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12-29》─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12-29》
══════════════════【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12-29》
|
本期內容 | |
◎環境前線:電影《阿凡達》的環境啟示 | |
◎決戰哥本哈根:美國單邊主義旗幟再度飄揚 | |
◎歐盟環境部長會議:混合化學物會傷害生殖系統 |
環境前線:電影《阿凡達》的環境啟示 | |
■崔愫欣 | |
註:本文涉及電影情節,請讀者留意。 最近電影《阿凡達》上映,聽說這部片耗資3億美元,是以3D虛擬影像擷取攝影科技聞名,本來沒有很想看的,很怕又碰到一部虛有其表的大片,但因一些朋友推薦這部片不錯,因此還是忍不住到電影院先睹為快,看完之後頗有感觸。有人說願意為這部片再進電影院一次,我可敬謝不敏,不是因為不好看,而是不想再經歷一次觀影時襲來的感傷。 電影與現實的映照 不想再重看一次的原因,是因為影片有部分太過寫實,這種關於為了開發而迫遷、砍樹,以強大武力壓迫弱勢這種情節,已經在我們的身邊太常發生,觀之何其不忍。 電影《阿凡達》的劇情是描述人類在耗盡地球資源後,到外太空的其他星球尋找更多資源,其他星球的住民因科技沒有地球發達,只能接受其佔領,開發集團派遣學者在當地研究,發現當地部落所聚居的地底蘊含著值錢的礦藏,為了能取得礦產,必須逼迫當地住民遷移。這樣的劇情背景看來似乎是建立在未來的時空,實際上卻一點都不科幻,因為事情再熟悉不過,這種情節在現下的地球可是處處都在發生。 在地球資源尚未耗盡的今日,人類為了開發,持續往這個世界上任何尚未開發的角落進攻,從非洲到中亞到南美,為的不外是鑽石、金銀、石油,木材等許多自然資源。 像這樣的故事,曾經發生在亞馬遜河的雨林,開發集團為伐木的巨大利益,驅趕原住民,暗殺護樹運動者(電影《燃燒的季節》,The Burning Season,1994年)。 曾經發生在非洲的獅子山為了鑽石非法開採和交易引起當地血腥內戰(電影《血鑽石》,Blood Diamond,2006)。 曾經發生在南美洲玻利維亞的富山銀礦,已開採超過450年,至今預估有超過8百萬人,死於這座銀礦中,現今仍有5千多名印地安人,在這座由礦工所擁有的合作社礦坑工作(紀錄片《魔鬼的銀礦》,The Devil's Miner,2005)。 在澳洲南部的原住民部落,政府為了取得位在部落聖山的鈾礦,提供世界各國的核能發電,不惜在部落會議中下毒暗殺部落的長老們,並且在部落附近進行核子試爆,無視原住民的人身安全(紀錄片《澳洲核爆自白》,2006)。 這樣的電影還有不少,族繁不足備載,有的是真實故事改編,而即使是虛構,也多半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 從電影中看到什麼 不同的人會在電影中看到不同的重點,我常常好奇這些電影能帶給觀眾什麼樣的影響?在電影《阿凡達》的壯闊場面中,自然與戰爭的奇觀並呈,到底是用絕對壓倒性武器征服自然的快感比較過癮?還是用自己的身體流血流汗,在叢林中生存比較酷?也許在電影中要認同納美人比較容易,也是導演的企圖,但是觀眾在碰到真實社會與人生時,也能做出一樣的選擇嗎? 電影中其實已經對現實極盡揶揄之能事。開發集團的主管為了讓形象好看,口中掛著人權,以施恩的心態在當地建立學校,其實最終目的只是為了利益,只要沒人看到的地方,什麼事情都做得出;負責鎮壓與施暴的傭兵為了保衛利益,保衛自己,不加思考只服從上級命令;研究當地的學者卻不自覺地成了開發集團的幫兇,等到最後發現事情不對時,卻無力回天。「這星球的樹這麼多,砍幾顆有什麼關係?」「要什麼條件才能讓他們搬走?給他們補償就好了!」電影中的台詞,熟悉的令人想發笑。 當地球人發動著龐大的軍隊侵略,不顧納美人尚未撤離,將象徵自然之母的世界樹推倒,看到這一幕,讓我想起了一次次的抗爭現場。當然這是我的解讀,因為身處台灣的我所關心的事情,讓我從眼中看到的雖然是電影中的煙火漫天,耳中聽到卻是樂生療養院被拆遷時,不願搬遷的院民的悲傷吶喊;是溪洲部落被驅趕時,無處可去的都市原住民的不平之聲;是中科四期動工時,即將淪於污染前線的相思寮居民的憤怒抗議;是任何一場強勢欺壓弱勢的現實事件,這些場景是如此的相像。 電影的虛擬與真實 電影《阿凡達》所提供的另一種思考,是真實與虛擬的差異。當我們以為的真實世界,卻被權力與利益所惑,以機器取代人力,在溫室裡控制自然,電影中的主角透過虛擬角色的扮演,卻真實體驗到了納美人的原始生活,這是長久遠離自然的地球人難以體會的生存。真實與虛擬變得顛倒了起來,而看著電影的我們,到底是在電影的虛擬中體驗到真實?還是在真實中看到了電影的虛擬? 不論如何,電影《阿凡達》畢竟自己承認是部虛擬的劇情片,也許其中有著環保、反戰、尊重生態多元性、尊重住民自主的一些意涵在內,但導演並沒有以環保電影為號召,還是頗誠實地以其耗資3億美元前所未見的科幻場面為宣傳,沒有過於沽名釣譽。不像近日台灣的電影奇談,媒體人陳文茜籌備製作《±2℃紀錄片-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廣邀高科技產業老闆也是污染大戶來贊助拍攝宣稱環保的紀錄片,向來重商而甚少關心台灣環保問題的陳文茜宣稱紀錄片傳達真實,但真相能不被操縱與控制嗎?是號稱虛擬的電影比較真實?還是號稱真實的電影需要虛擬一下以服務主流意識形態?這個時候,電影給我們的啟示,就需要好好思考才能判斷了。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 |
|
(回目錄) |
決戰哥本哈根:美國單邊主義旗幟再度飄揚 | |
■倪世傑 | |
在12月16日哥本哈根的講台上,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對著全球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15次締約國會議的各國代表們說:我想有一個幽靈,從各方來到這間屋子裡,這個幽靈叫做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無限制的發展正在耗盡地球的有限資源,如果,全球氣候是資本主義的銀行,那這些富有國家的政府應該保護這座銀行。 但現在的狀況,似乎有一些變化。問題仍在資本主義,但富有的西方國家顯然已經嗅出全球氣候變遷帶來的「商機」,無論是再生能源、減排科技、還是碳交易市場。同時,也因為過去30年來歐美國家在一定程度上的後福特主義發展,實際的生產活動往往由發展中國家透過全球商品供應鏈體系承擔下來,因此,在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帶領」下,這一次的暫時協議是由美國、中國、印度、巴西與南非等五國在秘密會議室下的產物。 美國知名環保作家麥克奇賓(Bill McKibben)在左派刊物《瓊斯媽媽》(Mother Jones)撰文指出,歐巴馬在這次峰會中促成了一個超級污染者俱樂部,在這俱樂部中沒有一個國家想要遏止煤的使用。但歐巴馬做的不僅如此,他甚至打破了全球氣候變遷機制(climate regime)中多邊主義(multilateralism)的原則。 早在18年前的1992年,位於紐約的聯合國公布《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同年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國際峰會中開放世界各國簽署,共同決議要遏止溫室效應,其中秉持「共同承擔但責任相異」(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and capabilities)的原則,也就是說附件一的已開發國家對當前溫室效應負有更多的責任。 但1992年的會議留下一個減量的難題:各國自願而非強制減量。根據奧森(M. Olsen)所提出的集體行動的難題,自願減量成為一紙具文,在缺乏監督以及各國競相發展經濟下,這個問題促成了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的簽署,自願減量的原則變成了各國根據「共同承擔但責任相異」的原則提出減量目標,具體要求這些已開發國家之2008年至2012 年的平均人為二氧化碳總排放量,需較 1990 年的總排放水準減少5%,並針對每一個聯盟及國家加以訂定更精確之減量目標;同時,根據各國不同的人均所得(能力)以及每人累計排放量(責任),分配各國承擔扭轉氣候變遷的成本。 美國總統喬治布希執政時公然退出《京都議定書》,即被視為霸權國家單邊主義(unilateralism)抬頭,為世界各國所不齒。歐巴馬競選時的政見正是以重回《京都議定書》為目標。但現在這個狀況,美國這一個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要高於中國與印度數倍的國家,幾乎放棄了「責任相異」的原則,希望與這些發展中排放總量大國共同協商出一個減量的目標與步驟,以密室政治取代了聯合國架構下的多邊主義原則。 這也是論者要明確指出的,雖然很多論者表示哥本哈根峰會並非一無可取,因為這至少把美國這一排放大國拉進來了,但若與喬治布希相較,我們發現歐巴馬走的仍舊是一條違背《京都議定書》原則的霸權主義道路,而且,中國、美國與巴西皆未留下具體減排的承諾,亦導致歐盟國家不願繼續就減排目標往上加碼,這一次的會議,反而在美國等國家的參與下,以失敗告終。 41年前,「羅馬俱樂部」出版了《增長的極限》一書,該書中以各種數據和圖表,強而有力地證明了:自工業化以來的經濟發展模式,不但使人類與自然處於尖銳的矛盾之中,人類也將因此繼續受到自然界的報復。快要半個世紀過去了,資本主義全球化下的「外部成本」──氣候變遷──終究要由人類全體與地球物種共同承擔;而哥本哈根峰會的失敗,則將證明賊人自利的霸權國家,將對世界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
|
(回目錄) |
歐盟環境部長會議:混合化學物會傷害生殖系統 | |
編譯■王茹涵 審校■蔡麗伶 | |
歐盟環境部長會議於22日表示,歐洲民眾的健康與環境可能受到併用多種有毒物(特別是環境荷爾蒙)混合效應的傷害。儘管如此,會議仍決定,在明年執委會相關報告出爐前,將不會對此議題做出決定。 各國部長於會後聲明中承認:「人類及動植物接受到許多不同來源與途徑的各樣化學物。最近一項研究顯示,來自多種化學物質的混合效應(包括生殖毒素及其他因內分泌干擾素造成的反效果),對人類健康與環境將可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環境部長表示,他們十分關切丹麥環保署一項關於接觸多種化學物質的研究結果,研究中顯示出兒童日常生活中不自覺的的暴露在多種內分泌干擾素中。內分泌干擾素也稱為賀爾蒙干擾素,作用相同於雌激素。 會議結論強調:「進一步的化學品政策、研究與評估化學物混合效應的方法是必需的。」聲明中並提到,現有的歐盟法規大多是基於個別的化學品評估方法。 部長們表示,它們正等待2010年初歐盟將完成的一項研究報告,對評估多重化學物的混合效應造成的風險,進行科學性檢驗。同時,部長們也正等待另兩項2010年將完成的執委會報告。其一是關於執行內分泌干擾素的社區策略,其二是歐盟環境與衛生行動方案的審查報告。 多個環境、衛生、婦女及消費者團體,對於部長會議承認接觸多種化學物會導致所謂「雞尾酒效應」一事,表示歡迎。但他們警告,當務之急是「對減少暴露在不同來源的有害化學品採取緊急措施,並尋找更安全的替代品」。 賀爾蒙干擾素包含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與酚甲烷(bisphenol-A)。前者做為PVC塑膠品的軟化劑,常見於地板鋪材與鞋類。後者則廣泛用於製造硬質透明塑膠,如奶瓶、罐頭內裡及DVD。 在歐盟許多國家,估計有5分之1的年輕男性生育能力受影響。公民團體指出,近來的研究顯示,具賀爾蒙干擾作用的化學物質可能造成胎兒缺陷,提高睪丸癌發生率,並減少精子數量。 公民團體正敦促歐盟執委會就化學品混合效應,於現行法規中提出具體的修正案,特別是《化學品註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法案》(REACH)法案。 (ENS)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
|
(回目錄) |
|
長期徵稿啟事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