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1-08-31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人本台北、台中及高雄辦公室聯合徵才─校園申訴專案人員〔各一名〕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8-31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8-31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企業接班熱的菁英文化背景

蘋果公司執行長賈伯斯閃電辭職,引發一陣討論。媒體對於蘋果的繼任者,能否延續前任執行長所開創的格局,有頗多的想像。這種現象,反映了媒體、企業界的菁英意識。業界談賈伯斯、蘋果,其實不是在談一個典範,而是要藉著塑造一個典範,投射自己心目中的管理模範。

如果我們將「談論蘋果前途話題」,當成一種文化現象來觀察,它反映的是:業內人士雖然偶爾也會談談企業的組織文化、組織戰力、人性化管理,但是,那些詞藻華麗的言詞背後,業界人士的心理底層還是認為,權威性、菁英式的運作才是經營的王道。

蘋果在近幾年幾乎與賈伯斯劃上等號,圍繞著這兩者的,是許多神化事蹟。包括賈伯斯讓蘋果從谷底翻身,以及賈伯斯眼光獨到的主導iPod、iPhone、iPad等產品的開創性設計,把硬冷的數位科技帶入生活當中。這些講法,嚴格說來都有不精準之處,只要稍微看一下蘋果的歷史,以及數位產品的工業設計史,就會知道其中的奧妙。賈伯斯從年輕時代一直到最近,不成功、甚至慘敗的案例更是俯拾即是,LISA電腦、PDA的前身牛頓、iMac都是典型。

一般人或許不知蘋果、工業設計的歷史細節,但是,業內人士可不是毫無所悉。這些弱點之所以無損於賈伯斯在業界中的地位,全是因為賈伯斯達成理想中的企業領袖典範:強力領導、擺平媒體、搞定投資人。簡單的說,就是集獨斷、公關形象於一身。

儘管眾人讚頌蘋果在外型、美學、功能的創新,甚至有雜誌不顧工業設計的史實,而將它誤解為設計的典範,但是,從現有的資訊看來,這些成果,全都是賈伯斯強力推動一己意志下的產物,而不是來自於設計團隊的運作。賈伯斯以自己的概念,強力主導,甚至砍掉重練、半路推翻專業人士的意見,時有所聞,其中也有不少的成功案例,據說i開頭的幾個產品,都由此而來,設計師只是在完成賈伯斯的指令而已。媒體將它美化為某種堅持、高瞻遠矚,要說是一種管理的獨裁也不過份。

不過,賈伯斯的幹練之處就在於,他還能罩得住。至少,抱怨的聲音幾乎沒有表面化。30餘年前,賈伯斯被自己找來的經營團隊驅逐出門的經驗,在近幾年都沒有出現過。或許這段經歷讓賈伯斯學到不少東西,他在近幾年顯然很懂得營造媒體形象。對內強悍、對外維持形象,這幾乎是企業界所想要達到的目標。微軟創辦人蓋茲、GE卸任的執行長威爾許等人,都有企業經營實效,但是欠缺正面的媒體形象。能夠像賈伯斯這樣,集強悍、意志力、創意於一身的企業人士,實在不多。

業界需要賈伯斯作為某種形象典範的心理背景在於,企業的經營需要相當程度的獨裁,這種運作卻與時代潮流背道而馳。因為,政治民主、價值多元,就算是陳腔濫調,終究還是目前的主流,但是,一個正常人,每日卻要不斷的從職場外的民主環境,進入職場上的某種程度的層級、決策集中制。一般人可以看電視時痛罵政府失職、政治菁英不體察民意,一進入職場時,卻要接受菁英式的領導。政治民主、職場反民主,這種狀態具有相當程度的人格分裂傾向。

於是,業界只能不斷的靠著企業的成功案例,來強化這種管理文化的合理性。但是,總是談論經營之神、台灣首富的案例,其實是了無新意。業界需要更新鮮的管理菁英案例,來為自己的菁英文化,進行合理化。

(回目錄)




左右看:家庭照顧假研議中

左看:修法作文比賽

因應南瑪都颱風來襲,政府採取「停課不停班」政策引發民眾抱怨,意外引發媒體關注,在選舉壓力的推波助瀾之下,致使總統指示勞委會研議修法給予勞工家庭照顧假,在野黨立委也紛紛提出相關主張;一時之間,似乎真的形成了選舉壓力逼使政治人物爭相討好勞工的態勢。然而,真是如此嗎?

不論修法的具體內容為何,許多勞工的第一反應最為真實:恐怕又是一項「看得到、領不到」的福利。事實上,此類政策早已不勝枚舉,如育嬰假、產假、加班費、婚假,乃至各種勞動法所保障的勞工組織、團結、爭議、罷工等等基本權利,哪一項在台灣不是長期處於「看得到、領不到」的情況?就連2005年的勞退新制,表面上雇主負擔部分提撥,但早有實證研究發現,雇主一手提撥的同時,另一手早已用各種方式悄悄降低了勞工薪資,將退休金的負擔完全轉嫁回勞工自己!

此問題大家心知肚明,但朝野政治人物卻從來不去認真檢討這些法規的執行情況,並針對資方採取的種種抵抗阻礙措施,尋找務實的解決之道,卻只會利用媒體輿論,採取新的修法行動來「討好」勞工,簡直就像一場騙票的作文大賽!
李亮/文字工作者

右看:瘋狂網路與弱智媒體

由於許多民眾灌爆首長臉書帳號,批評政府颱風天「停課不停班」的決策,總統竟直接指示勞委會研議修法,給予勞工支薪的家庭照顧假,在野黨立院黨團也跟進加碼,提出颱風假也應該強制給薪。可是,颱風假在台灣幾乎年年有,停課不停班的決策也不是史無前例,如曹興誠所言:照顧孩子,寒暑假都可以安排,一、兩天的颱風為什麼不行呢?

這樣一個本不存在的問題之所以突然成了問題,其實與如今的媒體環境大不相同有關。因為如今出現了網路乃至臉書這樣的媒體,部分民眾以臉書直接向首長表達意見,加上媒體大幅跟進報導,一時之間竟造成眾人皆罵的極端印象。然而,網路是具有某些特質與條件的民眾才較易使用的工具,又具有匿名、從眾、誇大的特性,一點新奇的話題很容易引起大批跟隨者,反正按個讚、罵兩句根本不費吹灰之力。這樣形成的「民意」本不具代表性,但台灣早已弱智化的媒體卻早已形成看網路報新聞的惡習,於是本已問題重重的網路意見被再度放大,最終領導了一般輿論視聽。

此一瘋狂且弱智的媒體生態,才是這波家庭照顧假議題中最值得省思的。
王放/政治評論員

(回目錄)



衛報週評:巴菲特呼籲對富人增稅

節譯■葉興台
根據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擅長投資且樂善好施而在美國備受敬重的億萬富豪巴菲特,因呼籲對超級富豪多課稅而引起軒然大波。

上週巴菲特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我們的領導人要求大家『共體時艱』,當他們這麼要求的時候,卻放我一馬。」他繼續寫道:「儘管窮人和中產階級為我們在阿富汗打戰,僅管大多數美國人艱難地想辦法收支平衡,我們這些超級富豪繼續享有離譜的減稅……,華府的立法者覺得不得不保護我們,因此傾注在我們身上種種恩賜,宛似我們是斑點貓頭鷹或其他瀕危的動物。」巴菲特表示,他投資公司大多數員工所繳的所得稅率為他的一倍多,他已經被善待億萬富豪的國會驕縱夠久了,富豪的稅率應該提高。

巴菲特的文章引起熱議,左派和右派激烈論戰他的提議可能帶來經濟影響。巴菲特先前就駁斥增稅會使富人打消投資念頭、因而波及經濟復甦的說法,但有不少人老是持這種看法,而且說對富人增稅對削減預算赤字的影響有限。

有些富豪,如因詐欺而準備在美國入獄服刑的報業大亨布雷克(Conrad Black),指控巴菲特正在進行一場不誠實的公關活動。布雷克在紐約右翼的《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寫道:「他知道他說的是假話。」對布雷克而言,巴菲特是個偽君子。「多年來他與蓋茲穿著燈芯絨褲和維耶勒(Viyella)襯衫穿梭於各大學校園,解釋他們對賺錢沒興趣,但這種話鬼才相信。但他們接下來開始扮演沒有鬍子、雪橇或紅衣的瘦身聖誕老人,這一招已經用爛了。」

指控巴菲特進行廉價的公關策略似乎有點不太厚道。上週三他因宣布對美國銀行(BoA)投資50億美元,穩定這家經營有困難的金融機構而受到讚美。他也承諾將把大部分的個人財產捐給蓋茲基金會,確保該基金會將有600億美元資產,以降低全球的不公平和改善窮人生活。巴菲特和蓋茲對美國理想的信仰,也展現在他們反對共和黨提議費除遺產稅,他們不認為自己的小孩起步時就應該太有錢。當他們努力調和這個理想和難以想像的財富,他們的努力令人心有同感。

在巴菲特起頭後,本週法國16名億萬富豪也要求繳更多稅,以協助政府脫離經濟難關。這些富豪表示:「當政府要求每個人努力團結,我們覺得必須有所貢獻。」當然他們的動機可能受人質疑。法國一名工會領袖表示:「他們瞭解到如果他們毫無作為,他們會受到批評,因此他們採取預防措施。」但無論這些富豪如何處心積慮,他們的姿態顯示,他們意識到自己龐大的財富。基於某種原因,這種自覺似乎沒有擴散到英國的財閥政治。英國富豪不僅沒有提到要多繳稅,反而不斷抱怨,若50%的所得稅邊際稅率不降,他們全都會完蛋。

最近英國發布的一項研究就凸顯出富豪的心理。研究發現,他們比窮人更沒有同理心,也更自私。心理學家凱特納(Dacher Keltner)表示:「我們用每種想像得到的方式,進行12項個別研究,測量同理心、社會行為,結果都一樣。下層民眾展現更多同理心、利社會行為、更有同情心。」凱特納在訪談錄影帶中發現,富人更可能漫不經心、拿筆亂寫、避免眼神接觸等,窮人經常進行眼神接觸和點頭,以顯示他們正在傾聽。

窮人胸部的電極也顯示,他們對飢餓兒童圖片比富人有更強烈的情緒反應。凱特納將此解釋為美國上層階級的自利意識形態(ideology of self-interest),他們傾向於把自己在金融方面的成功歸功於自己努力,沒有靠政府或其他人協助。相反的,窮人知道自己依靠他人為生,這是他們更具同理心,也願意施捨的原因。

這些看法更適用於英國富人,而不是美國富人。很多美國富人,如卡內基(Andrew Carnegie)曾說,來自於社會的巨大財富,應回歸於社會。英國億萬富豪通常與社會距離遙遠,也沒有同情心,他們也不願意承認,運氣是自己功成名就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巴菲特曾說,他致富的原因並非自己的特殊價值,或因為努力工作,而僅是因為他與生俱來的技能在適當的時間用對了地方。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無主旨@【嗷雜誌】
手機王 2009 年 5 月新機月報@【SOGI 手機快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8-31』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