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7-25─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7-25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7-25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證所稅凸顯的商業文化破產 |
立法院昨日召開臨時會,證所稅是排定中的重要議題。這個議題從20餘年前延燒至今,最近幾個月又經過冗長的放話口水戰、疊床架屋的市場殺價辯論,每次都引起各界矚目。可以預見的是,相關法條的修正,不論是結果是什麼,對於台灣商業界的文化形象,都會形成負面衝擊。 台灣商界人士,經過多年的媒體宣傳、造神,所塑造起來的樣貌,幾乎已經是完全破產了。因為,資本家被建構的睿智、精明形象,跟現實中的緊張、驚惶,甚至見到黑影就開槍的風格,是完全不對稱的。 只要稍微涉獵人物傳記、財經雜誌,就會注意到商業人士的形象,幾乎都不會脫離肯拚、突破逆境、洞察趨勢、聰明絕頂的類型。最典型的傳記報導標題,是由「從谷底到顛峰」,或是「如何突破人生困境」之類的文字所堆出來。傳記當中一律會出現各種難關的突破例子,有的是像先知般在事情發生前就預見難題先做好準備,有的則像活力充沛的拓荒英雄把所有問題逐一解決。從商業人士的報導,甚至學術的個案研究,所呈現商業文化,就像是一個完美人物。甚至,關於台灣中小企業的描述,幾乎都有一個「拎著一卡皮箱闖天下」刻板印象。似乎台灣島上充滿了敢拚、不怕苦的商業菁英。 在1970年代發跡的商業人士,形象上充滿霸氣,至於在1980年代崛起的新貴,由於接受的教育資源較多,加上近幾年媒體不斷強調創意、文化資本,因此處處展露睿智、品味、風範。 但是,這些形象在證所稅的討論當中,完全消失無蹤。商業界那種突破困境的霸氣不見了,對於環境變動的忍受風度也不再出現。業界對於證所稅的法條,字斟句酌,遇有一點更動就大呼受不了,認為影響效應會動搖產業根基,甚至讓經濟陷入谷底。 如果我們把證所稅討論時的商業人士形象,跟財經媒體當中所建構出的完美樣貌互相對照,就會發現這真是一個讓人精神分裂的世界。從1970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石油危機、台美斷交等挫折中成長的台灣商業、金融業菁英,理應是見過大風大浪,有足夠的處理經驗,但是一遇上證所稅,應變能力、接受態度卻幾乎完全破功。 更特別的是,台灣的資本家對於政治環境的變動,並非毫無國際經驗。遠的例子不說,近的就有全球性的巴賽爾協定,這幾乎是來自於業界外部的強制性政策,本地業界只能被動的接受,然後進行自我調整。照理來說,商業界對於這種突發性、自己無法掌控發聲的政策性變動,應該有很豐富的處理經驗。但是現實卻顯然不是這樣。號稱有國際化視野、在國外走闖的商業菁英,遇上證所稅議題時,沒有看到見過世面的豁達,倒像是錙銖必較的販子。 而且,最大的矛盾之處在於,只要稍微讀過一點台灣歷史,幾乎都會接受「目前的台灣政治、經濟,在管制上比1980年代要來的寬鬆」的看法。那麼,為什麼在管制較多的政治、經濟環境時期,仍能成長茁壯的商業界,在目前已經顯得寬鬆許多的現代,一遇上政策變動就宛如寸步難行?到底是環境變了,還是商業界的企圖變了? 如果我們把台灣的商業界,看成是一個具有人格特質的整體。那麼,在公開場合、媒體報導下的商業界,就像是一個歷經風浪、謀定而後動的沉穩壯年人,而在證所稅議題中的商業界,則像是焦慮、緊張,然後在驚惶失措中叨叨不休的青少年。 證所稅的議題,早已經超越稅改、公平正義的範圍。從商業文化、公關形象的角度來看,證所稅這個議題,掀出了整個商業界的底。 |
(回目錄) |
左右看:30歲以下6成月薪不到3萬 |
左看:不是世代問題
近日主計總處發布統計資料,指出去年30歲以下受雇者有62.9%的月薪不到3萬元,引發議論。由於統計敘述方式的影響,許多評論皆將之視為青年世代「窮忙」的表現,殊不知此議題與青年世代並無本質關聯,乃是台灣資本主義的結構病徵。 首先,低薪根本不是甚麼世代問題。近10多年來台灣全體受雇者的薪資停滯,早已人盡皆知,且其平均薪資,根據主計總處的同一調查,也僅有3萬5千元左右,與前述的3萬元標準其實相去不多,而全體受雇者之中,月薪不到3萬元者,也高達42.83%。換句話說,更貼近現實的描述或許是:全體受雇者的薪資普遍低迷。當然,在經驗上,低薪現象確實較易出現在年輕人身上,但拿年輕人的某些特質說事,無法解釋年輕人的平均薪資,連同全體受雇者薪資一起停滯乃致倒退的現實。 統計數字本來就有多種敘述方式,薪資高低可以依照性別、年齡、地區、職業、雇用狀態等等樣本特性任意劃分、貼標籤,並不意謂這些特質與低薪有甚麼因果本質聯繫。但在大眾媒體上卻很容易渲染出「因為年輕所以低薪」,從而把低薪的焦點從結構性問題轉為個人或世代特質的迷思。 台灣社會的整合運作機能似乎逐漸失靈,近來有幾項與青年世代相關的新聞,都不約而同地指出了這一點。 首先,日前教育部發現,今年各大專院校的延畢人數創新高,達5萬4千多人,比去年又增加了近1千人;其次,日前主計總處則發布消息,統計全國30歲以下的受雇者有近6成3的月薪不到3萬元;接著,5月失業率為4.12%,但20到24歲失業率達12.19%,25到29歲失業率達7.02%,皆大幅高於平均值。這些統計數字清楚指出,年輕人正面臨一股嚴峻的社會排除過程,被排除出正常的人生畢業、就業軌道,排除出有能力過正常生活的軌道,排除出社會經濟生產的軌道。 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而只是冰山一角。更可怕的是,掌握這個社會的中年人們仍在將大量資源灌注在自己身上。諸如優厚的健保給付(中老年人使用最多醫療資源)、愈炒愈高的房價(中老年人擁房期待增值),以及持續攀高的國債(反正是下一代來還),其實都是兇悍的世代財富轉移。 當社會排除的對象從邊緣弱勢者轉向青年世代,排除青年其實就是排除社會的未來。 |
(回目錄) |
衛報週評:歐洲各國國內正出現對立 |
節譯■葉興台 但根據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歐洲國家還有一個很少報導的對立。這個對立比較不是民族國家之間的對立,而是歐洲國家因國內的南北衝突,導致區域之間被撕裂。義大利總理蒙蒂公開表示,非常擔心西西里會發生債務違約,惠譽信評卻認為違約不會立即發生。蒙蒂的談話是針對區域支出和南義大利地方政府公部門規模,所展開的國內政治攻擊。 歐洲高收入國家區域的財富落差越來越大,如今又因前工業區的衰落這個新問題,導致區域財富落差進一步擴大,如英國的西米德蘭茲郡(West Midlands)或比利時的瓦龍區(Walloon)。有些國家仍在努力解決農業區落後的老問題,如義大利的普利亞(Puglia)或西西里。 研究顯示,英國等歐洲北部國家的國內不平等,比義大利等歐洲南部國家更嚴重。若將最富裕地區與最貧窮區域的人均所得做比較,英國區域財富的落差更嚴重。在義大利最貧窮的卡拉布里亞(Calabria)和坎帕尼亞(Campania)等區域,人均所得為最富有區域的一半,但英國最貧窮的莫西塞德郡(Merseyside)或南部的約克夏郡,人均所得與最富有地區就差得多。63%義大利人口達到全國人均所得的中間或更好,英國僅32%。這種不平等日益擴大,在歐洲各地助長了新的區域民族主義。 歐洲的很多區域對於無法隨心所欲總是感到不悅。更糟的是,現在不再是貧窮區域要求更多,而是富有區域要求少付一點。這種有能力付更多、卻不願付的政治,已創造(invent)出兩個富有區域:位於義大利北方的波河河谷(Padania)和比利時的法蘭德斯(Flanders)。分別在義大利北部和比利時竄起的民粹政黨北方聯盟(Lega Nord)和弗拉芒利益黨(Vlaams Belang),結合了區域認同政治和選舉投機主義,但他們的經濟主張持續與都會政治菁英不同,也反對重分配的稅賦政策。 在實施撙節措施後,國內的分配衝突如今正溢散到主流政治,尤其是在西班牙等實施聯邦體制的國家,西班牙的17個區域政府管理學校和醫院,占逾半的公共支出。今年1月,中間偏右的西班牙政府預付了80億歐元(台幣2,960億元),讓區域政府可以支應各種支出;今年4月,西班牙總理拉荷義要求區域政府刪減預算赤字一半,對於不願配合的區域政府,揚言要收回他們的預算控制權。 連德國國內也出現這類緊張。由中間偏右的基民黨(CSU)主政、富裕的巴伐利亞邦,也在學這一招。德國的政治向來是尋求結盟和共識,促使各黨派一致對外將希臘人當作代罪羔羊,過去也不允許對前東德地區的內部分配有任何質疑,但這個問題已被巴伐利亞邦邦長席赫夫(Horst Seehof)提出,他最近質疑統一團結稅(solidarity tax)分配給其他邦的合法性。巴伐利亞邦每年要上繳的統一團結稅,金額達70億歐元。 英國看起來並未出現這種區域民族主義,但那是因為英國的民粹右派,如英國獨立黨(UKIP)和保守黨的後排議員,只關注如何向歐盟當局要回權力,而降低公共支出已導致大批公務員和福利津貼被裁減,傷害新工黨的區域政策。但若英國財政部繼續削減100億英鎊(台幣4,800億元)福利支出,保守黨內的民粹政客要忍耐多久,才會大發議論? 若從更廣泛的歷史觀點來看,新區域民族主義的出現模式確實讓人沮喪。西歐在1930年代經濟災難後的遺產就是,透過社會安置(social settlements)來重新創造國家,而這個社會安置是由新的經濟管理政策、區域援助和社會福利所支撐。如今,這種社會安置正遭到享有特權、通常與中央政府結盟的新區域民族主義攻擊。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