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09-10-19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用「愛」點亮「礙」的成長能量~「十方」需要您伸出愛的雙手,扶持慢飛天使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10-19》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10-19》

本期內容
  ◎世界傳真:學費低環境好 泰國向留學生招手 
  ◎英大學靠海外分校大賺 
  ◎對待遇不滿 澳洲大學教員不想幹了 
  ◎英研究:在家自學 容易成為尼特族 
  ◎拒絕不合格教師 瑞典提高師資審核標準 



世界傳真:學費低環境好 泰國向留學生招手
  譯寫■葉興台
2009年泰國國際教育博覽會10月9日至11日在曼谷詩麗吉王后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有超過2百家泰國學術機構參與,泰國商務部出口推廣局局長波加納森同(Rachane Potjanasuntorn)表示,泰國希望國際學生人數每年能成長10%,期望在5年內讓外國學生由目前的3萬人增至10萬人。

波加納森同表示:「泰國國際學術機構的品質獲得世界認可,學雜費較其他國家低是泰國的強項。豐富的文化、人民友善、生活環境良好和很多吸引觀光的勝地,也是吸引更多外國學生前來就讀的重要原因。但為了達到目標,泰國知名的大學應將觸角伸到其他國家,採用讓外國人有興趣的方式行銷。」

根據泰國高等教育委員會轄下的國際合作策略局的數據,去年泰國有7萬174名大學生參與國際和英語計劃,高於2007年的6萬221人,參與這些計劃的外國學生人數也由2007年的1萬1,021人增至2008年的1萬6,361人。

泰國國際學校協會會長桑布姆(Usa Somboom)表示,儘管全球經濟衰退,過去幾年泰國國際學校的學生人數仍穩定增加。

泰國的國際學校每年約有3萬2千名學生,很多學生來自於南韓和日本。桑布姆指出:「泰國的國際學校提供與歐洲和美國同樣的標準,每隔5年就會接受3家國際評鑑組織和泰國國家教育標準和品值評估辦公室的評鑑。」

桑布姆表示:「很多就讀泰國國際學校的學生,都能夠申請就讀世界一流的大學,但他們選擇留在泰國,因為在泰國讀大學,平均每年只需1萬8千美元,在已開發國家則要2萬8千美元。」

泰國商務部出口推廣局推廣泰國的國際教育已超過10年,目前泰國約有420家國際和英語學術機構,可提供9百種課程給10萬多名學生選擇。

波加納森同表示,這場國際教育博覽會將展出泰國特殊的學術機構,包括獲得世界好評的泰國航空學校(Aviation Institute)、製作世界冠軍救援機器人的泰國北曼谷科技大學。
(回目錄)



英大學靠海外分校大賺
   
根據泰晤時報、BBC和每日電訊報等媒體報導,英國高等教育統計署(HESA)首度公布英國各大學海外設立分校的成果,結果顯示目前共有約19萬6,640名外國學生,就讀英國各大學在海外設立的分校,為他們帶來超過20億英鎊的收入。

英國高等教育統計署表示,很多外國學生就讀諾丁罕大學、博爾頓大學、密德塞克斯大學和海華大學(Heriot-Watt Universuty)在中國、馬來西亞和中東等地所設立的分校。例如,諾丁罕大學位於中國浙江省寧波市的分校,就招收了3千5百名外國學生,包括57名英國學生。

英國各大學的海外分校教學大綱與校本部相同,而且完全使用英語授課,教員通常在校本部和海外分校兩地跑,這些大學向每名外國學生收取1萬英鎊的費用。

英國高等教育統計署表示,在2007至2008學年中,英國各大學總收入為234億英鎊,來自海外分校的收入幾乎占總收入的10%。

在此同時,英國大學校長聯盟(Universities UK)也公布報告,強調英國各大學愈來愈依賴外國學生,過去10年就讀英國各大學的外國學生幾乎成長一倍。

英國大學校長聯盟指出,在2007至2008學年中,來自歐盟以外的外國學生人數達22萬9,640人次,比9年前增加了11萬2,350人次;中國仍是英國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學生來源,在2007至2008學年中,在英國就讀大學的中國學生總人數達1萬9,385人次,攻讀碩博士的中國學生為2萬1,990人次。

倫敦帝國學院校長羅伊‧安德森爵士(Sir Roy Anderson)表示,為了提高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考慮在波斯灣設立分校的可能性。

博爾頓大學、米德塞克斯大學和海華大學都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設立了分校,校園新穎且提供高科技設施。

米德塞克斯大學杜拜分校的網頁上寫道:「學生所受的待遇等同於在倫敦就讀學生所能得到的支持,包括英語語言、就業諮詢、宗教支持、工作實習機會以及校友網絡。」

諾丁罕大學負責國際化事務的克莉絲汀‧恩紐(Christine Ennew)教授表示:「海外分校所頒授的學位品質與校本部相同,諾丁罕大學對學生的規定和要求,也適用於中國和馬來西亞分校,我們有同一批外部檢驗員,檢視各校區的課程。」

克莉絲汀‧恩紐指出:「本校位於中國的分校相當受到歡迎,我們招收到很多才華洋溢的學生。作為一所大學,我們接觸到無法前來英國就讀的各國學生,這擴大了學生的多樣性,建立我們的國際名聲。」
(回目錄)



對待遇不滿 澳洲大學教員不想幹了
   
墨爾本大學馬丁領導及管理協會(LH Martin Institute)最新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大學教員不滿工作超量、薪資太低,澳洲4分之1的高齡大學教員將在今後5年內退休,在未來10年將有5千名學者退休,澳洲可能出現大學教員荒。

根據澳洲人報報導,這項研究已引起外界疑慮,如果澳洲政府想達到增加大學生的目標,又不會傷害教學品質,到頭來可能影響大學教員的教學意願,甚至會妨礙大學吸收新血的努力。

馬丁領導及管理協會主任琳恩‧米克(Lynn Meek)表示:「有很多指標顯示,大學教員對現狀很不滿,年輕世代對於從事教學工作沒有意願,最糟的狀況是,澳洲政府對此毫無對策。」

儘管澳洲政府增加高等教育的預算,澳洲高等教育聯盟(National Tertiary Education Union)主席卡洛琳‧艾波特(Carolyn Allport)批評,澳洲政府對於培育大學教員缺少一套計劃。

澳洲高等教育聯盟在先前所提的報告中,建議各大學設立學術發展職位,扭轉大學教員無意教書的趨勢。

但在上週於墨爾本舉行的一場會議中,不少大學校長表示,大學教員對現狀的不滿過度誇大,反應出大學教員對於在大學教書過於理想化。

詹姆士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校長珊卓‧哈汀(Sandra Harding)表示:「很多大學教員喜歡回顧1940至1970年代的黃金歲月,我們已經拋棄過往大學應該是怎樣的觀點,現在必須接受新常態。」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校長瑪格莉特‧戈登納(Margaret Gardner)表示:「我認為對現狀不滿的應是一群資深的講師,他們對於無法升等感到挫折和不滿,他們應試試新的教學方法。」

墨爾本大學校長葛林‧戴維斯(Glyn Davis)表示,大學教員處在一種精神分裂狀態,他們常以悲觀的心態看待這個職業,但仍有大部分的大學教員熱心教學,這是出於本身的動機,喜歡從事研究和教學,我們必須確保大學教員仍擁有這樣的動機。

琳恩‧米克表示,接近退休年齡,是大學教員人數減少的一個原因,但這個問題在所有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中都存在。

根據統計,澳洲大學教員有54%的年齡超過45歲,高於澳洲平均就業年齡的37歲,約25%大學教員超過55歲。

根據澳洲政府的統計,在1989至2007年間,澳洲大學生人數暴增1.07倍,但大學教員人數僅增加28%,使得師生比從13升到21,大學教員的負擔加重,但在1996與2004年之間,澳洲政府撥給澳洲各大學的經費,從實質上而言是減少了。

琳恩‧米克表示,儘管澳洲大學教員的收入比世界其他國家的同儕並不低或略好,但是與民間部門的收入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除了收入低之外,另一個導致大學教員荒的原因是,各大學為節省人事成本,大量聘用短期合約的教員,這些教員對於薪資當然感到不滿。
(回目錄)



英研究:在家自學 容易成為尼特族
  ■魏世昌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參與在家自學的英國學生較有可能成為不就業、不繼續升學、或不參加就業輔導的尼特族(NEET)。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由跨黨派議員所組成的兒童、學校和家庭委員會的議員們,向英國教育首長要求對在家教育規章進行調查研究;日前調查結果公布,議員們發現,接受在家教育甫成年的年輕人,成為尼特族的比例,比那些接受正規教育的學生高出4倍之多。

這份調查委託前教育部長葛翰‧白德曼(Graham Badman)進行,企圖找出在某些地區出現許多受當地社會照護系統的孩童,是否與當地盛行在家教育呈高度正相關。

在這份於6月公布的調查結果中,白德曼建議所有的自學家庭都該向當地政府註冊。如果該名孩童被認為在家自學會有高風險,地方議會有權拒絕申請案件。

同時,白德曼要求申請在家自學的父母提供12個月的長期教學計劃,詳述他們將會如何教導小孩。

這項調查引起許多家長抗議自己被當成虐待兒童者,委員會因而展開檢視這份評論適當與否。

白德曼說:「雖然我們不該對在家教育者抱持懷疑論,但我們必須了解其中的風險是以倍數在成長。」

「我的確看見許多孩子有傑出的表現,但不能因此認為他們都是安全的。」他說。「基本上我認為有些家庭自學教育是成功的。」

白德曼表示,在家自學學生成為尼特族的比例相當高。

共有1千2百名在家自學的學生參與這項研究,發現其中有270名是完成學業後在家無所事事的尼特族,約占2.2%。這是全英尼特族人口的4倍以上。

委員會主席,工黨議員巴瑞‧史爾曼(Barry Sheerman)表示,雖然在家自學有些「極好的例子」,但同時也存在著「極恐怖的故事」。他詢問一名學校校長黛安娜‧強森(Diana Johnson),認為白德曼的調查是否太著重在家自學的潛在危險。

強森說:「的確,許多人認為在地方政府與在家自學者間創造正面關係是件好事。但我擔心的是,我們沒有完整的資料庫,也就是說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學童在接受在家自學。就是因為對數據的不了解,才會對於教育結果一無所悉。」

白德曼說,只有在極度特殊的情況下,當地政府才會禁止父母登記讓小孩在家自學。

英國政府估計約有2萬名學童接受在家教育,但真正的數字可能接近5萬名。因為父母只有在小孩退學時有義務告知政府。

另類教育組織(Education Otherwise)支持者菲歐娜‧尼科森(Fiona Nicholson)則對白德曼的調查不以為然。「這表示國家開始走進家庭生活,並且試圖去控制。對家庭來說,這是入侵行為。」她說。

英國政府目前亟欲得知何種教育體系對在家自學的學生較適合。兒童委員會秘書鮑爾斯(Ed Balls)說,委員會在2010年初將會討論這份調查。
(回目錄)



拒絕不合格教師 瑞典提高師資審核標準
  ■魏世昌
瑞典政府預計對於國內教師證照核發制度採取更嚴格的審核方式,希望阻止不合格教師在瑞典當地學校獲得全職職位。

根據《瑞典本地新聞》報導,瑞典教育部長揚‧柏傑克魯(Jan Bj顤klund)宣佈,預計在明年春天推行更嚴格的教師資格審核。

「雇用不適任教師對教育來說是個大錯誤,我希望可以抑制這個現象。特別是在職業科目的教師。」他說。

根據柏傑克魯的說法,新任的教師審核,將不會把通過教師訓練與否視為必要條件,但適任教師應該需要接受過任何形式的大學教育。

「這個新規範只把教師定位合格與不合格。」他說,但他特別強調,此舉並不是要逐出所有在校的不合格教師。

同時,為了提高瑞典教師的素質,自11月15日開始,瑞典教師將擁有出國進修的機會,在海外進修期間仍可領到8成薪水。

柏傑克魯表示,國家跟各行政區會共同分擔這筆開銷。「國家預計自行吸收7成花費,其餘3成由市政當局負擔。」

柏傑克魯日前參加了在瑞典哥德堡(Gothenburg)舉行的聯合國公使會議。他在會議中與其他參與的聯合國大使討論了如何提高教師的教學專業,以及如何吸引更多年輕學子修習教育學程。

許多聯合國國家目前都遇到了合格教師短缺的問題,特別是在明年有大批教師預計退休之際。

柏傑克魯的目標是要增加歐洲交換教師的機會。他並希望聯合國委員會採取必要的措施,讓瑞典教師能夠在其他的歐洲國家執教鞭。

在瑞典,政府傾向改變所謂的「提高教師水準」條例,轉而投資教師再教育的機會,讓他們藉由海外留學增加教學技能。

而在瑞典特雷勒堡(Trelleborg),已經通過一項實施依照教師教學成效敘薪的實驗計畫。

計畫最快在2010年秋天開始實施。在特雷勒堡的高中教師會根據他們的學生考試成績表現來支薪。

「最好的教師應該得到最多的薪水,因為教師最重要的責任是傳遞知識。」特雷勒堡高中校長,同時也是自由黨成員、身兼成年教育委員會長的拉斯‧翰斯思(Lars Hemzelius)說。

這項決議在特雷勒堡當地高中的行政單位引發了不小爭議。

來自中間偏右的4個政黨聯盟委員全都投下贊成票;而來自社會進步黨的委員持反對意見棄權。

「這項提案太粗糙,沒有任何的配套措施。」社會進步黨員強尼‧尼爾森(Johnny Nilsson)說。尼爾森強調,教師的薪水不應單就學生表現來決定。

瑞典兩個主要的教師聯盟,瑞典教師聯盟(L酺arf顤bundet)與瑞典國立教師聯盟(L酺arnas Riksf顤bund)均在先前表示他們反對這項提案。

「你必須把學生整體的狀況納入考量,並不應單看考試成績來決定。學生的發展包含非常多的因素。」瑞典教師聯盟主席伊娃‧莉斯瑞(Eva-Lis Sir幯)在今年2月這項提議開始討論時說。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親子QA】字的美醜/【科學高興班】你怎麼知道@【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性別教育電子報055】野ㄚ頭,愛冒險│台灣女生.勇闖埃及@【性別教育電子報】
轉寄『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10-19》』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