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2-22─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2-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2-22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江宜樺的幸福障礙 |
日前,主計處向行政院長江宜樺報告「幸福指數」草案,已近拍板定案階段。力推幸福指數的構想,始於總統馬英九的競選承諾,中間經過陳冲,若一切順利,最後應會成於江宜樺之手。 幾個月後,幸福指數或許不是江宜樺最值得稱道的政績,但卻很可能成為江宜樺頭痛的一道難題。理由是,官版的幸福指數和民眾的幸福感,無論如何一定存在落差,甚至鴻溝,其結果反而會複製了馬總統與江內閣都是和民眾脫節的「書生治國」刻板印象。 更值得注意的是,官版的幸福指數將分成兩部分。一是「國際版」,完全與OECD的「美好生活指數」接軌;另一則是「在地版」,希望推出切合民眾需求的「台灣幸福指標」。 第一部份,技術面的問題不大,只需套統計數字即可,但後遺症卻不小。試想,就算台灣自行和OECD比較,幸福排名落在「前段班」又如何?能夠遽然解釋為台灣比某些OECD國家人民更幸福嗎?在此之前,馬英九經常引用國際評比來佐證「台灣經濟不差」,結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不難想見,儘管言稱幸福,但這種國際評比方式難免會引來「換湯不換藥」的無感批評。 類似批評,倒也非無的放矢。例如,當不丹因高舉「國民幸福毛額」作為施政目標而成為國際顯學之際,人們並沒聽過不丹的幸福國度打造要做到「超趕」,反而是以保持自身獨特性與完整性為優先。同樣地,台灣人的幸福感也不可能因為他國幸福感的相形低落而為自己加分。 相形之下,第二部分的台版在地幸福指標,應該更重要,卻也不容過份樂觀。如果這些指標確實攸關民眾切身的幸福感,則指標產生的過程理應進行大規模的民意諮詢與調查,才可能儘量貼近一般人的生活感受。但迄今為止,該部分的指標研擬似乎仍侷限於制式的官僚內部作業。若真如此,則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其道理就像「民主」應是以人民為主,而非為民作主,幸福亦如是。 施政以幸福為目標並沒錯,這是戰略的成功,但一連串的戰術錯誤,卻極可能讓官版的幸福指數陷入噓聲大於掌聲的窘境,而這恐怕是正埋頭研議的官員們不得不開始準備面對的「損害控管」。 |
(回目錄) |
左右看:中國大陸的經濟前景 |
左看:三大弊病
全球資本主義面臨空前危機,歐美日等各先進國不是在苦撐待變,就是鋌而走險,開始操作匯率大貶值企圖做最後一搏。在這局勢下,中國大陸近年來還能維持高達年經濟成長率8.5%左右,而且其內需市場也正不斷擴大中,實質上已成為驅動全球資本運作的最重要引擎。 因此,中國的問題不在是否已崛起,而在崛起後能走多遠而不摔跤?從幾個方面來看,答案並不樂觀。 首先,中國大陸今日的經濟繁榮乃是運作在一個深陷於全球資本體系內的機制,它的發展不可能自外於全球資本的邏輯。因此,中國大陸資本主義經濟一時的繁榮,有朝一日也會陷於平均利潤率不斷下降、財富不斷集中化、與資本壟斷化的惡果,而終至於惡性循環中。當年日本的經濟難道不比今日大陸更繁榮嗎?如今又如何呢? 其次,中國大陸經濟乃是典型的掠奪自然資源、缺乏環保管制的暴發戶發展策略,這種竭澤而漁的經濟發展模式,又能支撐多久? 其三,中國大陸經濟是由中共當局一手掌控,號稱為國家官僚資本主義,即使它有多精巧、嚴密管理,又豈能壓制內部矛盾於永久呢? 這三大弊病不解決,今日的崛起不過是為明日的瓦解做對比罷了。 在剛過去的春節裡,全中國大陸約有4.4億人次分別乘火車、汽車、飛機出行。 而中國大陸人口目前約有13.5億人口,即大約有32%人口集中在7日內在全中國大陸境內遠程移動。這4億民眾中,只有642萬人是搭乘飛機,但這民航旅客運輸量卻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8%,遠高於鐵公路的旅客成長幅度。 上述數據反映了三件事實。其一,在大陸經濟不斷持續發展下,吸引了內地大量民眾要遷移到沿海一帶城市中來打工就業。其次,在民眾所得不斷提高下,中上階層民眾已有相當消費能力來搭乘飛機,而且這中上階層民眾所得成長幅度顯然遠高於一般水平民眾所得成長。 其三,中國大陸目前交通軟硬體建設尚無法即時、完美地因應近年來不斷攀升的鉅量交通需求,大陸當局過去甚至曾下令沿海工廠必須留守6成左右民工在廠內過年節,以控制交通流量! 總結的說,中國大陸的「春運」現象,反映了中國大陸除了經濟繁榮外,還須有整體配套措施,全面規劃、掌控經濟大力發展後所帶來的整體社會轉型之種種問題。只要中共當局能做好這全方位管理者角色,中國大陸的崛起才真正到位。 |
(回目錄) |
咄咄集:當爸媽是自己的老師時 |
■吳忠泰 這兩個案子,因為又牽涉到目前升高中職的免試入學是採計了國中在校成績,影響深遠。教育界不能不深省:為何整個學校體制對於公共事務的規範毫無警覺?讓一個明顯應迴避的事情,因為未迴避而造成自身和教育界的傷害。 教師可以怎麼做呢?有一個朋友的例子,說給大家聽聽: 朋友的孩子才8歲,社區裡舉行歲末聯歡,在摸彩的時候,因為獎項太多,主持人最後給小朋友上台幫忙抽獎。許多小朋友都上去兩、三次,第四大獎烤箱的摸彩又輪到朋友的孩子摸。摸彩箱是透明的,剩下的摸彩單約30張,結果主持人唸出得獎人,正好就是朋友的孩子。一時之間,空氣凝住了,朋友在幾秒鐘之內就拿出3千元,向自己的孩子買下烤箱,讓主持人繼續邀請其他小朋友摸獎。但是孩子不是一下子就同意,孩子堅持真的恰好摸到自家的摸彩券,為甚麼不能帶回去?朋友以堅定的態度要求孩子配合,最後孩子拿著3千元和摸彩券離開會場。 在這過程中,朋友特別提醒我,當時僵持不下的時候,現場並沒有人勸他不要為難自己的孩子,也沒有人勸他一定要這麼做。大家是眼睜睜看著父子要怎麼走下去,他至今仍慶幸用3千元在第一時間保護了自己家庭在那個社區的風評(他們剛搬進去第二年)。而3千元和摸彩券現在就放在孩子的獎狀本裡,成為全家的記憶。時間過了兩年,孩子更成熟了,更瞭解父親當時不是認為他作弊,而是要保護他和家人不被懷疑,這就是朋友想留給這個家庭的家風。 台北市政府已在去年下半年,針對國中教師有子女在該校就讀的命題或評分進行檢討和防弊,據我瞭解,幾乎所有老師都是支持的,因為不但可以防微杜漸,也等是保護自己和孩子的名譽。教育人員可以要求社會尊重我們的自律自主,但是建立客觀規範的努力仍然太缺乏,教師和校長都一樣,自尊心太強,一碰到他律的挑戰,就喊「被壓迫」、「被抹黑」或者「有責無權」;如果把我們的自尊心放低10公分,加一點公民社會的透明度在裡面,相信校園會更進步,也會得到社會更多的肯定。 |
(回目錄) |
貓眼的世界:島民 |
■黃懷軒 我時常覺得在台灣唯一重要的東西就是錢,上自政府政策,下自百姓所求,不外乎都是錢錢錢。我們的政府一天到晚想方設法想要振興經濟,說是要讓人民有更好的生活,但提出的政策總是目光短淺,只是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弄到最多的錢或效果,讓施政結果的數字變得好看,讓下次的選舉有數據可以拿來說嘴;民間的風氣其實也沒有高明到哪去,總是想著怎樣的法令或制度可以最快的讓在地人賺到錢,至於可以賺多久、環境是否被破壞、是否可以永續,基本上都像是靡靡之音,吵鬧一下,虛應故事敷衍一番就當是解決了。企業家錢越多事業越龐大說話就越大聲,政府像是企業的應聲蟲,企業喊話了,政府就要忙著出來回應,企業要是夠大夠有錢,政策就準備要因它轉彎改向。從基本工資爭議、海灣開發到博奕特區設置,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政策,無一不是如此相同的觀念所造就的戲碼一再上演。 富可敵國的鴻海郭董,出來放個話指示應該要在哪開賭場發展觀光啥的,媒體就要爭相報導。行政院長、新北市長,民眾百姓都要趕緊出來回應一下,給足了面子。這又是另一個討人厭(起碼討我厭)的台灣特色──目光如豆加自我感覺無敵好,某方之霸就懂得了全世界,就什麼都會了,什麼都可以指導了。你懂的說,不懂的就請緘默。這道理島民們就是學不會,金錢權力身分地位有了,再蠢的話說出來都會是對的,都會有人聽,島民已經崇尚金錢與名氣到一種近乎變態的地步。 民主社會的政府就是民間風氣的縮影,怎樣的人民就會造就怎樣的政府。我們不在乎歷史人文、不在乎環境、不在乎後代,人人都想著如何能夠最快的顧好自己的荷包。於是我們的政府只能保護企業,不能保護基層勞動者,也不想顧及環境的永續,如何讓人民最快賺到錢成了政府最大的恩惠。這樣的當權者或是政府機器豈不是很低能?儼然只是一部掛著人民旗號的金錢機器。 如果這島真像我們說的這麼好,是個美麗的民主之島,那麼路人甲的意見與財大勢大企業家的意見理當同等重要,而這樣也不過只是最最基本的第一課而已。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