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10-27》─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10-27》
══════════════════【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10-27》
|
本期內容 | |
◎社會的慢性中毒 | |
◎能源稅風雲 | |
◎世界林業大會 聚焦森林保育抗暖效益 | |
◎聯邦機構猛排碳 白宮徵公務員減碳方案 |
社會的慢性中毒 | |
& | |
近日美國牛肉放寬進口,引起政壇和民意的軒然大波。美國牛肉對人的健康風險到底有多大?相關的檢驗配套在哪裡?在這些問題仍是未明的情況下,政府貿然決定政策,徒增民眾和消費者的恐慌。可怕的是,類似這種以政治考量和經濟利益為前提,卻犧牲環境品質和人民健康的政策思考,近年來可說是層出不窮,太多「高層指示」的陰影,讓原本應該負責政策客觀專業評估的機關失守,淪為橡皮圖章,甚至是高層意志的執行者,不但出賣民眾對專業的信賴感,也戕害了民主社會由公眾參與的精神。 拿兩週前的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環評審查為例,審查會中相關官員和利益人士的嘴臉,以及耳語不斷的「高層」指示讓結論反覆變動,在盡職的環保記者筆下醜態畢現,事後環保團體也罵聲不斷,不料環保署馬上發新聞稿極力撇清、反駁,充滿專業傲慢的語言。 原來,上千漁民恐慌「污染滅漁」,抵不過幾個專家輕描淡寫一句「廢水排放不到污染程度」,現實的生活經驗敗在「超然」的科學研究之下;政治力的施壓,讓環評制度變成扼殺民主的打手,環保署變成負責「擺平」民意的機關,而不是為民把關生存、環境權的專業機關。除了中科經典案例,過去我們也看過太多「有條件通過」的環評案例,顯示出環保署已經變成主持討價還價的拍賣官,公平理性討論蕩然無存。 而美國牛肉爭議好比中科廢水,再一次讓人看到政治掛帥的暴力思維。原本應該為國人食品安全把關的衛生署,卻淪為高層決策的代罪羔羊,相關官員無奈說出「會負全責,必要時不排除下台」這種只充滿情緒、毫無建設性的政治語言。依據政府操作民意的邏輯,未來我們應該又會看到官員公開吃「安全」的牛內臟,吃「處理過」的高科技廢水中生產的魚、米了吧?這樣的「信心喊話」,民眾真的能安心嗎? 「聰明的」消費者選擇必須參考專業單位提供的評估和資料,並不只是個人決定是否要食用而已。民眾有吃到安全食物的權利、也有維繫正常生存的權利,但美國牛肉和中科廢水案,反映的是現今環境和生存問題都被政治價值所凌駕,真正客觀的專家意見已經被斷頭。而實際上,末端的苦果卻往往得由無法晉身菁英政治的民眾和脆弱的生態環境來承擔。 妥協於經濟發展和政治情勢的「無毒」,造成的社會恐慌和環境成本,恐怕會讓每一個人陷入慢性中毒。一個健康的公共政策的形成,必須走出「理盲又濫情」,建立在與公民社會的充分溝通上。否則,官員與專家的無謂口水,比高科技廢水更恐怖;決策的傲慢,讓社會的慢性中毒,遠比潛伏期20年的狂牛症來得更令人擔憂。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
|
(回目錄) |
能源稅風雲 | |
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於上週宣布,2011年起(後年)將開始課徵能源稅及溫室氣體環境稅(碳稅),未來不計通貨膨脹及國際油價因素,汽油、水電、瓦斯價格仍將逐年漲價。以95汽油目前每公升29.5元估計,2020年將漲至46.1元、電費每度增加1.3元左右,漲幅都近5成。 攤開來看,當前航空燃油、液化石油氣、燃料油、天然氣當前所徵收的能源稅普遍偏低,從每公升0到1.35元不等,而這些都還屬於化石能源,也就是非可再生能源的範圍。尤其重要的是,航空燃油目前的能源稅為0.78元/公升,僅為95無鉛汽油9.55元/公升的8.17%,實在偏低,而根據科學調查指出,因為航空飛行器排放的地點更為接近大氣層,所以同樣單位的排放量會比地表排放對溫室效應的影響高出3到4倍,如以此原則來看,當前對航空燃油徵收的燃料稅低得離譜,低到鼓勵浪費能源,因此的確存在檢討的必要。 社會大眾都嚇壞了。中鋼早經透過各種力量部屬反對能源稅的能量,裕隆汽車大老闆嚴凱泰直接在攝影機前公開表示反對這項政策,政府官員見此趕緊「撤案」。馬英九總統下令行政院在政策未定案前「不得輕易對外發布」,行政院長吳敦義這是「未定案政策」,副院長朱立倫先是說「漸進方式比較好」,後又改口「能源稅尚未做成結論」,財政部長李述德說能源稅究竟是什麼「他也不清楚」。能源稅本就是馬英九於2008年競選總統的政見之一,現在面臨「知難而退」的窘境,何以致此? 我們要如何面對社會超過6成的反對聲浪?首先還是必須分析一下這些聲浪的主張。這主要可粗分為兩類:(1)在商言商者。比如說是高耗能產業,像是金屬工業、或是交通工具製造業,他們都依賴低廉的能源價格進行生產與販售工作,獲得所謂的「產業競爭力」。(2)社會大眾。因為在經濟低盪的同時,任何支出的增加都不是受歡迎的政策。就後者而言,我們可以同情性的理解,這也是過去台灣政府不重視再生能源發展而必須承受的「歷史共業」,當民眾生活中僅剩化石能源最為幾乎唯一的能源,無從選擇下僅能接受漲價,或是伺機在下次投票中「反撲」。若就前者而言,我們必須直言,低能源價格其實是鼓勵能源使用上的浪費,廠商在進行生產時缺乏節約的動機,而追求經濟發展的國家也會鼓勵廠商繼續發指高耗能產業。對一般民眾而言,同樣增加了浪費能源的動機。 但我們必須探討的是,民眾的處境反而是可以理解,並且具有透過制度設計從而改變其行為的可能性。比如說,在公共運輸系統在台灣首屈一指的台北市,自用小客車的成長率明顯要低於台灣其他各縣市。從2000到2008年交通部針對台灣的交通工具統計數據來看,台北市的自小客車在這9年間的成長率僅1.36%,但在公眾運輸體系甚為落後或正在發展中的台中縣、台南縣與高雄市成長率分別為23.33%、21.92%以及15.36%,全台灣的自小客車成長率則為19.99%。 台北市的成長率明顯壓得相當低,高雄市低於全台平均值,至於台中縣、台南縣則是高於平均值。這當中的關連性再清楚也不過,公眾運輸體系的完備與否與小客車的成長率呈反比。因此,在缺乏區域型公眾運輸體系的台灣絕大部分縣市,民眾面對附加在汽油中的能源稅,反對成為唯一的選擇,否則將面臨「行」不得也的困境。 相當弔詭的是,台灣不缺再生能源方面的生產技術。2006年太陽電池生產線增加到14條,太陽電池與模組廠商整體生產量增加近一倍,達175MW(百萬瓦),合計產值超過新台幣170億元,全球市場佔有率為6.4%,為全球第5大太陽電池生產國。工業局統計,2010年台灣太陽電池與模組廠商全球市場佔有率有機會提升到16.2%,成為全球第4大太陽電池生產國。可見,生產力不是問題。國內為何沒有利用、發展太陽能的空間?反而是在當前必須嚴正面對的問題。 當前政府擔憂民意再次流失,以及在財團的壓力下,暫時停止能源稅,我覺得現在必須問自己的一個問題是:我們是要潔淨的能源,還是大量生產溫室氣體但價格對較低的化石能源?是要便宜,還是要清潔?如果要清潔,就不可能便宜。大家現在都知道要節能減碳、要生活環保,但誰來買單?現在政府在民意的壓力下也不敢面對。節能環保必須有人做出犧牲的,絕非白吃的午餐。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
|
(回目錄) |
世界林業大會 聚焦森林保育抗暖效益 | |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科學家19日在布宜諾艾利斯召開的世界林業大會中抨擊:「多年來森林議題始終卡在聯合國內部的會議中得不到重視,因為氣候變遷問題,現在終於端上了國際談判的檯面。」 IUCN副執行長傑克森博士(Dr. William Jackson)於會中指出,全球森林覆蓋率持續下降所造成的後果,涵蓋了社會、經濟與生態層面──熱帶地區尤其如此。不過,由於全球暖化問題獲得相當的重視,他也看到了森林的一線曙光。他表示,基於氣候變遷發生之快速,不管窮國與富國,沒有國家經得起忽視森林的代價:「我們必須把握時機,推動永續的森林經營管理,為仰賴森林維生的民眾尋求永續的生存條件。」目前,森林砍伐約貢獻了20%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而停止森林流失,已是公認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氣候變遷控制措施。 世界林業大會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林業部所舉行,自1926年在羅馬舉辦以來,每6、7年由不同國家輪流主辦一次,今年已是第13屆,由智利負責主辦,從19日起為期一週,吸引來自160個國家約4千5百名代表與會。 本屆大會主題是「森林發展──不可或缺的平衡」(Forests in development - a vital balance),大會安排了專題演講、工作坊、座談會,並搭配海報展、展覽攤位、讀書會、技術導覽等周邊活動,讓與會者充分就主題交換個人經驗。 「2020年森林零淨砍伐目標」也成了一項主要倡議。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森林議題召急人泰勒(Rodney Taylor)於會中極力提倡此目標,希望與會者支持。他說這目標「所設定的規模和節奏,是因應危機、維持地球健全所必要的」。 所謂「零淨砍伐」(zero net deforestation),並非指完全不伐木,而是指利用林地復育、或是在條件惡化的土地上造林等方式,彌補損失的森林地。泰勒說,WWF希望設定一個全球行動的目標年,以避免氣候變遷的危害,並遏止生物多樣性流失。「現在正是達成共識的契機,林業部門可藉此協助溫室氣體排放不再增長、並儘快達到2050年減排80%的目標。不過,這是全球性目標,唯有大家一起行動才辦得到。」他進一步表示:「透過森林保育與林地永續利用,林業部門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與農業、能源、金融部門的整合也非常關鍵,如此才能形塑永續的土地利用政策與規劃。」 泰勒指出,儘管人們已採取保育行動,森林砍伐的速度仍令人擔憂,目前每年約損失1千3百萬公頃的林地,相當於每分鐘損失36座美式足球場。 他認為,森林淨零砍伐的目標「仍保留許多土地利用規劃上的彈性,而森林的質、量與碳密度(carbon density),在此目標下也會顧及到」。 此外,承諾此目標的政府應加強推行REDD(降低毀林及森林惡化所導致的碳排放,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Degradation)。REDD是一項全球性的機制,提供財務上的誘因,讓人們更願意保育森林而不加以砍伐。「透過REDD提供的財務誘因,富國可提供發展中國家資金支持,助其遏止森林砍伐。」泰勒認為:「所有政府都應該支持REDD,承認這是一種可信的機制,讓其納入2012年後京都聯合國氣候協議,作為補償溫室氣體排放的一種減量形式。」(編按:2012後京都聯合國氣候協議,即指年底於哥本哈根展開談判的新協議,作為承接京都議定書2012年到期後的國際溫室氣體減排共識) 付錢保護熱帶雨林,將數十億噸的碳儲存其中,不只可保護氣候,也保護了許多瀕危野生動物如紅毛猩猩與侏儒象(pygmy elephant)等。 最早將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溫室氣體減排連結在一起並提出證據的其中一份研究,出自澳洲大學生物學家溫特(Oscar Venter)的報告,這份研究刊登在6月的同儕審查期刊《保育文獻》(Conservation Letters),其中說明了保護哺乳類動物多樣性與透過森林保育減碳的關連性。 溫特呼籲,「此刻,我們認為保護森林在生物多樣性與氣候上的雙重效益,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我們希望看到政策討論進度能跟上科學的腳步。」 (ENS) |
|
(回目錄) |
聯邦機構猛排碳 白宮徵公務員減碳方案 | |
美國白宮發起一項公職人員參與打造綠色政府的計畫。白宮19日發出要求,希望每位聯邦公職人員利用兩週的時間,在「綠色政府」網站上提出自己的乾淨能源構想,網站並開放公職人員之間票選互評,在10月31日以前獲得最多票數的構想,將提交給「聯邦永續指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 on Federal Sustainability)作參考。 聯邦永續指導委員會是由一群來自各聯邦機構的資深官員組成,依照總統歐巴馬本月5日簽署的EO 13514號行政命令,他們將負責呈報各機構的永續計畫。 該項行政命令指出,美國聯邦政府是全國最大的能源消耗單位,碳足跡也最大。為了降低碳足跡,該命令要求各聯邦機構以2008會計年度為基準,建立各自的溫室氣體盤查、管理與減量方案。而白宮環境品質委員會必須在2010年1月2日前匯報各機構所設定的減量目標。 白宮環品會主席蘇特力(Nancy Sutley)表示:「這項計畫的目的,是希望集180萬男女名公職人員的集體智慧。」所有提報到「綠色政府」網站上的建議都可線上檢視,不過只能用公務Email帳號登入,才有提報建議與投票的權限。 蘇特力也拋磚引玉,率先在網站上提出自己的構想:「我希望所有機構都能把大眾運輸資訊放在官方網站上,以鼓勵大眾運輸達到減碳目的。」 另外也有人提出全面以節能燈(compact fluorescent)汰換白熾燈、在所有聯邦建築屋頂安裝太陽能板、開放公職人員與約聘僱人員在家上班等構想。目前,美國聯邦機構共有50萬棟建築物、50萬輛車輛,擁有180多萬名員工,貨物與勞務採購每年達5千億美元。綠色政府網站的這項徵件與票選活動將持續到10月31日止。 (ENS)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
|
(回目錄) |
|
長期徵稿啟事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