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0-04-06─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0-04-06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10-04-06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環境前線:營造行人單車友善空間 | 林學淵 |
■林學淵
面對地球暖化氣候變遷議題及後京都議定書時代的溫室氣體減量因應策略,世界各國在運輸部門,莫不進行增強以自行車和大眾運輸系統等綠色運具為主力的永續交通運輸調適規劃計畫。
2009年922無車日前後通車啟動的台北市敦化自行車專用道,標示了生活單車道從都市邊緣進入城市的核心地帶;但短短半年,2010年3月郝市長說,敦化單車道的使用,將從平日通勤退回只作假日(休閒)使用,這是代表一個偉大城市的進步還是退步?近日,許多關心綠色交通的朋友,將相約4月12日一起騎自行車上敦化南北路,大聲喊出:我們要生活單車!我們要更多單車通勤道!恢復敦化自行車專用道!
過去,台灣各級道路交通主管機關,為了片面解決逐年上升的汽機車數量所導致的壅塞問題,往往優先考慮機動車輛的車道斷面寬度與停車數量,而人行道被壓縮到僅能任兩人擦肩而過、甚至只容一人的最小寬度,人行道還要容納行道樹、路燈、休憩座椅、公車站牌等待區、變電設施、電話接線箱、社區佈告欄、郵筒、電話亭等設施或違規停放的汽機車,已無行人可以悠遊通行之空間。行人的路權如此,遑論自行車;自行車的路權,未能隨著交通情況的改變而適時修改,忽視應受法律保護的弱勢地位,自行車在道路交通中的命運更為坎坷。
台灣雖為自行車製造王國,但台灣人民真正以自行車通勤代步的風氣似未形成,以台北市為例,將腳踏車作通勤工具的人口不到4%。據台北市交通局2008年4月份的訪調統計,目前台北市約有32%的機車族、16%汽車族、自行車通勤族只佔3.2%。
休閒騎自行車 無助節能減碳
根據調查,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交通部門佔15%,而全台將近40%的通勤者,通勤距離在10公里以下,這些短程通勤者的交通工具,都還是仰賴機車、汽車,會產生二氧化碳及各種有害氣體排放的載具。台灣人口2千3百萬人,就擁有6百萬輛汽車、1千3百萬輛機車,其中由於機車具有機動、便捷、停車方便等特性,成為台灣最普遍的短程代步及個人交通工具。
對照許多國家早已將腳踏車視為交通工具,台灣政府與民眾仍然視之為「地球日」、「自行車日」、「無車日」的活動道具,或只是休閒、旅遊、運動的器材。儘管近年來政府大力興建自行車道,但多是興建在郊區與河濱,無法取代民眾日常通勤對機動車輛的依賴,反倒造成「四輪先載二輪,親子才能共享單車之樂」的景象,完全無助於降低能源消耗以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行人與自行車路權有待保障
台灣自行車的行路空間及騎乘安全等路權問題,未能隨著交通情況的改變而適時改善。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6條規定自行車屬於「慢車」,依規定必須行駛在「慢車道」上,未劃設的道路則應靠右行駛。慢車道作為自行車在法定上唯一能通行的路權範圍,卻因為與機車的行駛路權,以及汽車的起步、轉彎、臨停等功能混雜為「混合車道」,屬於一個過渡的權宜性路權,成為各種運具交相競逐的空間。
隨著都市機動車輛大量增加,加上處處有路邊臨時停車、併排停車與斜角停車等情形發生,自行車混雜在各種機動車輛交相流竄的不明路權中,因速度上的相對弱勢而慘遭排擠與漠視。日增的行人與自行車事故,也顯示目前道路設計與法規已不符人民使用安全與需求。
環保署2006年環保共識會議「您是否贊成汽機車採取總量管制?」所得到的公民共識結論建議,在進行「汽機車總量管制」前,應優先採取「舒緩性」措施,包括廣設大眾捷運系統、自行車道等,所謂廣設自行車道,則強調政府應提供安全與便利之生活自行車道,並將自行車轉變為上下班的主要運具,自行車道應優先設於市區、學校及工商業區周圍之主要幹道。且串聯城市各商圈、各景點、各行政區、各校區。
面對環境覺醒與永續發展的議題,地小人稠的台灣,實在有必要快快思考自行車在既有道路上的利用,檢討以人與自行車為本的土地使用型態與交通管理規則、而不再只是以汽機車為主的大型基地開發與道路安全管理。此外,保障最起碼的自行車與行人行路權,提供人民便利的大眾運輸工具,亦應將其視為是基本人權維護項目的其中之一。
以下是關於自行車友善生活運動的訴求:
一、推動「自行車」及「人行」為時代交通工具主流:環保與省能的21世紀,世界各國多強調以綠色運具(Green Mode)為運輸規劃的主軸,亦即以行人、自行車與大眾運輸為主。相對於汽車的大量污染、噪音與耗能,自行車的特性包括安靜、環境友善、可與自然環境密切接觸、費用便宜,能凸顯自行車與環境共生的可貴,其生產與使用也較其他動力車輛污染更低。步行與自行車交通方式的優點眾多,值得大力推廣,以有效減少環境汙染與能源消耗,改善環境品質。
二、建立實用安全的自行車交通路網:落實「單車生活化」目標,進行「通勤通學道」及「單車與大眾運輸系統接駁」的整體配套措施,廣設具通勤意義的自行車路網,全面檢驗/清除自行車通行之障礙空間,於鐵路/捷運沿線腹地建立人行及自行車專用道,大眾運輸系統允許乘客攜帶自行車,鼓勵自行車接駁,在各大眾交通運輸站提供充足的自行車停車位。自行車道設置精神為「串連」而非「開路」;因此「巷道即自行車道」,政府應與民眾合力串連社區巷弄小徑,規劃巷道為適於安全步行與騎乘自行車的環境,尤其供學童通學使用之自行車及人行專用道,應列為最優先規劃,讓單車由休閒運具轉變為生活的交通工具,進而減少汽機車使用,以達節能減碳之目的。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
|
(回目錄) | |
氣候暖化與糧食品質問題(二):生物界的演化變奏曲 | 倪世傑 |
■倪世傑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里特(Heraclitus)曾說,你無法踏入相同的河流兩次。赫拉克里特的意思相單簡單,萬物都處於變動的狀態,運動是絕對的,靜止只是相對的。
今天我們看到的天空仍是銀河,腳底下踩的也是台灣的土地,但天體的相對位置每天都在轉變,土地的使用也早已從泥土變成了廠房、住宅甚至道路;同樣地,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比例,從工業革命前的280ppm,到1998年成長到365ppm,2010年2月最新統計則是389.91ppm。至於甲烷,則是從工業革命前的0.77ppm,到1998年增加到1.745ppm。工業革命後不斷的伐木墾荒以及20世紀以後大量化石能源的採用,都增加了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植物利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近乎所有植物的唯一的碳來源。因此,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節節升高,同樣影響植物本身的構造。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自治大學紐埃拉斯教授(Josep Penuelas)針對植物生長的研究表示,與工業革命前的農作物相較,當前農作物含有更少的鈣、銅、鐵、鉀、鎂、碘、硫與鋅等元素。這無疑表示農作物的營養含量正處於不斷降低的危機中。
除了我們上週提到對人體的影響以外,還至少會產生兩個嚴重的問題:畜牧業所遭遇的危機以及之後對開發中國家的影響。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歐文斯比教授(Clenton Owensby)指出,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對動物、其中特別是對哺乳類動物而言影響甚深。在他的研究中發現,在8年當中二氧化碳的增量讓草料的產出增加了22%,這看起來的確是件好事,但其實不然,因為這些草料的氮含量都減少了8%到12%,從而使得反芻類哺乳類動物的生產力減少了5%到10%,這表示拉長了羊與牛隻的成長時間。這是因為這些動物都仰賴腸子內的微生物分解草料中的纖維素,但是草料中降低的氮含量同時減少了牛羊腸道中微生物的含量,減緩了牛羊消化草料速度的同時,表示他們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長到一定的大小。
在富有的工業化國家,畜牧與酪農業農民可以透過唾手可得的營養劑、飼料讓生長遲緩的家畜增大增肥,但在較貧窮的開發中國家或是未開發國家,這些飼料與營養補充劑價格高昂,遠非一般農戶可以負擔,最後的結果就是家畜產量下降。依此推估,同樣的效應也會發生在像是瞪羚、麋鹿、野牛、山羊等野生動物身上。
另一方面,東芬蘭大學應用生物學教授霍洛派寧(Jarmo Holopainen)與紐埃拉斯教授,在針對氣候暖化對植物生理的研究發現,花椰菜等植物會散發一種名為BVOC的生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氣溫愈高,BVOC的排放愈多,影響植物的成長、防衛以及繁殖等各個方面,植物的傳粉授粉會被打亂。
我們的世界本身就由碳所構成。絕大多數的碳存在於大氣當中,透過植物吸收儲存在植物體內,草食動物依靠植物為生,並因而形成一套食物鏈,因此,一旦大氣中碳含量改變,食物鏈中每一個個體都會受到影響。
植物透過氣孔吸收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下葉綠素與陽光產生出像是糖類、澱粉類的碳水化合物,並從土壤中吸收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提供了其他動物能量,微量元素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營養。
但現在的問題是,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使得植物出現了營養成分被稀釋的現象,而且這個現象在一些高碳水化合物的蔬菜、水果與穀類中尤為嚴重。
並且,植物氣孔也隨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而變得更小,表現得更為耐旱,但這同時也意味著更少需要透過水傳遞的微量元素會被植物吸收,甚至出現氰化氫等毒性物質。
這一切看起來就像是慢性自殺。人類自3百年前就創造了一個不僅不適合人類、同時也有害於其他物種繼續繁衍的環境,一點一滴的,當發現一切都不妙了,不知是身在懸崖邊已無退路可去,還是已經跌落深谷的那一刻才猛然警醒?
(完,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
|
(回目錄) | |
抗霍亂先鋒 榮獲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獎 | 段譽豪 |
編譯■段譽豪 審校■蔡麗伶
2010年的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獎,頒給了專注於預防水源性疾病的美籍專家柯葳爾博士(Dr. Rita Colwell),此獎項頒發給與水有關的研究或政策,是相關領域中全球公認首屈一指的獎項。
獎項包括15萬美元獎金與一座水晶雕塑,獎勵對於保育與保護水資源有功、改善地球棲地與生態環境健康的個人、機構或是組織。今年是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獎第20屆舉辦,獎項將在斯德哥爾摩的水資源週活動中頒發給柯葳爾博士。
柯葳爾博士目前領導先進電腦科學與細胞生物暨分子遺傳研究所。她同時也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兼任教授、佳能美國生命科學公司董事長(Canon US Life Sciences, Inc.),以及國家科學基金會前會長。
柯葳爾博士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控制了霍亂蔓延,這種水源性傳染病每年使多達5百萬人染病,並且導致約12萬人死亡。
她的工作建立了全世界環境與感染風險評估的基礎,她也是首度將霍亂發病率與氣候變化作出關聯的人。
依據她的發現,科學家們現在可以使用最先進的技術,將自然環境的變化與疾病傳播相連結。
柯葳爾博士也發展了第一個應用遙感衛星影像技術來追蹤,並預測霍亂即將爆發的模型。此一模型已成為世界各地傳染病監測與預防的原型。
「透過那些環繞地球衛星上的感應器」,她說,「我們可以實際地監測水體的溫度,也可以監測在許多情況下,帶有致病菌與病毒的季節性浮游生物。這讓我們有工具能夠預測疫情何時會發生」。
她說:「這讓我們找出在時間與空間的處理上,可以如何控制那些感染性疾病,以保障公眾健康與安全。」
然而她說最令她感到驕傲的是她一個最簡單的想法──用折疊的紗麗(譯按:印度、孟加拉等地婦女所穿的長條布料)來過濾飲用水,以濾除水中帶有霍亂病菌的浮游生物。結果顯示,這個方法減少了霍亂在孟加拉65個村莊內,48%的發病率。
她在孟加拉灣的研究顯示,溫暖的表層海水會刺激帶有霍亂病原的浮游動物增長,並與霍亂病例數目的增加有關。
她是美國首位研究實驗有關於聖嬰現象(El Nino)對人類健康與水生環境影響的人。柯葳爾博士也是1990年代,首批研究氣候變遷對傳染病傳播之影響的科學家。
獎項的贊助者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H.M. King Carl XVI Gustaf),將會在2010年9月9日,斯德哥爾摩世界水資源週期間,於斯德哥爾摩市政廳舉辦的皇家頒獎典禮上,正式將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獎頒發給柯葳爾博士。
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獎提名委員會在其引言中指出:「柯葳爾博士的眾多開創性貢獻,對於解決全世界水資源以及與水有關的公共衛生問題上,特別是她對霍亂蔓延的防治工作,是最具全球重要性的。」
柯葳爾博士表示:「個人對於得到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獎深感榮幸。這獎項肯定了我整個職業生涯在用水安全與衛生所做的努力,謝謝各位。」
(ENS)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
|
(回目錄) |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