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觀電子報第250期--淺談國際新聞專題節目─媒體觀察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08,2014眾多在地觀點的世界拼圖─全球之聲 /石安伶
當台灣的電子新聞已無法滿足我們對國際大事的資訊飢渴,除了消極地望著電視螢幕搖頭興嘆、批評台灣新聞媒體綜藝化、期待著電視台高層有朝一日能拉高國際新聞的能見度之外,作為閱聽人的我們,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方法來了解這個世界?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這時耳邊紛紛響起「可以看CNN頻道」、「可以上CNN、BBC的中文網」、「可以看文茜世界週報/台灣看天下/消失的國界…」等聲音。當然,這是一種方式,但也是一種主流媒體看世界的方式。要跳脫從西方看世界的框框,我們也需要更多不同觀點的國際新聞,因此今日我們要介紹一個很不一樣的媒體─「全球之聲」。
全球之聲(Global Voices) 是註冊在荷蘭的非營利基金會,註冊名稱為Stitching Global Voices。它並沒有實體的辦公室,而是由志願作者以及兼任編輯組成的國際團隊,藉由網路橫跨所有時區共同協力合作。全球之聲目前有超過三百名遍佈世界各地的部落客與翻譯者,協力將各部落格及公民媒體的最新報導匯集、統整及翻譯。
最特別的是,全球之聲格外著重國際主流媒體上鮮少被聽見的聲音。因為長期以來英語媒體忽略許多對於多數世界公民極為重要的議題,因此全球之聲希望利用公民媒體的力量來矯正媒體關注度的不平等。在全球之聲的網站上,我們可以藉由連結文章、照片、podcast、影片以及各類草根公民媒體內容,可以看到眾多的議題,舉凡從嚴肅的政治、抗爭議題到較軟性的藝術、文化、娛樂等,從這些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觀察與觀點。
此外,全球之聲不僅限於報導,它也力行「賦權」的計畫。它有一個倡議網站(Advocacy)以及倡議者網絡,幫助人們突破居住地區對網路發聲的審查限制,在網路上暢所欲言。除了倡議全球言論自由,保護公民記者報導各類事件的權利,全球之聲更進一步向外拓展執行發聲計畫(Rising Voices)。他們研發了一系列的參與式媒體教程來幫助邊緣社群,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的邊緣社群,培育他們成為公民媒體網絡,並提供小額贊助,讓他們利用公民媒體在網路上發聲。
全球之聲目前提供十五種語言的翻譯,讓我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看到各國公民記者的一手報導。不管是近日的俄國森林大火,或是巴基斯坦的洪水,當地的部落客都以自身的觀察出發,提供了我們最貼近當地的觀點。
想當然爾,在這全球化的世界,我們無法遺世而獨立,因此大家也都希望能藉由國際新聞助長國際觀,開拓自己的眼界。但是「國際觀」到底是什麼呢?是西方主流的國際觀點?亦或是多元文化的尊重體現?然而在主流媒體鋪天蓋地的同時,全球之聲無異提供了我們另一個知曉世界事的平台,讓我們更能從不同國家、不同公民記者的眼睛,拼起我們對世界的想像。
想看看這片拼圖嗎?歡迎到全球之聲 http://zh.globalvoicesonline.org/hant/ 一探究竟。
編輯室報告
下週就要開學了,想必各位學子一定又要開始煩惱了! 媒觀在社大也開學了,但不會給各位帶來煩惱的,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聽聽,會很有收獲的! 這期主題仍是由暑假實習生操刀,介紹國際新聞專題以及全球之聲,希望大家多多指教與批評!
【國際視窗】BBC 腹背受敵-天空衛視競爭漸烈 政府警告大刪預算
【國際視窗】BBC 腹背受敵-天空衛視競爭漸烈 政府警告大刪預算
【2010. 08. 29/ 衛報 /NccWatch陳雅琪摘譯 】
http://nccwatch.org.tw/news/20100831/71391
英國廣電產業的年度盛事愛丁堡電視節( Edinburgh Television Festival)日前展開,今年請來BBC 執行長馬克湯普森(Mark Thompson)發表演說,湯普森呼籲目前最大的商營媒體天空衛視(Sky) 應善盡責任、加強對英國媒體和內容的服務,以提升英國媒體內容服務在國際上競爭的能力。另一方面,文化大臣杭特(Jeremy Hunt)則預告BBC的預算將遭到大幅刪減。
湯普森的演說頗有隔空回應去年此時天空衛視執行長梅鐸(James Murdoch) 在同一個活動中批評BBC獨大不利其他媒體進入競爭的意味。湯普森列舉民調指出,英國的媒體服務是最讓民眾感覺英國勝過其他國家的部分;而BBC最著稱的 世界新聞頻道(World Service) 每周更有超過2億四千萬使用者,這些都在在顯示出公共廣電系統的優質內容受到世界肯定。
湯普森話鋒一轉評論目前已為全英最大的商營媒體天空衛視,他認為以天空衛視年收48億英鎊 (約新台幣2,400億)的規模,用在投資製作非新聞或體育方面內容的額度只有約一億英鎊,顯然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他要求天空衛視應加強對文化內容上的 投資,讓英國的優質媒體文化能夠在國際市場中站穩腳步並取得領先。
湯普森的發言引發兩極的評論,尤其是梅鐸旗下的報紙更是不留情面。文化大臣杭特受訪時表示,這場演說像是家庭糾紛,衝突的兩大廣電服務單位對英國的 廣電和社會而言都有莫大的重要性。從閱聽眾的觀點來看,重點是BBC 和天空衛視(Sky) 都舉足輕重:天空衛視改變了數百萬人收看電視的方式和習慣;而BBC則是讓英國擁有世界最佳品質的廣電媒體內容的大功臣。站在民眾的立場,我們需要這兩者 的貢獻,缺一不可。
不過杭特也表明,在明年公共預算大幅刪減的情形下,BBC 的整體預算將遭到刪減,「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下,BBC也不能例外」, 他預告幅度可能高達四分之一。至於BBC的主要財源電視執照費(licence fee) 是否持續或有所變化,杭特則不願正面回應,只表示在未來協調程序啟動時,政府將針對三個方面要求BBC做出回應:首先是要有「更具投資效益的系統」,杭特 強調這個系統不只是效率,政府將進一步把「透明」列入長遠的標準中。第二個則是競爭者的存在,杭特認為,市場中有競爭者,對於BBC提供高品質媒體內容具 有正面效益。第三點則是關於BBC對於協助政府推展寬頻所做出的努力。
杭特表示他同意湯普森演講中的幾個核心概念,不過認為他挑戰天空衛視對英國媒體內容投資不夠的用語過於偏激。
談談國際新聞專題節目 /石安伶
在台灣有個很弔詭的現象,在每日電視新聞播出時段,國際新聞往往被忽略,或者短暫的帶過,更詳細的資訊唯有待周末假日的國際新聞專題節目才會呈現。近來受歡迎的國際新聞專題報導有「文茜世界週報」、「台灣看天下」及「消失的國界」等,這些節目在國際新聞枯竭的台灣似乎成了唯一的活水。這不禁令我們好奇,在台灣媒體眼中,國際新聞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是新聞?或是用來包裝成文化節目的素材?
國際新聞專題節目和平日的國際新聞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包裝」。這類專題節目集結一個星期的國際新聞,製作團隊將重點整理出來、編輯成一集的節目,由主持人和新聞資料影片交互敘事,主持人間或提出自己的觀點,對事件來龍去脈做詳細的說明。
這般經過消化整理的新聞專題節目,的確省去閱聽人費心思找資料釐清前因後果的功夫,但到底國際新聞專題節目能否取代平日的國際新聞呢?
首先,是時效性的問題。平日的國際新聞以當日發生事件為要,若只能在周末獲知國際大事,何以稱之為「新」聞?並且,在這全球連動的時代,無論政治、民生、經濟、旅遊等,往往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如近日的俄羅斯大火為俄國近五十年來最嚴重的災情,連帶的影響到糧食價格提高;美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產生的環境汙染導致周邊漁場、航道、旅遊景點關閉;以及過去的「京都議定書」所可能帶來產業經濟結構的改變、川震所造成的傷害等…這些新聞皆需要即時的報導,可讓我們於第一時間做反應,避免因後知後覺造成更大的損失。
其次,是國際新聞報導角度的問題。專業的國際新聞的報導應是來自駐地記者的一手觀察,以自身國家的觀點來看新聞。台灣礙於媒體資源有限,為求成本最小化,往往向國外媒體買母帶做為新聞播出材料,而影像本身做為一種敘事,便帶有觀點,因此報導時也難以避免受他人觀點影響而做二手詮釋。如一直以來以巴衝突的報導,西方主流媒體一面的倒向以色列,塑造出以色列的作為是為了打擊、消滅恐怖份子正義行為,而巴勒斯坦則是恐怖分子、反派、不合群。在我們使用外電、買母帶卻不加以消化思考的同時,順勢複製了西方主流媒體觀點,也複製了他們對伊斯蘭世界的認知。
除了專題節目素材的問題,在這樣的新聞專題節目背後,也必然牽涉到「守門」的問題。因為一星期的國際新聞繁多,要壓縮於短短一兩個小時內播出,一定需要節目製作團隊將所蒐集到的訊息加以整理、過濾,然後再將整理過後的國際重點新聞傳遞給閱聽人。其中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節目製作團隊選擇「重點新聞」的條件為何?若因為守門人的訊息篩選,造成國際新聞報導在質、量上的偏差,如以西方主流媒體觀點闡述新聞、節目中某些國家占了高比例的報導等。如此一來,我們在長期收視的同時,這些專題節目也建構了我們對世界的片面印象或偏頗的觀點。
此外,國際新聞向來被視為沒有收視率的新聞,因此不受電子媒體的青睞。但事實上,國際新聞專題節目有一定的收視群眾,在分眾效果之下,國際新聞僅止於在關注者的圈子中傳播。若要突破這樣的限制,為國際新聞創造更大的市場,則必須先讓民眾對國際新聞「感興趣」。
首先,平日國際新聞的播報需要更「普羅化」,提供淺白的說明,如「澳洲可能出現聯合政府」的新聞,我們則需對「聯合政府」這樣的專有名詞提供解釋。並且,從本國自身的觀點出發,更進一步地點出國際事件與台灣民眾的關聯性,例如俄羅斯大火會造成糧食價格上漲的影響;凱達組織領袖扎卡威在巴格達被美軍所擊殺,可能引起國際油價下跌;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美國政府欲減少對石化產業的依賴,大力提升綠能產業等,這些新聞或多或少都能找出讓台灣民眾參考、借鏡的地方。
現狀而言,要電視新聞記者在現今工作量的爆增的情況下,做出深入淺出的國際報導的確有執行上的困難。但若能做到「普羅化」及「關聯性」的國際新聞報導,並且配合國際新聞能見度的提升,喚回民眾對國際事務的關心依然可期,另一方面對製作端而言,也是將「國際新聞報導市場的餅做大」,達成雙贏的局面。
的確,從現今觀眾們對新聞專題節目的好評,也間接證明了台灣觀眾對國際資訊需求和興趣。但當我們在欣慰台灣仍有國際新聞可看之餘,是不是還能有對每天的電子新聞有更多的期待?
媒觀在社大開課啦!!
詳細資訊請洽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02-23643062
媒觀聲明 - 公共討論比單向廣告更重要
公共討論比單向廣告更重要
媒觀對經濟部工業局刊登「全白」廣告之聲明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聲明
經濟部工業局於9月6日在四大報刊登了「全白」的廣告,希望藉由廣告澄清與扭轉民眾對於近日石化業接連發生的事件(六輕五期的抗議事件、國光石化與白海豚事件)等負面印象,同時,工業局更預計之後將砸下約400至500萬元進行網站與宣傳手冊,告訴民眾石化業對台灣的重要性。
固然,政府對於政令宣導本有其正當性,然而當社會對某一公共議題涉及爭議,政府不該單向進行政治宣傳,而應該積極促進公共討論,尋求解決之道。並且政府必須將資訊更為公開且透明,唯有資訊公開、透明且多元的呈現時,公共的參與及討論才有可能,真正的民主才能落實。
然而,很遺憾的在最近這一年來,有關政府處理爭議性的環境與開發議題時,所抱持的態度仍處於威權時代的「政令宣導」思維模式,許多開發案在尚未通過環評之前便已「定調」,政府官員甚至幫開發案掛上保證進行單向宣傳,如此不但妨礙大眾知的權利外,同時在訊息無法透明的情況下,反而讓大眾得法得知該議題的全貌。
媒觀認為,公共政策的資訊必須對全民公開,不但能讓公民對公共議題的認識與參與,並且可避免公共政策在不透明的情況之下,倉卒決定,因此,政府更應致力於政府資訊公開透明化的工作,除了將環評或公聽會交由電視台轉播外(如:2000年公共電視全程轉播核四興建的公聽會),更可利用其他的傳播平台,進行線上的直播,讓多方意見皆可呈現,更能讓政府的資訊透明化。
媒觀呼籲經濟部及環保署等相關單位,應秉持資訊公開及公共參與原則,盡速對於近日所發生的六輕五期、國光石化等議題舉辦公共討論,將討論過程進行直播,使資訊公開化,而非單向的政令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