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09-06-08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這不是真的!!請協助澄清網路謠言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6-08》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6-08》

本期內容
  ◎世界傳真:推廣閱讀 明星返鄉架網站 
  ◎凱茜.金妮暢談設立架站理念 
  ◎呼喚消逝的童年 



世界傳真:推廣閱讀 明星返鄉架網站
  譯寫■葉興台
在美國電視影集《寶貝一族》(The Drew Carey Show)裡飾演美美‧鮑貝克(Mimi Bobeck)一角的知名演員凱茜‧金妮(Kathy Kinney),為了鼓勵兒童閱讀,最近返回故鄉威斯康辛州史蒂芬角(Stevens Point)為小學生朗讀。

根據史蒂芬角新聞報報導,凱茜‧金妮自史蒂芬角高中(Stevens Point Area Senior School)畢業後,就讀威斯康辛大學史蒂芬角分校。5月21日她在桑崔戲院(Sentry Theater)為數千名中小學生朗讀《小矮人》(Rumpelstiltskin)後指出:「最好少玩電玩,多讀點書,因為書本有益於你們。」

凱茜‧金妮設立了鼓勵兒童閱讀的非營利網站P太太網站(www.MrsP.com),為剛開始接觸閱讀者介紹適合的書,在「神奇圖書館」(Magic Library)裡,還有互動遊戲、兒童動畫影片等。

凱茜‧金妮白天為小學生朗讀故事,晚上則到社區朗讀,所有收入將捐給中央威斯康辛閱讀協會(Central Wisconsin Reading Council),用來購買閱讀腳踏車所需的書,這是該協會推出的暑期活動圖書館。

一輛載滿書的腳踏車今年夏天將穿梭於威斯康辛小學學區,為不能上圖書館借書的小朋友服務,小朋友可在下次腳踏車來訪時還書。

中央威斯康辛閱讀協會會長寶拉‧巴泰爾(Paula Bartel)表示:「這很像賣冰淇淋的小貨車,凱茜‧金妮推廣閱讀是很棒的事情,在暑假即將來臨之計,推廣閱讀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桑崔戲院出面邀請凱茜‧金妮返鄉,並與中央威斯康辛閱讀協會聯絡,安排小學生參與朗讀活動,若干教會創辦的中小學、史蒂芬角公立學區的多數學校都參與這個閱讀活動。

華盛頓學習服務中心(Washington Service-Learning Center)的一年級生諾蘭‧西伯特說:「凱茜‧金妮讓我更想閱讀,因為她說閱讀會促進思考,先前我每晚閱讀30分鐘,現在增加到2個小時。」

華盛頓學習服務中心一年級生蓋文‧剛德拉奇說:「凱茜‧金妮朗讀故事的方式引人入勝。」
(回目錄)



凱茜.金妮暢談設立架站理念
   
凱茜‧金妮接受美國娛樂網站The Celebrity Cafe.com記者金柏利‧赫爾克(Kimberly Helk)專訪,暢談設立P太太網站的理念。

金柏利‧赫爾克(以下簡稱金柏利):恭喜P太太網站成立,我已經參觀過了,裡面很好玩。

凱茜‧金妮(以下簡稱凱茜):謝謝,我想這個網站確實好玩,我以參與這個計畫而自豪,網站很漂亮和明朗,真的很好玩,有點異想天開,而且是免費的,任誰都受不了它的魅力,對吧?

金柏利:是什麼激發妳設立這個網站?

凱 茜:在演完《寶貝一族》後,我又與杜魯‧卡瑞(Drew Carey)參與另一齣電視影集《Green Screen Show》的演出,當時我只是靠我的光環在撐,然後有人說在好萊塢,你絕對不能說你已經退休,只能說你在休長假,因此,我就休了長假。《寶貝一族》的執行製作和首席編劇克雷‧葛拉罕(Clay Graham),在幾年前的暑假來找我說:「我想在網路上做點文學與兒童的事情,我想將這個網站稱作P太太網站,我希望妳來當P太太,妳願不願意接?」我很喜歡這個構想,就說:「願意!」他就說:「你不用考慮一下?」我回答說:「不用。」我想在上了一定年紀後,我很想只與自己喜歡的人合作,只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且做有益於世的事,因此,他和我找了另一位女搭檔丹娜‧普拉茲(Dana Plautz)。我們3個人開始著手設立這個網站,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希望這個網站能免於廣告侵擾,能讓兒童免費使用,希望這個網站成為兒童好玩又安全的場所,這是我們目前的成就。

金柏利:妳如何維持P太太網站能免費使用?

凱 茜:我想這是最後會讓我們得到回報的作法之一,因為我們只想設立一個娛樂、好玩和有教育意義的產品,我們希望P太太網站成為一個好典範,以身作則說,閱讀是有趣的,閱讀是酷的,你應該這麼做。P太太有點古怪,但網站裡其實沒有真人,她有點像電影《歡樂滿人間》(Mary Poppins)或《袋鼠船長》(Captain Kangaroo)裡的女子,這是我們想要的人物。我們希望最後能賣出網站的部分內容,讓P太太成為提倡閱讀的好典範,告訴兒童閱讀是有趣的,若P太太能獲得社會認同,最後有可能幫助我們帶來收入。

金柏利:P太太網站自成立起還不滿一年,卻已受到廣大認同和稱讚,在正式上站之前,妳會感到不安嗎?或者,妳非常有自信會受到民眾接受?

凱 茜:我從未想過這個網站會這麼受到歡迎,也許克雷‧葛拉罕和丹娜‧普拉茲曾想過。我們已獲得社會廣大的認同,包括獲得美國親子學習中心(National Parenting Center)認可,美國圖書館協會(ALA)也認為P太太網站是非常適合兒童瀏覽的網站,我們與「傾聽兒童」(Listen Up Kids)等各式各樣的組織互連,我也四處巡迴為兒童朗讀,但重點是,當我開始做這件事,即便沒有半點成果,我也覺得整件事會很好玩,因為我與很棒的人合作,兒童是我的聽眾。我與杜魯‧卡瑞環遊世界進行表演,曾前往伊拉克和沙烏地阿拉伯慰勞當地的美軍,但什麼表演都比不上為兒童朗讀那麼令人驚訝,因為兒童能判斷你是否認真,是否說謊,或者只是在做假,因此,他們是最好的觀眾。

金柏利:你如何讓自己化身為P太太?

凱 茜:過程很有趣,我不用花太多功夫,我的意思是說,我一直很幸運可以當個穿鮮艷戲服和不同耳環、首飾的演員,因此,當我戴上P太太的紅假髮和眼鏡,穿上她特殊的衣服,塗上橘色的口紅,突然間我就秀出P太太的口音,成為P太太,準備為兒童朗讀,對我而言,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金柏利:妳說P太太這個角色是克雷‧葛拉罕創造的?

凱 茜:沒錯,他先有個構想,我們坐下來討論各種各樣的可能性,但主要是他的構想。他真的覺得需要為兒童做點事情,孩提時代有人為他朗讀的經驗,鮮活地印在他的腦海裡,而且這個經驗是非常愉悅的,他想確保如果家長忙到沒時間為小孩朗讀,小孩能有個可以流連的場所,而家長知道這個場所是安全的。因此,他有了P太太這個構想,而我們完成這個構想的奇他部分。

金柏利:收錄在P太太網站裡的書是如何挑選的?

凱 茜:我們只挑選經典的兒童故事書,格林兄弟、安徒生等等大家耳熟能詳或我們小時候讀過的,這個月我們才推出《醜小鴨》,接下來將是《糖果屋》(Hansel and Gretel)。

金柏利:妳朗讀過的故事中,最喜歡哪一個?

凱 茜:我很喜歡朗讀《傑克與魔豆》,我不知道故事內容為何,只是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我有幸接觸到每一個故事。擅長寫劇本的克雷‧葛拉罕,會在P太太朗讀一個故事前,為這個故事寫一段剪短的開場白,這個開場白是有關P太太自己的故事。因此有關《傑克與魔豆》的開場白很有趣:有個名叫歐哈拉罕的小男孩,他的祖父據說是妖精。這個開場白讓我開懷大笑,這各祖父給小男孩一雙神奇的襪子,會讓小男孩成為全世界速度最快的人,這個開場白是小男孩與神奇襪子的故事。當我朗讀這個與P太太有關的故事後,就開始朗讀《傑克與魔豆》,實在很有趣。
(回目錄)



呼喚消逝的童年
  ■冷玉斌
陶行知先生寫過一首《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寥寥數語,說出一個樸素的真理,不過,此「不小」所指何在?又何以「不小」?往往無人追問或言不及義;劉曉東在《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首章,稱兒童為「探索者」、「思想家」、「藝術家」、「夢想家」、「遊戲者」、「成人之父」……並以大量文學家、哲學家、教育家的言論進行闡釋,那麼,這些言論本身又是如何成立的呢?

為何小孩心不小

近日,讀完黃武雄教授所著《童年與解放》一書,深有豁然開朗之感。書的前半部,著者從兒童語言學習入手,以獨到的觀察與分析,給「小孩不小」、「成人之父」一個真切的解答。

針對人的真實而具體的存在,黃教授創造性地界定出兒童的兩種能力,分別是「自然能力」與「文明能力」。文明能力是指「人的論理與描述設計的能力,也就是人適應或傳承文明的能力」,現在文明世界的教育著力培養塑造的就是這種能力,須經十數年循序發展才能得到。在文明能力之外,著者提出,兒童稟賦一種自紛雜的事務中辨認特徵的能力,他稱之為「自然能力」,為兒童所特有。

回頭看陶先生的小詩,若以兩種能力觀之,則詩中「小」與「不小」,恰恰是兒童文明能力與自然能力的精准對比。因為年齡與經驗的原因,兒童文明能力有限,發展起來也是很緩慢的,故「不能高估小孩」,比如苛求兒童接受抽象水平偏高的教材,此即「小孩小」;而「心不小」之「心」,可理解為兒童的本心或本性,就是黃教授多次講到的「本來面目」,因為小孩天生具有成人所不具備或已退化的自然能力,所以「不能太低估小孩」,比如他兩三歲以前對周圍人與事物的辨認和對語言的學習,都是成人難以望其項背的,此即「心不小」。

小孩的原始創造特質是怎樣的

正是自然能力使人的幼兒來到人世之後數年,能夠發展成為萬物之靈,具體說來,著者認為小孩子的自然能力有三大「原始創造特質」:

一、辨認特徵與無邊好奇。

二、生之勇氣。

三、寬容無邪、不存偏見。

這就是《童年與解放》一書所構建的世界觀,從康得的「人即目的」開始,到孩子的原始創造特質,作者一層層揭開兒童世界的面紗。此觀點一經確立,皮亞傑與喬姆斯基的世紀爭論頃刻間塵埃落定(見《語言的迷思》),著者進一步指出,如果人果真是有所謂本來面目,那麼這類原始特質便是──而原始特質正是人創造力的基礎,「在日常生活的表現是穎悟的敏感,在文學藝術甚至科學的創造活動中,則為犀利的直觀」,這不正是劉曉東所列「探索者」、「思想家」、「藝術家」、「夢想家」……之緣起?

原始特質概念的提出是本書一大創見,然黃教授未止於此,書中貫穿始終的是對知識的追思與叩問,連續不斷的章節同樣鼓蕩人心令人著迷,李丁贊教授說《童年與解放》表面上談教育,實質上,「是從教育問題談到了更基本的知識論問題」。三大原始特質均與知識密切相關,「辨認特徵」是兒童學習知識的起點與過程;「生之勇氣」強調了知識須經體驗而來,「一個人開始被灌輸外加的知識,在吸收知識的過程中,被剝奪自身的參與與體驗,那麼他的成長、他的創造活動便告停止」;將「免於偏見」加以定影,就是著者提倡的人類愛的教育,而人類愛的教育只能由知性教育來完成,給兒童廣闊的知識視野,引領兒童進入不同時空、國度、種族,讓小孩的思想感情投身其中,達到心智與情感的成熟。著者強調,學校傳授的知識,書本記載的知識,應定位為「人類共同體驗世界的腳印」,學校教育、讀書應是人與他人的體驗相互印證相互碰撞的過程,只有這樣,目前僵化了的學校教育才會復活,讀書才會變得生趣盎然。

黃教授以學地理為例,極為生動地描繪了以上所說:

學地理,不為記憶地名,亦不為日後遠行,而是要拓展人認識中的世界,瞭解各地人類文明如何展現,但地理並不等同於一張地圖,它本身蘊含了人在一鄉一國生活與探索的體驗,且由近及遠。學地理要從小孩自己生長的村裏市鎮學起,讓小孩可以體驗周遭人文或自然的細節,確定方位後,由小孩來描繪自己所處村裏市鎮的地圖,探討村裏市鎮的發展史,查詢人文典故,作說明,作報告,然後逐漸擴大範圍。在此過程中,小孩已有的知識必不夠用,於是就要學習找資料,找書本,找前人知識彌補個人的不足。隨著認識的漸行漸遠,小孩瞭解的地圖涵蓋的地面也愈來愈大,並且,他心中認識的再不只是自然山河與資源,還會結合文學藝術,探討這山巔河畔的人文活動、歷史變遷。從個人一村一裏一市一鎮的體驗延伸出去,最後與世界各地不同時空的人類體驗相互印證,這樣的地理知識才有了生氣,這樣的地理教育才有了著落。不然,未經體驗只靠記誦或單向接受,知識會死去,會變成教條,變成一塊塊碎散的瓦片,每一個人抱持著一塊碎片,儼然專家沾沾自喜,卻永遠看不到世界的真實面目,看不到自己的全貌--現實中的教育,幾乎正是如此,也就是說,你我每天,怕就是在做著搬運碎片的苦力害人害己尚不自省吧?

解放兒童 也是解放教育者自己

倘若眾人只依賴於學校教育的知識灌輸與學習,結果就是,「接受體制教育越多的人,反而越容易人云亦云,淪為統治階級的工具,而從意識底層迷失了作為目的本身的自我」--這就是本書後半部「解放」的源頭。提到兒童的解放,魯迅有名句曰:「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地做人。」這更多是人生的覺醒。黃先生則依然從知識入手,旁徵博引,從黑格爾到昆德拉,從霍布斯到哈貝馬斯,從狄德羅的幽靈到哥本哈根的古諺,將哲學、禪宗、神學、美學、社會學、心理學熔於一爐,從知識論的角度揭示解放的真諦為「從多重的知識與理性的桎梏中掙脫出來」,讓人能用童年時認識世界的方式重新體驗世界,複歸知識的整體,此說切中時下教育重症,不啻一劑良藥。

他還敏銳地指出「也要從教師的自主性去尋求教師的思想解放」,因為在現有教育體制下,為數不少的教師本身就是「循規蹈矩的受教育歷程、狹隘安全的成長經驗,再加上未經解放的教義式思維」,他們無法瞭解出現在他眼前的不同學生,不能給他們活的知識,學生的創造特質自會迅速萎縮,消失不見,「等到熟習文明,走到文明盡頭,開始為已知的文明而拓荒,探索人類未知的事物,進行開創文明之際,辨認特徵的自然能力早已衰退,於是,人只好無功而返,回到文明早已精耕的田園,在文明的疆域流連終生」--何況此處所謂的熟習文明,也許不過就是多了幾塊碎片而已。

該書立足於童年與解放,其間連帶著談到些問題,如兒童文學的本質,學生智力測驗的剖析,知性與人格的辯證,情境與兒童哲學的探討等,均有振聾發聵之語,啟人心智發人深思。閱讀中,我突然想起巴什拉《夢想的詩學》裏的話:「他們知道,他們認為他們知道,他們說他們知道……他們向孩子證明地球是圓的,證明它圍繞太陽旋轉。可憐的愛夢想的孩子,他不應該聽什麼呢!當你離開教師又去爬坡,爬上你的山坡時,那對於你的夢想是怎樣的解放啊!」童年與解放,自由與控制,夢想與現實,體驗與灌輸,奇蹟般地交織在一起,令我心生感慨。施韋澤曾在自述裏說「如果人都變成他們14歲時的樣子,那麼世界的面貌就會完全不同」。或許,在現代文明無孔不入、專制文化陰魂不散的境況下,14歲還是太遲了,在此之前,就要想方設法讓兒童能夠「多一段歲月徜徉於自然的無限中,從自然中吮吸曾經且一直哺育著人類文明的乳汁」,唯其如此,未來才會更多一些富麗多姿的生氣、創造與詩意,人類才會少一些愚蠢、荒謬和紛擾。

(江蘇省興化市安豐小學)

中國教育報6月4日8版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No.194】一校一書,全校瘋閱讀@【【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電子報】
世界知名博物館巡禮@【智慧藏百科電子報】
轉寄『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6-08》』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