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12-11-02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信義、南港區身心障礙者資源中心-徵求行政志工!!!!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2-11-0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12-11-02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台灣躍進:問題民代根源何在?本報訊

■選制公辦化改革研究會

某位知名的不分區新科立委,曾於質詢內政部長李鴻源時,提出驚人之論:「台灣男人已經養成奇怪的習慣,就是愛台灣但不愛台灣女人」、「台灣的雄性動物,為什麼要找異地的雌性動物來婚配?」、「因為男人只有這麼多,所以台灣有很多『聖女(剩女)』,可以是聖潔的『聖』也可以是剩下的『剩』,台灣有很多適合結婚,而且非常優秀的女子,被台灣男人fire掉了。」並且呼籲政府應該打造台灣女性更好的婚姻空間。

這番「為台灣廣大剩女結婚權」發聲的言論,將古老封建之「女大當嫁」意識型態化為不證自明的預設,並歸咎於台灣男性與外配、判定此雙方為共犯,顯然有違現代女性主義思想,自然引發輿論一陣喧騰。然而,當時某大報不久即以「剩男多剩女53萬」作為頭版頭條,重重搧了此立委一耳光——若無外配輸入,只怕「剩男」還要比「剩女」多出上百萬?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2-11-02

親民黨籍立委張曉風(中)有關台灣男人娶外國老婆的發言,引發民間團體抗議,她2012年3月23日出面回應,她只是為失婚的46萬台灣女子發聲,沒有侮辱任何人的意思。(圖文/中央社)


我們當然可以嚴批該立委歧視外配,但是,此立委的主觀出發點其實僅僅是基於為台灣剩女叫屈的立場,而誤以為外配是台灣男性之「搶奪者」。故關鍵在於:究竟是何原因導致一位中央級的民意代表立委,竟能昧於全台灣所周知之常識性事實夸夸而談,而至發生此番誤解?再者,繼而來之問題便是:何以如此立委能夠名列不分區名單第一名呢?

此立委鬧出這般大笑話,源於台灣選舉制度,現行選舉制度所選所舉者,率皆非「有料」之賢能,何謂「有料」呢?以立委而言,於競選前,起碼須做好、做足以下功課:一、踐履立委之職權、職能、職責之所需公共知識,至少包括相關之政治思想、制度、法律、慣例及程序;二、當選四年內,對於所將推動之立法、修法,須深入基層調查,廣泛研究,以形成立法修法草案之基本架構。

但目前選舉制度恰恰使「有料」之賢能不敢參選,因而有志難伸。台灣競選是資源動員能力的戰爭,而非以「真材實料」的政見分高下,所以,台灣唯有推動選制三大公辦化改革——電視政策辯論、無償徵用報紙雜誌專版政策辯論、公設網站政策辯論,使肚裡無料者或者無法通過黨內初選,或者不願自暴其短而有自知之明地「謙讓」,則類似鬧劇自是從政壇絕跡。

因此,錯不在於此位立委、其所屬政黨或投給該政黨之選民,而在於現行非公辦化之選舉制度。

關於選制公辦化改革研究會

選舉制度,既然維續了現有資產階級專政、藍綠壟斷、地方派系及一切令人們批評、厭惡但無力改革的現狀──多為長期沈痾弊害,所以,選舉制度就是台灣一切問題的根源。台灣所有矛盾,無不與選舉制度相互鞏固、相互支持、相互依賴、相互滲透。

選制改革,是台灣一切改革的總開關,開啟,一切改革也隨之大步前進。「選制公辦化改革研究會」之成立,即是為選制改革運動的發韌,為台灣改革力量開闢一條康莊大道。


(回目錄)
請讓孩子有適性發展的空間本報訊

■蔡尚謙

日前報載,高市三民家商對女學生硬性規定要穿裙裝,若欲改穿褲子則須另行申請「長褲證」,甚至有學生申請「長褲證」後,學校竟要她拿醫生證明才同意,若不附證明甚至會被認為有「性別認同障礙」,建議進行心理輔導。

台灣已走到今日的民主多元社會,對於現今教育環境中仍存在著如此禁錮人性、抹殺個性的舊時代威權思想,雖感訝異,但並不意外。曾經在戒嚴時代的黨國思想,不只深深洗了上一代的腦袋;時至今日,更持續干擾著下一代的自由創意和人格適性發展。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2-11-02

2012年10月15日,民進黨立委尤美女(左2)指出高雄市三民家商出示醫生證明申請「長褲證」案例,《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威信蕩然無存。(圖文/姜林佑)


以三民家商服儀規定一事而論,校方的硬性規定本就毫無正當理由,且其背後隱含的「男褲女裙」思想以及執行程序更有違《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立法精神與目的。我國現今教育方向已走向多元、人權以及開放,每個學生的性傾向、思想、言論等表現自由以及隱私權利皆應受到尊重及保護。

大法官解釋文585號亦揭示:「……基於人性尊嚴與個人主體性之維護及人格發展之完整,並為保障個人生活秘密空間免於他人侵擾……隱私權乃為不可或缺之基本權利……」各級教育單位自應本此意旨,修改不合時宜的陳舊規定。可惜的是,許多學校仍置若罔聞,不予理會。

若我們寄希望下一代,有免洗腦、免恐懼的自由,那便應該努力切實地在教育現場傳達「尊重多元」的看法。尤其需注意的是,身教重於言教,學校不應該僅是空言「適性發展」、「多元自主」等詞彙,更應該積極落實這些概念於生活之中,才能真正讓學生感受到何謂自由的真義。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生)

(回目錄)
面對青年貧窮化:勞保與軍公教退輔爭議的心得本報訊

■曾翔

一個月以來,勞保破產的議題迅速延燒,或許是當初刻意放出消息,希望趁機調整保費的政府所始料未及的,反倒因為勞保破產的陰霾,撩起民眾對老年生活不保的巨大恐慌感(這點筆者深刻體認,筆者在過去幾週內接過包含父母在內,不下十次親朋好友的來電,詢問勞保是否會倒閉,以及未來該選擇何種給付),伴隨著這一陣子政府諸多不利勞工大眾的施政所引起的憤怒情緒;相較之下,軍公教人員享有超高所得替代率的退休保障,外加許多一般民眾不能理解的給付(例如慰問金),頓時就成為民意群起攻訐的對象。

回顧台灣的社會安全制度歷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免於各種社會風險的危害,但是就其制定的過程中少有公民社會的討論空間,以及制定的目的性而言,倒不如說是國民黨統治時期舒緩民間壓力、穩定政權的工具;因此,社會安全制度以社會團結、社會自治為原則,在台灣多半只是一種空話,連帶著保費、給付的調整也淪為政黨、利益團體之間的攻擊與喊價。

當社會安全制度成為一種上對下的恩給,成為政黨政治中,喊價政策買票的工具,沒有人會想到這樣的制度能不能真正發揮它分攤社會風險的目的?收支是否平衡?財務是否健全?能不能達成永續經營?而當國家正無限制地擴張為理所當然的存在,我們的公民社會就似乎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主張國家不能退守,事實上卻會反過來限縮公民社會所能主張與討論的空間。

計價方式的背後

回過頭來看勞保的問題,撇去低劣的議題操作,本次改革中以平均職業生涯所得作為計算基礎絕對是正確的方式,過去只以最高所得的五年作為計算基礎,本來就是政客自以為照顧人民、試圖政策買票的結果,到頭來還是要由全體勞工來承擔;不要忘記勞工保險的收入,無論是勞資政的保費繳納,全部都是台灣勞工所辛苦創造出來的價值,勞工多拿不是賺到,寅吃卯糧、入不敷出,政府自有辦法從其他地方摳來,而所謂政府負最終保證責任,實際上也是拿納稅人的稅來補,以台灣由勞動者的所得稅為主的稅務分配來說,最終還是人民自己買單。故而,承受短痛去修正原先扭曲的計算公式所帶來的收支不平衡,對於社會保險的永續經營來說,是我們無可避免必須去承擔的。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2-11-02

2012年10月25日,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召開記者會表示,對於勞保與公保並不是軍公教與勞工的戰爭,應該徹底改進的是政府缺乏法源依據及制度設計問題。(圖文/姜林佑)


當然,以平均職業生涯所得計算出的所得替代率,絕對會低於過去以最高區間平均薪資為準的計算方式,這兩種計算基礎所帶來的給付額度落差之大,恐怕才是這次勞保爭議的核心焦點。儘管如此,筆者認為,生涯計價的方式除了會讓高薪低報的情形大為減少,或許更能進一步地揭開過去被基數、計算年資或是退休年限等「假議題」所掩蓋,而直指了更為根本的核心──工資鬥爭。

基數、年資或是退休年限事實上都只是障眼法,真正影響勞工生計的永遠只有工資,這才是階級問題;而當問題被導向為基數、計算年資或是退休年限,問題就又被弱化為人民對國家要求給付,更容易被轉化為各種不同職業保險之間的差距所衍生的不滿,而將縱向的階級衝突轉變為勞勞相爭,一如目前勞工與軍公教人員之間表面上的緊張關係,而真正該被抓出來鬥的統治者卻能安然地隱身其後。

誰讓勞工和軍公教對立?

勞保議題在這幾天有降溫的跡象,取而代之的是軍公教人員退撫制度被拖出來檢討,這種議題操作手法已經不是新鮮事,當針對某一個族群有某一議題產生時,很容易就會出現另一個族群的相近議題,也時常使得議題失焦成為兩個族群互相控訴、喊冤。

軍公教人員的退輔議題,從目前社會的氛圍看來,針對制度的檢討倒是其次,而對於政府的廣泛不信任感才是主要因素。軍公教的退輔伴隨著台灣政治局勢的歷史發展,擁有更高的恩給成分,軍公教被劃進統治集團當中,但是實質上是否有被劃進去,則不無值得玩味之處。

的確,軍公教退撫制度依舊是社會安全制度,因此量入為出、隨時調整絕對有其必要,從退休年限與所得替代率來看,軍公教人員的退休撫卹導致的巨大潛在風險是鐵一般的事實,加上公職轉民營機構所造成的一手領薪水,一手領退休俸,部分軍公教人員中的既得利益者的退休後所得反而高於退休前,甚至可達到數倍,這些人我想才應該是民意應該集中攻擊的族群,而非所有軍公教人員概括承受。

當然,這並不是軍公教人員推拖退撫制度本身問題的合理理由,低退休年齡外加超高額給付,會造成破產的可不是任何私人企業,而是政府,更進一步,負擔最後擔保責任的事實上卻是納稅人,這是納稅人的錢,他們當然有權出來「靠夭」。然而一些公務員在這波爭議時,竟然跳出來主張國家負有信賴利益保護之責,我卻想問,當國家財政因為退撫制度入不敷出導致破產倒閉時,還有甚麼信賴利益可言?

而對於一般人而言,誰管你是制定決策的政務官、還是只是個奉命行事的小事務官?被操弄後的民粹對軍公教人員產生一些過於片面的激烈言論,讓許多軍公教人員(包括筆者的朋友們)有種被侮辱的感覺,甚至有人稱這是一種階級鬥爭。但如果這真的是一種階級鬥爭,如果有公務員認為「被」階級鬥爭,那是否代表如此主張的公務員認為自己是與統治階級一掛的上位者?令人感嘆地是,對於制度的檢討以及社會安全制度的永續經營,竟然會被無限上綱成為階級鬥爭,實際上,這只不過是勞勞相爭,白白便宜了那先扭曲制度的始作俑者。

結語:別忘記制度改革

總而言之,未來數週內對於軍公教退撫的問題應該會繼續延續,除此之外,筆者猜測包含國營企業應該也會被抓出來「弄一下」,前幾天已有報導國營銀行員48萬13%優惠定存是肥貓政策的新聞出現,接下來的議題紛擾只會更加混亂。而我們只能冀望,在政客與利益團體的交火的過程當中,能有一些帶著理智的聲音去有效處理風波的起點──勞保與軍公教退撫等社會安全制度。

(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生)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親子QA】字的美醜/【科學高興班】你怎麼知道@【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3-09-30@【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轉寄『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2-11-02』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