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10-19─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10-19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10-19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諾貝爾獎的文化霸權 |
上週,諾貝爾經濟獎公佈,由兩位美國籍與一位英國與賽普勒斯雙重國籍的經濟學者分享。得獎的理由是他們提出了一個「市場搜尋摩擦(search frictions)分析」的理論。這個理論說,求職者找到工作需要付出代價。由於有些失業者未必付得起這個代價,因此就會發生失業者找不到工作、公司招募不到需要的員工這種矛盾現象。在金融海嘯造成美國等許多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困境,這個理論適時提供這些國家統治階級為高失業率辯護的武器。許多評論者認為這是今年諾貝爾經濟獎頒給這3位經濟學者的主要原因。 不少人指出,這個理論根本就是常識。經濟學者大費周章建立這個充滿術語與數學公式的理論,結論卻是每位求職者早就知道的事。換言之,這個理論並未提供人民對於經濟現象的任何洞見,更未曾對經濟學說或思想有實質貢獻。一個科學理論如果只能把人們都理解的現象用繁瑣的專有名詞以及符號包裝起來,很難說是重要的學術創見。 這並不是說,諾貝爾經濟獎的評審委員學術水準太低。純粹從學術角度來看,過去的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不乏學術貢獻卓越的學者。但是,諾貝爾經濟獎長年受到各種批評,而非自今年起。在各類批評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獲獎的題材選擇。得獎者多為研究資本主義先進國家的經濟現象,很少探討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經濟現象的理論。從1969年諾貝爾經濟獎開始頒獎以來,只有1979年的獲獎題材與第三世界的經濟發展直接有關(另外,1998年的印度經濟學者阿瑪提亞‧森的福利經濟學理論,對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傢俱有較大的實用性)。然而,這40多年的世界經濟經歷激烈變遷,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經濟迅速崛起,這個波瀾壯觀的變遷,卻完全沒有反映在諾貝爾經濟獎的遴選上。 這並非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崛起缺乏理論研究,只是這些研究題材諾貝爾獎委員會不感興趣。甚至,上述唯一以第三世界經濟發展為題材的1979年獲獎者劉易斯(Arthur Lewis)與舒爾茨(Theodore Schultz),基本上也是主流意識形態的理論。然而,發展經濟學從二次大戰後即非常蓬勃。許多研究對第三世界經濟困境的研究都比這兩位主流學者貼切得多。 諾貝爾經濟獎如此選擇獲獎的題材與獲獎者的理論傾向,表明這個獎的學術客觀性,以及對現實世界的經濟發展相關性,都有明顯的偏頗。它並未發揮促進經濟科學發展、造福人類的作用;相反地,它隱蔽世界經濟的實況,誤導人們對經濟論述的方向,是不折不扣的一種西方文化霸權。 |
(回目錄) |
左右看:逃跑外勞值多少 |
左看:「黃星星」正在升起 「只要是看起來就像土番的……男性……就報警!」「一個5千……注意附近有沒有非法外勞。」 勞委會的「提高檢舉非法外勞獎金」政策日前才剛釋出風聲,就看到網路上此起彼落的討論,該去哪裡「抓非法外勞」。 先不論政策制定者是多麼沒有人權觀念、不懂聯合國等相關公約的基本ABC(重點不在懲罰、捉拿「無証」的移民或移工),光是政策激起的社會反應,就相當值得深思。 日前《紐約時報》報導,德國某基金會調查顯示,今年德國人對外國人的敵意升至新高,3分之1的人希望遣返德境內的外國人(人數高達7百萬),而且有1成還希望由希特勒這樣的領導人來治理國家。 歷史殷鑒不遠。強烈的排外意識和法西斯主義,都是資本主義面臨危機時的產物。1930年代的世界經濟大蕭條,結果就是納粹興起,以及對「非我族類」從工作、財產到生命權的剝奪。而德國納粹在還沒把猶太人通通抓進集中營之前採取的「有效管理」措施,就是強制每個6歲以上的猶太人都得別上黃色的「大衛之星」,以玆辨別。 若不根本改變政策和心態,難保在經濟動盪的未來,台灣不會出現類似的手段來對付「非法外勞」!洪艾維/文字工作者 右看:人人當起「推奴手」 勞委會的「提高檢舉非法外勞獎金至每名5千元」政策,引發各界爭議。此手法之狹隘、封建,不禁令筆者想起今年在韓國熱播的一齣歷史劇《推奴》。 劇中描述17世紀的韓國,有近一半的老百姓,因各種經濟、政治因素,淪為有錢人、「兩班」統治者的奴僕,受盡欺壓,當然逃跑者眾。於是社會出現了一種專門職業「推奴手」,也就是幫主人追捕逃跑奴隸的人。而厲害的推奴手只要察言觀色,就可以辨別對方是否為逃奴,立即抓回主人家(而逃奴下場自是非常悽慘)。 此等「以他人痛苦為生財之道」的慘事,只該留在歷史的灰燼中,然而勞委會現在的政策方向,等於變相鼓勵民眾,自動自發變身為現代「推奴手」;以前是「匪諜就在你身邊」,現在是「非法外勞就在你身邊」,鼓勵大家去懷疑身邊每個移工或移民都可能是「非法逃奴」!然而,在追查「逃奴」下落前,更重要的應是查清楚是何理由逼得他們「非逃不可」吧! 勞委會可能會辯解,絕對會用善意、柔性的方式來「協助」、「勸導」非法外勞,但一旦在他們身上和社會大眾心中烙上「非法逃跑」的印記,不管再怎樣溫柔,都只是推奴手的幌子罷了!王左一/政治觀察家 |
(回目錄) |
扣問求音集:談談左翼青年的職場選擇(一) |
■姚欣進 近日,筆者因機緣而認識一些當年同樣滿懷左翼理想的年輕人,在當年全國性的工會開始突破,以及各地工會人士結合民主政治開放的浪潮中,或投入工會抗爭、或協助工會人士參與政治選舉等等。 這十餘年來,這些當年猶顯青澀但卻志氣十足的青年在輾轉於不同工會體系、歷經民進黨掌權卻漠視工運理念等等歷練後,有的早已退出、有的則安頓於既定工會體制內做一個朝九晚五的正常上班族(所謂工會外聘的會務人員)、極少數則仍如當年一樣驍勇,繼續奮戰於街頭、或義務性協助各地因要被資遣而倉促成立的自救工會。 在此文,筆者想談一談社福界與工運界這兩個不同但卻大有關連工作領域中的這些年輕人(或剛步入中生代)的心態與客觀出路趨勢。 不論在社福界或工會中服務的年輕朋友們,除了一位有濃厚投機性格而實質徹底退出而可以不論外,其餘全都是曾經滄海難為水,沒有一位否定自己當年的左翼理念,或最基本的反資本主義立場。他們仍然贊成環保生態、反對資方剝削勞工、贊成教育公共化、反對美國強權政治、反對資本主義的全球化等等。 但,這些仍然在自己工作崗位上堅持自己當年選擇的年輕朋友們,在歷經10餘年或7、8年等的世事滄桑後,除了極少數的例外,絕大部分不復有當年激昂、樂觀信念。代之而起的,卻是深沈無奈與徬徨。 一方面,他們對目前工作內容普遍不能滿意,例如社福界的工作已實質淪於以自我剝削方式來搶接政府社福外包案件,這除了在沈重工作負擔下日復一日地要為有限資源的運用而耗盡精力外,根本難以真正做好長遠、前瞻性的社福工作。又例如,在工會服務,就要以邊緣者角色來服務工會的自我利益,而幾乎完全喪失當年以進步理念來啟發勞工政治意識的遠大企圖。 但另一方面,在人浮於事的現實下,這些工作畢竟還算安穩,收入尚可,即使要想有所選擇,自己沒有其他特殊專長的話,在年華逐漸老去的現實中,似乎也難有退路了。 這些年輕朋友的進退兩難的處境,其實是無奈下的認命罷了,根本說不上選擇。但這些年輕朋友(其實也是所有懷抱著左翼理想的青年)真的沒有其他現實選擇嗎? 這選擇的條件與答案,存在於自己如何掌握當前種種各種機會,即使目前看來多麼微小的機會,來鍛鍊自己、發展自己多元的技能、專長與人生智慧。有了這豐厚的內在資源,任何人都不怕找不到更好的職場發展生涯! 這有實例嗎?如何具體運用?請容筆者繼續為文討論。(社會評論者) |
(回目錄) |
蠹魚的旅行日記:抵抗與學問 |
■邱士杰 2005年10月23日,東京經濟大學名譽教授劉進慶病逝於東京。轉眼,即將在本周滿5周年。 對於關心台灣戰後經濟史與政治經濟學的人們來說,劉進慶是不可迴避的學者,因為他所撰寫的《戰後台灣經濟分析》是第一本從政治經濟學分析1950、60年代國民黨政權與台灣經濟的著作。但更不可迴避的是,劉進慶及他的著作代表了台灣知識分子將「抵抗」與「學問」相結合的一種突出典型。 由於劉進慶成長於日本殖民統治與國民黨白色恐怖之間,親歷過同代台灣人民的悲慘境遇。因此,劉進慶赴日留學後,試圖結合《日本資本主義分析》(日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派「講座派」經典著作)的再生產理論以及產生於中國革命的「社會性質」論,以從理論與經驗研究上揭發蔣介石國民黨對台灣人民的種種壓迫。 他的研究指出:當時的台灣是帝國主義支配下的「新殖民地」,本省、外省、各種資本彼此融合而共同形成支配性的「官商資本」(因此他認為資產階級之間沒有本省外省的矛盾),而廣大台灣被壓迫人民則遭受國民黨政權的「半封建」剝削。「細細回味此一研究,特別會想起陷於被殖民、支配、壓迫、掠奪苦難中的現代台灣,以及在此不幸政治經濟過程中遭受痛苦的同胞。在此我謹以此書獻給仍遭掠奪的台灣同胞。」 由於海外社會主義刊物《台灣人民》的譯介(1974~1975年第9~10期),劉進慶的研究首次翻譯成中文。此外,「我的最早讀者是台灣的政治受難者」──這點可以體現劉進慶研究的「抵抗」性格。而劉進慶本人也對他的研究能夠得到政治受難人的歡迎而感到高興。 可是劉進慶也因他的「抵抗」性格而付出慘痛代價。他在日本長年遭到官憲監視,甚至使其教學工作與家庭受到影響。即便如此,劉進慶仍然積極地投入社會運動。在他的晚年,他把許多心力投注於中國經濟研究以及兩岸和平發展運動:「這可以說是作為我這一代台灣人的歷史性課題。」 10月是充滿紀念日的時節,而今年更有許多紀念性研討活動──如蔣渭水、錢穆、霧社事件、乃至2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在10月舉行。雖然我們可以輕鬆透過這些活動而追懷這些活動所指涉的對象,卻絕不能忘懷淹沒在主流歷史詮釋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值得繼承的價值。在劉進慶逝世5周年的今天,我們不能忘懷他結合「抵抗」與「學問」而走完的一生,因為這正是台灣人民曾經走過的一條英雄道路!(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班學生)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