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1-03─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1-03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1-03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展望2012年的歐洲 |
2011年在驚濤駭浪中度過了。我們也許不覺得過去的一年有何特別驚險,那是因為拜受東亞近1、20年來經濟迅速崛起之賜。資本主義發源地的西歐國家為主權債務所苦,似乎啟示2008年金融海嘯的真正效應3年後才顯現出真正的威力。歷史展現驚人的重複性。1929年紐約證券市場大崩盤所引發的世界經濟大蕭條,也是3年後的1932年才跌到谷底。如果回顧1930年代大蕭條持續了10年之久,那麼這波嚴重程度堪與80年前相比的經濟危機會不會綿延10年,這是無人敢於否定的可能性。準此觀之,2012年是值得密切注意到一年。 重溫80年前的歷史,歐、美的經濟危機固然止跌回升,但是歐洲卻冒出法西斯主義:德國的納粹黨正在這時候獲得選民的青睬。當人們津津樂道於羅斯福新政的成就,卻往往忽視希特勒改進德國經濟的意義。換言之,經濟危機固然可能產生凱因斯的資本主義修正主義,同樣也產生了另一種資本主義的修正主義:法西斯主義。這說明危機產生的自我改革未必全是人類文明的福音。資本主義誠然具有超凡的自我調整能力,可是調整的方向有可能帶來更大的災難。人們無法處變不驚。 目前的問題正出在歐洲,正如80年前。作為資本主義的發源地,長期享受主宰全球的權威地位,二戰後的歐洲卻已逐漸失去光輝。輸給美國日本,西歐國家勉強可以接受;但是輸給中國、印度與巴西,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可就十分吃味。驕傲的歐洲人是不會甘心的,總要在某些地方維持引領世界的角色。於是,人權、環保、文化等等成了西歐國家繼續指點世界江山的表演台。這其中摻雜不少歐洲中心主義的成分,但起碼它們能夠撐起西歐國家領先世界的滿足感,甚至還能佔據道德論述的制高點。 是這個滿足感在去年開始漏氣。歐債危機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經濟的中氣不足,連帶在許多議題上都不復昔日風光。最明顯是延續京都議定書的德班會議,歐洲國家已不復1996年京都會議如此慷慨激昂。面對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的耍賴,歐洲國家展現不出道德上的氣勢。 但是更值得注意,乃是政治的走向。歐債5國幾乎都向右轉。對照1930年代的經驗,這絕不是好兆頭。如果我們擴大視野,日本也在去年替換首相,新內閣比上一任更加右傾;而美國在金融危機下,總統歐巴馬並未展現80年前羅斯福的新政,反而處處妥協。歐洲國家在此氛圍下,法西斯主義會不會重新以另一個面貌出現,人們不能掉以輕心。 |
(回目錄) |
左右看:2012年元旦紀聞 |
左看:台灣有新年沒新生
紐約時代廣場年終午夜聚滿人頭同聲讀秒迎元旦的景觀舖演到全球各都會,在中國大量供銷花俏煙火下,今年尤其亮麗奪目,杜拜塔也變身為發射筒,不讓台北101專美,甚至造成馬尼拉炸傷5百多人,還引爆洛杉磯的打砸搶。 這股元旦熱傳到台灣更是發揚成風、成瘋。如大家所共見,此間人群簇擁,但不相互擁抱,因為人群不止同看煙火,還同看晚會,看似盛況更加紅火,實則比西方陌生人共渡除夕更加生冷,因為這裡的陌生人互相不聞問,就是烏合之眾,靠著遠遠的煙火與明星來升熱、來喧鬧,彼此溫度不傳導,不折不扣是「寂寞的群眾」,難怪散會後多少人躑躅街巷,悵然不寐。 出現這樣比西方個人主義更加寥落的個人,一方面反映傳統社會的紐帶已消失,另方面則顯示當下社會不真空,升起極其巨大的權力中心,提供免費的一流煙火與歌舞,叫人瞠目仰視,全不識前後左右皆兄弟姊妹,澈底搗碎人際關係的可能,讓每一個人匍匐於商家與政客,造就一個有新年、沒新生的台灣。 過年,無論是儒教東亞的春節,抑或基督教歐美的耶誕節,俱成過往的陳跡,唯有陽曆歲尾年頭的跨年,才是當前世界最大多數人迎新送舊的共同儀典,特別是這一(2012)年,透過全球滿天的璀燦煙火,確認了陽曆西元是公元,公元的元旦是普世的新年,所謂「薄海歡騰,舉世同慶」,再沒有比這一天涵蓋更多的人類。 豈不見到,東方的春節在去農業化的大潮下,已萎縮成為不具任何民俗內容的假日,即使圍爐團圓的傳統也岌岌不保,反倒是出國旅遊、全家解散的做法蔚然成風;同樣地,西方的耶誕節久遭去宗教化的浸蝕,神聖意味剝落殆盡,既守不了教會還守不了家庭,也就是一個消費與休閒的假期而已。 一言以蔽之,昔時的年關對現代人再也生不出意義,唯一能對現代人賦予轉折感覺的,就是年曆的汰舊換新,雖說是人工刻度的時點,卻讓東西方一齊看齊,體現了科學主義的全球文明。我們正看見世界史於焉開啟,而不只是煙火爭艷滿夜空。 |
(回目錄) |
扣問求音集:總統大選的主導因素 |
■姚欣進 其次,在內部關係上,相對於4年前的總統貪腐、族群對立、百萬群眾湧上街頭抗議的激情氣氛,這幾年來卻是相對的政治冷漠,但也同時意味著對立激情黯淡了許多。雖然兩岸關係尚未雲破月開,但台灣應有的基本政治發展方向(兩岸和平、兩岸民主、兩岸和諧互動)卻逐漸被大多數民眾所接納。政治的相對穩定性,要比過去不確定性要高很多。 另一方面,馬政府與民進黨政府卻在經濟表現上有一致之處:台灣民眾的民生仍舊處於困局之中。大量的新貧族、無薪假、派遣工持續湧現,中年失業、結構性的長期失業越來越沉重,已成為無藥可醫的痼疾。馬政府兩岸和平的新取向,絲毫解決不了真實的民生處境。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主流與草根群眾都面臨新陳代謝的嚴重問題:主流政治圈的檯面人物都是老面孔、說的是老掉牙的政治語言,即使有少許年輕世代,卻毫無新見解、新主張來面對當前的困局。不容諱言的,台灣進步力量的成長可說是極為緩慢、無力,多年來也無法培育出基本團結力量,遑論於政治領導人物的出現。民主選舉,若失去了活生生政治人物的出現、論辯與呼召,民眾的政治熱情是難以被喚醒的。 總結來說,民生境遇的困頓與無情現實生活的折磨,已日積月累地耗盡民眾的政治信心與熱情;而當前政治的相對穩定與平順,也消除了民眾激情投入與憤怒抗爭。再加上政治人物的平庸面貌與老套語言,這場選戰,似乎怎麼看都是再平常不過,可有可無。 然而,這恰恰是這次選戰最詭異之處:今日所見的政治穩定,乃是立基於相對脆弱的政治基礎上──我們是否願意接受九二共識的基本立場?如其不然,則今日的政治穩定,勢必會化為烏有:兩岸和緩關係即刻破裂、台灣內部立即嚴重對立,而目前以處於困境的民生經濟則可能會淪於萬劫不復之境地。 以此來看,這次選舉仍然攸關台灣前途的禍福,在表面上的安穩與無奈現象下,我們勢必要面對一個不容逃脫的選擇:我們如何看待兩岸關係?如何在這次選舉中做出選擇?兩岸關係是否應作為我們判斷這次選舉的主導因素? |
(回目錄) |
迷走地圖:抗貧,工運不可置身事外 |
■向紅岩 2010年,台灣將企業營所稅從25%降至17%,增加企業獲利空間,但勞工薪資卻僅佔當年GDP的45%,創歷年新低。依行政院主計處調查,2004年迄今,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已逐年增升10個百分點,但依勞委會調查,台灣大學畢業生起薪未達3萬元的比例,卻從2004年的25%增加到2010年的37%,且每月薪資在2萬元以下的勞工數,更長期維持在100萬人之譜,有高達43%、總計350萬的就業人口平均月薪不到3萬元。去年年初開始呼籲加薪的熱門話題,到年底竟換成了企業放無薪假的連環爆,失業人數更從2004年45.7萬人飆升到2010年57.7萬人,平均失業週數為29.7週。 缺乏優質的工作機會,讓年輕人即使高學歷依舊低薪,即使有工作也不保證脫貧,低薪化致每月積蓄無存,一旦工作不穩,生活無法維持,就有人會繳不起房租,淪為無家可歸的街友,而當街友達一定人數後,就會出現專以剝削這群人為對象的「貧窮循環產業」。 過去連續兩個週末,遊民伸權團體主動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正視遊民基本人權、住權、工作權,但遺憾的是,出來聲援者蓋為人權團體與社福領域的學者專家,似乎仍未見工會或工運組織主動加入。 工會存在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改善工會成員的勞動條件,更應同時擔負提升整體勞動條件的任務。然而,截至目前,貧窮問題似乎還未成為勞動團體關注的重點,而工運的長期積弱,也未能有效阻擋非典型僱用形態蔓延的趨勢;甚者,隨著非典型僱用勞工的增加,工會組成率也隨之下降,工會連自身到底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都已成問題,更遑論去維護或改善勞動條件。 然而,當低薪、貧困不斷惡化,勞動問題與生存問題的結合就成為必然趨勢,傳統工會應思改變,主動與非典型僱用勞工、部分工時勞工、派遣勞工進行組織串連,力抗貧窮產業的坐大,並進一步共同攜手去修補這張已被資本破壞不堪的僱用安全網,如此儘管2012年,景氣春燕不來,但弱勢者至少仍可在艱困中看到團結前進的方向。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