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4-26─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4-26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4-26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得獎不是一切 |
報載,德國iF設計大獎,百件入圍作品裡,台灣的大學包辦30件。能在有「設計奧斯卡」美譽的國際評選裡,囊括佳績,值得為這些初生之犢慶賀。 此外,包括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台灣也經常是座上贏家。多年下來,國人對這些捷報,並不陌生。 按理,有這麼多富有創意的年輕人在國際上嶄露頭角,台灣理應是「設計大國」,至少不輸泰國這個後起之秀,但幾年下來,台灣不但和「設計大國」的美夢無緣,連當年得獎的新秀,之後也似乎是「開高走低」,銷聲匿跡居多。 人都到哪裡去了?這個問題耐人尋味。但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台灣廣義的文創設計,是否就像早年的棒球那樣,少棒時期個個虎虎生風,但隨著年紀漸長,反而向昔日手下敗將拱手稱臣? 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追蹤何以台灣的設計新秀「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但至少有兩個思考線索。 其一,台灣只有文創設計,沒有文創產業。當然,文創產業是一碟無所不包的拼盤,但與其爭論定義,不如回歸最傳統的「產業」本身。如果台灣的產業活動在國際分工裡,沒有品牌,且以代工為尚,則再好的創意也無可應用的出海口。 換言之,學生時代再多的創意、再好的設計,都是過眼雲煙,因為它無法化為經濟肌理,其情形就像李約瑟研究中國不乏「科學(技)」創新,但歷史證明,頑強的封建體制就是無法引燃工業革命。 其二,台灣的大學雖說師生互動疏離,但遇有賽事,師父在徒弟背後加持的現象卻屢有聽聞,因為這不但涉及老師的「業績」,更涉及校譽與招生。 包括PISA,這項由OECD推動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教育部與國科會也涉入推動,建立樣本試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學生拿好成績、國際排名居前似乎都不意外,因為我們「拉高規格」,幾乎和「輔導」劃上等號,但好成績並不代表知識與技能的提升。 現階段,我們該做的是,好好瞭解那些有志於文創設計的年輕人,究竟日後職涯為何?瓶頸又在哪裡?別忘了,國內大學的文創相關科系一個接一個冒出來,為了應付少子化的招生,心態上恐怕都是有獎必競,而且志在必得,但究竟實質意義何在?如何和就業的最後一哩銜接?應該是更迫切的議題。 |
(回目錄) |
左右看:如何化解恐怖主義? |
左看:無法化解的衝突
在十餘年前的911事件、兩年前的獵殺賓拉登後,美國波士頓市的爆炸案,又是一場沉重的政治悲劇,深刻地反映了作為西方資本主義世界霸主的美國,與阿拉伯地區所孕育出來的激進伊斯蘭教分子之間的衝突,在可預見的未來,恐怕都將以如此都市化的游擊、自殺式、且無固定戰爭領域、軍人與平民之分的非典型戰爭行動來呈顯。 我們若以所謂「恐怖主義者」一詞來標籤化這些激進分子,根本無以突顯出其複雜的政治行動意義。 當兩個社會之間因為利益衝突大到無法以和平談判或利益交換來解決時,所採取的有計劃之軍事行動就是所謂的戰爭,而戰爭當然就是暴力,而暴力又豈能不恐怖呢?當幾個戰敗國在投降結束戰爭之後,之所以能舉國和平融入到戰勝國所主導的世界局勢中,這意味著這幾個戰敗與戰勝國,除了一時的激烈利益衝突外,其實還是可以找到共通的理性價值標準。 但這基本共同性,卻在今日的西方主流社會與阿拉伯地區之伊斯蘭教激進分子之間(包括深受壓制的巴勒斯坦人民)幾乎蕩然無存,這些被美國強權軍事所擊敗的弱勢者,除了繼續亡命式抗爭外,他們又能如何呢? 近日,美國波士頓市發生兩位伊斯蘭教徒青年兄弟在熱鬧的公共空間置放炸彈,炸死3位無辜民眾並傷及多位民眾。可以確認的是,這是典型的恐怖主義者行動,這兩位俄羅斯車臣地方出生的年輕人,雖早已長居美國並歸化為美國公民,但卻深受伊斯蘭教激進思想的洗禮,而犯下這不可饒恕的罪行。 這20餘年來,在蘇聯共產世界瓦解、中國大陸深化市場經濟改革的道路後,西方民主社會唯一真正的死敵,顯然就是還處於神權威權政治、毫無男女平等價值的幾個阿拉伯政治國度,尤其是其中幾個革命教派所直接主導的各類恐怖主義政治,如賓拉登的蓋達組織、阿富汗的神學士政權等。 一個文明傳統或體制,若有其內在的根本因素而不求物質文明進步、社會文化更驅近於理性,則市場經濟是無法轉化這傳統文化為現代文明。過去的共產蘇聯之所以瓦解,今日的中國大陸之所以繁榮轉型,一言以蔽之,正在於這兩地的社會有其內在的理性因子,渴望經濟繁榮,所以一旦市場經濟打開了其封閉的大門,就是這兩地舊社會轉型的開始。 以此來看,阿拉伯的民主之春恐怕難以擔負起這沉重的歷史轉型角色。 |
(回目錄) |
咄咄集:工會與年金改革 |
■羅德水 觀諸朝野立委動向,年金改革角力戰場已正式移轉至國會。與此同時,各工會則積極串連發聲,五一「官逼民反」大遊行首先登場,接著還有教師工會「打掉爛案、導正改革」525行動方案。無須諱言,遊行自有集體施壓迫使官方讓步的期望,惟分析現階段社會關係,工團必須克服的挑戰委實不少。 首先,橫柴入灶的行政部門:由行政部門主導的年金改革,最讓人不齒的,不僅是官版的違反學理與邏輯錯亂,主事者一副捨我其誰的改革者姿態尤其讓人作嘔,結束行禮如儀的說明會後,最新情資顯示,官方代表已在立法院散播教師工會無視國家財政、執意反改革的謠言,面對這樣顛倒黑白、如此肆無忌憚的官方,各工會須有相應作為。 其次,各有盤算的朝野政黨:年金改革牽動朝野角力,兩黨互提版本不讓人意外,但如果連「平均月投保薪資」都要有10年、12年、15年的爭辯,如何期待朝野能有改革共識?我們既反對官版的假改革方案,更擔心年金改革在各方算計之下無疾而終,一言以蔽之,「鬥而不破」正是年金改革鬥爭的最高指導原則,下階段尤應反守為攻提出工人版改革方案。 再者,相對不友善的社會氛圍:輿論之所以對公部門受雇者抱持敵意,相當程度出於台灣紊亂的制度使然,誠如所見,儘管教師工會一再澄清,一般社會理解仍然誤以為,所有軍公教都享有高所得替代率;而明明年金改革方案,是大砍軍公教、小砍勞工,還是有立委大喊「只改勞工、不改軍公教」,對此,公部門工會應加強宣傳與社會連結,使討論主軸回到國家與人民、回到雇主與受雇者,回到總體社會安全制度。 最後,不同世代相異的期待:迄今為止,各工會仍以捍衛確定給付制為目標,可對年輕世代受雇者而言,若非相對冷漠,就是已然對集體主義的共同帳戶制喪失信心,甚至轉而認同個人帳戶制,工團應全力拉近各世代受僱者的互信與一體感,落實世代理解與包容。 觀察當前社會情勢,可謂縱橫交錯層層疊疊,互為因果又彼此牽制,面對年金改革這等國家級陣仗,個別受雇者不可能有單獨對抗政府的可能,工會正是有效整合內部意見與進行外部對話的理想平台。加入工會鬥陣相挺吧!此時此刻,捨工會難道還有什麼力量能拆穿假改革的騙局? |
(回目錄) |
貓眼的世界:鐵娘子與博物館(三) |
■黃懷軒 佘契爾的政策促使英國的博物館面對市場壓力後快速調整腳步,開始靠新的展示設計思維來吸引參觀者上門。但是博物館經營者很快的發現只靠門票收入無法維持一座博物館的龐大開銷,必須透過其他經營手段來滿足參觀者各方面的需求;展示設計僅是吸引民眾上門的第一步,如何讓參觀者停留並掏錢消費則成了下一階段的改變重點。 英國的博物館在80年代開始思考參觀者除了學術、求知、教育以外其他的需求,開始設置餐廳提供食物,設立博物館商店提供紀念品及衍生商品的販售。博物館加入了市場性的考量後,為了支應開銷及營運,儼然已經轉型成為一門生意,這門生意不同的是除了將本求利之外,只要是經營得當,會是門對社會發展有正面助益的好生意,而這些市場性的改變後來也影響了世界各國的博物館政策及策略。 博物館為了自籌財源,積極發展展示的方式與技術,除了培養博物館自身的研究深度與呈現能力外,也會扶植其他與供需鏈相關的設計產業;好的展示吸引參觀者上門,促使博物館商店的營收成長,專業的博物館經營者將博物館商店視為博物館經驗的延伸,賣甚麼、怎麼賣都有其背後意義,博物館商店支援博物館的營運,也延伸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博物館收入增加,除了維持營運外,可以用來改善軟硬體設施,以吸引更多參觀者,增加民眾教育的推廣成效;營收也可配合政府預算輔助,支援各類大、中、小型研究計畫,計畫成果可以促進學術研究的發展,進而提升博物館的名聲與學術地位。 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公司(The British Museum Company Ltd.)及法國的RMN集團(Réunion des Musées Nationaux國家博物館協會)都是相關概念下的產物。國家可以透過法律規範、預算的挹注審核機制及法人股份的持有比例來監督博物館的營運。透過市場機制及完善政策監督的博物館產業,可以形成一個獨門的教育產業,減少政府預算的支出,既促進學術與大眾教育的發展,且提升了創意、設計、行銷、服務、製造等各相關領域產業的正向發展。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