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9-15》─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9-15》
══════════════════【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9-15》
|
本期內容 | |
◎環境前線:需要更多嘗試與對話的環境運動 | |
◎污染輸出的日本經驗 | |
◎地球日40年 直擊綠世代大計 | |
◎華府傳統市集 環保藝術享樂活 |
環境前線:需要更多嘗試與對話的環境運動 | |
■王舜薇 | |
過去幾個月,其他綠盟同事曾經在這個專欄探討過領薪專職在環保團體中的角色定位,以及環保運動在參與群眾、形式上的改變等觀察與分析。其實,這樣的寫作,也反映出環保團體對於群眾不多、財源吃緊等普遍性困境感到焦慮的同時,必須藉由與公眾的對話來尋找新的出路,而不僅僅是將問題化約成整體社運氣氛低迷所致。這篇文章僅就個人經驗提出一點粗淺的反省,這些見解或許天真、或許見樹不見林,但希望能拋磚引玉,並為自己的參與下一個階段性的註解。 年輕世代的困惑 身為七年級世代,我與周遭許多朋友的社運經驗多半源自大學時代參與相關社團,在學長姐的引導下到個別組織或者運動中當見習生,或者有些人是跳過社團的集體性,因著本身對特定議題的興趣,直接參與各領域的運動。若要談與環境運動的結緣,我們這一代幾乎沒有經歷過老一輩視野中的好山好水,出生成長期已經是台灣環境開始面對考驗的時候,無緣見證環境從好至壞的歷史過程(甚至直接成為潛在的災民),對環境議題的關懷可能來自學習經驗中接觸到的相關思想,或者因為某些環運界前輩的風采而被引領入門。 等到我們踏出校園,仍抱持著對於社會的理想,幸運地尚未背負太多經濟、家庭壓力時,到一個學生時代就慕名或當過志工的團體中冀望貢獻己力,在專職的位置上承擔更多的責任。雖然對於「義工當兼職用、兼職當全職用、全職當超人用」的台灣NGO勞動法則並非沒有所聞,但是實際體會才知道,事實並沒有想像中容易。 就許多環保團體而言,因為來自民間的捐款不足,為了組織運作的經費,必須多多少少拿一些政府資源,「偷渡」我們想要傳達的理念。然而,光是依規定執行專案、核銷經費、會計結算,幾乎就要癱瘓原本吃緊的人力,阻礙組織的正常運作,又在募款未能好轉、長期依賴政府補助的情況之下,形成惡性循環,難以脫身。 這些實際的內部問題,也具體反映到外部的困境。除了經濟面的因素,年輕的專職對於環境運動越趨菁英化、專家化感到無力。屬於公民參與的圖像在哪裡呢?接手前人開闢出的議題戰場,卻不知道從何著力,只知道「風起雲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環境問題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棘手,當林林總總的障礙擺在眼前,難免也會陷入「是否要將社運專職當成主要生涯規劃」的天人交戰。 最近跟一位學生時代一同參與社團、在學時期就投入社區工作至今的朋友聊天,除了討論彼此共同的迷惑,也對自己的「條件」重新提出審視。一個結論是,面對這麼多的困境,我們需要提出文化的、觀念的、形式上的另類思考,逼迫自己成為「催生者」而不再只是舊形式的「領養者」,並在不斷的再生產過程中,確立社運專職的位置與內涵。 期待新的環運文化 如同我們在分析問題時不停被前輩提醒要「注意歷史觀」,什麼樣的人會被什麼樣的議題和其參與方式吸引,值得所有行動者省思討論。以環境運動為例,台灣早期的草根環境運動往往透過一些儀式性、宗教性的社區活動來聚集、教育。現在,網路和大眾媒體的蓬勃,使人們的生活狀態乃至思維方式都有相當程度的轉變,傳播方式的無疆域性,或許正好與環境運動追求打破地域侷限的目標相輔,不再把問題限縮在愛鄉愛土的單一面向。 拿綠盟在今年暑假與鐵馬影展合作舉辦的「貢寮諾努客」活動為例,這並不是一個「無緣無故」長出來的文化活動,而是奠基於反核運動過去累積起來的人脈和社會支持力,以演唱會和市集形式包裝成的「試水溫」行動。我們觀察到,許多來參與的年輕世代也許並不真正清楚能源政策的戰局走向,也無法清楚論述出一套核能危害的說法,但對於「反核」這個長期的社運品牌熱情有一定的溫度。價值觀的磨合可以不需要是痛苦而長期的抗戰,而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嘗試。論述環境議題固然有一定的專業性,但若不發展出一套公民看待問題的意識,不免又會流於菁英,造成少數參與,最後難與敵對面抗衡。 總而言之,環境運動還需要很多新嘗試、很多對話的起頭,用創意和另類觀點吸引不同屬性的群眾,讓更多聲音安其所、展其才,對環保團體而言,也才是「公民行動」的具體落實,讓行動者和參與者相互健全起環境運動的體質,並藉著不斷的對話和理解,消弭社運專職對於自我價值的不安感。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
|
(回目錄) |
污染輸出的日本經驗 | |
■倪世傑 | |
上週在台北有一場「從香港學運到中國市民社會與環保運動」的小型談話會活動,主要是由綠色和平中國項目總監盧思騁先生貢獻他在中國從事環保工作的經驗。針對台灣的環保運動或活動,盧思騁認為有鑑於台商在中國大陸廣泛的投資活動,台灣的非政府組織(NGO)可以思考,是否要利用本身在台灣的優勢,共同監督台商在中國大陸當地不當的污染行為。 污染輸出與「資本輸出」往往是同一件事,連帶的還包括「勞資關係模式」的輸出以及雇用條件的跨國化,都是在1970年代之後重要的全球化現象。 談起污染輸出,日本的經驗堪稱東亞國家的「先驅」。過去,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往往直觀地將日本產業在1970年代向亞洲週邊國家的外移,視為是因應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及廣場協定(The Plaza Accord)下的反應,但加拿大威福瑞勞芮爾大學(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政治學系教授赫爾(Derek Hall)不做如是想。他認為1960年代日本民眾相當反感產業所製造的環境污染、進而組織的環保運動力量,讓這些產業「不堪其擾」,發生了產業外移的念頭。與台灣資本外移經驗有落差的是,日本在1970年代進行資本輸出的反倒未必一定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同時包括了資本密集與外銷導向的企業。尤其是化學工業、鋼鐵以及非鐵的金屬工業。 日本在二戰後的經濟發展,固然得利於緊接其後的韓戰軍需,以及同時間重新發展的重化工業,這些產業集中在從東京到大阪、瀨戶內海直達北九州的西環太平洋帶,同時間這些產業帶來的大量環境污染,以及最為人熟知的工業疾病:像是四目市爆發的氣喘、新潟縣的水銀中毒,也就是熟知的水俁病、還有在富山縣爆發的汞中毒,這些病況很快就讓日本國民感受到工業疾病的恐怖,引發了市民環保運動。而日本執政的自民黨也發現事態不妙,趕緊於1967年到1970年之間訂定多項反工業污染的法案,並於內閣中成立了環保主管單位。 就像許多專精於日本研究者都不會忽略的,通產省在當中扮演的角色其實更形重要。在1970年左右,通產省官員相當憂心日本高污染產業的發展,其一當然是出於市民環保運動引發的抗爭,再來是日本本身土地與水資源的不足,將嚴重推遲鋼鐵、重化工業的發展,所以開展出了高污染產業的外移計畫;同時,日本與南韓政府,都同意日本高污染產業往南韓輸出的計畫。朴正熙總統在1973年就表示:「為了我們國家的工業發展,最好不要考量太多有關污染的問題。」另一方面,1976年菲律賓總統馬可仕也表示歡迎日本高污染產業移入菲國。面對產業外移引發的污染輸出,當年似乎也只有社會黨籍眾議員在國會發出反對的聲音,日本外交部則表示要尊重輸入國本身的內政,產業界則是相應不理。 在伴隨資本輸出的污染輸出當中,推力出於兩個方面:國家總體資源的規劃,以及所謂的「外部成本」過高。以前者來看,日本在1970年後將產業發展重點放在電子產業,並在政商協調中做出鼓勵高污染產業外移的共識。第二點則是廣為忽視的地方型環保抗爭,抗議顯而易見的污染來源,直到遷出為止。這當中涉及國家與企業之間的合謀,以及民間力量對特定企業發揮的作用。前者在環境運動中的共識性較強,但後者就回到盧思騁對台灣環運的建言。 盧思騁表示,綠色和平中國分部的財源是由1萬8千名香港的贊助會員所支持下來的。1萬8千個捐款者,對台灣當前任何一個民間團體都是「天文數字」,這必須在某個程度上跳脫出「地域型環運」的思維,地區性的反抗往往隨著事件消逝而煙消雲散,運動因此往往難以扎根(工運也存在一樣的問題),「運動」甚至往往以一定的金錢補償作為結尾,最後又反倒鞏固了前者的合謀。 另外,盧思騁也提到台灣的環保團體必須要關注台商在中國大陸的所做所為,並期許扮演起一定程度的監督力量。的確,任何鄰避(NIMBY)效應都無法成就可持續性的環境運動,但我們或許更該問的是,台灣環境運動當前的主要方向究竟是什麼?才不會面對各項建言時,出現「撿到籃子裡就是菜」的問題。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
|
(回目錄) |
地球日40年 直擊綠世代大計 | |
■易俊宏、莫聞 | |
1970年起每年4月22日號召全球總動員的地球日活動,曾一度動員逾2億人,是全球年度環保盛事之一。為了迎接2010年將屆滿40周年的地球日,本報(環境資訊電子報)編採團隊於此地專訪「地球日網絡」(Earthday Network)副總裁Susan Bass,率先批露地球日40周年環境倡議大計。 迎接地球日40周年,地球日網絡將發起三波活動,首先於4月17到18日(六、日)發起「全球服務日」(Global Day of Service),期待能串聯全球數十億民眾成為永久的環保志願軍;緊接並在422當天,發起「全球行動日」(Global Day of Action),希望能號召民眾像世界各國政府施壓,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並促成政府在國內批准可望於年底達成的哥本哈根氣候協議。 而接續地球日之後的第一個週日(25日),則是Earth Day Sunday,地球日網絡要串聯華府、雪梨、倫敦、孟買、北京等36個城市共同發起環境教育活動,並強調這一世代對地球的承諾。 2009至2010的主題都是「綠世代」(Green Generation),呼籲每個人無論年齡、性別、種族、職業、族群,都要正視面對自己對環境的責任。在綠世代,強調「從每個人到學校企業全面改善環境,是所有人都要參與保護地球的行動;為的是給自己與孩子更好的未來,是全人類生活朝向更永續的轉捩點。」 Susan Bass表示,地球日40周年慶是該機構全力動員的盛事,總目標希望能吸引更多人加入環境志工行列、促成全球各地NGO之間更成熟的聯繫網絡,更重要的,是推動人們真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包括促成2012年以後、接續京都議定書的新氣候協議能獲得各國批准生效。 該機構除了理事會以及15位職員全力投入,也特別設立顧問理事會;在美國本地的串聯,包括「地方環境行動國際委員會」(ICLEI)、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合國發展計畫署(UNDP)、世界銀行等官方/民間跨國機構。另結合美國退休者協會(AARP)、美國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各級學校、童軍團、各州政府等。國際在地串聯方面,則瞄準各國環保機構、城市首長等官方組織、企業、宗教團體、扶輪社與NGO組織。此外,地球日網絡也會邀請國會議員、宗教領袖、藝術家、運動員等,結合環境議題為地球日宣傳。 Susan Bass表示,得知台灣民間也計畫舉辦相關的環境教育推廣活動,非常興奮,希望有更多台灣民眾投入此一環保倡議行動。本報編採團隊也預計回台後辦理座談會,將第一手交流資訊與國內民眾分享,與各界研商國際串聯行動的可能。 |
|
(回目錄) |
華府傳統市集 環保藝術享樂活 | |
■藍郁華 | |
本報(環境資訊電子報)編採團隊遠赴華府訪問期間,走訪當地最富盛名也最富特色的傳統市集,Eastern Market。該市集就在國會山莊東邊約1英里處,已有130多年歷史,期中有不少饒富兼具綠色、環保、創意與活力的商品攤位,值得一遊。 Eastern Market僅於週末開市,過去經歷過一場大災,燒毀所有店鋪及建築,特區市長阿德里安(Adrian M. Fenty)決議重建市集成為一個參觀展覽館,並在周圍搭建了許多帳篷攤位給原有的攤販,才有現今熱鬧活力的特殊景像。 市集攤位接採開放式設計,顧客可以隨意的鑽進攤販間挑選喜愛的商品,內容包含許多創意環保材質,例如鐵鋁罐編織玩偶、手工肥皂、用各種廢棄木頭作成的創意戒指、手工編織提籃、回收包裝紙拼貼桌等等,皆可看出環保巧思,許多當地生意人熱愛自己的商品。面對顧客的詢問,商家都會熱切地告知商品來源及製造過程。 Eastern Market附近停車場也設有跳蚤市集,包括公平貿易T恤、二手古典家具、畫作、攝影用品等,也有多名珠寶藝術家在此聚集。商品具獨特性和稀有,但價格和質量差異大,從大學生到家庭主婦,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愛的商品。 當你漫步在市集裡,可以強烈感受這是一個廚房愛好者的天堂,滿滿的新鮮蔬果及獨門手工醬料,這是一個充滿獨有特色的地方,將綠色市集、二手市集、藝術創意市集結合成嘉年華會般的熱鬧慶典,每個人在享受此活動的同時,也為綠色地球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在華府,不需遠行,只要搭上藍橘線地鐵就可抵達! Eastern Market容納了「創意文化」、「回收利用」和「在地消費」等特性,期待國內能有更多讓生產者和消費者面對面、直接互動的綠色市集,並有更多消費者此類市集活動。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
|
(回目錄) |
|
長期徵稿啟事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