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10-03-02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新聞專區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10-03-02》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10-03-02》

本期內容
  ◎環境前線:讓氣候變遷詮釋權回到公民手上 
  ◎資本主義、民主發展與碳經濟(二)石油經濟與中東國家的威權化 
  ◎劇毒煤灰堆置失序 美環團要政府防堵 
  ◎美地質調查所:南極半島冰棚崩解 



環境前線:讓氣候變遷詮釋權回到公民手上
  ■王舜薇
一項論述的提出和發展,往往牽涉到背後的權力結構。在台灣,談環保不是新鮮事,重點是誰談?怎麼談?談完之後(或是在過程之中)要如何實踐與改變?

最近,由知名媒體人陳文茜主導拍攝、號稱台灣首部氣候變遷紀錄片《±2℃》問世,企圖引起一般大眾對於暖化議題的關注。媒體名人關心重要的環保議題,當然是好事,影片基調凸顯的感性訴求也是引起關心的重要切入點。然而,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和傳達的訊息,卻讓原本就對相關議題稍微瞭解的人感到「先是失望、再來很悶」。

片中不談能源、產業結構等導致氣候變遷的根本性問題,也沒有切中核心的具體建議,僅在片末呼籲觀眾「救救孩子和下一代」、「一人一信寄給總統」,似乎全然將改變寄託在政治人物身上。這不僅嚴重低估台灣公民社會的力量,也因為拍攝團隊和出資者的耀眼光環,恐怕壟斷議題的詮釋權,環保團體當然悶。

不可否認的,紀錄片當然會有其特定觀點,我們就以另一部陳文茜曾經在她的節目中介紹過的英國紀錄片《愚蠢年代》(The Age of Stupid)為例,看一部訴求喚起實際行動的紀錄片如何處理「觀點」,及背後整個支援系統的操作方式。

「愚蠢年代」設定以西元2055年地球因暖化而生機毀滅為假想背景,回溯西元2015年前,那些人類可以企圖挽回暖化衝擊、卻錯失良機的關鍵時刻。影片同樣諭示人類若不採取行動,就會一步步面臨毀滅的危機,也同時清楚指出,跨國企業在第三世界國家的開發暴行,和政府官僚危機處理的無能,將導致災難階級化。然而相關的批判在《±2℃》裡卻似乎被隱藏在低沉的配樂背後,變成一幅缺乏問題意識的憂傷風景畫。

再來看看製作過程吧!這也是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陳文茜力邀7位企業界龍頭集資千萬台幣拍攝《±2℃》,再加上她本身擁有的媒體資源,強力於各主要電視台放送。反觀《愚蠢年代》,花費5年拍攝,總共45萬英鎊製作資金,全部是眾志成城、由228位民眾和團體捐款募集而來,遍及英國、美國、歐洲各地。至今,整個捐款計畫還在持續進行當中,不斷籌措資金進行一連串的具有創意的行動,包括拍攝一集20分鐘的《愚蠢秀》(Stupid Show),在去年底的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期間播放,提醒各國領袖注意氣候危機。

更酷的是,《愚蠢年代》製作團隊還在官網上發起「群眾集資」(crowd funding)活動,希望大眾變成股東,購買、分擔電影發行及映演所需的資金,未來若票房告捷,投資者就可以分紅,真是另類的綠色投資啊!

當然,製作團隊也計算出拍攝這部影片,以及宣傳巡演過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數據顯示,自2004年開拍到2009年全球舉辦首映會,大約產生15萬公斤的二氧化碳。「這樣值得嗎?」製作團隊用幽默的口吻自問自答:「這得視多少人能夠看到這部片,而其中又有多少人採取實際行動,才能評定這樣的碳排量,是否對抗暖化有幫助!」

其他扣合減碳觀念的措施諸如:美國首映會使用了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供應放映需要的電力;首映會來賓需為在地人,以免搭乘長途飛機等。從拍攝、發行、募款,這部紀錄片製作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不僅是告訴觀眾氣候變遷的現象,還創造出公共性,使人反思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改變,不管是個人層次或集體層次的參與,讓紀錄片成為一個論述形成的動態過程。有活力的文化行動(Cultural Activism)就應當如此啊!

改變,不能只是「以愛為名」的召喚,還更需要積極的觀念衝擊,或許《±2℃》的推出是一個契機,能夠引發更多對話和辯論,形成更切合台灣的環境論述。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回目錄)



資本主義、民主發展與碳經濟(二)石油經濟與中東國家的威權化
  ■倪世傑
一戰之後到二戰之間,凸顯了煤礦、鐵路與碼頭工人的戰略地位。這些工人一旦展開聯合罷工,將對資本主義國家以及資產階級的利益帶來莫大的威脅。於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同時於一戰之後擔任加拿大總理前後長達21年的金恩(Mackenzie King),曾於1910年代受同時擁有大量礦場的洛克斐勒之邀,研究並處理勞工的激進化問題,他認為交通與煤礦產業工人發動罷工的破壞力,尤甚於戰爭。而金恩之後回到加拿大擔任首相期間,也因為要試圖弱化能源相關產業工人的激進性,開始推動福利國家的建設。能源產業勞工能夠因為戰略上的優勢,獲得國家在總體福利政策上的讓步。

20世紀前50年是煤礦與石油共用期間,兩者都是重要的化石能源,尤其在二戰之後,美國又開始面對煤礦工人造反的挑戰,加重了在沙烏地阿拉伯地區開採石油的需要。石油與煤礦不同的地方在於前者更輕,而且依賴油管而非鐵路運送,就此層面上來看,鐵路工人的戰略重要性立刻下降,另一方面由於原油鑽勘工程的機械化,相形之下也不需要更多的工人開採。更重要的是米歇爾(Timothy Mitchell)教授所指出的,網狀的鐵路運輸仍建基於領土地界上,而原油運輸的後半段則依賴大型油輪,前者易於受到各種阻礙,而後者的自由度高,而且幾乎不受阻擋航行於世界各港口,相對於鐵道煤礦運輸的固定性,原油運輸則具備了彈性,而原油鑽勘與運輸業工人利用罷工開展訴求的機會也因而少多了。

二戰之後,這些中東國家的勞工也走上了歐美國家勞工之前的路途,為自己的勞動權益展開了鬥爭。以伊拉克為例,當時的伊拉克共產黨同樣認為鐵路、油管、港口都是戰略要地,這些運輸與能源業勞工,在1940年代末期展開了要求社會保險與承認組織工會自由權的罷工,但是當時的英國殖民政府毫不猶豫的無情鎮壓,攻擊或直接將罷工首領逮捕下獄。在沙烏地阿拉伯,油田在戰後幾乎為美國公司壟斷開採,同時他們對勞工採取種族區隔的手段,引起工人的不滿,工人要求政治上的自由,像是要求憲法與成立政黨、工會等組織結社上的自由權,但他們的下場與伊拉克工人一樣,國家不僅實施戒嚴,工運人士不是下獄就是驅逐出境。

歐美帝國主義國家為了保護自己在中東地區原油的利益,與這些地區政府合作鎮壓了工人階級,同時也摧毀了民主政治。提出這一段歷史的意義在於,過去的學者在討論中東原油輸出國為何缺乏民主政治時,都過份地強調原油出口帶來的收益,得以直接供應政府財政的支持,維持政府運作,並直接買斷民眾政治上的支持同時鎮壓政治對手,而忽視了原油供應本身在生產、運輸以及消費的彈性,以及英美等西方國家對這些國家內政的直接介入。另一方面,歐美西方國家在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前半葉這百年來的時間,尤其是後者,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為了戰爭,他們亟力需要國內工人動員生產以及政治上的服從,因此放權讓利給工人與工會團體,二戰之後的中東國家亦缺乏這樣的條件。

原油供應的不虞匱乏,創造了戰後資本主義世界大量生產與消費市場的「榮景」,二戰摧毀了象徵資本主義失靈的法西斯主義,「拯救」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法西斯主義的兄弟社會民主主義,在不否認資本主義私有財產權的基礎下,在北歐國家存續下來,同樣秉持有效運用世界市場的邏輯,共同「享用」石油穩定供應下的福利。換言之,歐美國家在戰後的經濟發展建立在中東國家的威權化之上,而在戰後大量生產與消費的經濟發展模式,又直接造成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濃度的提高,在50年後形成今天「不願面對的真相」──全球氣候變異的基礎。

(下週續,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回目錄)



劇毒煤灰堆置失序 美環團要政府防堵
  編譯■謝雯凱 審校■蔡麗伶
美國「環境正義計畫」(Environmental Integrity Project)與「地球正義」事務所(Earthjustice)24日發表報告,指認出31個分布在14州的煤灰廢棄物堆置場址。煤灰廢棄物含有砷、鎘、鉛、硒與其他有毒金屬,可致使人類產生癌症與神經傷害,並毒害魚類與野生生物。

這份報告內容所依據的實情資料,源自於各州機構檔案中的監控數據與其他資訊。兩個團體表示,這些實情資料顯示美國亟須立即訂定燃煤廢棄物處置的聯邦法規,目前這些廢棄物並未受到規範。

2008年12月田納西河谷管理局發生極為慘重的金士頓(Kingston)發電廠煤灰外溢意外,美國環保署隨後便公佈了70個煤灰堆置場址,再加上這批新指認出的另外31個,總計達101個。

參與這次研究報告的羅素‧博爾丁(J. Russell Boulding)說:「這100個左右的環境公害現在已證據充分,但僅僅是冰山一角。」博爾丁是印第安納州布朗明頓(Bloomington)博爾丁土壤水文顧問公司的老闆。

博爾丁質疑說:「我們與這些公害交手經驗是,假如可獲得燃煤廢棄物處理地區附近的地表水與地下水水質數據的話,你將會發現有污染。究竟外頭還有幾百處以上的公害場址,等著我們去指認呢?」

這批31處場址中,有25處仍在進行燃煤廢棄物處理。而有19處場址內發現到相當高濃度的砷,砷是一種潛在的人類致癌物質。

報告中至少26處場址的污染程度超過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國家主要飲用水標準。

有15處場址,污染已經擴散到場址外,且其污染程度超過飲用水或地表水水質標準。報告另指出,其他的16處場址顯示出場內嚴重污染的實證。

現階段,尚未有任何聯邦法規針對煤灰與其他燃煤廢棄物進行規範。

由前環保署執行律師組成的「環境正義計畫」組織,以及非營利性質的公共利益法律事務所「地球正義」發表這份報告,意在敦促歐巴馬政府著手規範燃煤廢棄物。

公害並不限於田納西河谷管理局金士頓發電廠破堤外溢的溼式灰塘(煤灰儲存池),該次溢出超過10億加侖的煤灰污泥,在外溢之後14個月仍在清理。

至少有13處這份報告所記錄到遭污染的場址,與乾式處理有關,包括2處製成結構物基礎(structural fill)的地方,這兩處被廣告宣稱為對煤灰做「可獲益的再利用」。

而另一方面,報告裡的31處燃煤廢棄物場址,絕大多數位於低收入戶多於國家中間值的社區,使得低收入社區擔負起不成比例的健康風險。

報告指出,120處煤炭生產的縣郡,有118個有類似的高貧窮率,而這裡的燃煤廢棄物被堆置在曲折、監管不周嚴的礦坑中,通常會直接接觸到地下水。

(ENS)

「失去控制:煤灰廢棄場址日漸增加的損害」連結:http://www.environmentalintegrity.org/pdf/newsreports/Out of Control FINAL 234am.pdf。
(回目錄)



美地質調查所:南極半島冰棚崩解
  編譯■謝雯凱 審校■蔡麗伶
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2月22日發表一份新報告,指出南極半島南部的冰棚正因氣候變遷而逐漸退縮。此一美國聯邦政府最大的水資源、土地、生物科學與民用製圖機構警告說:「這可能導致冰河退縮與海平面上升,若暖化持續,則會威脅到世界沿海社區與低地島嶼。」

地質調查所的研究是首次對南極半島南部每一個冰鋒(冰棚或冰川融解的前緣)進行紀錄,這裡的冰鋒自1947年至2009年,在整體上持續退縮,最劇烈的幾次變動發生在1990年之後。

地質調查所科學家珍‧費里諾(Jane Ferrigno)說道:「這份研究屬於地質調查所進行的大型計畫之一部分,此計劃是首次仔細研究整個南極大陸海岸線,這至關重要,因為南極冰層涵蓋地球上91%的冰川冰。」

「冰棚消失是全球暖化影響的證據。」她說:「我們必須有所警覺,要持續去暸解並觀察我們的氣候系統正在如何變化。」

地質調查所先前曾記錄到,整個南極半島上的大部分冰鋒,也已在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這段期間內有所消退。

冰棚是與大陸相連但已經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層,與南極冰層相接。南極大陸上有98%的面積為冰層所覆蓋。當冰棚破裂,會讓冰層更易透過冰川河口與冰流(ice streams)流入大海。冰由陸地移轉到海洋中,則會使海平面上升。

地質調查所表示,南極半島是南極改變最為快速的區域,因為這裡距離南極點最遠。若是地球持續暖化,這裡的冰層消退可能得以預測南極和世界其他部分的情況。

半島南部的消退狀況特別受到注意,是因為該區域測得半島的最低溫,顯示出全球暖化正影響整個半島。

南極半島西側的威爾金斯(Wilkins)冰棚在2008年曾有過大規模的崩解。在2009年初,冰棚與沙科島(Charcot)鄰近的海山邊緣之間仍有一條狹窄的冰橋相連結。這座冰橋在2009年4月斷裂。

(ENS)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面對教育議題,有話不吐不快?立報讓妳大聲說出來!除了各版的固定專欄外,歡迎基層教師、學生及家長發表意見。大作請附地址,一經採用,即贈當期立報5份,不另奉酬。來稿即視同本報擁有刪改權及網際網路使用權,人力有限,未採用者不另行通知。投稿帳號:article@lihpao.com。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世界知名博物館巡禮@【智慧藏百科電子報】
【No.194】一校一書,全校瘋閱讀@【【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電子報】
轉寄『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10-03-02》』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