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2-03-27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節慶活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3-27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3-27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十二年國教與明星學校

上星期六在一場關於十二年國教的座談會中,建國中學校長陳偉泓對十二年國教的規劃提出諸多質疑,引起社會各界普遍的議論,尤其關於入學辦法的改變,對於所謂明星高中勢將造成極大的衝擊,甚至會導致優良學校公、私立翻轉,而發展成明星學校存廢的爭議。許多明星學校的學生、家長以及教師們更是憂心忡忡。

嚴格說來,實施十二年國民教育與明星學校的存廢並沒有必然的關係。義務教育只要求國家提供足額的學校就學名額、並且不收取學費,即可。至於某個學校願意招收怎樣的學生,大可以放手讓該校自行決定,只要招足政府規定的學生名額。同樣,某個學生願意進入那所學校,可以讓該學生自行決定,政府只要保證每位學生都有學校可念(例如,在學生戶籍所在地的學校一定得接受該學生入學)。少數優良學校(即所謂明星學校)可以接受比較多非戶籍所在地學生入學。這樣的制度完全可以與十二年國教並存;最大的代價只是一些學校因招不足學生而教育經費略有浪費。

然而,明星學校存廢問題會在推行十二年國教過程冒出來,是因為推行十二年國教具有一個潛在目的:追求教育資源的公平,並且因而消弭由於考試競爭而扭曲了的教育宗旨。這種藉擴大就學名額來克服惡性競爭以及考試壓力的構想,一直是台灣教育改革者善良的願望。然而,我們認為,這個善良願望只是一個迷思。因為,這個潛在的目的是不可能藉由入學方式的改革而達成。明星學校的存在,是社會整體體制所塑造。當社會存在各種惡性競爭,當大學不斷以「追求卓越」作為辦學的目標,而祈求中、小學生不必進入卓越學校,不必重視考試與競爭,那是緣木求魚。

我們並非反對減少惡性競爭,也不是忽視考試壓力對教育的摧殘。但是,我們認為這不是教育事業單獨可以改變的,而是整個社會制度的問題。在社會充滿了激烈競爭的氛圍,要求學生不必追求卓越,這樣的教改目標注定要失敗。早期李遠哲領導的教改計劃也曾經以為“廣設高中大學”以及取消聯考,就可以達到學生快樂學習的目標。結果如何,人人皆知。

因此,教育部意圖把高中社區化,藉此逐漸消除明星高中的作用,這是不可能達成的目標。非特如此,如果公立明星高中平庸化,按資本主義市場邏輯,必然出現優良的私立學校——但是,學費高昂。其結果將是教育機會更加不公平。有錢人的子弟可以上明星學校(私立的),社會貧富兩極化將再生產下去。

(回目錄)




左右看:「剩女」疏義

左看:盈庭議論盲於階級

新科立委張曉風大概出於「女有歸」的傳統思維,為此間不得歸宿的女性請命,指摘台灣男人娶進大量外籍新娘,致有「剩女」。一時引發熱議,有從女權立場出發,認為婚不婚,隨人自由,選擇單身反而是鑽石女郎;有從男性角度看,適婚而未婚的男子多過女子53萬人,「剩男」才值得更關切;還有從種族平等發聲,3月21日是國際消弭種族歧視日,竟然有立委在挑戰跨國通婚的基本人權。

如此這般,盈庭議論不外沿著性別與國族兩條線,充分暴露台灣主流社會的盲點:看不見階級,或者說避開窮富之別。

談今日台灣之外配云云,如果不當睜眼瞎子的話,都知道百分之九十是買賣婚姻,乃大陸和東南亞之窮女子上嫁到台灣的基層男子,此中價錢壓倒愛戀,談不上自由、人權,倘有之,就是反自由、反人權、反文明。這樣的婚姻既不對等,產生的家庭又墊在台灣社會的底下,怎能沒弊病?又怎能不滋生出種種禍害?這不干種族問題,純是階級迫害的移轉。我們不同於張曉風的保守主義,但是贊同她的提問。
趙萬來/大學教授

右看:又格斃掉一個清流

45年前,一位年方25歲的女作家出版她的第一本散文集,自序寫道:「這本小書在這個嗜血的世紀裡能顯出什麼樣的作用,似乎是很難猜的」;45年後,她初任親民黨不分區立委進行初次質詢,為台灣男人不娶台灣女人而發出「剩女說」等云,立即遭到媒體調侃,從而引來一批人權、婦女、移民家庭等團體到立法院抗議、上電視節目追擊,儼似一日的國民公敵,誰也不輕饒昔日以性靈美、近年以挽生態而名動台灣的張曉風。

至是,曉風當悔「嗜血的世紀」說得太冒失了,也當澈悟《地毯的那一端》一書於世道人心毫不起作用,彼時她一派的溫婉細膩換成今人對她嘶吼欲撲,小女子滿心憧憬的地毯那一端,才是連70老嫗都不放過的嗜血世紀。

是的!台灣已經遠離溫柔敦厚的時代了。然則,張曉風說錯了什麼呢?43萬男子娶外配的現實不該攤到國會殿堂嗎?我們同張曉風一樣不解:這樣批評男人,怎麼招來女人罵?我們更要問:怎麼全台灣不見一人為張曉風辯?難不成業已瀕臨絕滅的清流式人物又要格斃掉一個?
甘向西/政治評論家

(回目錄)



扣問求音集:兩岸目前應該進行政治談判?

■姚欣進
馬政府日前轉託目前已無擔任政府任何職位的國民黨吳伯雄榮譽主席,在大陸會見中共領導人胡錦濤時,提出兩岸以「一國兩區」的定性方式來互動。而中共方面的即時回應似乎頗為正面,指出目前兩岸規定就是如此,不僅未提出異議,更在實質上呼應一國兩區的政治方向。

但此事件立即在台灣政治圈內引起了軒然大波,而且已有民進黨立委揚言要聲請釋憲,以釐清國民黨主張是否違憲。另一方面,國民黨陣營方面,除了幾位與大陸方面有深厚淵源的資深政治人物,如蔣孝嚴、江丙坤等人出面擁護外,卻有新聞報導說,吳伯雄周遭人士澄清說這是代人傳話,絕非吳伯雄個人發言的意見。

此事件由於一般輿論反映並未有熱烈響應的趨勢,更多的是觀望、保留與狐疑的反應,這幾日不僅吳伯雄未再繼續發聲而且總統府方面也僅搬出憲法增修條文、兩岸關係條例等來辯護「一國兩區」主張是合乎中華民國憲法,所謂一國是中華民國,所謂兩區,早有相關法規來規定,即所謂的大陸地區、台灣地區。

客觀來看,此事件發展到這地步,極有可能是三天的新聞熱度,不僅台灣媒體沒有多大興趣往一國兩區的議題方向來發展,而且大陸方面也除了第一時間的禮貌回應外,就毫無就此議題來繼續互動回應。

但此事件卻至少客觀反映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兩岸目前可以展開具有實質意義的政治談判嗎?

答案顯然是:兩岸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或不小的障礙要先越過,才能來進行政治談判。原因是,如果談判要能成立,即雙方都必須有基本交集點,而且這交集可以在當前條件下經由談判而擴大或穩固下來,以有利於雙方各自的利益。但若是雙方目前歧異過大,沒有多少交集,甚至有嚴重而基本對立遠高於目前交集,則雙方客觀上是無法藉由談判來解決客觀歧異的。

這當然不是說談判無用,而是說,談判乃是一個現實工具,必須非常精確來針對適合的交集點來操作,若沒有基本交集點,則談判本身是不可能創造出新交集點的。

以目前兩岸政治關係來說,兩岸主權的歸屬,表面上是兩岸政治談判的標的,但這只是終極談判的標的,要達到兩岸有條件進行這終極政治談判前,兩岸必須先有起碼的交集點。而這交集點必須有兩個:即經濟開放與民主。在過去大陸是既獨裁又封閉,與台灣毫無交集點,當然沒有什麼政治談判的空間。

但如今,雖有兩岸經濟一體化的基礎,但中國大陸的一黨專政(而且黑幕重重)、香港不堪入目的「鳥籠民主」,與台灣民主毫無交集,又如何進行有意義的政治談判呢?
(社會評論者)

(回目錄)
迷走地圖:慎防反動修辭的無感蔓延

■向紅岩
從基改作物、口蹄疫、三聚氰胺、塑化劑、輻射塵到禽流感、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銅飼料,你每天吃進了多少毒?面對食品安全把關全面失控的無能政府,迄今只見民間團體三五人以即興方式於府方門前作勢抗議,反觀絕大多數升斗小民即使心有不滿、不安,但最終也只是以「不管取締到什麼,不肖商人還是會鑽漏洞添加其他東西,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到時候反而更變本加厲」、「反正抓不勝抓,每樣食物都有問題,吃什麼都會中獎,從小被毒到大,沒差了,看開點兒,總不能不吃吧」等宿命無奈的心態,繼續矇著眼過太平小日子,以致政府與業者總是能以「風頭過後一切又會照舊運作」的預期心理,將之苟且視為度小月。

相信上開這般集體社會心理反應的現象陳述,你我都不會感到陌生,惟值得深究的是,其習焉不察的言說背後,所指向的卻是「悖謬論」與「無效論」這兩種保守反動論證邏輯的互補結合。悖謬論主張,推動某個社會改革的運動,會產生完全相反的效果;無效論則主張,推動社會變革的努力將一點作用也沒有,一如Lewis Carroll在《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的格言,「在這裡你可以盡情的奔跑,只是為了原地不動」。

較之悖謬論的說詞,無效論表面上看似來得溫和無害,但實際上對提倡社會改革的行動者而言,卻是更加否定與嘲諷。社會世界的運行,哪怕只能稍稍回應人類追求變革的行動,即便是回應了錯誤的方向,至少人類還能存有一絲希望,期望藉由修正行動將變革目標導回正確的軌道;不似無效論者直接斷言改革行動終將徒勞無功。

可怕的是,對比進步信仰者毫無幽默感的嚴肅批判,悖謬論與無效論的修辭反而有種冷眼旁觀、世故老練的嘲弄牙慧,使之更易被廣納截取如水蔓延,逐令改革提倡者心灰意冷,懷疑努力的意義與動機何在。既存的社會秩序善於自我複製,在自我複製的過程中,它會擊潰或吸納改革或進步的努力,而悖謬論與無效論則充當著傳播保守陣營反動思想的言詞利器。

不容忽略的是,這種反動的修辭對社會進步是有害的,致力改革者應正面迎擊加以破除,深刻指出這類言論所指稱的副作用未必都是負面的,即使有負面影響,也應權衡利弊輕重;而其所謂的終將導致反向的結果,亦非定律或預言,應審慎檢討失敗的原因而非直接滑向悲觀的結論。(自由撰稿人)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3-27』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