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4-01-06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徵人啟事】收容所零安樂死專案「行政監督專員」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4-01-06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4-01-06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審度柯文哲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4-01-06


民進黨台北市長提名的議題,已然被「柯文哲們」巧妙的轉化為「柯文哲要不要入黨」的問題,既不審問其政見、政策,也不度量其能力及操守,只見柯某一會兒自稱「綠營」;一會兒由其妻說他是「泛綠」;最近又創造了「在野聯盟」這詞,吵得沸沸揚揚。不過,柯某入不入民進黨、該不該入黨?其實是與台北市民最無關的茶壺風暴,唯一的作用就是讓柯某話題不斷,民調水漲船高。

民調高低和能否成功搏版面,一直是柯某最關心的事。之前呂秀蓮質疑他:「連自己研究經費都管理不好的人,怎麼有能力管理台北市政府團隊?」柯某卻說:「攻擊柯文哲不會讓呂秀蓮的民調升高。」沒錯,儘管質問柯文哲不會讓其他人的民調升高,但是一位市長候選人對於自己以及競爭對手的舉動,僅以「會不會讓民調升高」來度量,顯然過於膚淺。就讓我們來關心幾個實際問題吧!

對於國科會研究經費案,他說是有「好幾個」計畫因為經費混合報帳,有A計畫買B計畫的物品才造成混淆。可是調查局只針對他的「三個」研究計劃,而且重點是有沒有拿根本未曾發生實際交易的收據報帳,這麼簡單的事情,他已經說了1年,還是沒有交待清楚。

至於愛滋器官捐贈誤植案,他在法庭上說是「組織制度不完整的意外事故」,不過台大醫院「器官捐贈小組標準作業程序」這套制度,不就是他主導撰寫、設立的嗎?組織制度不完整,怎麼事前沒察覺?事後卻說「刀不是我開的、電話不是我接的、檢驗不是我做的」。如果真是組織制度的問題,那麼就算刀是他開的、電話是他接的、檢驗也是他做的,他一樣可以理直氣壯指出組織制度的問題所在。

此外,他擔任陳前總統醫療小組召集人,卻多次公開討論或批評病人的隱私,例如他說「阿扁已經是廢人了,不會再亂了」;並將精神科醫師在獄中和陳前總統的對話拿出來公諸於世,這是否已越過了醫病倫理的底線?

最後,在「白衫軍」萬人集會活動隔兩天,他赴北京參加「蔣渭水先生思想與事跡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是中共軍方對台工作的第一把手「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當時他得意的脫口說出:「這趟到大陸彼此統戰是免不了啦!」那時他已公開宣稱正積極準備參選台北市長,究竟與什麼人「彼此統戰」?這些問題,才是眾人應該好好審度柯文哲的重點。

圖說: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8月5日在北京參加蔣渭水研討會時表示,他參加這場研討會,是為「了解中國,被中國了解」。(圖文/中央社)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回目錄)




左右看:大埔更一審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4-01-06


左看:漫漫長路

2014年1月4日風波不斷的苗栗大埔事件,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更一審宣判內政部區段徵收違法、苗栗縣政府強拆違法。行政法院判決重點理由為協議程序不合理,為對土地價格進行實質協商,僅告知法定徵收價格。

至此,程序弊病已昭然若揭,然而,為政者以政殺人的核心病因更在於台灣對未來發展的混亂與空洞。

大量閒置的科學園區、公共工程,卻伴隨著徵收、開發不斷的巨浪,不僅是為政者以個人利益為上,更是台灣在全球資本主義殘酷的競爭下失去方向。台灣已然錯失進入核心資本主義國家的契機,中央政府只能一昧空喊開放自由經濟,地方政府只能緊抓以往風光的高科技業或黃色小鴨式的觀光業,寄望從人與自然榨出利潤,不僅為大企業主,也為維繫全國經濟不至崩盤。

因此,縱使制度日趨嚴謹,但在經濟的大旗下,權力者的手法將更加縝密,但更多老農、鄉親將被迫放棄多年的家園與良田,只為所謂公共利益。文化、農業與生態等長遠價值何以在整體社會發酵,不僅需要有正義二字,更要有具體的社會想像。

更一審僅有4戶勝訴,國賠未果,土地相關法令仍有修法長路,放眼根治之道,必須對抗大開發思維,重新摸索一個以人為本、小而美的經濟方式。抗爭修法的背後,這是條必行的漫漫長路。
林子暉/世新社會發展所研究生

右看:程序正義

苗栗大埔案被拆遷戶,控告內政部徵收土地違法,1月4日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宣判被拆遷戶,內政部徵收違法。本案關建在於內政部及苗栗縣政府在土地徵收協議價格程序有瑕疵,僅告知法定徵收價格,卻未進行實質協商。

綜觀大埔事件的紛擾,不外乎四字:行政怠惰,不僅在於協議價格程序明顯疏漏,牽涉人民財產權如此重大課題,卻未進行任何實質協商。往前回溯,徵收公告程序就已然輕忽協商所需投入的時間與人力,僅憑一紙公告何以安撫人心。

而苗栗縣政府又在未達成共識強行拆除,以致民怨一發不可收拾。

再進一步論,全台閒置科學園區土地超過20%,針對企業需求、地方政府陳情,浮濫處置,以致不僅浪費資源,徒然在各地徵收紛擾。以此歸納,行政怠惰絕非歸咎少數人疏失,更在於整個行政體系未上緊發條,官僚習氣,從中央到地方連鎖效應。

馬總統元旦文告,大力倡言拚經濟,期許透過自由經濟示範區讓台灣谷底翻身。但既要大力革弊,迎向全球,此時行政體系難道不該上緊發條,以整合協調台灣中小企業體系以提高競爭力,更進一步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而程序的嚴謹正是指標,否則何以在未來諸多勞資爭議、土地開發中力求民意支持!望內政部順應民意不提上訴之餘,更能體悟民心長久之計。
林泰佐/社會評論人

圖說:苗栗大埔徵收案更審勝訴,農村陣線聯盟與多個聲援團體及大埔4戶拆遷戶1月3日在台北召開記者會回應,並在會後呼口號,要求重修土地徵收條例,建立土地正義機制。(圖文/中央社)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回目錄)



哈巴狗電台:時間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4-01-06


■陳真

有人說我的哲學傾向是ahistorical,非歷史甚至是去歷史的,對此我並不否認;不但缺乏歷史成份,我甚且懷疑哲學與歷史兩套「語言」間「融合」的可能性。但我自小歷史雖沒念好,歷史感卻異常敏銳,凡與時間有關者常能察覺。人們眼裏的一張廢紙,我能迅速穿越時空,看見它未來的可能模樣與價值。不管你喜不喜歡,時間就是這樣。人事滄桑只是一種偶然,唯有時間必然;時間洪流把所有乍看不相干的萬事萬物全推到一塊。

那天,我走在西班牙地中海濱一個古羅馬競技場上,像個夢,多少人與野獸在此廝殺。但這千年舊夢不光是別人的,同時也是我的;在時間永恆的國度裏,我們全成為它的子民。這千年之夢若不是我的,難道我飄脫時間之外成為一縷游魂?

我喜歡梭羅,常覺得自己方方面面跟他很像,除了一點之外,那就是我不是宅男。我要是有錢有時間,絕不想窩在室內,更不想走入人群交談現實;能走多遠我就走多遠。哪天我要能飛,便直飛星際,把地球拋諸腦後。飛向太空幹啥呢?沿著某種軌跡,看看跟「這樣」不一樣的「那樣」,聽聽故事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訴說。

世界是無法理解的,因為它根本沒有東西需要理解,直到時間的畫筆在它身上寫下各種故事。套用《小王子》的話來說,直到你來把它「馴化」成為「你的」歷史,「你的」世界。在這之前,世界空無一物。

XX醫院挺熱鬧,附近一堆攤販與街頭演出,吃喝吵鬧。但你知道嗎?三十年前,有個餓得不成人形的醫學院窮學生幾次深夜來到這裏賣血,一西西五塊錢。那時的夜,靜得可悲。

旗津是什麼?不過是個髒亂海灘。但那個幾乎從不上課的大學生卻不曾在大海面前缺席;每到黃昏,他就像座銅像一樣孤坐海灘,直到月黑風高。

台南安平已成吃喝聖地,人潮氾濫,但四十年前一片荒蕪,那個有家歸不得的熱情少年,經常就睡在那片亂葬崗裏,細數碑上文字,望著星星發想。當時那附近常有許多羊,今日羊群還在,人事已非。

至於台北中山北路的馬偕醫院呢,波波和她的小孩就是在這裏被環保局的壞人給抓走的。牠的家和客廳已不見蹤影。每次經過,難免想念。上個月到台北反戰靜站,依例搭早上六點半的統聯北上,完事後特地來此,想看看那個曾經屬於波波的角落。

齊克果說,「生命往前走,但它的意義卻只能往後理解。」時間讓乾枯的事實變成各種故事。有些人確實不依靠世俗糧食過活,而是活在故事裏,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不信的話,我帶你來到窗邊,即便只是窗外一點似有若無的微風拂過,我都能告訴你這風裏的故事。
(醫師)

圖說:義大利羅馬競技場的外觀,圖攝於1890年。(圖/The Library of Congress 來源/Flickr創用CC)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回目錄)
看守台灣:環保署應說清楚、講明白的事情

■謝和霖

去年「假」字成為年度代表字,讓人欷吁不已。除了政治人物的喊口號、企業的不實標示或廣告,還有一種要不得、必須去除的虛假文化,在於公務體系對於公共事務的處理:公務體系常常為了政治人物眼中的政績、財團的利益,甚至自己的利益,而提供不完全、甚至不實資訊,以偏概全,美化現況,只提好處,不看壞處。如此對議題分析無法客觀中立,更偏離公共利益,當然得不到人民信任。

比如去年10月,環保署發表了一篇新聞稿,歌誦焚化爐對於國內垃圾處理的貢獻:強調焚化爐發了多少電,卻不告訴人民,以物質生命周期來看,焚化與資源回收再使用或再利用相比,其實浪費更多能源;把廢棄物焚化美其名為「廢棄物能資源化」,可以面對全球能源需求遽增及能源價格居高不下問題,卻不說明,能源價格居高不下在於化石燃料開採越來越不容易,而這些化石燃料其實也是許多「可燃」垃圾的原料,把垃圾燒掉,將使得這些資源數百萬年內無法再生,更加速化石燃料枯竭,惡化能源飆漲問題。

環保署不會告訴人民,由於焚化爐已供過於求,即使以事業廢棄物來填補焚化爐胃口,仍然填不滿,而可停掉好幾座焚化廠。為了解焚化爐垃圾量不夠燒的情形,我們意外發現環保署統計年報的垃圾焚化量與由各焚化爐過磅統計的垃圾焚化進廠量兜不攏,而且這兩者的差異從2007年前的1年16至26萬噸之間,陡升到2012年的92萬噸。當我們把這情形反映給立委林淑芬請其質詢了解真相時,環保署雖表示會立即改正,但在12月4日澄清新聞稿中,不僅不提這統計問題的發現是來自立委質詢,反而強調資源回收再利用率仍是上升的,雖然與之前發布數據有所落差。而且環保署更正的數字是「資源回收再利用率」,算進了底渣再利用,目的也是美化數字,而這也使得更正後數字僅比更正前少了1-3%。但若以不看底渣再利用的「垃圾回收率」,則更正後的數字比更正前少了2.1-6.05%。也就是2012年的垃圾回收率應為48.31%,而非統計年報上的54.36%。(統計年報數字迄今未更正)

至於原因,環保署新聞稿中更是含糊其詞,僅指出是分帳統計問題,「計算作業疏於適當之分流確認」。不過從這差異數字來看,分帳統計問題是老問題,但為何2007年以前這差異長年在16至26萬噸之間(占總垃圾產生量的2至4%),卻於2008至2012年期間增加到40至92萬噸(占總垃圾產生量的5至11%)?這期間國內到底發生了什麼巨大變遷,讓統計範疇有固定差異的數字,會急遽增加?希望環保署能提供中肯的答案,否則難保又給人「作假」的質疑。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第 九十三 期 2014.01.03 開放教育資源經營與財務模式初探(上)@【創用CC電子報】
媒體觀察報第六期:鼓勵優質兒少節目 培育台灣兒少傳播權@【媒體觀察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4-01-06』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