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5-13》─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5-13》
══════════════════【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5-13》 |
本期內容 | |
◎住宅圖鑑:川合館 用波形管建成的家 | |
◎教育論壇:教師應自問:為何要組織工會? |
住宅圖鑑:川合館 用波形管建成的家 | |
圖文■Itosati 編譯■宋竑廣 | |
即便現代日本住宅的建材不從當地取得,而是透過市場的高速物流來完成建築;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仍舊認為住宅反映了人的日常生活、時代與其生活的地域。因此我遊走在各類型的住宅之間,書寫和住宅密切相關的這些層面。 在愛知縣豐橋市有個與眾不同的住宅。它是由一位絕世的科學家、器械設計師所建的,有如紅褐色鐵桶般的建築。這回的住宅圖鑑,我想介紹位於地勢隔絕的愛知縣、具有強烈個性的這棟住宅。 異常巨大的鐵桶 這棟向著略微高起的丘陵地的森林、橫躺著的建築,不像一般已經完成的建物,倒像一台迫降到地球的宇宙船似的,是一個倒臥的巨大鐵桶。外觀非常詭異,即便知道裡面有住人,卻感覺不到人類生活的氣息。 建材幾乎都是由鐵構成的,利用一般用在下水道等處的波形管(corrugated pipe)搭建成圓柱體的部份;而兩端的斷面,則是由鐵板折成的六角形格子所組成。 舒適的室內空間 內部有兩層樓。從玄關進去的一樓部份,和詭異的外觀大異其趣,意外地令人感到安適。從具有設計感的椅子開始,到外國製的電器、照明這一頭,都營造出一種優質的居住空間;而另一頭,則有許多為了日常生活運作、排放地整整齊齊的各式雜物。 幾乎沒有什麼間壁的二樓,天井是由裸露的波形管所構成的曲線。這點雖然和一般住家大相逕庭,但溫暖的空氣和安適的氛圍,還是有著居家的感覺。 由於建築本身是圓柱體的關係,要善用空間並不容易,但透過將地面墊高等方式,也能活用到邊緣的空間。 追求合理性的建築樣貌 建於1966年的這棟建築,適逢日本高度經濟成長的時期,當時日本全國上下都在經濟膨脹中盲目前進;然而,同一時代所建的這房子,實際上是為追求「永續」可能的、極致的環保住宅。乍看之下,外形詭異的這間房子,先考量到社會能源制度與地球資源之後,才決定以鐵為建材;再檢討了當時日本的物流系統,最後建成這般合理的建築樣式。 經檢討後,在設計上的兩個例子: 一、要用最少的材料:以50坪大的房子而論,建成圓形的會比四方形省下3分之1的材料。用波形管做為建材,搭建容易、連外行人都能用這個蓋房子──所以最後做成鐵桶形。 二、要用便宜且不浪費的材料:鐵是世界上為數眾多的金屬之一,取得容易且價格便宜。鐵可以重覆利用。所以最後選擇用鐵皮、波形管來蓋房子。 將思想具體化、踏實的建築 此外,蜂巢一般、覆蓋斷面的鐵格子,是檢討了膨脹率和強度兩年之後才做的。雖然最後變成具有幾何美感的樣式,但開始時並沒有特定的意圖。就現今的時代而言,這樣的建築思想,是真摰地在思考、在計算,如何在這塊土地生活的方式之後,才建造了這異樣的鐵屋。在發出壓倒性的存在感的同時,這房子也確實地照顧了人的生活,是有真實感的一棟建築。 它全然沒有模仿動物棲息的意圖,不打算做裝飾或象徵。如此純然的踏實與樸實,表現了川合健二的生存方式。 由於這座建築震撼了許多人的緣故,從建築師石山修武開始到一般人,都有人利用波形管來蓋房子。今後我還想介紹其他類似的例子。 住宅圖鑑一文出自於日本同志媒體網站DELTAG,經作者授權編譯轉載:http://www.delta-g.org/news/cat49/ |
|
(回目錄) |
教育論壇:教師應自問:為何要組織工會? | |
■羅德水 | |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目前正在審查工會法修正草案,長期以來漠視基本人權、違反國際公約的工會法第4條可望獲得修正,未來工會法如能依程序在本屆立委任期內完成三讀修正,台灣各級公、私立學校之教師,即可依工會法之規定組織教師工會。 儘管各界對工會法、勞資爭議處理法部分條文內容仍有不同意見,諸如:加入工會是勞工的權利?還是義務?能否組織學校層級的教師工會?教師工會是否應該擁有完整的勞動三權?教師工會的爭議權是否有必要進行限縮?如何限縮?不過,確實也很難想像,立法院在通過兩項國際人權公約後,卻不接續修正限制基本人權的工會法第4條。易言之,就算工會法、勞資爭議處理法,乃至於教師法、大學法、教育基本法,未來免不了修法的折衝與角力,但朝開放教師組織工會的修法方向,已益臻明確。 法制面的解禁已可預見,眼前的問題是:教師真的準備好了嗎?歸納這段時間過猶不及的教師工會想像,或許有必要回到問題的原點:「為何要組織教師工會?」茲從「權益」、「專業」、「教師的階級性與社會責任」三個面向分別討論如下: 眾所周知,教師組織工會的主要目的,自是透過勞動三權以保障會員權益。然而,必須指出,長期以來,反對教師工會者用以污衊、攻擊教師工會的說詞,正是將教師工會形容成只維護教師權益、甚至不惜犧牲學生權益的團體。 將教師工會抹黑成只顧維護自身權益的組織固不足取,惟支持教師工會的朋友也應看到,維護權益充其量只能算是教師工會的初級任務,更何況任何受僱者權益之維護,不僅取決於組織如何妥善運用勞動三權,更與整體社會力的鬥爭息息相關。以此觀之,以「權益論」來理解教師工會之意義,不僅侷限了教師工會的任務,更恰恰不利於維護工會成員之權益。 這也是我們必須同時強調教師工會專業性的主要原因。 長期以來,台灣的教師被官方視為執行官定教育政策的工具,這樣的角色定位無異於承認:教師不具有專業地位,不具有主體性。正因為這樣的工具性定位,教師不僅無力批判官方的錯誤教育政策,甚至反過頭來被官方誣指為教改失敗的關鍵。從這個角度分析,即不難理解,何以行政部門與反對教師工會的團體,千方百計將教師工會與教師專業對立起來?因為一個既團結又專業的教師工會,不僅可以從根本倒轉扭曲的教育決策模式,更會是對主管教育機關最強而有力的監督機制。 職是,我們不能僅以「權益論」小看教師工會之意義,應進一步思考教師工會對提升教育專業的積極性意義,例如:如何建立各級學校教師的專業規準?如何建立符合專業定義的教師進修模式?如何制訂教育人員自律公約以提升教師專業?凡此,都是未來教師工會成立後無可迴避的任務。 最後,我們以為,教師的命運與前途不可能自外社會,教師組織工會更意味著教師能深刻地體認自身的階級屬性與社會責任。教師來自於社會,學校更不是封建的王國,作為一個公共知識分子,教師除了必須在教室進行教學工作外,更應走出校園、走進社會,積極參與社會改革,促成社會進步。 討論至此,有關教師權益之捍衛、教師專業之提升、乃至於教師階級屬性的確認、教師如何善盡公共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是由淺至深、由近到遠、環環相扣的運動過程。可以預言,若教師工會成立以後,只專注於維護自身權益,卻未能同步提升專業,這樣的教師工會不僅不具社會正當性,甚至連維護自身權益的工會初級任務都無法完成。相反地,教師工會若能在維護權益、提升專業之外,積極參與社會改革、共同促成社會進步,反而有助於會員權益之維護。 或有朋友要質疑,為何在工會法即將完成修法之際,我們反倒放慢腳步討論起這些基本問題來?其實,近關情怯不見得是壞事,相信在法制面即將解禁的現在,經由反覆地討論,更能映照出教師的階級性,有助於教師思考:我們為什麼要組織工會? 老師們,您準備好迎接教師工會的挑戰了嗎? (教師)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