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2-06-27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化妝品真相大公開社群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6-27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6-27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與現實脫節的學術研究

近來關於學術研究的流言斐語頗多。先是學術研究的報帳弊案,在檢察官查緝以及媒體報導下,儼然是學術界的「國務機要費」案,弄得學者每個人都有一肚子委屈想要表達,卻又在「行為違法」的大帽子下硬生生的吞回去。接著,國科會主委、副主委以學界前輩兼主管機關的身分,公開提到要改進學術評鑑的機制。

表面上看來,這是台灣學術界修正學術評鑑機制的好機會。但是,嚴格說來,這都是學術研究與現實脫節所造成的。因為學術研究的主要資源,已經窄化到以政府為主要,甚至唯一的來源時,各種報帳的議題、制度的不健全,才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形成這麼大的緊張關係。只要學術研究不脫離現有的格局,各種關於報帳制度、評鑑標準的修改,都只是疊床架屋的修改而已。

因為,台灣最大的問題,在於把學術研究,看成是一種與現實無關的活動。本地對於學術研究的說法,幾乎都認為這是一種追求真理的活動,而這類活動在短時間內看不到成果,也不知道何時能派上用場,所以難以尋求資源,於是就需要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相對應的推論,則是認為這類活動很難評價,各種學術研究的評鑑指標都有失真之嫌。

這並非學術的全貌,全然是因為台灣與歐美脫節。西方的學術並不是什麼象牙塔內的頭腦體操、只為了追求真理所進行的崇高智力活動,它們全是有現實的用處。理工科就不用多說了,幾乎都與生產活動有關,即使是看似不時人間煙火的數學、物理,也會跟軍事活動連結上,例如,代數就是冷戰時期破解密碼的利器,今日的網路通訊、火箭發射,幾乎都能缺少第一線的數學研究成果。眾人以為學術跟軍事的關連,僅只止於物理與原子彈,卻忽略了管理學的介入程度比物理更深,美國軍方對於軍事生產資源的調動,全賴管理學的協助,二次大戰後的管理學發展,幾乎都沒有在軍事事務上缺席過。

至於人文等領域,雖然在本地的認知當中,充滿自省的色彩,與生產活動毫無關連,但是,在高度資本主義化的社會中,這類學術領域也早就被納入商業體系的運作中了,最典型的就是商業廣告的製作過程,以及商品行銷,會納人類學、文學、心理學,甚至哲學研究的結果。甚至,某些領域的學術研究課題,就是來自於現實業界的需求,然後再轉化、抽象成看似與現實無關的學術議題。例如,賽局理論看似是一種運用機率統計的頭腦體操,它原本要解決的是冷戰時期的國際談判中,西方人想要對於中、俄兩國「怪異」思路,提出的應對策略。

然而,台灣卻好像跟世界脫節。儘管我們有大量的博士、學者是在歐美日等地完成訓練,號稱訊息與世界同步,通曉國際大勢。但是,不論是學界中人,還是一般大眾,對於學術研究的認知,卻還停留在「學術是再追求追求真理」的刻板印象。

台灣的學術研究幾乎不與現實發生關連。產業界理應有大量的實務問題要解決,但是這樣的需求幾乎都只是零星的進入到學術領域,學界也很少有人肯投入在本地產業界的議題。我們的學術界,所做的研究,基本上是從國外的產業界、現實需求當中,所延伸出來的問題。

在這個背景下,本地學術研究所需要的資源,很少來自於實務界。也因為學術研究的資源幾乎依賴國家、研究成果展現的舞台只限於期刊,儘管研究計畫的報帳制度頗僵化,甚至已經嚴重的跟現實脫節,但是,學者也只能咬牙配合,而不能瀟灑的揮一揮衣袖,去尋找其他研究資源。

因為,我們的學術研究脫離了學校,幾乎沒有獨立存活的空間。這是真正的象牙塔。

(回目錄)




左右看:FTA與自由經濟示範區

左看:敵人在哪裡?

不斷呼籲進口美牛以換取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門票」馬總統,近日在出席一場活動時表示,將親自督導推動ECFA的後續談判工作以及洽簽FTA的進度。無獨有偶,經建會主委尹啟銘也於26日表示,將把高雄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以為未來加入TPP創造「有利條件」。總統與主委在談到類似計畫時,總是語帶恐嚇地說台灣不能再把門關起來、否則會被邊緣化云云,彷彿台灣反自由化的力量十分強大。但真是如此嗎?

事實上,朝野上下真正反對TIFA的恐怕找不出幾人,而美牛由於事關食品安全與健康風險,能否稱之為「反對自由化」實在大有疑問,更何況美方並未有任何進行TIFA的承諾,單方面積極迎合也違反談判常理。至於自由經濟示範區,則更凸顯出政府施政漫無章法。如果不健忘的話,我們還有一個位列愛台12大建設旗艦計畫的「桃園航空城」,其規劃概念與主委如今提出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如出一轍,但至今仍有諸多與「反對自由化」沾不上邊的困難尚未解決,叫人如何相信政府新拋出的高雄自由經濟示範區?

在台灣,讓各種計畫胎死腹中的根本不是對自由化的抗拒,而是政府自己。
李亮/文字工作者

右看:天真的經濟學

馬總統最近為了通過美牛進口以換取TIFA 談判機會,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屢屢親上火線。6月26日,馬總統在出席一場活動時更進一步表示,為了加快ECFA後續的談判以及FTA的進度,他要親自督導相關工作。如此表現或可視為馬總統認真的證據,但是否有效,或者是否有據,則是另一回事。

眾所皆知,自由貿易協定往往帶有強烈的政治性質,絕非單純的經濟事務。以ECFA為例,兩岸政治關係的改善,以及中國對台灣以經貿綁政治的戰略意圖,實為背後真正的基礎。台灣急欲加入的TPP,也並非單純的經貿自由產物,而是配合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布局的一環,與其軍事、政治方面針對中國的作為互相配合。換句話說,不論如何包裝與修辭,ECFA與TPP其實代表了兩套完全不同的戰略規劃,而且背後的主導力量,中國與美國,如今正步入矛盾日益升高的階段。

然而,由此反觀馬總統的一些發言,就不免令人困惑。例如馬總統有「簽了ECFA就可與其他國家談FTA 」之說,這對於一些中國默許放手的小國來說,或許有其機會,但要從ECFA連結到對日、對美等中國的戰略對手的FTA,恐怕就有些天真了。
王放/政治評論員

(回目錄)



衛報週評:只有法德合作才能拯救歐元

譯寫■葉興台
要求德國總理梅克爾改變對歐元立場的壓力持續升高,她能抗拒多久?不僅是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歐盟執委會、國際貨幣基金(IMF)和歐巴馬政府都呼籲德國接受發行歐園區共同債券,擴大紓困基金規模,以介入主權債務市場,並成立歐洲銀行聯盟,以共同擔保銀行存款和進行銀行增資。但到目前為止,梅克爾拒絕改變立場。當歐盟領袖本月28和29日集會,他們不可能同意採取具體步驟,以說服金融市場他們對拯救歐元非常認真。

與梅克爾互動密切的一名歐盟官員表示,當歐元區其他國家合夥對付她,她的回應更強烈。法國總統歐蘭德和義大利總理蒙蒂在公開場合批評,只讓梅克爾更加固執。但這名官員指出,自歐元危機爆發以來,梅克爾有好幾次改變立場,包括同意設立紓困基金。梅克爾也對歐元區各國領袖說,歐元是德國的國家利益,在危機的情況下,若有必要採取新措施,她將會接受。梅克爾不願做的是公開詳細說明她準備採取的行動,更不願鼓勵歐元區其他國家放鬆降低預算赤字和進行改革的努力。

當梅克爾說她將採取任何必要行動拯救歐元,想必她是真誠的。但在危機的情況下,梅克爾的行動是否夠快?她面臨到國內強烈的政治反彈,很多德國國會議員反對對南歐國家更加慷慨,由於德國輿論對於紓困歐元區其他國家日益充滿敵意,迫使德國國會議員做出這種回應。此外,德國憲法法院可能進一步阻撓德國轉移更多權力給歐盟。

絕大多數德國人不願支持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這類計畫,除非歐元區其他國家願意將更多經濟政策的控制權移交給歐盟機構,這並不是不講理,否則南歐國家可能透過歐元區共同債券,以極低的成本借到錢,然後大花特花。蒙蒂和西班牙總理拉荷義願意接受歐盟加強控制兩國的經濟政策,但歐蘭德無意這樣做。

事實上,歐蘭德目前的主張使德國很難改變法國對歐元的政策。歐蘭德似乎很討厭有助於提振法國日益衰退競爭力的結構性經濟改革,諸如解除對勞力市場的管制(歐蘭德正在調降退休年齡,但歐洲其他國家則調高)。

此外,歐蘭德不但沒有嚐試限制政府支出(法國政府支出占GDP比達56%,在歐盟中僅次於丹麥,居第二高),反而還提高,他也打算對企業課徵一系列新稅,可能導致企業不願投資,因而扼殺經濟成長。歐蘭德不願像前總統沙柯吉,讓歐盟對法國預算政策有更大的干預權。

歐元就像歐盟本身,是法國和德國妥協後的結果。目前巴黎和柏林當局的步調不一正在傷害歐元。長期而言,若無法國和德國之間的大妥協(grand bargain),歐元很難維持下去。

德國須接受歐元區共同債券的原理,某種形式的銀行聯盟,給財務困難國家更寬鬆的預算目標,以及打消這些國家的一些負債。法國和歐元區其他國家則須執行有助於增強生產力的結構性改革,並讓歐盟對其預算和其他經濟政策有更大的干預權,以作為回報。

目前,要達成這種大妥協是不可能的,不僅因為巴黎當局和柏林當局對政策南轅北轍,梅克爾和歐蘭德也互不信任。但法德關係的歷史顯示,即便兩國領袖一開始互動不良(想想席哈克和施洛德、沙柯吉和梅克爾),最後依然能找到合作的方式。

然而,金融市場可能沒有時間等待。下一波歐元區危機迫在眉睫,也許從西班牙或義大利銀行擠兌開始,也許從公債殖利率飆高的國家開始。希望歐元能存活的人必須抱持希望,在緊急情況下,梅克爾和歐蘭德能化解歧見,率領其他領導人果決行動。

但選舉政治可能破壞拯救歐元的努力。在荷蘭,反對撙節措施和擴大紓困基金的政黨,可能在9月的國會大選中獲勝。蒙蒂政府在明天春天義大利舉行國會大選之前,就提前垮台。歐元區情勢可能惡化,但若法國和德國合作,歐元還有一絲存活的機會。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6-27』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