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0-09-23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鸚鵡螺小房子 社區參與工作坊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9-23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9-23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集體燒炭

曾幾何時,中秋節變成是全民烤肉、集體燒炭的日子?

昔日清茶月餅柚子共賞明月疏星的情境,於今取而代之的是烏煙瘴氣之下一攤攤腥膩肥肉以及一張張油嘴滑舌喧唱的KTV。

曾幾何時,中秋節從國定假日變成環境災難日?每一年農曆8月14和8月15兩個夜晚,所有的公共空間,包括公園、廣場、社區庭院、頂樓陽台、家門口的馬路……到處是炭火和油煙,到處是高音喇叭傳唱的流動卡拉OK或KTV,黑煙噪音彌漫天地,眼睛不能明澈,耳朵不得清淨。而翌日清晨,觸目所及必然是狼藉的塑膠袋、飲料罐、免洗餐盤以及野狗野貓啃剩的殘骨爛肉。除此之外,就是紅磚路面、公園木板平台一處處炭火炙烤之後焦黑破洞的痕跡……

這就是我們的中秋?這就是家人團圓聚首的傳統節慶?烤肉K歌,與中秋何關?油煙噪音與傳統何涉?何以近20年來,集體燒炭竟成為中秋的唯一風景?有媒體考察,說這是源於一則電視上的醬油廣告,一家烤肉萬家香,無意間竟蔚然成風,千門萬戶,非烤肉無以渡中秋!如此商品廣告製造出來的「傳統」,媒體形容為「美麗的錯誤」。然則,面對怵目驚心的公共環境災難,錯誤確然,美麗何在?

烤肉在中秋節的儀式化,讓我們見證了商品消費對於傳統的滲透力。就像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已成為餐館和百貨公司禮品部門促銷的的特定時日一樣,只要在中秋前兩天到大賣場逛上一圈,堆積如山的醃製肉品、醬料、烤肉用具、免洗餐盤,你不能不見識到特定商品熱賣促銷的巨大能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滿月詩意,早已被商品條碼標籤以及垃圾街景所淹沒。

一個流傳世代的傳統節慶陷落於商品消費的天羅地網,任由污煙噪音充塞天地之間,欲覽靜空明月而不可得,這是惡俗。為了一己一夜之歡宴享樂,戕害公共造景,留下滿地傷痕污垢,這是敗德。惡俗而敗德,這就是我們的中秋即景。近年來,因生活困頓或生命挫折而燒炭自絕者時有所聞,然則,年復一年中秋節「集體燒炭」的行徑,難道不是自絕於傳統情懷,自絕於環境生態,同時也自絕於公共倫理!

(回目錄)




左右看:當百里侯碰上水患

左看:下一個就是你 連年風災,雨量屢創新高,高屏地區又逢劫數,各界又對政治責任歸屬與根本問題議論紛紛。

固然中央統籌機構無力運作,地方首長無專業能力又著眼於現實選舉利益等一連串因素,造成長年治水荒廢的窘境。但中央若真能有權接管,地方首長真有良知,可有大禹能治水?以這次都市型洪水為例,固然戳穿高雄市的都市流域美景,但砸下重金的台北市就能長樂久安?

台北市擁有兩百年洪水的耐災能力,但2千億治水大工程下觸目所及是高聳的防洪牆與員山子疏洪道般的力拔山河。固然暫時保有大台北地區美麗的河濱公園,但台灣能承受下一個2千億開山闢地嗎?有辦法也在高屏溪河岸讓鋼板遠接天邊?

88風災暴露台灣水利系統病徵,從上游的水土保持、中游盜採砂石到下游的河床淤積,都市洪水象徵這項痼疾的末期。都市縱使築起高牆、挖深溝渠,都只是期望把災害擋在門外,讓失控的洪水留向他方。

在狹小的台灣,若不能從破除水庫迷思、真正的生態工法與造林計畫去逐步恢復受創的國土,中央政府無需舉債與治水機關組織再造,僅需請百里侯們賭賭運氣就好!

林子暉/公共化協會成員

右看:無能且無願 凡那比颱風橫掃高屏,僅僅在高雄市區就降下單日535毫米,超過兩百年一遇的驚人暴雨,造成近年標榜美麗港都的高雄市,頓成水鄉澤國,原以此為傲的高雄市政府團隊灰頭土臉。近年來,天候異常,每逢颱風暴雨就因治水問題撼動政壇,從桃芝、莫拉克到凡那比無一倖免。

這次高雄市的水災,更凸顯治水統籌機構與資源分配的深刻問題,廢省之後出現管理荒廢的缺失。誠如曾任省水利處長的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所言,由中央直接管轄的水域多無問題,而常發生水患多為縣市管轄的水域。李鴻源更進一步指明,地方縣市首長不僅對於無法換取選票的下水道系統意興闌珊,在無中央支持長期統籌下根本無力治水。僅有少數如台北縣市能在中央統籌之下得以有節奏的治水,其餘縣市耐災能力都有問題。

總結李鴻源教授所言,可清楚的看見,廢省之後公部門專業組織水利署的架空,造成地方空有預算無力與無願治水,迫切需要地方首長拿出良心與中央配合,而中央也應強力推動水利署等主管機構積極承擔治水工程,否則,「遇水則淹」的日子,很難與幸福城市的民意指數匹配。

林泰佐/社會評論家

(回目錄)



咄咄集:這是哪門子的歷史共業

■羅德水

前陣子接連傳出多起大學教師以各種名目詐領研究經費的醜聞,手法不一而足。或以研究生、行政助理為人頭,製作不實清冊以請領薪資;或唆使研究生向商家購買假發票詐領業務費;或聘請非專業且未實際執行業務的親屬充當助理。更有離譜至極者竟把研究經費當成家中開銷來源,包括孩子的家教費、保母費等都假藉名目由研究經費中支付,甚至詭辯說「偶爾請學生幫忙接送子女、家教是計畫中實驗教學部分」、「大部分教授都是這樣做」。

實話說,上述連小學生都能明辨對錯卻在台灣高教體系行之有年的陋習,並不讓人訝異,比較不可思議的是,部分人士對於這些違法行徑的反應,或反過頭來怪罪揭發醜聞的退學研究生不上道,或以所謂歷史共業意圖替犯罪事實明確的大學教師開脫,所謂斯文掃地,莫此為甚。

應該從以下幾個角度看待前揭案件。

歷史共業不是醜聞遮羞布:都說高教體系虛報甚至詐領研究經費是歷史共業,然而,存在的未必就是合理的,無論教育部的5年5百億經費使用原則、「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點」、乃至於「行政院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劃作業要點」,對於相關經費之收支、核銷、查核,均有明確規範,以見諸媒體報導的醜聞為例,至少涉及詐欺、偽造文書等刑責,豈是一句「歷史共業」可以帶過?這4個字意味的是大學教師的良知,還是台灣高教的沉淪?

研究生處境應予正視:台灣的碩博士研究生被少數不肖指導教授充當成請領經費的人頭,甚至被指導教授視為家教保母,早已是不爭的事實,面對這些似是而非的現象,研究生明知不合理亦不敢吭聲,在詐領經費醜聞接連曝光後,作為學術勞動下底層的勞動力,研究生或研究助理處境值得正視。研究生要爭取合理的勞動條件,或許就從組織研究助理人員工會開始做起。

頂尖大學計畫應儘速檢討:相較於教育部大肆宣揚5年5百億計畫成效卓著,被移送法辦的這些案件卻顯示出計畫的不切實際。其實,早在年初,就有監察委員直指台大等3校竟然在3年半內,花了1億1千7百萬購買碳粉匣和墨水匣,5年5百億之浮濫,可見一斑。

姑不談5年5百億計畫使得大學成為競逐專案計畫的工廠,以及教師淪為量產論文作業員的偉大成就,有這樣不知反省還自鳴得意的教育部,或許才是台灣教育的歷史共業吧!

(教師)

(回目錄)
井邊之蛙:高等教育評鑑的「平行宇宙」

■徐世輝

台灣的大學院校、主管部門,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面對國外所公布的各種院校評鑑排名數據。我們對於這類評鑑排名頗為認真。最近英國某資料庫業者公布世界大學排名後,本地院校忙於解釋排名下滑、排名沒有上升的態度,就頗有本地企業在面對「百大」、「千大」企業排名時的反應。

我們把高等教育跟「國力」、「經濟實力」劃上等號,評鑑、排名似乎是一個控管品質的機制。這種看法,相較於國外,有如另一個平行宇宙。

首先,國外將教育視為「商品」,畢業生的表現、學校老師的研究成果,是檢視生產線「品質」的一部分;學費、向校友募款,甚至向企業承攬研究案,則有如企業的募資手段。在這個模式下,院校排名,其實是維繫教育產業內的秩序,避免各院校為了塑造「品牌形象」,而造成消費者(也就是學生)混淆的單一市場機制;它的作用,就如同選美比賽,或是廣告業曾經倡議的閱報率、收視率檢視機制。

然後,教育與國力的連結其實很低。在資本主義的體制下,企業才應該是研發、人才運用的第一線。再者,依照「世界是平的」之類的陳腔濫調說法,企業的人才來源,應該是無國界。

而且,企業真正的競爭力來源,應該是組織,而不是一個、一個的「人」;用企管的術語,組織才會具有超越個人的綜效。

本地的企業避談「運用西方國家的人才」,也沒有一套跨國、跨文化的組織運作模式,這才促成了,本地人才的水平似乎跟企業的表現直接相關。沒人去思考企業在此議題中的責任,教育反而成了眾矢之的。

英國最近興起關於大學院校的辯論,就是典型的對照。新上任的保守黨政府為了應對金融風暴所遽增的財政赤字,有意刪減高教預算、限制國外留學生人數,這個政策方向打擊了整個教育產業,於是大學院校群起反對。在整個討論中,最常被提到,不是英國的企業競爭力,而是教育作為「文化產品輸出」的可能性,特別是,前往英國的留學生所繳納的學費,對於大學財源的挹注。稍微整理一下最近半年,甚至一年內各種關於大學排名的發佈,就可以隱約感覺到,「教育商品化」在這一波「國際評鑑熱」的推力。

我們與國外看同一件事,卻用完全不一樣的脈絡來解讀。

最特別的是,本地媒體引用各種商業機構,為了教育商品化所搭建的「選美競技成果發表會」。然而,類似於OECD這樣的組織,比較不具有商業色彩的高教評鑑成果,卻反而很少引用。

(企畫人員)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9-23』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