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09-08-07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歡迎加入傑瑞粉絲團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8-07》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8-07》

本期內容
  ◎玩耍部落客:多采多姿西班牙風情 
  ◎抵達那些心靈深處的歎息 



玩耍部落客:多采多姿西班牙風情
  圖文■郭良文
西班牙是一個相當具有歷史的國家,它曾經是一個活躍在大西洋的海權強國,擴充領土版圖的野心,由其在中南美洲所建立的殖民地可以窺知。西班牙文在世界上,也是僅次於中文與英文,第三多人使用的語言。它的文化,更是多彩多姿,尤其是中古世紀所建立的城堡、熱情與休閒情調,以及豐富的美食等方面,更是許多歐洲國家所無法相比的。

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市熱鬧的街上,有一個Bar聚集的地方,特別的是,這些Bar裡面所賣的東西不是啤酒與花生、糕餅或馬鈴薯片之類的點心,而是啤酒與各式各樣的冷、熱盤小菜。換句話說,這條街是「Bar式啤酒屋」的天下,整排商店都以透明玻璃櫥窗,在各層櫥窗中展示著一碟碟的小菜。

通常一家Bar式啤酒屋至少會販賣2、30種小菜,尤其是海鮮類的小菜相當多,包括小魚、鮮蝦、螃蟹、魷魚、海螺、海蚌等,任君挑選。某些商店甚至還販賣現做的串燒蝦仁與鐵板燒等,甚至連豬耳朵都有,令人覺得驚奇,簡直就好像置身在台灣的小吃街裡。在西班牙,這些小菜叫做Tapas,有些菜在一般餐廳裡也可以點得到,只不過在馬德里這一區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文化,許多人下班後到Bar裡喝啤酒,配上小菜來吃,相當過癮。

西班牙食物的口味,我想是整個歐洲地區最符合中國人胃口的。西班牙人喜歡吃海鮮,已經到了令人難以想像的程度,幾乎走到那裡,都一定有海鮮料理的蹤影。不要以為只有中國人與日本人最喜歡吃海鮮,其實西班牙人在這方面絕對不會更差!西班牙流行一種摻了一種紅色材料的海鮮飯,用鐵盤烤熟食物,底層是米飯,上層有各種海鮮,很符合我們習慣的調味方式,也相當美味。

有一次我們開車到西班牙北部旅行,在山區裡好不容易找到了一間餐廳,結果這間餐廳可以選擇的湯竟只有海鮮湯,連山上都愛海鮮,可見西班牙人對海鮮的喜愛。

在巴塞隆納的海港旁,有許多家餐廳提供當日的水煮海鮮,包括龍蝦、大蝦、小蝦、螃蟹、海螺、海蚌、魷魚圈……,既新鮮、好吃,價格又合理,也可以外帶,遊客可以在此大快朵頤。此外,在西班牙到處都可以吃到烤乳豬,在超市裡常常可以看到數十個掛在天花板上的醃製大火腿,簡直就是金華火腿的西班牙翻版,竟然在西班牙可以看得到這種景象,對我來講很新奇。

西班牙人是熱情、悠閒的。一些拉丁舞蹈,如佛朗明哥舞,可以充分展現出西班牙人的熱情與舞蹈細胞。西班牙最有名的一項大眾娛樂,就是觀賞鬥牛賽,甚至參加具高度危險性的鬥牛狂奔節,在西班牙南部大城Seville,就可以飽覽鬥牛的樂趣。西班牙人的時間也是與眾不同的,中午的休息時間很長,通常是從中午12點半到下午兩點半左右,這段時間是午餐、午休時間,所以許多觀光景點在這段其間暫停營運,待休息完畢後才再開始。晚餐的吃飯時間也是晚得嚇人,一般正式晚餐大約9點才開始,吃到11點左右結束,怎麼樣,很不一樣吧!

西班牙有輝煌的帝國統治歷史,君王文化可以從西班牙眾多的中古世紀城堡體現出來。雖然歐洲幾乎每個國家都有眾多的城堡,但如西班牙如此豐富、多樣、多造型、與多色彩的卻不多見。在英國與法國,許多城堡都很壯觀、美麗,但往往在造型方面大同小異,走到那裡所看到的城堡都很類似、變化不大。在西班牙就不一樣了,可以說,走到那裡都能欣賞到不同風格的城堡。有些城堡的外型雄偉,像一座結構紮實的碉堡;有些城堡造型婉約,具有藝術氣息與設計美感;有些設計奇特,與正統的城堡規格並不相容;有些城堡的顏色豐富,不是一般常見的灰色系列外牆。這些都能展現出西班牙中古世紀城堡的魅力與特色。

位在馬德里北邊Segovia的古城裡,有一個城堡是遊客必去之處,這個城堡的造型與迪士尼樂園的城堡形狀類似,據說迪士尼樂園就是模仿這個城堡而設計出其標誌性建築。另外,Segovia鎮上還有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大型建築體,是在西元一世紀時所建造的一座拱門水道,至今雖超過2千年,但保存完好,非常具有美感、也很壯觀。這是一個由許多大石塊堆疊而成的二層石拱門,每一層都有20多個拱形中空石門,水從最上面的渠道流過。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建築,到現在,它都還是鎮上最特殊的石造藝術品。有了這個巨大的石體建築物,使這個古鎮增色不少。

無論是在首都馬德里、南部重鎮Seville,或西班牙最有名的大城巴塞隆納,都有相當多美麗的歷史古建築、舊鎮區或街頭雕塑藝術品,美輪美奐,很多歐洲大城市為之遜色。就新的建築與藝術文化而言,西班牙的創造力也不遑多讓。其中最著名的創作者名叫高第(Gaudi),他的許多作品在巴塞隆納街頭上可以見得到。和西班牙的城堡一樣,高第的作品是創新的、另類的,他是前衛建築藝術家的代表,他著名的超大型教堂作品,至今已經蓋了上百年還沒完工,不過早已成為所有到巴塞隆納的觀光客必遊之處。

創新、另類與前衛,我想是西班牙吸引我最主要的原因。我認為,西班牙的美遠超過英、法等知名的歐洲國家。西班牙,也是少數我會想要再去造訪的國家。

(交通大學教授)
(回目錄)



抵達那些心靈深處的歎息
  ■殷健靈
陸梅的《當著落葉紛飛》已經超越了一般「兒童小說」的意義。該小說選取因「留守」而「越界」的孩子作為表現物件,讀者從中可以窺見他們在生活大潮中的渺小與無奈、成長中的不確定與希望,還有愛與善的力量。

大約在2007年的時候,陸梅和我幾乎同時在寫同一題材的兒童小說──關於留守兒童。直至一次聚會中不經意地談起,才相互知曉對方正在進行的創作。這是一種不謀而合。儘管彼此關注的角度、表達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其間透露著一種默契。那個時段,留守兒童現象日漸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在社會學界和教育界對他們投以關注的時候,文學自然也不應缺席,更何況是兒童文學。不過,這種默契恐怕還源於另一個因素,我們都是媒體工作者,這樣一種職業身分使我們習慣性地對社會現實保持著探究的興趣。

兒童,從來都不是單純地隔絕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因為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和不確定,由環境變化而帶來的心靈激蕩或許要甚於成年人,因此也有著更加複雜、微妙和廣闊的文學表現空間。「在貌似寫實的故事裏,寫出靈魂撞擊的聲音」,這是陸梅對這部小說的自我設定。即便是寫實,對長期生活在城市的作家來說,這也是一種挑戰。記得當時,我和陸梅還聊到了由於生活和題材的陌生化而產生的寫作難題,以及如何尋求突破口的問題。

其實,在此之前,陸梅已經嘗試過這一題材的寫作。她曾以留守兒童現象為背景,創作了一個短篇小說《誰能把春天留住》,並因此獲2007年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大獎。到了《當著落葉紛飛》,短篇得到了豐富和延伸。小說以兩條線索貫穿,一條是14歲留守女孩沙莎的心理成長:她因為一把刀子進了少管所,無時不在盼望在外打工父母的回來。她利用了管教的信任,在回家探望病重爺爺的途中,與另一個留守男孩不期而遇……這是一個「在路上」的成長故事。另一條線索則是記者身分的「我」,巧遇了沙莎的父親──工地木匠。不認字的木匠找「我」讀信,於是「我」成了沙莎的「大筆友志願者」。這是一個關於救贖的故事。兩條線互為交錯,使得小主人公突破了兒童生活的局限,與整個社會大環境發生了聯繫。如此,《當著落葉紛飛》已經超越了一般「兒童小說」的意義,和一些單純熱鬧的校園故事相比,它無疑要厚重得多,也耐讀得多。

如果說早先的《誰能把春天留住》只是陸梅對留守兒童題材的「試水」,《當著落葉紛飛》則是她全身心地實踐自己的兒童文學追求的體現。留守兒童題材,在這裏不過是一個載體而已。

當下兒童文學已經越來越涇渭分明,「大眾化的兒童文學」和「藝術化的兒童文學」逐漸有了各自清晰的面貌。我願意把《當著落葉紛飛》歸入後一類。從閱讀的難度來說,這不是一個可以輕鬆閱讀的連貫的故事,各章以不同身分的人物自述來連綴,不僅加大了作者的寫作難度,也增加了讀者的閱讀難度。不同人物輪番登場,角色跳躍轉換間,作品呈現出豐富的敘事特色。這樣的結構,讓我們看到一些經典作品的影子。諾貝爾獎獲得者帕穆克的《我的名字叫紅》、福克納的《我彌留之際》,都是使用這種交替以各人(物)的第一人稱視角敘述的手法。這種手法實際上是對傳統戲劇創作手法的借鑒和改良,和戲劇一樣,適合矛盾衝突激烈、時間、地點相對集中的場合。

陸梅以這樣的手法來結構這部小說,是一種自我挑戰,也是一種聰明的化解難題的捷徑。挑戰在於,因人物身分經歷不同,必須呈現出不同的敘述特色,但由於作者生活閱歷的局限,難以做到每一個人物的第一人稱敘述都貼切生動。聰明之處在於,這樣一種拼圖式結構避免了作者因生活體驗不深可能帶來的表達的艱澀,而是巧妙地通過不同側面的展示,表現出一幅相對完整的生活圖景。

當然,留守兒童,作為急劇變化的時代中的特殊群體,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心理特徵的複雜性不是一部小說所能窮盡的。解決社會問題,絕不是文學的要義。陸梅選取了這一群體中的某一特殊類型──因「留守」而「越界」成為不良少年的沙莎,小說中與沙莎發生聯繫的記者「我」雖不是陸梅本人,卻是她潛意識的自覺介入。從中,我們可以觸摸到陸梅的人生經驗和閱讀經驗在小說中的影子,無論是作者的本色敘述,還是帶有鄉野特徵的童年敘述,都是作品中頗為閃光的地方。她試圖通過沙莎和記者「我」的故事,讓讀者窺見人在生活大潮中難以言說的渺小與無奈,成長中的不確定與希望,愛與善的力量,深深的歎息或是會心一笑……這些「小說的深處」的東西,才是陸梅試圖探索和抵達的。對少年兒童讀者來說,這種激發心靈共鳴的閱讀,在思索和品味之後,才能得到真正的愉悅。

中國教育報7月30日7版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親子QA】字的美醜/【科學高興班】你怎麼知道@【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世界知名博物館巡禮@【智慧藏百科電子報】
轉寄『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8-07》』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