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發報時間: 2013-07-12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徵 課輔人員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7-1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7-12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論創業的社會土壤

資本主義有一組雙引擎,一個是創新,另一個是創業。通常,有了這組雙引擎,資本主義會顯得生氣蓬勃,不致陷入「悶經濟」的困局。

當然,這組雙引擎還有更值得正視的漣漪效應:促進社會流動。創新,帶來了新的利潤;而創業,也能避免社會階級的僵固化。

基於上述理解,國內邇來倡議創業,堪稱用心良苦。

但任何的想法都不能脫離脈絡。就像是橘是枳,得視風土氣候而定。

在台灣,曾有一波創業潮,如果印象猶存,概以「黑手變頭家」稱之。在那個時代,台灣甫被整合進國際分工體系,外銷導向的工業化讓很多人在初具技術的基礎上創業,很多人不但因此發了筆小財,也圓了老闆夢。

70年代的發展,是台灣資本主義的「初升段」,由於機會多,所以也冒出了很多搶機會財的創業者。

但早年那波創業潮並非沒有代價。例如,「客廳即工廠」的口號,就是現在成本削減(cost down)思維的原型,那是血汗勞動拚出來的創業財。

如果說暢旺的外銷代工是當時創業的「拉力」,那麼「推力」是什麼?答案是,低度保障的社會安全制度。那是一種半強制的制度推力,它意味著如果繼續廝守傳統農作,毫無出路;而若進入工廠當起男女工,未來也不會有太大的出息。

時至今日,台灣仍對創業念念不忘,乃和社會制度的推力息息相關。「寧為雞首,不為牛尾」的俗諺背後,不啻說明了這個社會強調「自助」、「自救」,而非集體正義,畢竟創業是非常個人主義的英雄史詩。

明乎此,眼前這波台灣創業潮,或許也是新瓶舊酒。很多年輕人下海創業,不也是看穿了22K是扼殺青春的殺手?什麼是「貧富不均」?當這句話被複誦多次,而成社會共識的背後,難道不是告訴所有人:如果你終其一身打工受雇,並不會受體制所眷顧。

創業風興盛,固然可以歸結為創意、冒險等元素「藏富於民」,但也別忘了一個畸形的社會體制如何把人逼上梁山。這其實是一個更嚴肅的政治問題。

(回目錄)




左右看:如何解決職業運動員的社會贊助

左看:讓職業運動與市場脫勾

長期以來,台灣出身的職業運動員一直苦於得不到企業界或政府的資助培育;如今隨著謝淑薇與大陸女將彭帥共得溫布頓杯女子雙打冠軍後,這再度成為主流輿論的熱門議題。

事實上,這其實是一個假議題,或近乎沒有必要討論的議題。

理由是:既然是職業運動,這就意味著這是一個在有消費、營利的市場領域中的體育活動,那職業性質的台灣各項運動是否能蓬勃發展,提供職業運動員長期的培訓、生活待遇等良好環境,就端視台灣的職業運動市場是否夠大?舉例來說,只能養得起4支棒球隊的小規模職業運動市場,我們能期望它能提供一整套照顧職業球員的良好環境嗎?

其次,若要期待台灣企業長期大力贊助職業運動員,其前提是:這些企業必須有其全球品牌行銷的需求。例如宏碁電腦會贊助王建民,是因為宏碁電腦正積極進行全球品牌行銷,但台灣又有多少家企業需要行銷全球品牌呢?

最後,作為公部門的政府又為何要將資助職業運動員,列為整體社會體育政策之優先選項呢?尤其若這些運動並非是全民皆宜的運動(如高爾夫球)。

所以,真正的關鍵是:優異的運動活動,是否必須是市場化、商品化下的產物?
許若仁/社會評論者

右看:兩岸協力共享

近日以來,台灣體壇可說是捷報頻傳,前有莊智淵、陳建安勇奪世界錦標賽的男子雙打冠軍,如今又有謝淑薇與大陸女將彭帥共奪溫布頓杯女子雙打冠軍。再往前看, 幾年前的台灣好手,吳珈慶也是世界花式撞球冠軍。

相對於國際企業或政府對於職業運動員的贊助支持,台灣似乎做的太少,以至於前有吳珈慶奔赴中國大陸體育市場、莊智淵長年在歐洲打職業桌球,如今謝淑薇也傳出可有可能被中國大陸大企業挖角轉籍的新聞。

職業性質的體育活動是緊密的結合當地國家力量支持或企業資源的挹注。過去新興國家要想在世界舞台中有一席之地,除了經貿之外,就是體育活動,所以其國家政府無不全力培育自己體育好手,提供最好的專業訓練、優渥物質待遇等。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經濟的時代裡,真正有豐沛資源來長期培育職業選手就是全球化品牌的大企業。

以此來看,台灣既將與中國大陸發展長期和平關係,如政治上的一國兩制與經貿上的不斷融合,那如謝淑薇這類世界級的職業好手,如能受到擁有全球市場或雄厚政治勢力的中國大陸各方力量的支持贊助,又有何不好?這才是台灣播種、中國大陸支持、世界開花!
陳安君/大學教師

(回目錄)



咄咄集:老母也要被這樣服務

■吳忠泰

王品的服務人員總是蹲在你身邊為您點餐,總是再三體貼你的需要,我的朋友總是為這種服務讚歎不已,他說:你們教育界直接把學生交給王品教吧!

出身農村的我,沒有改變凡事自己來的習慣,用餐每多一分服務,我的自在就少一分,朋友笑我沒有福氣,對服務過敏。是啊,江湖廟堂各有背景,齋飯養大的人,豈能要大家通通來撞鐘?

說起過敏,古人對繁文縟節也會過敏、甚至反感的,所以孔子就講:「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說的雖是修身,但是要消化過於文明帶來的隔閡感,無論是工作或飲食,本來就是存在真功夫的;忽視這個內化過程,難免有沐猴而冠的危險。

典章操作,著重在由外而內以求教化,然而孔夫子也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我想問的是:在服務生再三的殷勤中,你也是自在的嗎?他們是融入的嗎?

在濃烈牧歌時代的風格中,紀伯倫對於工作這個命題,他說的是:當你們帶著愛工作時,你們就與自己、與他人、與上帝會為一體。什麼是帶著愛工作呢?是用你心中的絲線織布縫衣,彷彿你的至愛將穿上這衣服。是帶著熱情建房築屋,彷彿你的至愛將居住其中。是帶著深情播種,帶著喜悅收穫,彷彿你的至愛將品嚐果實。是將你靈魂的氣息注入你的所有製品。

但是餐飲業每餐的工作強度,不太允許你用修行者的歷程來完成,反而是改用熟練和慣性比修練快多了。所以要問的是:人人都可以訓練成功嗎?

我們知道前來王品應徵的年輕人,幾乎沒有不曾在王品餐廳用過餐的,可是並非所有的求職者都願來到王品,所以人們不能說因為在那看過一個又一個服務強度高的大孩子,就認為所有孩子都可以被教成那樣的。

更值得探討的是:人為何需要這樣被服務?或者說,平常過度服務別人的人,更需要在用餐時被精緻的服務回來嗎?這是一個補償的儀式嗎?

我相信王品們的魔法是:你我在職場來的心靈創傷,會在噓寒問暖式的服務中結痂,接下去,他們又用精緻的創意料理中刮掉了情緒的疤痕,加上了護膚霜,所以一頓美食下來,對於心靈飽滿的人,或許是不勝負荷的盛宴和儀式,對於打滾在工商社會的受雇者而言,卻是再簡易不過的速效藥劑了。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

(回目錄)
貓眼的世界:奴家思想

■黃懷軒

台灣這島上自認匯集了中華文化五千年來的精華,暫且撇開國家定位的政治問題不談,半世紀前的國共戰爭分別了台灣與中國,一大批來自中國大陸的文人政要達官顯貴與常民逃到台灣落地生根,加上中國長達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文化毀壞,這些大概都直接間接的造成台灣在中華文化上自認地位高人一等的心理認同。不管同不同意,起碼,我們這一代人是這麼被教大的。

不論台灣島上的人們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位置,在我看來,現在的我們倒是中國得很徹底,甚至比中國還中國;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奴性甚深啊。台灣人的奴性由上至下,從基層到高層,從窮人到富人,幾乎都一個樣,面對制度總是乖乖的服從,少有質疑;奸巧一點的,就想著如何規避制度獲得好處。公部門不論制度有沒有問題,一切只在乎合乎規定,依法行政,只要沒人吵沒出大事也就這麼一直湊合著。華人圈子千年來的儒家文化就是為了教出順民,越是不卑不亢,越是逆來順受越好,不論是官員或是人民,這點台灣真是做得可圈可點。

奴化的除了制度之外,還有思想。奴化的腦袋讓我們不思也不想,我們不習慣提出想法,不習慣提出質疑,不喜歡正面討論,總愛背後議論。年輕人在教育制度下越來越馴化,沒有目標,沒有熱情。人們看來自信滿滿,很有想法,但充其量都只是人云亦云,看看大家說啥就跟著說啥,跟著民意走,跟著名嘴走,這社會對公共議題看似意見很多,但實際上只有一種意見;島上充斥著廉價的知識,隨便上網Google一下就可以出來當專家,典型的奴性,因為自卑怕被瞧不起,所以要裝得什麼都懂。人蠢才好使喚,人奴才好控制,雖然政府成天喚著要人才,但社會及教育卻一直不斷的要把我們變成奴才。相較之下對岸媒體、學界及年輕學生們的思考卻極具自信,獨立、熱情且積極,個個色彩鮮明,早已準備面對世界。

我不是要談文化認同,更不是要說政治認同這種低能的東西。只是時常懷疑到底這島上的人們哪來這麼大自信,自以為是地看輕對岸。在中國除了黨國忠誠沒得討論,其他什麼都可以討論;在台灣卻是只有黨國忠誠可以討論,其他什麼都沒得討論,這種像是全民中邪的現象看在眼裡豈不覺得荒謬!?這兩相比較,我們的奴家思想,肯定要強些。
(展示設計師)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媒體觀察報第一期:我們需不需要近用媒體的更正答辯權?@【媒體觀察電子報】
無主旨@【嗷雜誌】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7-12』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