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發報時間: 2013-04-24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平權時《袋》 一起時尚挺公益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3-04-24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13-04-24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這群孩子是世上的光。」 日障礙兒紀錄片打動觀眾本報訊

日本災後教育:「這群孩子是世上的光。」 日障礙兒紀錄片打動觀眾

■宋竑廣

在東京的下町,江東區冬木地方,有一所障礙兒的課後活動中心KOPIA,聚集了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不等的三十多名學生,在工作人員的照顧下,渡過放學後的每一天;他們多數都是自閉症或智能不足的孩子,個個都有發展上的問題與困難。紀錄片導演宮崎信惠與其團隊,用三年的時間追蹤這群孩子的生活點滴,完成影片《致世界最棒的我們》,藉此推廣障礙兒的福利工作。


▲《致世界最棒的我們》的放映會傳單。


做為紀錄對象的KOPIA中心,自1995年開始設立,宗旨是「一起來做吧,和單親家庭一起做吧,打造一個能夠保障孩子發展所需的空間,讓每一個孩子,不受到家庭狀況的影響,活蹦亂跳地享受快樂的課後時間。」在神愛保育園的協助之下,於江東區森下町開設,服務對象為養育障礙兒的媽媽們。

由於當時為障礙兒服務的課後活動中心很少,有不少人都想進來,沒辦法再等下去的人也不在少數,現在兩處中心的服務對象多達70人,影片拍攝的地點是35人的其中一處。該中心主要的服務內容就是「玩」,包括暑假等等的長假在內,偶爾到附近公園出遊,嘗試作菜,過著一般節日喜慶也好好利用安排的生活,舉辦具有濃濃文化色彩的活動,在各式各樣的日常中有所收穫;而一旁觀察的紀錄片,則捕捉到每個孩子成長茁壯的模樣。

學習不能只在家和學校

導演宮崎信惠,40年來為障礙與高齡人士、生死、志工、國際串連、男女平等計劃等相關議題拍攝影片,曾榮獲文部科學大臣賞等獎項,備受社會各界肯定,對於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工作助益良多;受到廣大迴響的作品有,以漢生病患者暨詩人塔和子為主角的《風之舞~開拓黑暗的光之詩》,與以日本啟智教育開創者石井筆子為主角的《無名之人~石井筆子的生平》,目前她的各部作品於各地巡演中,其中《風之舞》於拍攝地香川縣高松市「青松園」放映時,名演員吉永小百合還到場朗誦片中詩人主角的作品。

本片切入的角度和一般學習生活的影片不同。孩子健康的成長,是建構未來社會的基礎,而學齡時期的孩子,從生活中學習的場所,並非只有家庭與學校,還有不可或缺的、有別於前兩者之外的「第三場所」,這對於障礙兒來說也是一樣的。然而,障礙兒在放學後或休假日沒有多少遊玩的機會,大部份都是和媽媽兩個人看著電視打發時間,如此一來,不但影響到孩子生活學習的完整,對於原本就辛苦育兒的媽媽,更會造成身心方面的壓力,對雙方都不是好事。

從這樣的困境看,障礙兒的「第三場所」,便顯得格外地有意義,可是目前像這樣的地方,只有部份地方政府和相關義工的支持,要成為全國性的服務還遠遠不及;有鑑於此,日本在2012年修正障礙者自立支援法、兒童福址法,更創設障礙兒的「課後服務事業」,預計相關服務設施將會急速擴增。

然而,有了硬體之外,還需要軟體的充實,不單單作為「托兒所」,而是對身心發展大有幫助的生活環境,未來保育理念與支援內容如何設計,需要社會的關注與投入。

這部影片,不是要因循苟且地拍些障礙兒生活困難的樣子,而是尊重孩子的意志與學習的心願,讓大家看見他們在與人們的互動中,獲得自律力量、進而成長的姿態,把東京都江東區KOPIA中心所實踐的一切呈現出來;影片的目標群眾包括,養育障礙兒的家長、相關的課後生活工作人員、特殊學校老師,幼稚園、托兒所與療養設施的職員,障礙兒、障礙人士助理,保育科的學生,一般家長,相當設施的行政人員等等,企圖讓大家認識到,成就孩子身心發展的關鍵為何。

讓孩子發展有尊嚴

導演與影片製作公司PEACE-CREATE,在2009年拍攝了《明天天氣如何?~發展障礙的人們的生活紀錄》,以福岡縣鞍手町的智能障礙者療養院為背景,記錄了精神發展障礙或發展遲緩的青年們的喜怒哀樂,在拍攝期間的一年裡,工作人員與(廣義的)發展障礙人士相處過後,詳盡地認識了他們生存的困難與束縛;同時也認識到,不管有著怎樣的障礙,如果他們能在尊重個體的意志,與充滿信賴感的人際關係中成長,要養成身為主體所具備的能力,自律地繼續生活,是可能做到的教育效果。

《明天天氣如何?》的主角們,是一群20~30歲的青年,背景是療養院,意即特定環境中生活的一群人,這次則有不同的、對「發展」的觀察角度,背景換成地方,主角換成成長中學齡時期的孩子,至於為何選擇東京都江東區KOPIA中心為拍攝對象,最重要的理由是,機構尊重一個人作為人的尊嚴,以教育的專業術語來說,就是「發展保障」,保障孩子的人格發展,使其發揮最大的可能性等;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實踐這樣的理念,用「家長、孩子,和教職員一起生活」的方式思考,讓孩子們綻放出美麗的表情。

製作單位承蒙KOPIA中心的協助,見習到孩子們生活的模樣,懷抱著和中心一樣熱切的心情,發現發展障礙兒真的是活跳跳地、積極開朗地,以各人獨特的人生腳步往前邁進著,更希望讓社會知道,足以協助孩子們如此成長的,是怎樣的支援環境。

拍攝工作起自2010年8月,到完成時差不多過了2年又50天,和孩子們相處的日子。剛開始拍的時候,看到身體小小的、滿溢著天真氣息的小朋友,漸漸長得比中心的工作人員或媽媽還要高,變成生氣盎然的少年少女,讓人驚嘆孩子耀眼的成長速度;拍攝人員在看到各個孩子的個性與困難的同時,也感受到眾人協助他們成長的心意、辛苦與喜悅;在和家長們進一步談話之後,重新認識到養育子女的勞苦與糾葛,以及為了打造友善育兒的社會所做的努力,是多麼重要的工作。

與拍攝人員互信成長

在這樣的一段時光中,大家一直見證得到的,不是肉眼看得到的、有形的事物在增加,而是孩子的心靈,確實地在發展著,像是肯定自己的感覺、自發自動的心志,與表現自己的能力等等;在工作人員與孩子彼此的信賴關係下所建構的、得以安心的空間裡,看到他們深刻的依附關係。影片希望能夠確實地表現出,人類在深刻的夥伴關係之中,如何彼此影響與成長的過程。

拍攝人員表示,剛開始帶攝影機進去KOPIA中心的時候,儘管讓中心的成員們感到緊張與疑惑,但隨著拍攝日期的增長,漸漸拉近了和孩子、家長與職員們的距離,讓他們可以放心地傾訴各自的心思與願望,就這樣,以一種不分你我的心情,邁向完成影片的目標。雖然這部影片的主角是孩子們,主題是關於他們的「發展」,但對拍攝的工作人員來說,卻是一次藉由孩子們豐富的感性,回歸自身內心的珍貴機會,因此得向所有協助拍攝的人們,致上十二萬分的謝意。

《致世界最棒的我們》的放映會傳單上寫著:「障礙永無止盡,而孩子們不管哪一個,都得邁向明天,正因為如此,豐厚地渡過充實快樂的日常的一天,便顯得十分重要。」相較於庸碌度日的一般人,或許這部片能提供不少省思;觀眾糸賀一雄先生有感而發地說:「這些孩子是世上的光。」

《致世界最棒的我們》預告片:http://youtu.be/Y8F2IkqTlLk

(回目錄)
教育論壇:教育部何以自陷困境?本報訊

■羅德水

在各方共同關注下,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4月17日退回教育部「常態性大學學雜費調整方案」,朝野立委多主張「高教體制尚未改革,薪資停滯也已14年,教育部不應先調漲學費」,並要求重新提出專案報告,教育部長蔣偉寧則表示,將廣徵各界意見,再向立院提出新方案。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17日號召多名學生到教育部,以行動劇表達反對「常態性大專學雜費調整草案」,呼籲廢除學費調漲方案,改為調降方案,並擴大教育經費。(圖文/中央社)


蔣偉寧前揭發言其實並不讓人意外,因為自2012年2月6日蔣接任教育部長以來,面對重大教育爭議時,最常說的話就是「傾聽民意」,然而,以大學學費調漲一案為例,主其事者不僅偏聽偏信,面對此一正反交鋒的重大爭議,未來就算教育部重啟聽證程序,仍然必須自問:蔣部長對大學學費的基本立場究竟為何?教育部是否贊成調漲大學學費?

教部預設學費須調漲

關於大學學費問題,表面上,教育部確實成立專案小組(「常態性大學學雜費調整方案」)研議,也曾召開公聽會「廣徵意見」,惟觀其實際作為,顯然早有學費必須調漲的預設立場,這也是引起師生家長強烈反彈的關鍵。

觀察大學學費調整案,教育部相關作為確實必須接受各界嚴厲檢驗。

一、一意孤行:行政院江宜樺院長多次強調要以審議式民主進行重大施政,但教育部處理高教學費一案卻是背道而馳,官員無視學生、教師、家長多次發起抗議行動,執意調漲大學學費在前,甚至在朝野立委相繼表態反對學費調漲後,教育部向立法院提出的草案,還是僅止於微降調幅,與此前方案無異,要說教育部「傾聽民意」,其誰能信?

二、預設立場:學費調漲與否背後其實是不同高教發展方向的角力,去年4月25日,筆者出席「常態性大學學雜費調整方案」第一次會議時,即曾於會議中指出,教育部必須先確定我國總體教育政策路線,釐清高等教育發展方向,以及要達成高教公共化所需之配套措施,再來討論學費是否調漲?如何調漲?蔣偉寧部長主持會議時也要求「國家教育研究院」進行相關基礎研究,詎料,這個旨在促進國家教育永續發展的國家級教育政策智庫,對台灣高教公共化的研議結果竟是「不可行」,如果連研究達成高教公共化所需之配套措施都不可行,要非國教院研究能力有待提升,就是教育部已經預設高教市場化的立場,教育部有必要對外說明。

三、自欺欺人:台灣高等教育發展已陷入嚴重的反重分配現象,這是連教育部都承認的高教重大危機,讓人不解的是,教育部的解決之道不是設法增加總體教育支出,而是準備提升公立學校新生學費,甚至宣稱此一學費調整方案有助於改善反重分配現象,這樣連教育部都難以相信的說詞,如何期待社會輿論接受?

教育部選對邊了嗎?

毫無疑問,大學學費是否調漲,涉及不同高教發展方向的角力,說到底,就是國家要以何立場看待高等教育?是增加教育經費以確保教育公共化?或是減少支出走向市場化?基本上,不同高教立場將導致截然不同的政策走向,兩邊討好的空間日益縮小,取巧只會讓教育部更加左支右絀。

分析目前形勢,贊成學費自由化者,主要是排名在前的公立學校與私校董事會,學生、教師、家長團體則大多持高教公共化的立場,再清楚不過,教育部已經以實際作為向學校經營者表態,也等於同時向師生家長宣示:教育部已經棄守教育公共化理想。

教育不是商品,做為教育主管機關,教育部竟然不願意與師生家長共同捍衛教育公共化,反而提出可能使台灣高教加速走上市場化的學費調漲方案,教育部自陷進退維谷的困境,難道沒有原因?

(全國教師工會文宣部主任)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人本【親子QA/講座活動快報】@【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成為孩子樂在學習的推手@【Reach and Touch】
轉寄『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3-04-24』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