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1-04-12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徵 課輔人員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4-1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4-12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延續保釣需要與台灣社會運動結合

4月9日到10日,保釣志士和許多知名社運人士,會合在世新大學舉行紀念1971年410保釣大遊行40年。這是深具意義的會合,可能是保釣運動再出發的契機,也有助於台灣社會改造運動的深化。

保釣運動目的並未達成,釣魚台不僅還未收回,而且更形困難。不久前《美日安保條約》把釣魚台區域納入協防範圍,這等於美國公然支持日本佔領釣魚台列嶼。美國這個措施顯然是針對北京政權,挑撥日本與中國的關係;而北京政權投鼠忌器,擔心保釣會促使日本更加緊密投向美國的反華聯盟。台灣政府也是顧忌重重,既要避免外交上的孤立,又受到藍綠惡鬥的牽扯。在這複雜的形勢下,台灣的保釣運動在可見的未來將是抗拒日本佔領釣魚台,並進一步對外擴張的重要力量。

但是,台灣的保釣運動也不是沒有困難。首先,早期的保釣運動主力是在海外,這當然是當時台灣戒嚴統治的結果,但是卻造成保釣運動與台灣日後轟轟烈烈社會運動洪流脫節的不幸後果,儘管在精神上,保釣運動與台灣的社會運動有其共同之處。世新大學的紀念大會上,這個脫節十分明顯地被指出來,也引起相當的討論。

其次,台灣近來統獨對立十分尖銳,部分台獨主張者提出「先台獨,再保釣」、「不能台獨,保釣何益?」等等言論,間接造成抵制保釣運動的效果。更嚴重者,甚至公然主張釣魚台屬於日本。這種種言論,使得許多社運朋友對保釣運動採取退避三舍的態度。

再次,流行的後現代主義思潮也微妙地產生保釣運動被忽略的效應。後現代主義導致人們忘卻歷史,排斥歷史,這不僅使得保釣的歷史不容易傳承,保釣本身的意義與重要性也容易被忽略,甚至釣魚台主權的歷史依據也會被遺棄。

面對台灣保釣運動的這些困難,只有加強保釣運動者與台灣社會運動者的對話與相互瞭解,才能逐步克服。

這次世新大學的保釣紀念大會提供了這種對話的平台。大會第一天歷次保釣者介紹他們的歷史、心路歷程。從這些介紹,呈現出保釣的理念與理想主義的精神。第二天則輪到台灣社會運動者報告各人參與社運的經過,以及台灣社運各個面向的內涵。這種對話,為保釣運動者與社會運動者的相互瞭解與相互學習,提供了一個範例。這將有助於把當年充滿理想主義的保釣運動融入台灣社會運動的洪流,豐富了台灣社會運動的內容;也將有助於保釣運動的再出發,有助於台灣掌握保釣運動的主體性。

(回目錄)




左右看:「必要之惡」的迷思

左看:核電、石化與死刑

有什麼樣的東西,大家明知道不好,但卻又認為非要不可?近來在台灣,「必要之惡」成了回應許多問題的「解答」,快速又方便、四兩撥千斤地閃避掉各種需要深度討論、理性論辯的議題,例如核能發電、石化產業與死刑存廢。

明知道石化產業是高耗水、高耗能的高污染產業,但卻說不能不蓋國光石化,因為少了它會令台灣石化業「斷鏈」、甚至影響幾十萬人的就業機會;日本震災震垮核電廠的安全神話、輻射塵飄散到全球,但主流輿論仍主張,即使再危險也不能廢核、核四還要繼續蓋;即使法官可能會誤判、警方辦案可能有瑕疵,但寧願錯殺,也不能廢死。

然而,這些所謂「必要之惡」,帶來的後果,都是不可回復、無法逆轉的。國光石化蓋了,無論其規模大小,對中部的農漁產業、地層下陷、人體健康、以及濕地環境,將帶來毀滅性的、無法用金錢來彌補的傷害;而全世界沒有哪國敢保證核電廠是「菩薩坐在蓮花台」,只要核電廠稍出差錯,台灣將成廢島;死刑也是如此,一旦執行後發現問題,也不可能挽回。

無論是石化或核電,必要之惡其實一點都不必要,繼續下去,只是在飲鴆止渴,慢性自殺。
洪艾維/文字工作者

右看:環境與發展的假問題

近日來,核電、國光和中科等議題,一再掀起政黨間的口水戰。

經濟與環保,該選哪一個?其實這是個虛構的問題。因為只有最極端的環境主義者,才會主張經濟不需要發展,人類都該回歸山林,不用水電不消費;而也只有最極端的發展至上主義者,才會認為環境保護不重要。

要不要發展石化業、蓋不蓋核電廠,本就不是經濟與環境二選一,也不該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模稜兩可,結果卻兩邊不討好。該決定的是經濟該怎麼發展,才對個人、對環境、對社會合理。

以石化業為例,五輕和六輕對後勁、麥寮當地的環境與產業帶來的影響,顯然負面多於正面,特別是六輕建廠時口口聲聲說會繁榮地方的宣傳,如今證明只是海市蜃樓,真正大發的只有台塑的石化王國。此時政府再用「國光不蓋,將影響40萬人就業」等似是而非的說法,只會被認為是唬弄人民。

國光石化與核電的爭議,已使民意陷入兩極分歧,政府早該明確地做出抉擇,台灣究竟該不該留下高污染產業,若是不該留,就應果斷地把資源挹注給其他產業,真正落實「產業升級」,這樣也才不會在該廢核的時候,卻推託說發展再生能源曠日廢時。
王左一/政治評論家

(回目錄)



扣問求音集:環環相扣的少子化問題

■姚欣進
據新聞報導,台灣婦產科在全島各地(除了台北都會區之外)呈現趨勢性、連鎖性的關閉風潮。長達40餘年的新竹市南門綜合醫院產科,已被迫決定於3個月後熄燈關閉。這當然不是特殊個案,而是近10年來的趨勢。

產科之所以會生意清淡,直接原因當然是近年來少子化的趨勢。事實上,台灣婦女生育率是全球最低。據去年的相關數據,台灣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只有1.07人。而台灣婦女普遍不願生養小孩,最根本的原因不難推測:即在目前一般受雇者薪水待遇不佳、職場前途不穩定的大環境下,誰還敢承擔生養小孩無比沈重的經濟負擔?

產科醫療越來越少、少子化與受薪者就業處境不佳,固然環環相扣,但所反映的整體問題還不僅於此,而這些相關的問題彼此也都是密切聯繫,根本無法片面處理。

首先,若少子化的大趨勢不變,則台灣很快的就會進入所謂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超過14%)。據經建會預估,最慢約7年後(2018年),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即會達到14.36%,正式邁入國際慣稱的「高齡社會」﹔以此發展速率,到了2026年,台灣更將走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達20.63%,總數估計將達530餘萬人。高齡社會的最普遍而直接的基本需求之一,乃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長期照護。這對於年輕一代不諦是極為沈重負擔,而台灣的健保制度即使能開始接手給付,也絕非目前已陷入健保財務危機的健保體制所能因應的。

其次,健保財務資源的日漸枯竭,主因在於我們到目前尚未能釐清,健保到底是屬於社會保險性質(使用者付費、收支平衡的運作機制)或社會福利性質(由社會資源承擔大部分成本、不計盈虧來運作),以致於以社會保險的成本概念來估算實質上是社會福利運作的健保成本。其三,健保財務危機是與當前的偏差的稅制息息相關。目前,政府稅收僅為國內生產毛額的14%,比90年代初的20%還低,這導致了稅收不足。所以政府在長期財務赤字下(目前帳面赤字約為4兆新台幣左右),根本無力提供豐厚的全民健保資源。

其四,在目前教育商品化政策下,少子化的趨勢還會帶來目前國民中、小學班數與私立大學過多,未來勢必會引起裁老師、裁校等教育問題。

換言之,產科的醫療市場萎縮反映了台灣社會少子化、受雇勞動處境不佳、高齡社會需求問題、健保赤字危機、稅制偏差與學校過多等六大問題,而且沒有一個問題能夠片面處理來解決!
(社會評論者)

(回目錄)
日本觀察:震災下的媒體自肅

■林鴻亦
台灣輿論這陣子對於NHK報導震災相關新聞的冷靜做了極高的評價。不可否認,NHK在相關報導的處理的確可圈可點,尤其NHK在災變之際遵循《放送法》及社內的「報導指針」;迅速、正確的堅守播出活動值得台灣媒體學習。

不過我們也應該理解,作為典型的國族國家,日本的大眾媒體與國家機器的結合程度極高,尤其身為公共媒體,保障國民安全、促進社會福祉本來就是NHK應該扮演的角色,也因此不僅是放送法的規定,NHK內部也有針對地震、海嘯以及核能事故的報導方針,而這些報導方針分別是依據《地震特別措置法》、《國家地震對策大綱》以及《原子力災害對策特別措置法》所制訂的。

說穿了這就是國家機器精緻化的結果。自戰前以來日本政府一直維持高度的治理能力,尤其NHK作為國家機器的重要環節,當然必須發揮作用。所以,自然無法用台灣商業掛帥的媒體環境和高度治理下的日本國家媒體相提並論,論述的層次並不相同。且日本的公共媒體其實呈現的是國家主導的公共論述,而在巨大災變到來之際NHK作為維護國家(公共)利益的裝置,冷靜是理所當然的;稱得上是一種「媒體自肅(約束自我行為)」。

且近來日本媒體評論界對於NHK在核災報導上受到的高度評價做了解釋。他們多半認為各大商業電視台因為東京電力公司身為重要的廣告提供者,而對於東電的批判報導採取了「自肅」的態度。不僅如此,日本政府也要求網路服務提供者刪除震災相關的流言,以避免受災地的混亂並助長國民的不安;資訊流通的自肅其實就是反映了國家及商業機制運作的邏輯,並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NHK的報導雖然以維持大眾利益的立場自居,但這同時也捨去了少數日本民眾的聲音、掩蓋了部分的真實。這陣子國內輿論順手拿他國的媒體環境來比較,只是暴露了台灣人民在面對國家機器精緻度不足以及商業媒體強勢運作下的徬徨及無助罷了。

另外,不僅是媒體自肅,社會整體的自肅氣氛其實也是值得關注的議題。從剛連任東京都知事的石原慎太郎對於自肅的用法也看出其政治強度。石原說:「現在不是在櫻花樹下把酒言歡的時候,在此時誠摯的理解同胞們的苦痛才能展現國民的連帶感……太平洋戰爭時也是如此,雖然打了敗戰,但日本人當時的連帶感真美。」他對於日本全國自肅氛圍的獨特解釋雖然引起爭議,但卻未影響他的高票連任。這除了顯示面臨國家危機時刻日本人需要強勢領導者的群聚現象,也反映自肅已成為右翼政治人物意圖吸取國族養分的政治工具。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4-12』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