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發報時間: 2013-03-13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1%的愛,兒獲新生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3-13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3-13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喪失的,不是吸收人才的薪資能力

媒體對於台灣高等教育的熱門報導題材,就是吸收國際級人才的能力無法國際化,簡單地說,就是財力不如人,無法比照國際的通行水平延攬優質國外學術人才,甚至連本地優秀人才都可能因為國內薪資不如國外而被挖角出走。此說法當然啟人疑竇,不過,在本地讀者對於媒體報導內容鮮少懷疑的狀況下,一個「學術人才急需搶救」論述在正逐漸成形。

讓人懷疑的原因在於,將薪資跟人才畫上等號的說法,是完全違反經驗法則。

只要稍稍翻看知名學者在成名後的「夫子自道」、心路歷程,幾乎都會看到學者堅持理想、不求報償的說法,其中甚至有不少諾貝爾獎等級的大師會強調,研究過程的成就感更勝於金錢回報。至於初出社會的新鮮人,幾乎都聽過要對工作抱持熱情、理想性,職場生涯才會走得更長的說法,甚至,就算是年輕人一心「向錢看」,也不乏前輩告誡「年輕人不要只看物質報酬,可以忍受較低的薪資,換來寶貴的職場經驗、專業知識,才能讓人生走得更遠」。似乎全世界的職業倫理都有相同的價值,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輕財重義的特質。

怎麼場景一換,換成本地學術機構要延攬國際大師時,總是遇上只向錢看的怪咖?變成沒有待遇就沒有人才?這絕對不合常理,也不合於歷史經驗。

台灣延攬國際人才,並不是始於今日。40年前,台灣能支付的薪資遠遠遜於美日等國,1970年代台灣經歷台日斷交、退出聯合國、台美斷交等外交事件後,島內的物質條件、社會氣氛更是不如當時被看成是先進的美國、日本等國家。然而,大量的留學生卻願意在當時放棄美國的豐厚收入、職業前景回到台灣。這種情形不只存在於學術界,1970年代末期,台灣要發展半導體產業時,同樣遇上薪資條件不如人的窘境,但是這種狀況並無礙於台籍、華裔人士從美國到台灣進行創業,甚至在這過程也有大量的外籍人士願意跨海來到台灣。今日的學術界中堅層的資深學者,以及產業界的大老,幾乎都經歷過那一個開疆闢土的艱困時期。

如果我們認為延攬台灣在海外的菁英、國外的優秀人才,只能靠著薪資這一個物質條件,那麼,要怎麼解釋1970年代到1980年代時,台灣的物質條件、社會環境遠不如國外的狀況下,卻還是能吸納優秀人才?

因為,人不是經濟動物,只會用薪資來考量個人的職場聲生涯。就算是與金錢為伍的產業界人士,或是對於學術前途步步精算的學者,在面臨職業的抉擇時,仍會在物質條件以外有其他的考量。1970年代冷戰對峙正熱烈時,台灣的人文、社會學科研究題材,曾經是作為一個理解中國、華人世界的前哨站,所以,即使在物質條件、社會氣氛都不甚佳的狀況下,仍會有國外學者絡繹不絕地來到台灣進行學術交流,甚至以台灣作為研究的課題。1970年代東亞的經濟開始蓬勃發展,亞洲四小龍的封號正逐漸為世人所知,西方的企業認為此地的前景看好,因此,基於東亞市場的整體布局,開始將台灣視為可以長期經營的據點,即使當時台灣的經濟實力、工業技術都與先進國家有明顯的差距,但是仍有大量的專業人士願意到台灣停留。

如果要比較基礎環境、財力基礎在全世界的位置,台灣目前的狀態要優於40餘年前,然而,今日台灣在吸引國際人才、台籍留學海外的回流人才上,卻似乎除了物質誘因,別無其他優勢。除非是媒體片面解讀了學術界的需求,否則,我們只能套用一個陳腔老調:「貧乏得只剩下錢」。

(回目錄)




左右看:朝鮮半島兩韓停戰協定罷廢爭議

左看:美國「重返東亞」的河蟹外交

自美國向世界宣布其「重返東亞」的決心以來,面對各小國「經濟趨中、安全趨美」的態勢,美國以安全軍事的外交壓力,逼迫各國進行不對等的自由貿易協商,意圖挾軍事優勢讓各國吞銷美國牛與豬,力追出口經濟上落後中國的趨勢。另一方面,又掌握東亞各國恐懼朝鮮核武未爆彈之心理,介入強化韓國的海陸空軍事演習,並據此在東亞大張美軍基地。

殊不知現下自美國到聯合國鼓吹的「和平談判」,恰恰正是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在其1969年所出版的《核武與外交》一書中所言:「基於傳統良善信念的傳統外交手段,是無法與革命勢力達成協議的。因為這類政府並不在西方文明化的前提下進行溝通。不同勢力之間的外交會議,並不是那些革命勢力視為可達成協議、避免衝突的契機,而是一種透過大眾輿論的行程,拉攏其他國家形成盟友連帶的發展階段」。

咀嚼43年前季辛吉的話語,也許今日美國與聯合國安理會優雅地孤立朝鮮策略與離間中朝關係,加上單向促邀和平對話的整體棋局,正是另一齣國際地緣政治長青劇碼「傻蛋天堂(A fools’ paradise)」的上演。美國「重返東亞」的河蟹聯盟外交與孤立朝鮮策略,在此波冷戰潮裡加深的,不是鞏固和平與對話,而是敵視與引戰危機。
陳虹穎/文化評論人

右看:東亞和平危機與核武帝國主義

3月初,席捲台灣全島的反核大遊行,以及台灣民族精神為之大振的世界經典棒球賽;同時,壟罩朝鮮半島的戰備疑雲、美韓動員上萬軍力的聯合軍事演習,以及聯合國安理會發布第2087號決議制裁北韓行徑、北韓片面廢除兩韓停戰協定……等,均不約而同指向東亞詭譎的冷戰氣氛昇溫狀態。

在今年1月22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上,歐盟27個會員國同意針對北韓的核測試結果進行經濟與貿易性制裁,並禁止26個朝鮮人士與33個朝鮮組織的旅遊行動。隨著3月初至4月份美韓聯合的大規模陸海空軍事演習,在最新一波的戰局中,朝鮮當局已明確指出,美國因素是造就此波兩韓緊張攻勢的主因。

在國際媒體呈現的相互叫囂檯面上,我們能見的,是要求北韓放棄核武的聯合國安理會與美國的「和平談判」與經濟制裁勢力步步進逼,但反過來看,奇怪的是:這「核子俱樂部」創始成員與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會員相同,於是乎球員兼裁判的邏輯下,「核子俱樂部」的大國成員們可名正言順繼續擁核。另一方面,貧窮又不討喜的古怪北韓,拒絕和平溝通,抱著核武稱帝以反制帝國侵逼,就像被逼上梁山的孤軍,耀武揚威之餘,其實暴露更多的是被逼上絕境,不惜共存亡的生存恐懼。
陸已興/國小教師

(回目錄)



衛報週評:美國掩蓋伊拉克戰爭的真正成本

節譯■葉興台
根據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時,當時的布希政府預估,推翻海珊和建立一個可運作政府的成本約5百至6百億美元之間。這個預估錯得離譜,2003至2011年間美國在伊拉克戰爭投入的經費已達8,232億美元。有些預估認為,若將照顧傷兵和遺屬的長期成本算入,最後的花費將高達3.7兆美元。

有關伊拉克戰爭最驚人的事實是,所花的成本一直沒有入帳,美國民眾根本看不到。這是經過設計的。布希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基本假定在於,若能讓美國民眾和華府國會議員相信,這場戰爭幾乎不用花什麼錢,在政治上就能獲得支持。但伊拉克戰爭的不可告人秘密(布希政府和民主黨鷹派知道,但絕對不會承認)是,美國民眾只有在獲得保證,推翻海珊幾乎不用花納稅錢的情況下,才會支持這場戰爭。

伊拉克戰爭真正成本被隱藏起來的最明顯方式,就是使用追加撥款(supplemental appropriations)來支應占領伊拉克。根據一項預估,2003至2008年間,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成本有70%是用國防部年度預算以外的追加撥款或緊急撥款來支應。這些撥款讓布希政府避開國防部支應戰爭的預算被刪,讓國防部的計畫得以繼續執行,躲過國會的監督。

由於伊拉克戰爭的成本不用入帳,國防部得以繼續花錢購買高檔軍事設備和尖端科技。但就財政角度而言,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骯髒戰爭宛如從未發生過。

更糟的是,布希政府用赤字支出的方式掩蓋戰爭的成本,確保布希執政期間美國民眾不用面對這個成本。儘管共和黨人最近對美國政府負債感到不滿,但在布希執政期間,他們聽從副總統錢尼的看法,認為無需擔心赤字,繼續無限制地支出各項國內計畫。布希政府鼓勵美國民眾花錢和享受生活,卻用信用卡支付美國民眾不想還的占領伊拉克費用。

多數美國民眾未被要求為伊拉克戰爭做任何犧牲,這場戰爭的實際成本局限於參戰和戰死的1%美國人。因此,美國民眾從未被迫面對把借自中國的錢,大舉投入於貪腐叢生的伊拉克維安工作是否值得,或重建迪亞拉(Diyala)的基礎建設比重建費城更有道理。

不讓美國民眾知道伊拉克戰爭的真正成本,後果之一就是詐欺、浪費和濫用的情事一件件爆發。伊拉克重建特別督察長(SIGIR)的最終報告預估,美國為投入伊拉克的重建達6百億美元,但因貪污和浪費至少損失80億美元。

多數的重建支出都沒有達成有用的政治效果。就如美國國安記者艾克曼(Spencer Ackerman)所指的,伊拉克官員無法說明美國占領期間所管理的任何一件完工的建設案。數百件思慮不周的建設案和不完整的構想,讓美國的重建努力大打折扣,也大大解釋了美國打出爭取伊拉克全民支持的口號,卻從未成功,伊拉克仍不是中東地區支持美國的堡壘的原因。

美國用未經監督的緊急撥款來支應占領伊拉克,讓數十家私人企業的行為像飼料槽邊的豬(act like pigs at the trough,譯按:形容企業的貪婪),浪費納稅人的錢在一些無謂的支出上,任憑暴動在他們周圍肆虐。這些私人企業膽敢如此貪婪,因為美國政府亟需利用他們來向美國民眾掩蓋伊拉克戰爭的真正成本。

不讓美國民眾知道伊拉克戰爭真正成本的另一原因是,派遣美軍至海外的成本節節高升。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機構的預估,2005至2009年間,美國每名士兵平均每年在伊拉克的執勤成本達46.2萬美元。為了控制成本和避免強制徵兵,美國同時求助於私人的軍事任務承包商(private contractors),在戰爭高峰期間,這類民兵的人數超過10萬人。

但這項政策引發反彈,因私人軍事任務承包商的花費和徵兵幾乎差不多,根據一項預估,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期間,美國因為聘用私人軍事任務承包商,每日的損失高達1千2百萬美元。私人軍事任務承包商擁有的唯一優勢就是,讓美國民眾誤以為他們不用為伊拉克戰爭復初任何代價。

美國為了掩蓋戰爭成本而依賴私人軍事任務承包商,已為伊拉克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很多私人軍事任務承包商的行事魯莽,有時甚至任意射殺擋路或認為有威脅的人群,讓伊拉克民眾對美國更生反感。

在美國撤軍後,伊拉克政府仍得應付數十家私人軍事任務承包商,很多承包商仍與美國有合約,在違反伊拉克法律下執行任務。根據去年2月的預估,在美軍撤出後,目前伊拉克仍有109家私人軍事任務承包商,武裝人員達3.6萬人。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手機王 2009 年 5 月新機月報@【SOGI 手機快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3-12@【立報─言論廣場】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3-13』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