動力的移工們。那麼,為何這次基本工資會成為媒體的焦點、成為許多勞工團體的重要抗爭議題?因為台灣勞動力市場正處於空前惡劣的狀況,而且絲毫沒有改善的跡象!例如,據近日相關調查報告,剛進入就業市場的大學生起薪,就是2萬元左右(甚至更低)。這已趨近於目前的1萬7,280元基本工資水位。事實上,若以台灣近8百萬勞工薪資的中位數來看(而非誤導大眾理解的平均數),台灣勞工真正的平均工資其實已是不斷下降而趨近於約3.5萬元左右。我們可由此推估,今日台灣勞工至少有4分之1是不足3萬元的薪資所得!台灣受薪者的收入日益貧困化,根本不會因為目前預估經濟成長率飆漲或兩岸經濟一體化趨勢而有所突破。因為在資本主義全球化運作下,資本密集、技術密集才是資本家獲利致富的關鍵,資本投資的分配比例,越來越少放在雇用一般技能勞工,而是專注於少數菁英份子的專業勞動力,以充分發揮技術密集的獲利運作。在這客觀趨勢下,台灣勞工若不奮起捍衛最起碼的薪資所得,求取最低生活費的保障,則不僅薪資所得日趨稀少,若再來幾次號稱「應得諾貝爾獎」的無薪假之彈性雇用剝削,大多數勞工連基本生存都有問題。在這次抗爭中,所有抗爭團體均提出勞工家庭最低生活費來作為基本工資的準據,正是反映了我們整體社會已無法漠視的殘酷現實:如此剝削勞工的台灣資本主義,還能繼續下去嗎?(社會評論者) |
(回目錄) |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