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09-05-12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新聞專區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5-12》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5-12》

本期內容
  ◎有毒食品 來自人為添加 
  ◎丹麥的再生能源發展 
  ◎公平貿易日 全球一起「鼓噪」 
  ◎科學家證實甲基汞形成原因 



有毒食品 來自人為添加
  ■傅恩過
以前,一般人認為嬰兒奶粉應該是高規格、嚴格把關的食品,雖然中國大陸奶粉含三聚氰胺事件,造成許多悲劇,總不免想,這是偶爾出現的少數不肖商人,為利益罔顧人命;不過最近美國抽檢當地15種品牌的嬰兒奶粉,發現全數含有過氯酸鹽(perchlorate)污染,其中還有市佔率超過8成的幾項知名奶粉。

過氯酸鹽是什麼東西呢?簡單的來說就是火箭燃料、煙火和某些肥料中的有毒成分。

奶粉裡有火箭燃料成分,有沒有搞錯?過氯酸鹽會減低調節生長、代謝發育的甲狀腺素合成,事實上因為奶粉所含污染物成分極低,這份美國疾病管制局的抽檢,在他國或台灣沒有引起太大的迴響,但其實美國環境部門與非政府組織早已注意,過去調查顯示有35個州的土壤、地下水和飲用水遭受過氯酸鹽的污染,約有26州的公共供水系統也遭殃。

在食品安全的政策範疇內,若是人為添加當然罪不可赦,但若是環境「殘留」,因為沒有超過科學實驗、往往是動物實驗的標準值,似乎不可能以下架等嚴厲方式處理,「以免引發市場恐慌」,不過根據美國今年4月針對含過氯酸鹽奶粉的報告,若沖泡奶粉的飲用水同時被污染,寶寶喝下肚的過氯酸鹽劑量易超過建議安全量。

對於食品、食物供應商來講,日益進步的科學檢驗似乎也不是好事,隨著檢驗技術越來越普及、迅速,環境或衛生部門越來越能找到其中所含的微量有毒成分,包括進一步知道有毒化學物質的形成與如何累積,例如廢棄物燃燒下的戴奧辛、重金屬等如何隨著廢氣,落腳至海洋、土壤或地下水,而累積在食物與飲水上,如以上過氯酸鹽的累積,當初來自哪些污染物。

有時候,有毒物質並不一定是吃下肚的,就在不久前,韓國政府在抽檢市面販售的嬰兒痱子粉、化妝品中,發現已確認為致癌物的石綿成分,擴大檢驗的結果更是令人震驚,超過一百家藥廠所生產製造的家庭用藥中,也出現石綿成分,甚至德國知名品牌、韓國製造於中國販售的痱子粉,也出現污染物。

由於石綿有耐高溫、耐酸鹼、絕熱絕緣等特性,過去被廣泛使用為建材,但早在多年前陸續發現勞工、居民因長期吸入石綿,造成肺部纖維化,亦有多項研究指出其致癌危害。

要根絕食物變毒物,不僅是抽檢,要求下架、退貨,最須把關之處在「源頭」,包括減少、徹底清除污染物,以及禁用有毒物質,但這也往往是最不嚴厲的關卡,美國累積過氯酸鹽多年,就在於政府對污染者的縱容,雖然許多國家不准石綿用於化妝品內,但成本低廉、含石綿的滑石粉容易取得,仍被商人使用,也從此發現,不少國家、包括台灣仍非完全百分百禁用石綿。

還有許許多多的污染物,在國家的允許下,被生產、製造及使用,再累積到人們的食物、使用品中,而人們就算食用、使用物,符合衛生部門可允許的安全劑量,也無人可解釋體內日漸累積的毒素,對健康到底有多大的危害。若不在一開始就把關,拒絕有毒物質進入環境中,在食物、用品「殘留」的毒物,難道就不是「人為添加」?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回目錄)



丹麥的再生能源發展
  ■倪世傑
還有7個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將於丹麥首府哥本哈根召開(COP15)。這一次大會之所以眾所矚目,在於世界各國準備就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新安排達成協定,以取代1997年簽署的《京都議定書》。

東道國丹麥長期以來即注重再生能源的開發與使用,當前再生能源佔國內能源使用量的17%,並計劃於2020年達成30%的目標。汗顏的比較一下台灣,根據能源局統計,2007年台灣發電量中,來自水力僅佔3.43%、風力與太陽能的更只有0.17%,再生能源佔台灣的總發電量合計不過3.6%,高度依賴石化能源。前些日子剛刮起一陣北歐風,丹麥自然也不例外,其再生能源的發展,足堪台灣借鏡。

丹麥為何極力發展再生能源?時間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即便之後在北海發現油田,丹麥也部分擁有北海油田的產權,但丹麥政府並不以此延擱發展再生能源的腳步。

丹麥氣候與能源部長黑德賈得女士(保守黨)(Connie Hedegaard)表示,以瑞典來說,3、4百年前他們就開始進行水力發電,但丹麥並未蘊含水力發電的資源,所以決定開始製造風車。在1970年代結束前,丹麥還一無所有,不過到了今天,丹麥的能源使用量中17%來自再生能源,電力的使用中有20%來自於風力發電。

但是這位丹麥部長並不以此為滿足,國會在去年已經通過了有關新能源的協議,生質能源的開發會是下個階段的重點。與德國相同,丹麥也利用「再生能源固定收購價格」(Renewable Energy Feed-in Tariffs, REFIT)的方式保障發電業者,讓發電業者能夠有穩定的獲利來源。與此相較之下,德商英華威認為台灣風力發電收購價格過低,以及《再生能源法》一躺就是6年遲未通過,慎重考慮撤資,確實暴露出全球化下台灣行政當局決策與執行力低落的問題。

除落實「減碳」外,丹麥也確實做到了「節能」的目標。自1980年代以來,丹麥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了70%,但家戶的能源消耗卻一直維持在1981年的水平。另一方面,再生能源產業已成為具備出口競爭力的產業,光是風力發電就雇用了兩萬名人員,其研發人員比起其他國家而言更是多了數倍。處在成熟發展的資本主義階段,當其他產業都面臨飽和問題之時,再生能源的研發與投產的確可以開創出一定程度的就業人口。

只要是人,都會問,如果沒風的時候,風力發電不就停止運轉了嗎?的確,風力發電的電力儲存會是一項重點,丹麥在這方面促進了國際能源合作的角色,丹麥已與同屬北歐國家的瑞典與挪威簽訂協定,瑞典的水力及核能以及挪威的水力發電,這一塊富有彈性的「北歐電池」,足可支應這三國的能源使用。

能源企業「動」(Dong Energy)也發揮了重要的角色,像是「熱電混合」(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技術。這主要是由各種能源混合使用的高效率發電組,綜合煤(64.6%)、生質能(12.8%)、天然氣(10.3%)、石化能源(7.8%)與垃圾(4.5%)。其中煤的使用量較大,是為了讓各發電系統穩定的運作。生質能技術在丹麥則是發展有成的強項,「動」擁有將乾草變成生質酒精的技術,透過政府在農村收購乾草、麥桿進行發電作業,同時,也別小看了垃圾,非回收式垃圾焚化也是發電的來源之一。

對丹麥政府與相關企業而言,2009年的大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展示場。現在他們正在建立一個「世界能源展覽廳」(World Energy Showroom),在展覽廳中,他們將陳列各種再生能源相關的技術。其中大部分僅具技術尚無投產,其中也有一些技術上的原因,比如說就很難搬一座發電廠來展示。聯合國認為,未來在2035年全球70%的人口會居住在都會地帶,屆時能源的來源與廢棄物處理都會是大問題,今天哥本哈根即將向世界展示丹麥近30年來的努力成果,想到台灣到現在還走不出立法院的《再生能源條例草案》,我不禁笑了。

(政治大學政治所博士生)
(回目錄)



公平貿易日 全球一起「鼓噪」
  編譯■施宏燕 審校■莫聞
2009年5月9日,世界公平貿易日(World Fair Trade Day)邁入第60個年頭。今年世界公平貿易組織發起的活動主題是「大爆炸!與世界一起鼓噪!」,邀您無論用湯匙也好,木棒也好,或只是動動手指頭,和朋友、家人、鄰居一起來敲打任何事物,並激盪出解決辦法──打擊貧窮、打擊氣候變遷、打擊經濟危機。

「大爆炸!」讓參與者向那些投身公平貿易的工作者與組織致敬。今年的紀念日設計特殊活動在9日以鼓聲來揭幕,破曉時由一名鼓手在紐西蘭擊鼓,接著在全球各地接力,最終日落時分於薩摩亞原住民的鼓聲裡結束。

公平貿易如今已成為全球運動,超過百萬以上的小規模製造者和工人組織一起,在50個國家建立了多達3千個草根團體與結盟組織。

為了慶祝這般榮景,今年這項活動設計成為全世界的盛事,在各地規畫了許多相關活動來喚醒大眾,使之意識到公平貿易對於解決貧窮、氣候變遷與經濟危機的重要性。

如何慶祝公平貿易日?

你可以從購買與支持公平貿易產品開始,對你來說可能只是一根香蕉或一件T恤,不過這些經費都會成為基金,並有機會改善一個人的生活。你也可以在所在地自己規畫一項活動,或是參加其他活動,像是大英博物館的演講或是街頭展售會。

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orld Fair Trade Organization,WFTO)主席說:「我們稱之為『大爆炸!』,是因為這讓人開始以新方式來思考和生活。請大家不要沉默,每一個人都要確定參與。你會掌握一個不同以往的改變契機。」
(回目錄)



科學家證實甲基汞形成原因
  編譯■謝芳怡 審校■蔡麗伶
科學家首次證實了有毒化學物質甲基汞是如何在海洋中形成──在此之前,科學家已知道從大氣沈澱到淡水生態系統的汞能夠轉換為甲基汞,但要證明其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平行循環卻相當困難。

這種有毒形態的汞會累積在魚類體內,透過小魚到大魚不斷累積的食物鏈,其濃度也會越來越高,到了人類食用鮪魚壽司時,人們所暴露的高劑量有毒汞物質則已達到警戒值。而食用到汞成份的懷孕婦女,也會對小孩的發育造成終生的影響。

過去研究顯示,全球75%人體所接觸到的汞來自於食用海洋魚貝類。撰寫此份研究報告的科學家桑德蘭(Elsie Sunderland)則表示,在美國約有40%的人是因為食用在太平洋捕獲的鮪魚而接觸到汞。

這份研究詳細說明金屬汞如何透過煤炭和廢棄物的燃燒,以及亞洲工廠所排放的廢氣,轉變為北太平洋的甲基汞。

因為進入北太平洋的汞大多來自於大氣,科學家預測,如果汞排放率繼續以目前的速度提高,到了2050年太平洋中的汞含量將增加50%。

美國內政部長薩拉扎(Ken Salazar)表示:「美國地質勘探局這項空前的研究,對於美國人民和地球上野生動物的健康安全相當重要,它幫助我們了解大氣中汞排放和海洋魚類體內汞劑量兩者之間的關係。我們必須減少汞排放量,藉此降低海洋中的汞含量。」

現在海洋中的汞含量正在逐漸提高,研究中引用的水質取樣顯示,2006年的汞含量較1990年代中期所測量的高出30%。

此研究報告也首次證實了甲基汞是在中層深度海水中,透過作者所謂的「海洋雨」過程所形成──在海平面陽光水域所形成的海藻,快速死亡後如同下雨般向下沈入更深的海域。在深層海域中,沈澱的海藻被細菌分解,而分解過程和海水中的汞成分交互產生作用後,就形成了甲基汞。之後經過不斷向上延展的的食物鏈,像鮪魚這類的肉食動物體內,就會因為吃了較小的魚類而吸收了甲基汞成分。

美國環保署長潔克森(Lisa Jackson)表示:「這份研究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到危害人體劑量的汞如何進入到空氣、水源和食物之中,並且對美國人民和全世界人類造成嚴重的健康威脅。」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3-09-27@【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世界知名博物館巡禮@【智慧藏百科電子報】
轉寄『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5-12》』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