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0-10-21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第四季早上講堂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10-21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10-21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和平教育的開端

美國期中選舉即將於11月2日舉行,總統歐巴馬偕同第一夫人四處奔波助選,唯恐執政的民主黨在選後失去參眾兩院多數,那麼剩下的兩年總統任期恐怕將更加舉步維艱。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歐巴馬上任以來力推的健保改革和金融改革方案都未能獲得重大突破,因此選戰中比較能夠鼓舞人心的,就是他在國際外交上的成就,其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重啟和平談判,似乎最能夠為歐巴馬的外交事業加分。

今年3月以來,由於以色列執意擴大耶路撒冷屯墾區,以、巴緊張情勢再度升高。在美國主導以及阿拉伯國家聯盟的助勢之下,以色列總理內塔雅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同意展開新一輪的和平會談,但是一直到了10月,並未見任何進展。為了讓歐巴馬不在期中選舉之際有失顏面,於是華盛頓當局要求親美的幾個阿拉伯國家強力運作,不承認破局,而是自10月8日算起,再給予美國一個月的時間去斡旋。

自從今年9月2日開始直接談判以來,美國當局即不斷釋出「歷史性的建言」、「前所未有的讓步」、「最後期限的樂觀期待」等用語,然則,卻沒有人講得出任何具體的協議或進展。美國當局為了選戰加分,似乎刻意要把它演成一齣外交上的喜劇,實質上卻是比較像是一場鬧劇。

最大的關鍵是:美國政府本身對以色列長期的偏袒。美國對待以色列比起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慷慨,給予以色列的安全承諾更是一層又一層。而以色列做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憲警國家,也很知道如何得寸進尺。內塔雅胡的態度其實非常清楚:不斷談判,卻永遠不要有最後答案。反正,就以、巴境內現狀而言,以色列佔絕對的軍事、民生優勢,他只要爭取時間、僵持下去,穩固以色列內部的政治結盟,一點一滴排除政治障礙,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然則,很不幸的是,也正是在這樣的氣氛之下,以色列內部的法西斯勢力不斷滋長,最後,大概就凝聚為其極右翼外交部長賴柏曼(Avigdor lieberman)的一句話:「在中東,只有強者才能生存!」在法西斯的語境裡,要維繫自我的強者地位,當然就不排除使用任何手段去弱化他者,包括武力的、凌虐的手段。

關於美國所主導的和平路徑圖,就如同思想家薩伊德所說的:路徑圖裡完全沒有顧及到正義或者數十年來歷史加諸於巴勒斯坦人的懲罰……巴勒斯坦人應被視為一個具有嚴肅且豐富之人民生活史的國家團體,而不只是一群貧困的難民而已。巴勒斯坦人民的掙扎奮鬥歷程已經是解放和啟蒙的代名詞……。

於今,「世界教育論壇」即將於10月底在巴勒斯坦盛大舉行,薩伊德的這一番話,也許就是一個國際和平教育的開端。

(回目錄)




左右看:高檔房地產與社會住宅

左看:社會住宅是必要的

郝市長團隊近日拋出要在台北市豪宅指標地段(仁愛路三段帝寶大廈),以釋出的公有地來蓋社會住宅,然後以低廉租金讓低收入民眾來承租居住之政策構想。此議一出,各方反彈。

反對者最主要的理由是:這是極端浪費市場資源,將有如天價般的地段浪費在不成比例的收入上。有人則從市場邏輯提議說,最務實的方法是:將這地段公有土地以市場行情出售,政府再以這豐厚的所得,才能在郊區更多蓋幾棟社會住宅來照顧更多低收入民眾所需。

這才是皆大歡喜的兩全之策;一方面,這不會破壞市場行情,讓高檔房產繼續高檔;另一方面,政府則可在這高檔市場中獲利來照顧其他低收入民眾所需。

這論調的前提是:必須繼續維繫市場行情,唯有高檔房地產的炒作,政府才有獲利空間來照顧民眾。

但,若社會整體資源的運作,根本不涉入房地產,而是導向於更具生產效益、更具社會效益的經濟活動上,如環保產業、如文化創意產業等,豈非更創造社會價值來與低收入民眾分享?

事實上,新加坡政府正是如此以普遍提供社會住宅,來導引社會資源避免房地產炒做,從而流入更具社會效益領域中。這才是我們應努力方向。

許若仁/社會評論者

右看:社會住宅破壞市場行情

台北市最高檔的房產地段,因為有公有地釋出(仁愛路三段的空軍總部用地),所以正在陷於選舉苦戰的郝龍斌市長競選團隊,居然喊出將規劃這台北市最後的一批珍貴住宅用地為社會住宅,以打破市場行情的極低廉租金來出租給低收入民眾。

整體說來,這幾乎是沒人歡迎的失敗政策。

郝市長此項社會住宅的構想,之所以會踢到鐵板,原因很簡單。其一,這根本不符市場供需原則,而且是刻意要違反供需機制。在一個普遍實施市場機制的社會裡,尤其是房地產這種幾乎是民眾一生最昂貴的買賣商品,一旦在最具指標性的房地產商品區位中,出現一個反市場機制的廉價、非商品的社會住宅,它所反映的對市場機制的破壞效用,是非常鉅大的。

其二,即使是為了照顧低收入民眾住的需求,而利用這台北最昂貴地段之一的房地產來做公益性的資源運用,這也完全不符公益效益。

眾所週知,住宅不是一般商品可以擺在自家內來享用,它是空間商品,即在一個昂貴地段的住宅區,大家都是群居而住,有類似的消費品味與生活方式。一個低收入民眾的廉價住宅豈能與目前已成型的上流社會居住品味相符呢?

陳安君/大學教師

(回目錄)



咄咄集:五都升格與教育機會均等

■羅德水

五都選舉進入倒數時刻,部分學校卻因五都升格而產生困擾,問題主要有二,一是國立高中職改隸五都的問題,一是五都升格後同名學校的正名之爭。

五都選後,預計有60所國立高中職將改隸直轄市,教育部此前已經宣布,會給升格後的新直轄市1年8個月的準備期,亦即,民國101年8月才會完成改隸,對此,不僅部分直轄市抱持能拖則拖的態度,相信如果讓這些國立高中職的師生家長自行決定,多數人的選擇也會是繼續保留國立學校的原校名。

國立學校不願意隨五都升格而移轉,與同名學校的正名之爭,看似異曲同工,其實大異其趣,國立高中職之所以不願意改隸,與其說是「國立」與「市立」的名氣之爭,實則反映了以下問題:

首先,就主管機關之歸屬而言,國立高中職的主管機關原係台灣省政府,1998年台灣省政府裁撤並改組為行政院派出機關之後,省立高中職不是隨之改隸縣市政府,而是反向「升格」為國立學校,箇中原因此處不再細究,惟就政府組織與分層負責來說,由教育部直接主管高中職層級的學校,是否允當?確實值得商榷。

再就教育機會均等的角度觀察,國立高中職之所以不願意改隸,除了校名的問題外,學校經費恐將因此大幅縮減或許更為關鍵。眾所周知,長期以來,台灣的教育經費嚴重失衡,簡單來說,高等教育優於國民教育,而國立學校與北高各級市立學校,可支配的教育經費又遠高於一般縣市學校,以淡水河兩岸的台北市與新北市為例,台北縣的人口數與學生數雖然都高於台北市,但無論是總體教育預算或每位學生所能分配的經費,卻都遠低於台北市,更別提經費比新北市還少的其他縣市,如果五都的升格只會使得早已失衡的教育經費分配更加扭曲,這樣的升格又有什麼意義?

進一步言,有失公允的教育經費分配方式,業已違反憲法第159條「國民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之規定,如果說教育是促成社會流動與自我實現的關鍵機制,那「教育機會均等」就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途徑,學校的主管機關可以不一樣,但學生的教育機會卻不能厚此薄彼,職是,既然反對國立高中職改隸後經費因此減少,就更應從根本上關注存在於國立學校與縣市立學校,以及北高或五都與一般縣市之間更為不公的教育經費分配方式,比起教育經費的合理分配,高中職是否改隸以及同名學校的正統之爭,相較之下,似乎都微不足道了。

(教師)

(回目錄)
井邊之蛙:選舉民調的荒謬

■徐世輝

越接近投票日,各種選舉民調的討論就越多。從政黨、媒體自行調查的數據,到質疑對手陣營的民調有缺陷,儼然是另一個選舉戰場。這是個詭異的現象,充分顯示政治運作團隊的不成熟。

選舉民調的運作基礎,在於統計抽樣的能力。抽樣,則會影響資源的應用。這個只要問汽車工業就知道了,用一輛車的撞擊測試來測知品質狀況,相較於撞爛一百輛車才能確認品管無虞,對於財務報表的意義大不相同。不過,台灣的民調似乎是不花金錢也不耗時間的,媒體、選舉團隊頻繁的公布民調數據,有違常理。似乎很少人去問,台灣哪來這麼多的統計人才、統計團隊、選舉預算,來承擔這樣的民調運作。

民意調查是選舉操作當中的一個環節,選舉團隊用民意調查的結果,來作為政治策略調整的依據。它原本是僅供內部參考、不對外公佈。直到「政治行銷」的興起,開始把政治當成商業產品來販售,才有了民調數據的公布。其作法,與商業廣告當中的市佔率,然後用市佔率來號召消費者的作法,幾乎是一樣的。

但是,用市佔率來號召消費者「買單」的作法,早已行不通。「你喝的飲料是市場佔有率第一名」、「本公司的產品市佔率第一」等行銷術語,背後的意涵是「你要跟隨主流,因為,大哥永遠是對的」。但是,在一個號稱要個性化消費、活出自己風格的社會中,這種「西瓜偎大邊」的概念,實在難以打動人心。相對的,以民調數據來號召選民靠邊站,也有小看選民智慧之嫌。這是西方政治圈逐漸摒棄「公布民調數據」的背景。

另一個背景,則是統計技術、問卷設計的進步下,統計的準確率越來越高;即使距離投票日越遠,民調數據的正確度仍不受影響。對於選舉陣營而言,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把選舉宣傳的運作,放在其他領域,而不必一直把焦點放在幾個數據。

最近因為政績不佳而頻頻出擊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就是政治行銷的典範。今人赫然警覺他的選舉形象與執政能力之間的落差,其實正足以凸顯政治行銷的「造神」功力。而回顧當年的政治宣傳策略,就可以看到,美國政治行銷界,早已把運作焦點放在其他領域,民調結果早已不是運作的重心。

以商業運作的慣例來比較,那些頻頻強調自己「產品是市佔率第一」、「市佔率正超越對手」的上市公司,其實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暗示。本地政治人物、名嘴緊抓著民調數據,只暴露相關人士的內心焦慮,以及運作創意的枯竭。

(策劃人員)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10-21』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