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10-05-11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新聞專區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0-05-11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10-05-11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歐巴馬視察漏油災區 墨西哥灣進入禁漁狀態段譽豪

編譯■段譽豪 審校■蔡麗伶

美國總統歐巴馬於2日前往深水平面大規模漏油地區現場視察。總統的車隊沿著密西西比河,通過紐澳良東南方的沼澤低地,前往路易斯安那的威尼斯。

在密西西比河口附近,威尼斯是最靠近4月20日深海水平鑽油平台爆炸的社區。平台在燃燒36小時後沉沒於墨西哥灣,原油從井口與另外兩個管線破裂處大量洩漏,速率達到每天至少5千桶。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在2日宣布,受到鑽油平台油污污染的大片聯邦水域,已經禁止漁撈,受影響的主要地區從路易斯安那的密西西比河口到佛羅里達的彭薩科拉灣(Pensacola Bay),即刻生效。禁漁令將持續至少10天。

「NOAA的科學家們正在受石油洩漏污染的地區採取水樣與海產樣本,以確保海鮮與漁業活動的安全。」NOAA的主席盧布琴科(Jane Lubchenco)博士說,她已經在4月30日晚上與路易斯安那普拉克明(Plaquemines Parish)的1百多位漁民見過面。

「我已經聽說普拉克明與其他地方漁民以及州漁業局,對禁漁令所可能造成潛在經濟影響的關切。」盧布琴科說。

「經濟與健康問題必須要取得平衡,禁漁區目前只有在受石油污染地區,在現在的海產市場上,不容許有任何的健康風險。」她說。

盧布琴科博士在上週六搭乘NOAA的飛機飛越油污區時,看到了鑽油平台所洩漏的程度,NOAA的科學技術協調員向路易斯安那州州長金達爾(Bobby Jindal)進行了簡報。

NOAA是美國商務部的一個機構。商務部長駱家輝(Gary Locke)說:「在這個極具挑戰性的時刻,我們的立場與美國漁民及其家屬,還有沿海經濟活動受到衝擊的社區一致。捕魚對我們的生活品質與經濟活動至關重要,我們會盡一切力量保護它。」

聯邦與州政府都由一套監控與測試海鮮安全的系統,禁止售油污染地區的產品與農漁作物進入市場,駱部長說。

NOAA漁業部正與美國食品暨藥物管制局(FDA)緊密合作,以確保水產品安全,評估海鮮受到污染的程度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在墨西哥灣油污污染區附近,有魚、螃蟹、牡蠣與蝦。」NOAA漁業部東南區主管克拉布特里(Roy Crabtree)說。「這個海灣是一個重要的生物與經濟區域,生產海鮮並有休閒漁業產業。」

根據NOAA最新一年的資料顯示,2008年間,墨西哥灣地區有320萬人從事休閒漁業,總共進行了2千4百萬次的航次。2008年海灣地區的漁民共捕獲超過10億磅的魚類與貝類。

NOAA與州長正在評估是否要申報重大漁業損失,以便聯邦政府在這區域對漁民提供補助。州長金達爾已經提報重大漁業災害損失。

「我要強調這一點:這事件不僅僅是對我們的海岸,而是與整個路易斯安那州人民根本的生活方式有關。我們的捕蝦業者、我們的漁民,路易斯安那的海岸是運動員的天堂。是這一切構成了本州以及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必須做任何能夠保護我們的土地、經濟以及社區的事情,」州長說。

在聖坦曼尼教區,區長戴維斯(Kevin Davis)正與海岸防衛隊敲定一項計畫,以減輕漏油對龐恰特雷恩湖(Lake Pontchartrain)和教區的影響。該計畫包括發包一項在龐恰特雷恩湖大約7千呎長的攔油索,或是類似的工程。

NOAA該區漁業部代表將在本週內與漁民會談,以協助他們。密西西比以及路易斯安那都要求NOAA宣告聯邦漁業重大災難。

BP公司將招募漁民以協助他們在墨西哥灣清除油污並且部署攔油索。目前蚵農已經用他們裝牡蠣的麻袋交換橘色的攔油索,並且開始部署。

NOAA將依照油污污染變化的情況持續評估禁漁的需要,並且在適當的時即重新開放捕撈。NOAA也將以新的資訊重新評估禁漁區,可能會視情況調整禁漁區大小。

(ENS)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回目錄)
新偽裝術下的草根群眾倪世傑

■倪世傑

法國貴族托克維爾於19世紀遊歷美國之後寫下《論美國的民主》一書,提出鄉鎮團體對民主的重要性在於得以平衡聯邦政府的過度干預,因為鄉鎮組織與民眾距離最為接近且與民眾利益休戚與共,民眾會自己參加對公共事務的管理。簡言之,公民社會對政府權力可以起制衡的效應,而這並未意味著國家強社會就弱,兩者可以相輔相成,國家植根於社會中,需要來自社會的支持,但社會必須仍是具有高度自主性的領域,也是民主政治的基石。

托克維爾2百餘年前對美國的歌頌,現在看來這杯咖啡已經走味。就民主黨來說,二戰後最支持民主黨的群體:工會、非裔美人以及西語系美人,其行為都已甚為平順,並接受美式民主國會遊說、政治獻金、立法動員等規則,社會團體高度建制化之後,反而失去了過去生猛的動員能力與特定的意識型態主張,對兩大黨而言,這些逐漸與民眾脫勾的既有政治團體已經難以進行選舉動員。

山不轉,路轉,美國兩大黨此刻正與親近的非政府組織與智庫聯手,搞出一些新「社會團體」充作其羽翼,藉用美國工運人士拉波茲(Dan La Botz)的話來說,兩大黨現正從上而下地製造了一批由華盛頓控制的「假草根動員」,利用新興的網路科技加上既有的社會網絡,企圖影響美國的政治版圖。

自從2008年半個非裔的歐巴馬擊退共和黨的麥侃當選美國總統後,共和黨的智庫與社團開始號召民眾,進而組成了現在席捲全美的右派茶葉黨運動,試圖給予共和黨新的力量與方向,他們在反歐巴馬的全民健保案中大幅動員,並給他戴上「社會主義者」的紅帽子,反對歐巴馬的「大政府」。即便擁有參眾兩院多數及總統大位,而執政的民主黨也沒閒著,像是「前進」(Move On)、美國移民改革陣線(Reform Immigration for America)以及咖啡黨(the Coffee Party),都與華盛頓的議題主軸唇齒相依。

任何在台灣的民眾肯定會說:這有啥了不起?當前台灣兩大政黨那個沒有其「御用智庫」與親近團體?或許是我們「習以為常」,但問題也的確沒這麼簡單,長期與主流政黨合作的團體,擁有較其他社團更豐沛的政治與經濟資源,但捍衛的卻是兩大黨的官方政策,這將設定了運動發展的方向,亦限訂了可以討論的範圍,尤其,更重要的是直接阻卻了新政治力量崛起的可能性。

不僅如此,站在「草根民主」的角度來看,這些民主、共和兩大黨御用團體的確將其組織擴展到社區基層,但與其說是從基層自己長出來的,不如說是高層透過其人際網絡以及網路科技所生出來的。這其實也無妨,列寧在《怎麼辦?》中也提到過不需要崇拜民眾的自發性,在資訊流通自由化的情況下,身為社會中的一分子,本就得以自由選擇自己的信仰與行動,但重點是內部民主的問題。拉波茲試圖點出來的是,這些地區性團體只關心華盛頓的議題也就罷了,但幾乎沒一個組織具備內部民主的程序與內涵;或許親近民主黨的地方組織情況要好上一些,像是促進民眾之間對於如何促進民主的對話,但他們的意見卻鮮少能上達。

民主在社運中究竟有何角色?主流政黨與其扈從社團發起的特定活動,可以壯聲勢或喚起民眾對特定議題的關注,但掮客型政黨的動員及政治過程的確與基層民主扯不上邊;等而下之的,用走路工招攬會員甚至租用人頭參加遊行活動,不僅與民主毫不相涉,甚且因缺乏基層討論過程只求動員好看,究其根本其實在破壞民主。

民主究竟是什麼?一人一票?動員上街?看來是「以上皆非」;而當我們一再被動員該做什麼、該怎麼想的時候,我們的確離草根民主十分遙遠。但又有誰真正在乎呢?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回目錄)
環境前線:德國風力發電市場的啟示(上)康世昊

■康世昊

最近自由時報編譯中心根據彭博社記者Jeremy Van Loon在華沙的國際研討會(European Wind Energy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的觀察報告,發出了一份有趣、但許多讀者不容易解讀的編譯稿(註1)。如同自由時報所下的標題「德風力電廠供過於求,電廠傷腦筋」(註2),我們看到歐洲、尤其是德國開始出現因為再生能源近幾年快速發展後,新的電力市場秩序如何進行更大規模結構調整的問題。

這則值得重視的外電編譯新聞,其實透露出兩個關心永續能源政策的我們應該正視的議題。其一是再生能源具高度市場潛力;其二則是再生能源市場化與永續發展原則的潛在衝突。

德國風力發電 從「不足」到「過剩」

根據德國風力能源協會表示,2002年以來,德國的風力發電量已擴增一倍,到前年底共設有2萬301座風力發電機,約佔全國發電量約7.5%;相較之下,歐盟為4.8%,美國僅約1%。彭博社的報導舉出EWECE華沙會議上的熱門話題之一是,德國風力發電機每年約運轉3分之1的時間(運作時間會受天候影響),但今年迄今已兩度出現發電量超過民間用電需求的情況。這個現象或許是2002年德國政府開始大量鼓勵風力電廠時始料未及的課題。

當發電供給超過需求,歐洲業者選擇以負電價方式(negative electricity prices)提高民眾用電意願。被引述的瑞士電力設備製造商ABB中歐區總裁Peter Smits,在漢諾瓦的訪談中已表示:「負電價發生在供過於求、多餘電力不知何去何從的時候,未來這種現象會常常出現。」

西班牙風力能源協會表示,由於風力和水力發電量暴增,今年第一季電價較去年同期下跌26%。根據業者統計所得出的報告:「歐洲和美國德州部分地區的風力發電盛行,讓很多家庭省下不少電費。」

在歐洲對再生能源高度輔助的國家,出現電價下降與供電量過剩的消息,說明一個事實,過去不斷提出再生能源不穩定性與高成本,作為不具替代性的理由,然後導引至唯有選擇核能或天然氣發電等工具的說法,理由並不充分,或多或少是受限於過去不成熟的能源政策論述,甚至是為特定發電裝置建置利益。

停機減少供電 電業利益衝突

風力發電供應過量而在用戶電價上反映的退款(rebates),也就是負電價,終端用戶當然樂於享受,但某種程度上電廠必須思考,如何在最大利潤追求的目標下處理多餘的電力。因此當風力發電機急速擴展,甚至出現電力供應過多(供過於求)、影響電力公司獲利的情況。電力輸送業者有時候甚至選擇要求風車停機以減少供應。但是這種作法卻又與發電業者利益衝突。

代表德國RWE、西班牙Iberdrola和丹麥Dong Energy等電廠公司的歐洲風力能源協會會長Christian Kjaer,在華沙會議上表示:「風力發電正在讓(整體)電價下滑,這對消費者是好消息,身為發電商,我們得坦承,這代表了現存風力發電機每年的運轉時間會減少,這麼做對投資人和獲利就會造成影響。」(註3)

簡單地說,類似像德國北部風力發電裝置成功的推展之後(佔當地25%發電量),緊接而來的,是政府補貼帶動大量成長之後的電力事業利益分配問題。畢竟在電力市場機制中,受政策鼓勵進場的業者,不只是扮演低碳能源的供應者,更在乎的是電力出售的利潤。

宏觀發配電力利潤

但是,風力發電的快速成長,卻被歐洲的產業分析師認為造成利益上的侵蝕。赫爾辛基來自北歐的產業顧問公司Poeyry表示,過去幾年多數歐洲政府大力扶植電廠設置風力發電機,還提供電廠補助,如今經營風力發電的廠商,反而成為自己最大的威脅,他們估計,電價下降使得德國電廠,過去幾年在本國市場上可能少收50億歐元電費。雖然這樣的分析還有待商榷,但在華沙會議上,不少電力相關業者已開始尋找其他的市場利基。

例如對輸電設備的供應商來說,解決之道在於增加投資電力輸送系統(向他們購買設備),讓德國北部風力發電廠多餘的電力轉送到南部重工業區,否則目前電力輸送系統陷入瓶頸所產生的障礙,將無法有效解決風力電廠供應過多的問題。風力發電業者也贊同,認為電力交易須進一步擴大,像法國、荷蘭和比利時那樣連結歐洲市場,將暫時多出來的電力轉賣到電力不足地區。總言之,跨市場的電力交易可降低電價波動,將產自風力和太陽能電廠的過盛產能,輸送到有需要的地區。換句話說,當地風力電廠市場化仍就面臨供需失衡,需要電網配合調適的產能困境。

慎防再生能源工具論

風力發電做為再生能源選項之一,也做為低碳經濟能源選項下的明星綠能產業,提供的電量不再是聊備一格。從風力發電機甚至造成區域性供過於求的現象來看,提供民間用電足夠的電量並非空談,甚至還可能驅動電價的下降。對於急欲淘汰化石燃料與核能發電的環保團體與低碳能源擁護者來說,這個訊息提供反對核能與石化燃料電場擴充的有力證據;只是另一個問題是,歐洲風力發電市場經營的現狀,清楚地呈現出另一個能源政策上的前車之鑑。

無論是對再生能源市場機制的簡化,或盲目信任,或缺乏目標進行發電裝置容量替代/調適,乃至疏忽電網連結規劃的衝擊評估,都可能背離負載管理(用電量下降)的目標,反而產生再生能源發展扶持下的浪費。風力發電設施的閒置當然不是我們樂見,但在馬政府扶植綠能產業的口號目標下,我們民間環保力量需要有哪些準備,好對台灣未來的再生能源市場化進行客觀監督?

(下周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

註1:Jeremy Van Loon, Windmill Boom Curbs Electric Power Prices for RWE (Update2), 4月23日。網址http://www.bloomber g.com/apps/news?pid=20601130 and sid=aSW_ckv.j5qQ。

註2:盧永山,自由時報4月26日,網路版。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26/today-e16.htm。

註3:對部分大型發電集團來說,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尚未浮上檯面。例如德國第二大電廠RWE表示,公司因消費者使用不同發電技術所生產的電力,得支付的退款,或稱負電價,對公司不會造成負面衝擊。

(回目錄)



討論區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性別教育電子報055】野ㄚ頭,愛冒險│台灣女生.勇闖埃及@【性別教育電子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3-09-30@【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轉寄『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0-05-11』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