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14-03-19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守護獨老,按<讚>助建站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4-03-19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14-03-19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日本業者建議的學校廁所設計要點:小便斗本體篇本報訊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4-03-19


日本教育停看聽:日本業者建議的學校廁所設計要點:小便斗本體篇


■宋竑廣


先前本專欄介紹過日本業者建議的學校廁所打掃方法(日常篇、定期篇),然而,要保持清潔,打掃方法只是後天的勤加維護,要避免髒污產生,跟廁所本身的設計不無關係;進入設計面,經過環保與近身性篇、色彩與裝飾篇、馬桶與便間篇之後,這回的小便斗本體篇,將告訴您決定髒污的先天因素。


上圖圖片來源:Pincetomseaview攝/維基共享資源


小便斗如何配置,會影響到使用方便程度與安心的感覺,需要好好思考,換句話說,因為有許多要考慮的地方,很難有什麼面面俱到的方案,可是,配置得好的話,還是可以營造出舒適的如廁環境。

首先,攤開平面來看,要想小便斗配置得好,不把入口、便間、洗手台等位置放在一起思考的話,絕對是不行的。考慮到使用頻率,小便斗應該要比便間更接近入口,可是,也不能讓人從入口附近,便把正在小便的使用者看得清清楚楚,權衡這一利一弊,便能思考出好的小便斗配置。

現在廁所都不太會在入口設置門扉,多數直接面向走廊,因此,盡量不要讓人從走廊直接看到小便斗為宜;而便間因為自成一格,在配置上相對自由,但小便斗不同,必須考慮各式各樣的限制。

一般小便斗都是呈一直線的排列,這是因為裝設技術難度的不同,以至於很少有獨立存在的小便斗,只能沿著牆面裝設;一般視空間大小與需要數量,多半做成L型,或背對的兩列,而在做成L型的時候,直角的部份容易形成閒置空間,可以布置管線或設置棚架、擺放清潔用品,善加利用。

對敏感的青少年來說,使用小便斗時旁邊有人窺看的話,會感到尷尬害羞,因此會有同學希望間隔的壁面能做高一點,而怎樣的環境,才能讓男同學自在地、不怯步地使用,是設計的重點,有的學校會把小便斗全部做在廁間,有的會做成圓弧狀的排列,只是這樣的設計也容易造成閒置空間,如何利用還需要進一步思考。

又,在便間與小便斗之間設置長椅、置物櫃,可作為便間使用者的等待區。

使用小便斗時,眼前的風景是窗戶或牆壁,感受大不相同,前者給人開放感,也讓人較不自在,後者給人閉塞感,卻讓人自在許多。哪種好呢?或許可以自由切換的話最好,不過,不管是要新建或改修,都需要做出選擇。碰到這種難題時,擺張畫或放盆花,也是一種答案。

不管怎麼配置小便斗,封閉時的自在感,與開放時避免陰暗的好處,兩者都不能偏廢,需要用心設計,或透過其他方式補足。

需考量體型的不同

不只是方便程度的問題,就避免髒污來說,依學生體型不同,選擇小便斗的尺寸,也是有好處的。

小學到中學階段,是孩子的成長期。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跟幼稚園大班的孩子,不過幼稚園畢業前後之隔,若是一路到高三都不考慮體型差異,對任何人來說,小便斗都會變得很難用。

有人認為,就自家的狀況來說,因為是跟大人一起用,若是有人照顧的話,不需要特別考慮體型的變化,自然而然地習慣就好了。但學校和家裡畢竟不同,選擇便器時,還是需要考慮年齡與體型的差異。

儘管學校廁所的位置常會配合不同年級的教室,由該年級的學生使用;常把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不同年級的教室分區集中,相關設施也會因此而有不同,不過想要如廁方便的話,仍需要慎重思考。

比方說,因為是小朋友,就挑較小的款式,可是,因為小朋友活潑好動的關係,便器尺寸越小,也越容易讓他們便溺到便器之外,因此,小便斗開口部足以讓他們有餘裕地使用即可。

小便斗能不能確實地收納使用者放出的尿液,和開口部的高度有關,在盡量讓不同身高的孩子都能適用的前提下,來決定開口部的高度,而即便同樣是低、中、高年級,不同孩子的身高也有很大的落差,「方便性」也隨之不同;關於各年齡的「方便性」,學校廁所研究會的調查結果請見附圖。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4-03-19

▲這張圖是依學生身高不同,和不同型小便斗的使用方便情形關係,所製成的圖表;紅色實心:使用方便、紅色空心:堪用、黑色叉叉:難以使用。小學低年級最適合用壁掛型的小便斗,中學高年級以上的學生,最適合和成人用同樣的壁掛型的小便斗;從小孩到大人都適用的,是壁掛型低底部的小便斗。


小便斗周邊地板材質的選擇

小便斗周圍常有意外飛散出去的尿液,即便使用者不是刻意要尿到外面去,仍會有某種程度的外洩,長期累積下來,便成為惡臭的源頭,因此,為了保持清潔起見,這部份的考量是不可或缺的。

小便斗底部之所以髒污,最常發生的原因是學生從外面帶進來的砂泥,再來就是使用時從便器裡反彈濺出的尿液。有的設計會抬高底部台座,讓使用者必須站在比地板高的台座上才能使用,但這樣在清潔上也會產生問題:因高度差而產生的直角細縫處,容易堆積髒污。

我們已經知道,廁所內部地板,宜全面選用不易吸水、縫隙少的材質;但在小便斗下面還要特別注意,要選擇容易乾燥、方便清掃,且施工後不會有縫隙的材質。而因為地板隙縫容易藏污納垢,所以瓷磚以大尺寸為佳,在小便斗與小便斗之間的縫隙可以補平,合成樹脂類有的話也可以比照辦理。

材質以陶瓷類與合成樹脂類的塑膠地板為大宗,表面如鏡面般漂亮,又容易掃除髒污。在操場或開放空間旁的廁所,使用者常會帶進雨水或泥巴,容易弄髒地板,因此如果選陶瓷類的話,建議是無釉彩的瓷質瓷磚(吸水率不到1%),或石質瓷磚(吸水率5%以下),塑膠地板的話以有防滑功能的為佳。

一般教室區域附近的廁所,相對於操場之類的開放空間,學生較不容易帶進泥污,這裡便可以考慮選擇有釉料的瓷磚,或者在塑膠地板類選擇不需上蠟維護、耐污染性的品項。

在小便斗下面鋪設污垂石也是一種方式。儘管名稱有個石字,但其實材質不限石材,陶板或化學素材等各種材質都有,也有加做抗菌處理或防污處理的。 但不管是什麼材質,濺出尿液的永遠是使用者,所以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養成由使用者本人再擦拭一下的習慣,應該是很重要的清潔教育吧。

還有一點跟全體地板相關,即便採用乾式清掃,還是要考慮有用水打掃的狀況,意思就是連同防水處理考慮在內,確保排水口易於排水、通暢等,才是萬無一失的好設計。

學校廁所設計的教育啟發

綜觀日本學校廁所研究會對小便斗的建議,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使用者與設備之間的密切關係,像是從使用頻率思考何者該遠何者該近,這道理不只適用於廁所,對於其他空間中的設備亦然,甚至當學生在布置自己房間,也可以依此決定物品的擺放位置。

而看到小便斗因為使用頻率應該設置得較近,又要同時因為近而思考隱密性的問題時,還有使用小便斗時的視覺範圍,在封閉性與開放性都各有利弊時,讓人感受到全盤思考、避免顧此失彼的本事;像這些使用時會有的感受,教師不妨在生活(廁所)中,先開放給同學猜想,讓同學依自己的感覺,慢慢發現設計的要點為何。

在選擇小便斗尺寸的部份,提及在家使用跟公共空間的不同,讓人設想到,在家使用有充分時間適應,在外使用有時間壓力,設備要求自然不同,同樣的東西,在不同的空間裡,感受隨之不同,像這樣在廁所裡俯拾皆是又常被忽略的道理,值得留意。

在現代生活裡,設計已成為顯學,甚至是食衣住行時,無處不會碰到的學問,當我們遇到好設計時,既驚喜又感謝,遇到壞設計時,又挫折又抱怨,怎能隨便對待呢?且設計還是產業,如果我們對生活周遭的設計「麻木不仁」、缺乏識見,台灣政治人物又要如何標榜所謂的「設計之都」呢?


相關閱讀

【日本業者建議的學校廁所設計要點:色彩與裝飾篇】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124

【日本業者建議的學校廁所設計要點:環保與近身性篇】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7761

【不行就讓專業的來──日本校園的定期與特殊廁所清潔工作】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7134

【嘔吐物也要會清:日本校園的日常廁所清潔工作】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6288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回目錄)
教育論壇:捍衛教育專業應有全盤對策本報訊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4-03-19


■羅德水


備受關注的教師法修法,極有可能在本會期立法院成為攻防焦點,教育人員對修法方向表達疑慮不讓人意外,比較值得討論的是,就連教師組織(主要是全教總)的修法因應策略,似乎也引起會員不同看法,值得進一步探究。

對全教總修法因應策略的質疑,主要有二:少數人決策、反對立場不夠強硬。

事實上,作為工會聯合組織,全教總因應教師法修法或教師評鑑入法的相關決議,均由代表各縣市工會的會員代表、理事、常務理事合議,觀察歷次決議也都有其脈絡,就組織決議程序而言,並無少數人決策的問題。

至於組織決議是否足夠強硬?所提主張是否足以因應修法?則牽涉對本次修法的主客觀情勢分析,以及對國會修法程序的認識,需要深入討論才能釐清爭議。

從教育本質上反對教師評鑑

應該看到,即便教育官員、校長、家長強力要求中小學教師必須接受評鑑,即便台灣社會瀰漫競爭、績效、管考等新自由主義思維,但基於對教育專業、教育品質的堅持,從全教會時期開始,針對教師評鑑入法,教師組織自始就堅定站在維護教育本質的立場予以反對,多年來不斷透過記者會、新聞稿、組織文宣、政策說帖、國會遊說、舉辦國際研討會,揭穿教師評鑑可以提升教師專業與教育品質的迷思,迄今為止,反評鑑的鬥爭仍然持續進行中,未曾停止。

有人質疑全教總,反對教師法惡修不夠積極,做成的決議、提出的策略不夠專業,我們以為,在教師組織已然多元發展的今天,任何組織的作為無法迴避公眾與會員監督,必須要問的是,這些質疑全教總的聲音,可曾提出更為專業的政策論述?可曾做出更為有效的宣傳遊說?

簡單來說,最清楚全教總對教師評鑑的反對立場者,就是力推教師評鑑入法的教育部、校長協會、家長團體,如果要教育部選出一個影響教師評鑑入法的最重要因素,應該就是來自全教總的極力反對,就這個角度來說,全教總根本就是官方眼中阻礙教師評鑑入法的最大絆腳石,要說全教總的反對立場不夠堅定,似乎言過其實。

對國會修法不能沒有因應

想必有人要問,既然如此,為什麼不一路反對到底就好呢?

如果立法院因為教師組織的反對,就暫緩甚至停止修法,我們確實只需一路反對到底,問題在於,教育部從未因此停止修法遊說,就算教師組織堅決反對,立法院仍有可能將教師法修法排入議程。

要知道,從第5屆國會開始,教育部、特定立委對教師法修法,尤其是「降低專任教師在教評會的比例」、「要求中小學教師強制接受評鑑」等條文,表現出高度興趣。就行政部門而言,無論民進黨或國民黨執政時期的教育部,基本上均未曾改變;就立法院朝野黨團而言,部分委員在輿論裹脅下,也不時提出各種似是而非的言論。

分析起來,藍綠教育官員在教師法惡修上獲致高度共識,反映教育行政信仰的管理與績效主義根深柢固;至於立委不時發言支持教師評鑑,相當程度則是立委選擇順從主流輿論,不願挑戰社會偏見,以免流失選票所致。在這樣的態勢下,堅持反對惡修教師法的教師組織,面對各路要求修正的勢力集結,顯然不是一句「反對到底」就能化解的。

我們以為,無論組織運作、國會遊說都無法脫離這樣的政治現實,光是高舉「反對教師評鑑入法」的大旗,難以改變教育部與國會的修法進程,在教育部力推下,預判教師法修正草案,極可能在本會期進行實質審查,為避免屆時只審議官方單一版本,甚至因為沒有競爭對案而通過空白授權教育部訂定教師評鑑的條文,反出現對教育傷害最深的結果,全教總不能只停留在「反對教師法惡修」的階段,必須提出其他戰術性的反惡修策略,才能在一旦擋不住惡修時,將傷害降至最低。

準此,教師組織的首選仍然是力擋教師評鑑入法,但如果無力說服國會停止惡修,組織還是必須權衡內外情勢提出相應策略,這才是真正對台灣教育負責的態度。

權衡情勢提出對策

筆者完全理解,會員對組織的質疑是出於對教育發展的關心,然而,如果堅持反對到底意味著完全不能討論因應對策,甚至誣指參與討論者為「支持教師評鑑入法」,不僅有失公允,也無助未來修法的攻防。

期待會員可以理解,迄今為止,組織一樣堅定反對教師評鑑入法,反對官方惡修教師法,之所以被迫提出競爭版本,不是準備不戰而降,不是改變反對入法的基本立場,而是一旦法案排入教育文化委員會議程,開始進行實質審查時,可能出現授權教育部訂定評鑑辦法情形時,不得不有的因應備案。

就教育的長遠發展與反惡修戰略來說,教師組織明確反對官方的評鑑思維,惟就戰術層次而言,全教總將視未來修法攻防情勢,依組織歷次決議提出以下反惡修對策:

一、反對教師評鑑入法。

二、反對「空白授權」教育部單方訂定。

三、要求由教育部與全教總協商訂定教師評鑑版本。

四、明訂教師評鑑之程序、評鑑期程、評鑑結果之運用細節、不服評鑑結果之救濟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教育部與「教師工會全國聯合會」協商後訂定之。

至於全教總所提教師評鑑協商版本,將恪遵以下原則,期能降低評鑑對教育發展的傷害,使評鑑回歸提升教師專業的主軸。

一、評鑑性質:明訂教師評鑑的性質為形成性評鑑,以教師之專業發展為評鑑目的,不作為教師獎懲、成績考核或聘任之依據。且其他凡擔任教學之人員或擔任評鑑之人員,均應比照該級教師接受教師評鑑。

二、評鑑方法與種類:明訂教師得由多種評鑑方式中擇一參加,如「教學觀察」、「教學檔案」、「發表演示」、「提出作品或展演」、「提出研究心得」、以及「其他符合教師評鑑派典的評鑑方式」,避免評鑑方式脫離教學現場。

三、評鑑人員之選定:受評鑑教師可選擇具資格的評鑑人員。

四、評鑑人與教學輔導人員:校長、擔任評鑑人員的教師,必須公開課堂接受教師觀摩。

五、救濟程序:明訂不服評鑑結果之救濟程序。

確保教育專業的關鍵戰役

在當前主客觀情勢下,反對教師法惡修是一場艱困的鬥爭,未來立法院究竟做出反對教師評鑑入法?或是通過空白授權教育部自訂?既取決於總體社會角力結果,也取決於反評鑑入法一方的努力,教師組織沒有藉口,必須更加努力阻止教師法惡修的悲劇。

所有反對評鑑迷思的教育人員,也必須積極展開行動,除配合教師組織後續行動,更應加強與家長、各級民意代表的對話與溝通,須知,反教師法惡修,就是確保教育專業的關鍵戰役,為了台灣教育的長遠發展,所有教師都應該挺身成為捍衛教育專業的戰士。(全國教師工會文宣部主任)


(圖說)全教總副秘書長羅德水2013年9月4日參與「競爭、品質、合作—專業發展與團體協商」國際研討會,再次強調教師評鑑制度教師工會的立場。(圖文/姜林佑)


相關閱讀

【反教師法惡修進入最後關頭】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314

【教師法修法必須回歸專業主軸】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123

【連目的都說錯的教師評鑑入法】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7135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No.202】孩子,我愛上閱讀了!@【【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電子報】
在森小,我們談廢核遊行。@朱台翔@【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4-03-19』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