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媒體觀察電子報
報主: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創刊日期:2000-03-20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5,879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媒體觀察電子報報
媒體觀察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媒體觀察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09-09-30 16:00:00 / 報主:媒體觀察電子報
本期目錄
編輯室報告
本期主題---災難新聞的反思
網路時代下的災難報導—專訪部落客龜去來兮 /劉惠中
挺進文化的省思/許瓊文
廣播節目預告-- 媒體新視界─八八風災後的另類災情
媒觀在社大---9/17 新聞中不能說的秘密 | 板橋社大第二回上課紀錄
[公益聯播]捐款芳名錄
媒體觀察電子報
(圖取自人與土地專刊第一期)
編輯室報告

<b>編輯室報告</b>

轉眼間9月又要結束了,今年好像又到尾聲了,是否覺得有點悵然若失.. 好像很多計畫還沒完成,或是有些活動還未參與。若是前者,則請加把勁,並督促自己;若為後者,媒觀自10月底開始,由於適逢媒觀10週年,規畫了一系列的活動,每個活動絕對會讓你充滿收獲,這是個讓你彌補遺憾的機會,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本期主題---災難新聞的反思

<b>本期主題---災難新聞的反思</b>


八八水災已發生近二個月,主流新聞媒體從最早的大量報導,至現今只剩一些零星報導。不可否認地,主流媒體在此次災難新聞中有許多令人讚賞的表現,然而仍有些令人擔憂的地方。 此外,網路媒體在這次風災中的表現,也提供我們對於「媒體」的另一種觀點和想像,本期專題的兩篇文章即分別針對討論。

本週廣播節目將訪問遭年代予以解雇並提出妨礙名譽之兩位媒體工作者,與我們談
談事件目前的狀況,以及在險惡地商業邏輯運作的媒體產業體制下,小記者的生存之道。

最後則是媒觀在社大則有精彩的社大紀錄, 每篇都很精彩! 歡迎大家轉寄和訂閱!

網路時代下的災難報導—專訪部落客龜去來兮 /劉惠中

網路時代下的災難報導—專訪部落客龜去來兮 /劉惠中
(圖:鄭國威)

採訪/撰稿:劉惠中 (媒觀志工)

校正:蔡蕙如 
 

今年八月初莫拉克風災重創台灣。除了主流媒體的大量報導外,我們也可以藉此觀察網路媒介所扮演的角色,譬如莫拉克災情應變中心等協助整合救災資訊的網路平台。因此我們這期電子報專訪了長期觀察網路媒體與主流媒體的部落客龜去來兮(鄭國威),請他來談談網路在災難新聞中扮演的角色。

鄭國威認為,主流媒體在面對災難新聞報導時,通常是處於比較被動的角色,每次都等到災難發生了,才從台北派記者下去,只有少數的電視台有地方記者就派地方記者進入災區。由於這些主流媒體的記者是在一個臨時突發的狀態下進入災區,通常都是以一個台北的觀點在看地方發生的這些災害。此外,記者在第一時間處理災難報導時,沒有全面了解、也無有力分析,通常習慣於用「災民」的角度看待災情。 
 

他也發現,媒體一下子會把某些地方描述成災區,然後會用比較情緒性的、悲劇的、戲劇化的方式去呈現這些人,那當然也會穿插一些人情趣味得事情在災害裡面,有感人的、悲傷的、還有的是讓人喜悅的,而通常這些新聞的報導方式在當下能夠吸引閱聽者的關注,但是這些都是現象表面的追蹤跟報導。事實上,我們期待的媒體應該做的更多。 
 

至今2009年,網路使用率已經非常普遍,因此所形成的網路社群也經過很多的訓練,無論是社會議題、觀光議題與災害資訊,都已讓許多網路社群自覺地迅速形成一股力量去做事。鄭國歸認為網路媒體在公民新聞的呈現,某個程度上代表災區發聲的訊息。各種訊息傳至pttplurkfacebook等網路平台,即時性與涵蓋範圍也早已超越主流媒體。但是在災難當時,人們除了想要消費資訊之外,其實更需要的是用這些資訊有效的運用在救援單位,而網路看起來則是一個非常有利的平台與機會。 
 

一般人可以從網路看到各式各樣的訊息,網路訊息可以補充主流媒體的不足,甚至超過了主流媒體報導的限制。但是鄭國威也認為,資訊傳播後,必須要落實為資訊骨幹。例如:許多災民在回報消息時,他們有沒有辦法有效傳到救難單位的資訊流裡面?如果某人在ptt發布哪些地方需要幫忙等訊息,但是救難單位沒有人會去看,而這就會變成是網友的一廂情願。 
 

也就是說,我們以為發表了資訊在熱門的網站上就會有「人」去看,但是問題不在於「會不會有人去看」,而是「訊息必須要直接與解決的人連絡」,能夠解決問題的人,通常不直接面對民眾,他們通過119、救難專線這類的連絡。但是專線電話已被佔滿,救難單位除了增補人力接電話、還要救災。使得救難系統非常複雜與混亂。 
 

鄭國威並表示,如果已知道這地方已有救援、或這裡派直升機過去、這裡道路不通、或是說這裡缺糧、或糧食太多等紛雜的訊息。當這些資訊無法傳達給鄉民或網路閱聽人時,救災資源形同浪費。兩方面資訊沒有串在一起,就造成有些地方物資已足夠但資源還是湧入的問題,或某人早已被救援,卻仍有上拜通電話指明說要救援某人。 
 

鄭國威所屬的台灣數位文化協會,認知到網路訊息紛雜且無人整理的困境,便決定派人力到各地的災害應變中心,負責連繫及監看網路資訊。也因為台灣數位文化協會之前曾與政府單位合作過程鄉數位落差計畫。所以可以快速地經由這台南縣引介至屏東縣、高雄縣、嘉義縣等地,透過這些地方進駐到各地的災害應變中心,他們可以得到第一手的消息,也同時成為了一個橋樑,負責監看ppt跟災難資訊網站,因為那時出現很多救災網站,但那時救災人員他們沒有時間也不可能會去看,所以真正做到串連政府跟民間兩方面的只有是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其他的網站則是提供資訊源。 
 

資訊必須被整理,並傳達給會去幫助的人,不然資訊就沒有意義。政府體制下的救災人力並不會去看ptttwitter或是facebook,他們只會接119緊急電話,並且直接救災。 
 

鄭國威同時認為,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用了很多人工跟程式來做資訊的收集跟歸納,以求速達救災任務。他們用程式去撈blogplurkfacebookptt等救災資訊,撈到之後靠的是人工整理,因為只有人才可以判斷資訊的真假,判斷哪些已回報、哪些已解決。而其實這些程式都是現成的,都是一般網路使用者常用的程式,所以這次緊急狀況下,就可以馬上把現有的東西馬上套用上去。電視一直在播報,不論是影像、跑馬燈,但這些都只是在消費我們的情緒,而許多平面媒體的網站它們也沒有做這些資訊串連事情,所以這一塊是必須要有人做。 
 

災害當時的搶救非常重要,但是災害過後的重建、未來如何預防,更需要讓相關的資訊有效的被人民跟政府了解,更重要的是,如何不要有下次這麼嚴重的事情發生則是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希望可以持續關注的。所以台灣數位文化中心目前接受政府單位的邀請,與部分民間單位、NGO合作,希望未來政府得以建立這些資訊骨幹。從災害開始到重建,這些資訊都是可以共享的,而這些就是協會目前在做的事情。 
 

鄭國威舉了有趣的例子:在英國有個小女孩掉到水溝裡卻沒有人發現,但是他有手機,第一個舉動是用手機上facebook說他現在困在水溝裡,但我們也不能說他笨,因為他習慣遇到事情就用手機上facebook傳遞訊息。這情況就跟我們網友遇到事情時,第一手訊息就放到ptt的情況類似,而有些也是因為這些網友他們打電話災難中心他們沒有得到回應,所以就把訊息放上網站,但這也造成了資訊的渲染。所以問題就在於,政府有沒有辦法做一個系統,跟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一樣,去塞網路上的資訊,然後去對比電話上的訊息,讓資訊能更有效率的流通。 
 

這次災情資訊傳播方式不同以往,是因為這次的災害規模非常大,再加上網路使用者已成熟到一種程度、大家善用社會媒體的工具也熟練到一種層次。就像四川震災的大陸網民他所做的事情就跟這次台灣網民做的事情類似,那世界其他國家也有做類似的事情,例如說在肯亞,去年選後有暴力事件發生,也是有人透過網路通報哪些是危險區域,包括HINI的疫情防治,也是有利用網路地圖在做這樣的資訊傳播,其實這樣的例子是非常非常多的。

挺進文化的省思/許瓊文

挺進文化的省思/許瓊文
(圖:2009年電子媒介新世代國際學術與實務研討會)

文/許瓊文 (政治大學廣電系副教授)

莫拉克風災將近20 天的時後,我透過初步內容分析、實地觀察與訪談檢視最近的風災報導,發現如往常著重在受害者情緒波動的感官新聞外,「挺進文化」亦成為主流,連被視為模範的新聞媒體也「潦落去」。還好每個記者心中的「挺進」聖地--那瑪夏終於在軍方協調下,23號以共享(pool)方式讓第一手畫面平均分配,災區記者們頓時失去生活重心,新聞熱度慢慢從災區挺進轉到新流感疫情。


那瑪夏密碼被破解,真正的懸疑衝突點立刻消失,挺進已經不再需要,但是在這十多天中,有多少記者在缺乏專業訓練與專業設備下,徒手跟著搜救總隊挺進災區,還好,沒有任何壞消息發生,但是也是很多有驚無險的畫面,有的記者強行渡溪差點被急流給沖走,有的記者只跟著當地人就走入森林中差點失蹤,還有搶搭軍用直昇機、搭乘危險流籠、進入土石流警戒區,每個挺進記者們傷痕累累。但這些敬業的記者們,即使水迅速淹到腰部,流籠搖搖欲墜,溪流湍急,千鈞一髮之際也不忘趕快做個stand upper(記者出現在鏡頭前報導)或是假Live(假的、預製的現場連線),這樣的挺進文化妨礙救災工作、危及記者生命卻沒有人制止。

記者們對自己的安危也許有感知、也許無知,但也無可奈何?每個新聞室都會不免俗地發個簡訊,但是又希望能領先各台先發現被土石流掩埋的村莊,一個記者挺進了小林村成為英雄,在正面鼓勵、負面壓力與繼續挺進的氛圍下,又開始將寶來、錫安山、那瑪夏當成目標,記者在自我實現的驅使下,在收視率的壓力下全都豁出去了。有的新聞室還會發紅包,發的時間點與動機若是慰勞辛苦值得稱讚,發的時間點與動機要是鼓勵挺進則要檢討這種暗示行為。

921大地震、娜莉風災、敏督利風災到莫拉克風災,台灣的天災難免,但是每次災難新聞採訪就只能不斷複製錯誤經驗,首先記者到災區報導災情到底可以能多深入,不像刑事命案現場已經發展出警戒線等相關規定,減少記者妨礙救人與破壞現場的機會。早期記者各憑人脈與實力搭上救難直昇機,這次軍方再受批評後終於明令記者不能私自搭直昇機,卻沒有配套措施讓記者能深入災區取得畫面公諸於世,讓更多人力與金錢投入,記者只能將自己當成搜救隊員挺進災區。

記者模仿搜救隊員挺進災區已不可取,記者不斷吹捧自己的危險行徑更該視為病態,也許是記者的好勝心驅使,但這一幕可能對很多記者而言亦十分熟悉:新聞室內的主管觀看一整排的電視螢幕,看到某台記者拍到危險渡溪鏡頭,一通電話打給負責區域的記者質疑:為什麼沒拍到?這位主管可能忘記剛剛才覺得這位記者拍了一個有意義的故事,他們哪有時間兼顧那麼多事呢?要是記者回報,那個其實不是災民渡溪,是記者強行渡溪差點被沖走,主管即使不敢明說那麼好的畫面你怎麼不跟進,也會暗示一下,「某某台都到哪了,你現在在哪裡?」

針對災難與社會案件的新聞採訪應該有更多的考慮,災區居民的創傷是否應該被無限制放大或是作為催淚工具?記者報導如何協助災民而非造成二度傷害?災區採訪應該開放哪些區域?哪些區域應該禁止?政府單位提供的採訪協助為何才能讓資訊流通、第一線記者的後勤補給需求、記者可能有的創傷經驗與抒發方式等等,這些議題需要更多討論的時間,但有件事可以立刻做到就是基本的採訪安全。

也許業界對於將災難報導給予限制感到不合於現代的新聞競爭,但是新聞室對於記者的人身安全考量未提出說明前,應該暫停明示或暗示記者挺進災區的言行舉止,記者們也應該深思採訪這種災難已經形成的新聞,卻刻意排演成比到戰地採訪更危險的戲碼,這樣的比重適當嗎?這樣危及生命值得嗎?萬一發生意外,家人可以承受嗎?若是這些問題都還未思考前,記者也還沒有定期參加救難與體力訓練,還是多找點故事,多檢討發生原因還比較切實際也更有益處。

P.S. 事後證明,在幾個未被發現的部落公諸於世後,風災報導迅速遞減,也許我們應該思考另一層面,我們為什麼需要災難報導,它的用處為何?只是挺進災區嗎?
 

廣播節目預告-- 媒體新視界─八八風災後的另類災情
<b>廣播節目預告-- 媒體新視界─八八風災後的另類災情</b>
年代解雇又提告員工 記協、勞陣、媒觀等逾20多個團體至台北地檢署前聲援


10月2日 媒體新視界─八八風災後的另類災情
主 持 人:管中祥、蔡蕙如

來 賓:穆光中

頻  道:教育電台(全國聯播)

時 間:10月2日(五)下午六點十分至七點

節目預告:
八八水災期間,年代在8月 [removed][removed] 10日晨間時段開放接受災民求救CALL-IN,並向災民表示將會馬上通報相關機構。但實際卻延遲到當日深夜才通報。經兩名員工反應上級未獲正面回應,轉而在自己的網路部落格抒發心情。豈料,竟遭年代予以解雇並提出妨礙名譽之訴。這是什麼樣的年代?當說真話得賠上工作時,媒體工作者的工作權保障在哪裡?新聞工作所捍衛的言論自由又在哪裡?

今天在節目中特別邀請到遭年代電視台解雇的穆光中穆導播與我們談談事件目前的狀況,以及在險惡地商業邏輯運作的媒體產業體制下,小記者的生存之道。



延伸閱讀:
媒體公器未及時通報災情 員工說出真相反被告






媒觀在社大---9/17 新聞中不能說的秘密 | 板橋社大第二回上課紀錄
文 / 唐可歆(講師)

本周小葉老師繼續帶大家來探討現今新聞相關議題,很開心的,這次我們多了兩位夥伴加入討論,分別是老朋友玲琬姐和新朋友任廷。

<b>媒觀在社大---9/17 新聞中不能說的秘密 | 板橋社大第二回上課紀錄</b>首先,小葉老師給大家看四張沒有圖說的照片,請大家從照片中的環境和人物來猜一猜照片中的故事,最後小葉老師再揭曉謎底。大家從看圖說故事的過程中都發現到,光靠照片實在很難客觀猜出事件的真相,尤其有些照片很容易誤導大家的解讀方向,像是我們憑著對有色人種的刻板印象,常會出現錯誤的解讀。
小葉老師談到近日郭富城在媒體上為自己在聽障奧運閉幕表演中請郝龍斌市長下台一事道歉,各家媒體對郝龍斌市長的回應卻各有不同的解讀,文章標題從下的輕的『不需要』到下的重的『沒有必要』都有,而這些語感都會左右讀者對這個事件的觀感。又,新聞媒體也慣於為特定族群貼標籤,像是草莓族,IE設計師等等,無形中更僵固了社會大眾對這些族群的刻板印象。

黃大哥回應說,其實最近網路新聞帶來了很大的便捷性,因為同一則事件可以同時比較不同媒體的報導角度,取得相對客觀的資訊,當然,讀者個人的成長背景、生活經驗也是影響自己解讀事件角度的重要因素。<b>媒觀在社大---9/17 新聞中不能說的秘密 | 板橋社大第二回上課紀錄</b>小葉老師很同意黃大哥的說法,她補充說明,人們其實要有檢驗新聞背後意識形態的能力,再者,自己實際去參與媒體運作過程,也是一個途徑去理解記者和新聞工作者為何及如何產製出新聞。

小葉老師提到「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是一句亙古以來的新聞價值判準,而媒體用這套價值對新聞所做的選擇和詮釋,也影響著我們對事件的看法。例如近日被繼壹週刊揭發張韶涵遭母控訴惡意拋棄的新聞之後,其他家媒體後續又大肆報導張母指稱張韶涵遭人下降頭的消息,這種新聞內容乍看之下容易引起閱聽眾的好奇,新聞性十足,但是媒體對於迷信的過度報導,無形中會強化整個社會對於怪力亂神的錯誤想像。

當小葉老師詢問冠嘉對於「好生活」的想像是什麼,他覺得好生活應該是享有健全的社會福利制度,然而小葉也說道,媒體對於好生活的描繪經常侷限於外在物質的擁有,像是以養生為訴求的保溫杯,或是富有設計感的名牌家電等等。另外,台灣的媒體也特別愛強化經濟市場與股票的關聯性,彷彿股市的漲跌左右著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擁有財經專長的黃大哥補充回應,其實股票投資行為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類似賭博行為的短線操作,目的在於在短時間內獲利,一種則是對於國家產業的長期投資,長遠來看是比較穩健的。

<b>媒觀在社大---9/17 新聞中不能說的秘密 | 板橋社大第二回上課紀錄</b>在休息片刻後,小葉老師播放由公共電視製播的媒體識讀節目《換個角度看電視---新聞篇》,片中呈現了電視新聞記者一天緊湊的編採工作和所承受的時間壓力。小葉老師說,最近電視新聞台已一昧地跟著蘋果日報的內容走,也就是記者要跑哪一條新聞,已經從當天早上提前到前一天晚上從報紙內容中決定。在報社方面,配合現代讀者習慣看圖片勝過閱讀文字的習性,文章字數已經大幅刪減,相對的,圖片所佔的篇幅也就變大了。小葉老師也觀察到,以前的記者會自認為是一個社會「影響者」,所以對自己所作的報導具有一份責任感和使命感,但是現在的記者會認為自己充其量只是一個訊息的「傳播者」,他只管將資訊傳播出去,至於對閱聽人會造成什麼影響,則不是他要考慮的問題。

小葉老師回憶起自己從師大社教系畢業後,因為對媒體工作的喜愛而毅然決然放棄教職,進入報社當記者,那時報業媒體的發展如日中天,她服務第一年就領到了四個月的年終獎金,但是隨著媒體的榮景不再,當去年離開報社時,早已取消年終獎金的福利。

媒體環境的惡劣伴隨而來的是廣告分食的激烈競爭,新聞也淪為商業產品而被買賣。媒體以企業化的手法經營,一方面又長期與徵信社合作,取得名人的八卦照或是具有煽動性的照片。一方面盡量尋求最精簡的成本與人事來獲取最大的利益。小葉老師談到,在這次八八水災中,電視或報紙對救災的報導大多是水災後的兩三天才陸續出現,這很可能是因為報社和新聞台的編制中,大多都把地方記者的職缺給裁撤掉了,所以水災發生後,媒體才急忙派駐中央的記者到災區去做採訪報導,電視新聞和相關談話性節目也都會請民眾儘量上傳自己拍到的災區照片或影片到電視台網站,藉以蒐集電視台因記者不足而疏漏的災區消息。

小葉老師語重心長的說,現在的電視新聞報導中,已經很難發現對公共利益或公共事務的深入報導,電視台總是將責任推卸給觀眾,認為就是因為觀眾愛看,所以羶色腥新聞才會大行其道,但是這樣的說法是否公平?是值得我們去深思和反省的部分。
推薦訂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轉寄『媒體觀察電子報第236期--災難新聞的反思』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