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莫拉克社區重建報【No.51】─文化部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ugust 10,2012【重建消息】瑪家咖啡獲肯定 & 屏東藝文陪伴成果展
瑪家咖啡在海拔七百公尺至一千二百五十公尺的山區種植,以瑪家鄉瑪家村一帶為主,十多年前就有原鄉農民零星種植,四、五年前體會到高經濟作物可促進部落產業,才有系統性的投入,雖然起步比鄰近的德文、泰武咖啡晚,但農民對品質有信心,盼獲市場肯定。
*藝文蹲點伴3年 災民重燃希望
莫拉克風災將滿3周年,屏東縣13支藝文團隊陪著災區民眾走過3年,撫平災民的情緒,文化處長徐芬春本身是921災民,當年她自己就曾被帳篷外的歌聲吸引,而有了面對的勇氣,因此面對莫拉克重建,她也相信藝文陪伴的力量。
屏東縣政府於7月26日發表「愛.新生.力量」一書,全書記錄過去3年13支藝文團隊進入災區陪伴,見證文化重建的力量。
除了藝文團隊陪伴的成果展現外,文化處與經濟部水利署第七河川管理局也共同籌辦「讓愛綻放」關懷災區展演活動,第一場於7月29日晚上登場,由「絲竹空爵士樂團」擔綱演出。
另一場則是紙風車劇團於8月4日晚上7時30分,在枋寮鄉漁人碼頭演出「雞城故事」,當天下午3時起在演出現場有街頭藝人暖場表演、藝文陪伴成果展、農特產品展售攤位。
資料來源請點我
【社區重建人物誌】誤打誤撞,成為公興社區的中間份子─嘉義番路公興社區營造員鄧長庚
編按/重建,不單單只是環境的重建,更重要在於人的重建。文化部配合社區組織的重建工作,也秉持培育社區人才的使命,於社區內培訓社區營造員,使他們能成為社區重建工作的靈魂人物,引導社區創造美麗新家園。
文化部的社區重建工作即將告一段落,我們再次訪談社區營造員們,回顧兩年的來時路。在這一系列的成果訪談中,社造員們侃侃而談,談挫折與壓力,也談收穫與成長,透過我們的手,說出社區營造人才培力的苦功夫,也說出重建社區裡最認真的故事。
採訪撰文/邱雯敏
鄧長庚其實是接觸了文化部莫拉克社區組織重建計畫,才開始使用電腦,到現在已經跟得上時代潮流,甚至還會在Facebook上面,隨時分享社區中新的生態發現,鄧長庚羞赧地說,「我說了還怕你見笑,其實我現在還在用手寫版,因為注音輸入第幾聲錯了就打不出來,真的很傷腦筋!」
(吃苦當作吃補的公興社區營造員鄧長庚,年中被選為社區發展協會的副總幹事,這樣的職稱預告了他接下來更忙碌的生活-要顧生計、也要讓社區更好。)
意外,也是人生的轉捩點
加入社區發展協會才三、四年的鄧長庚,以前的他,用「工作狂」來形容,一點也不過份,因為工作過度,造成脊椎意外受傷,差點就一蹶不振,卻也因此踏入社區工作,開啟了人生的新分頁。
家族原本從事割麻竹筍工作的鄧長庚,因為早期經濟狀況不好,國中畢業之後,就在外面打工,「你一定不相信,我早期可是住台北呢!」鄧長庚掩不住口氣中的驕傲。年輕的時候,只對「金錢」有概念的鄧長庚,認為錢就是「汗水的累積」,只知道日以繼夜的工作,一般來說,大月31天,正常還得扣掉休假日,他卻曾經創下一個月領了62天工錢的紀錄,他說:「最誇張的一次,曾經三天兩夜沒睡覺,結果第三天開車撞到電線桿。」
成家之後才回到家鄉發展,把過去攢下來的積蓄,全部投入能創造高經濟價值的製茶事業,一心只想著老婆小孩要養、補習費要繳,30多歲的他,正值青壯年,一分也不敢鬆懈。早期製茶沒有現在的分工三班制,鄧長庚解釋,一個完整的製茶流程,前後約30多個小時,早上採完茶之後,就進行室外萎凋、室內萎凋,接著則是炒菁,一直到半夜才殺菁,殺完菁天都亮了,吃過早飯緊接著就是揉布球,到了晚上還要把它烘乾,直到十一、二點,然後,隔天又是新的一批茶葉要做。
在製茶的高峰期,曾經一整個禮拜,加起來只睡了十幾個小時,現在的鄧長庚,都會挖苦自己說,那時候就只想著「拼命來賺錢」,真的這樣做下去,最後就是要「拿錢來顧命」了!
(種茶與製茶是公興社區重要的經濟來源,但是在地人透露,陸客的開放觀光不但沒有為地方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更嚴重的是,茶葉的品質與價錢還被外來的不肖商人打壞,不僅混入廉價的外國茶葉,還以驚人的高價賣出。一車一車送進阿里山的大陸觀光客,沒有機會品嘗到道地的阿里山茶,相當諷刺。)
三年多前的一個晚上,經過一天疲憊的工作,鄧長庚回到家中準備洗澡休息,在浴室中,像金雞獨立般蜷起一隻腳要洗腳底板,一時腳軟扭了一下,聽到脊椎「崩」的一聲,當場就倒在浴室裡爬不起來。回想起那段時間發生的事,鄧長庚好似歷歷在目,當時再過一個星期就要過年了,他腦袋卻只想著:「完了,都不能動了,萬一開刀也好不了,該怎麼辦?」到醫院照了核磁共振,才確定是脊椎斷了兩截,在短短的一個星期之內,動了兩次手術,從剛開始動彈不得,連穿內褲都要別人幫忙,一直到三個月後,才慢慢可以下床走路。
意志消沈的鄧長庚,在家中整整休養了半年,工作也做不了,後來純粹覺得自己閒閒待在家裡,吃飽飯也只是看電視,不如去參加一些社區的課程,這也成為他踏入社區的契機。
硬體加上軟體 社區全方位成長
順應風潮,公興社區發展協會雖然早在民國90年就已經成立,但過去,礙於人才的缺乏,發展較為單向,與水保局和林務局的關係較為密切,建設也多以硬體為主,一直到參加了這次文化部的計畫案,才讓協會的體質有了明顯的轉變。
第一次到南華大學參加莫拉克社區組織重建提案工作坊的時候,讓鄧長庚深刻體驗到自己社區的「弱點」,看到別的社區的精美的簡報,讓連「計畫書」是什麼都還搞不清楚的他自慚形穢,就連當時能夠獲得文建會(現為文化部)的補助,都覺得意外。後來忍不住好奇,他問了當時擔任評審,也是現任的社區營造學會秘書長王貞儒老師:「為什麼我們會被選上?」「我看你們很想做,卻不知道怎麼做!」貞儒老師的一番話,有如當頭棒喝,把他給打醒。
「公興社區發展協會裡面,懂得電腦或3C的人比較少,像我的話,文書方面就比較不行,可是關於計畫核銷的工作,都需要這方面的能力,這是我們社區比較弱的一塊。」鄧長庚說。
(公興社區的幹部去年參加嘉義縣社區規劃師的培訓,透過這個機會,就地取材,蓋了一座原味十足的生態教室,上課到一半,半開放的空間還會飄入山嵐,潮濕的泥土與林間的氣味令人印象深刻。)
鄧長庚其實是接觸了文化部的計畫,才開始使用電腦,到現在很跟得上時代潮流,甚至還會在Facebook上面,隨時分享社區中新的生態發現,鄧長庚羞赧地說,「我說了還怕你見笑,其實我現在還在用手寫版,因為注音輸入第幾聲錯了就打不出來,真的很傷腦筋!」
除了文化部提供的課程和資訊,鄧長庚說,每個月的分區交流會,讓他收穫更多,不同的社區之間,大家可以彼此分享觀摩,從文案的撰寫、申請的管道,甚至實地到其他社區去觀摩。像他自己,就和信義鄉桐林社區、南化區玉山社區的社造員特別麻吉,碰面就是有話聊,甚至延伸到交流會以外的時間,平常就能彼此討論交換社區協會運作的心得,一方面分享,一方面也把好的觀念帶進公興社區。
就這樣,不但突破了電腦障礙,鄧長庚也慢慢學習如何與社區居民溝通相處,一點一滴重新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改變社區居民對於農產業的思維,重新省思並形塑社區內如何兼顧生計和生態的永續經營模式。
產業轉型 永續經營
在四、五十年前,公興社區一帶是以竹子為最大宗;到了七O年代,被檳榔樹取代;後來,又被鋪天蓋地的茶園給侵佔;而現在,一切都沒落了。鄧長庚說,其實農民的想法很單純,一切都是以「生計」做為出發點。莫拉克風災之後,對社區內造成重大傷害,比較幸運的是,沒有人員傷亡,但阿里山公路的崩塌和風災後殘破不堪的產業道路,讓居民意識到生態的重要而去思考和大自然共存共榮的產業模式。
發展生態觀光,是過去這一、兩年間社區居民們凝聚的共識。去年底,在七鄰成立的生態教室剛剛落成,慢慢看得到一點點成績,更令人感動的是,社區居民的觀念也同時慢慢在轉變。比如說,當地特有的山羌、長棕山羊、藍腹鷳、深山竹雞、穿山甲等,都是珍貴的保育類動物,最為熟知牠們生活習性的人,是過去的獵人;現在,則成為保護牠們的重要推手。
(沒有社區活動中心,沒關係,處處都可以是活動中心。所以在第四鄰的村長家,大家把桌椅搬一搬,就變成了居家式的上課、討論、工作坊空間。)
公興人的團結,不用鄧長庚說,我也感受得到。拜訪公興社區的那個下午,大雨滂沱到寸步難行的程度。鑽進村長家,卻看到一大群居民們聚在這裡上課,不是小貓兩三隻,而是十幾二十個歐吉桑、歐巴桑,圍著幾張畫著大大表格的壁報紙,在討論發展生態觀光旅遊的方向。包括鄧長庚在內、一群向心力強的核心幹部,是能夠凝聚人氣的關鍵,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則是能夠消弭紛爭對立、達成共識的不二法門。公興社區的最大特色,就是大家很愛「泡茶開講」,農忙之餘,一小群人聚在一起,就可以討論社區議題。
鄧長庚說,因為公興社區幅員較廣,所以形塑了特殊的「泡茶開講」文化,村長家、理事長家或檳榔攤,都可以是聚會據點,下雨天大家聚在一起泡茶,天冷時就著大鼎烤火,只要是社區的居民,都可以參與討論。在這樣的空間裡,發表看法可以天馬行空、無拘無束,「這樣的小型整合很重要,很多概念和想法,都是在這些討論中發酵」,沒有硬梆梆的開會流程,對話更有效率,也更能凝聚出共同意識。
有了共同意識,就要付諸行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可是鄧長庚卻總是樂觀以對。產業轉型的陣痛期最是痛苦,就連鄧長庚自己也是一樣。近一年來,身體恢復許多,重拾製茶師工作,為了配合社區活動,可能雞未啼、天未亮,就到茶廠工作,只為了趕著中午參加社區聚會。
「因為山上教育資源缺乏,我們在這邊工作,老婆、小孩在外面生活,不買房子就是要租,社區裡面的人七成以上外面都有房子,像我們這樣一家子,三個小孩加上車貸、房貸,一年最少收入要一百萬。」自己身上也扛著沈重的經濟壓力,鄧長庚更明白轉型的同時,一定要同時兼顧居民的生計,也就形成現在這種蠟燭兩頭燒的局面。
父母親總是會憂心孩子,書讀得不好,和別人沒有競爭力,自己也是三個孩子的爸爸,鄧長庚說,我們希望下一代愛自己的家鄉,但過去所做的,卻都是希望孩子離開自己的家鄉。不論是和社區內的人討論,或是和社區外的人交流,這幾年來,漸漸形塑了他對「社區營造」工作的想像,產業轉型和經濟收入的延續,當然是其中一個方向,腳步漸漸放慢的鄧長庚也認為,更重要的是,希望可以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讓孩子們願意回到這塊土地上。
(生態教室的講台上用小木塊拼出來的藍腹鷴。台灣藍腹鷴是台灣國寶,也是公興社區的寶。在公興社區的秘密基地,可以輕易捕捉到藍腹鷴的身影。利用社區最多的木與竹,一人一片地拼出藍腹鷴的樣子,只是不知為何,肚子越拼越大,大家都笑稱是待產的藍腹鷴。)
目前公興社區的發展,不敢說有確切時間表,但有著明確目標,有單位釋出計畫案,合適且可行就送計畫書,爭取不到,就再商量替代方案。鄧長庚相信,觀光休閒旅遊一旦做起來,人口自然會回流,很多社區都在走這條路,可是怎麼做得有深度,則是公興社區眼前的重要課題。
擔任社區營造員,就是要能讓社區居民相信,可以把社區帶到另一個境界,才能說服他們來參與,鄧長庚總用一種自嘲的口吻說,「我們做社區的,好像是畫一塊大餅,說服人們去相信」,講得好像是什麼拐騙誘人的壞勾當,但就我看來,他只是看得比較長、比較遠,比其他人都更早預見了未來肯定會越來越美麗的公興社區,然後穩健踏實,一步又一步的朝夢想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