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莫拉克社區重建報【No.52】─文化部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ugust 10,2012【社區重建人物誌】從小米開始,從文化開始-臺東太麻里香蘭社區營造員古正生
編按/重建,不單單只是環境的重建,更重要在於人的重建。文化部配合社區組織的重建工作,也秉持培育社區人才的使命,於社區內培訓社區營造員,使他們能成為社區重建工作的靈魂人物,引導社區創造美麗新家園。
文化部的社區重建工作即將告一段落,我們再次訪談社區營造員們,回顧兩年的來時路。在這一系列的成果訪談中,社造員們侃侃而談,談挫折與壓力,也談收穫與成長,透過我們的手,說出社區營造人才培力的苦功夫,也說出重建社區裡最認真的故事。
採訪撰文、攝影/薛宜真
古正生,經由擔任社區營造員,重新思考部落的事務,他斬釘截鐵地說著:「想先讓族人認同,更多認同。」對於古正生而言,社區營造就是營造產業氣氛,希望這樣的作法,可以讓更多部落青年回流。
開著車沿著台11線向北奔馳,炎熱的天氣讓我與另一名訪談員之涵幾近蒸發,我們在午後空無一人的柏油路上前行,山與海在車窗上的顯像,有如凝結的圖畫美景。到了!一個左拐,駛進斜坡上的房屋櫛比鱗次的香蘭社區。
關於香蘭社區
香蘭社區又稱拉勞蘭部落,原稱「lalauran」,音出自當地原住民排灣族語,意寓「想出去的地方」,或「肥沃之地」,以漢字書寫則採諧音為「拉勞蘭」部落。日治時期,日人將之改為與日語相近之音「kaualang」,漢字書寫為「香蘭」,因此香蘭一名延用至今。此區混居排灣、阿美、閩南、客家、外省族群等,族群文化相當多元。
(拉勞蘭部落的接待中心,裏頭有小米工坊的展售、販賣,還有二樓的部落廚房。)
拉勞蘭部落從事社區營造將近十年,經驗豐富,早在原住民部落意識抬頭前,即有部落文化運動在此翻騰,因此使得部落小有名氣,常見其名於電視與平面媒體中,而部落文化的推行,尤以「小米文化產業」最為人知。部落以傳統作物小米為主要的基礎,發展特色產業,不僅培力部落組織力量、落實在地就業的理念,更以小米連結其傳統文化,對內促進族人對文化的認同感,對外也成功地打響拉勞蘭的名號,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太平洋邊的小部落。從內而外推動文化的力量,是拉勞蘭部落社區營造有成的主要因素。
從軍人變身社區營造員
拉勞蘭部落辦公室的外觀,裝飾著古樸的原木藝術裝置,溫暖的原木色與湛藍的天空搭配起來,流露著濃濃的熱帶風情。出門迎接我們的是部落的社區營造員古正生,穿著藍色的吊嘎與短褲,深邃的眼睛裡帶著笑意,給人的感覺相當和藹可親。
(古正生,香蘭社區的營造員,過去為職業軍人。不同的工作性質,開始很不適應;一年後的今天,古正生對於小米祭儀、青年會的運作、文化傳承都有一套自己的領悟。)
古正生在去年七月臨危受命,成為香蘭的社區營造員,身材健碩的他,原本是名職業軍人,當了八年的軍人,退伍後原本想留在臺北,但父母要他回部落,他就回來了。剛開始,對於部落的生活步調相當不適應,他笑著說「因為生活太悠閒了!」習慣軍人的規律生活,古正生花了一點時間重新適應自己從小生長的環境。而接手社區營造員一職時,剛開始古正生有點無所適從,「接手的時候,沒有人告訴我應該怎麼做,因為上一個營造員沒有移交啊!沒有人教,我就硬著頭皮上。」軍人出身的他,對於社區營造員一點概念都沒有,「動不動就要開會啊!要通知大家、寫報告啊…我大概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去摸索。」從零開始的古正生,可謂是社區營造的新生,接手這項任務後,開始重新認識拉勞蘭部落。
從小米開始
古正生招待我們進入一樓辦公室,映入眼簾的是充滿原住民風的簡單裝潢,窗台上還掛著豐碩的小米,此空間不僅做為拉勞蘭小米產業的展示區,牆邊的大冰箱與各式鍋爐,也顯示出這裡亦是處理小米的主要據點。從展板與展示品顯示,小米製品相當多元:養生小米、小米酒、小米粽、小米酒釀香腸、小米餅乾…等,可見部落對於此產業的用心與拓展。
部落本來就有種植小米,多應用於豐年祭舉行期間,94年開始「小米工坊」,由部落自發,並透過原民會輔導成立,發展至今已有7年。小米工坊成立後,小米的需求量逐年增長,目前部落的小米產量並不足以提供產品的製作量,古正生表示,部落上方約有一甲地用來種植小米,可是產量還是不夠,因此拉勞蘭部落轉而與鄰近部落合作,不僅向其收購小米,更以產業經驗陪伴其他部落發展社區產業,整合小米的種植技術與資源,創造更大的產值。這樣的作法,不僅讓部落的產業有突破的契機,也為鄰近的部落製造多元就業機會。
(小米工坊裡有產品展售處,也有小米的分裝與加工處。工坊的小米製品相當多元,小米粽、小米香腸、小米酒都是基本款,還有紅藜、香蘭葉與樹豆產品。)
截至目前,拉勞蘭部落的小米產業經營得相當成功,在台東史前博物館不但設有販賣部、餐飲部,甚至還有一個中央廚房。不過,問及未來還會擴張規模嗎?古正生搖著頭回答:「這樣就很累了!」顯示出部落的人力不足,亦是小米產業發展的瓶頸。目前部落人口有100多人,投入這個產業大概有30個人,但人數還是不足,「部落還是有人才缺,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回來。」即使小米產業創造許多在地就業機會,但願意回來一起經營的人還是少數。
除了產業營銷,小米文化的重建也是拉勞蘭部落社區營造的主要項目之一。小米為原住民族的傳統作物,與歲時祭儀、傳說、習俗、生活等息息相關,但進入現代社會後,部落傳統逐漸式微,為此,拉勞蘭部落「重建小米田」,希望能夠藉由小米與傳統連結,喚起原住民的文化意識。
談起小米田,古正生指著西邊的山坡說「傳統都是婦女種小米,我小時候沒去幫忙過,男人幾乎都只幫忙採收。…種小米啊!最困難的地方是要趕鳥!因為鳥會啄食,所以我們就會放鞭炮、做罐子,或立稻草人趕鳥。」在拉勞蘭部落,幾乎每一戶都有私人的小米田,部落也有公田,部落的公田會雇用人力去照顧,私田通常都是自家看顧。以前的「換工機制」,就是誰家需要幫忙我就去,等到我家需要幫忙時,對方也會一起來協力。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小米的傳統機制也有所改變,「現在收成、趕鳥的人手都不足,不像早期自發性較多,生態有所改變。」因此現在照顧小米田的重任,多是申請經費聘請人員來支援。
傳統組織與祭典
我們去訪談時,適逢部落在籌備月底的豐年祭,部落裡的青年都陸續回來了。「他們現在山上砍竹子。」古正生眉飛色舞地跟我們講著部落青年會的組織,還帶我們去看了他們的青年會所。青年會所的牆上掛滿了獵刀與獸骨,代表身分的頭盔也整齊排列在櫃子中,古正生坐在青年會自己雕刻的排灣族圖騰木椅上跟我們介紹會所的情況。
(香蘭部落的青年會所,椅子、雕刻、壁飾、長茅、獸骨、羽毛頭冠,所有的一切都令人讚嘆不已。我們拜訪社區時,青年會已經忙進忙出地開始籌備豐年祭典。)
青年會,等於是部落的軍隊,用以抵抗入侵者,早期僅直接聽令於頭目,並有自己的會長。青年會主要的工作也包括負責豐年祭的場地佈置與材料準備。參與的對象,通常是部落裡的男生,年齡層由國小到未婚者皆可成為一員,會長是由內部推派產生,擔任會長的人在3年內不准結婚。除了青年會,已婚的男子會直接晉級到壯年會,壯年會的年紀是已婚到55歲,55歲以上就算是部落的老人家。「壯年會的爸爸們負責做豐年祭場地的佈置,並且在豐年祭前一個禮拜的狩獵祭,帶領著青年會到山上狩獵。…然後豐年祭的第二天晚上十二點,會有青年會進階壯年會的儀式,是非常神聖的儀式。」顯示出拉勞蘭部落的自發性組織結構相當完整,傳統文化也由此獲得傳承。
「像我現在結婚了,就是壯年會的。…你問晉級的儀式是甚麼?嘿嘿,這是內部機密!」剛喜獲麟兒的古正生奸詐地笑著。目前拉勞蘭部落的青年會成員約有30多人,「有國小、國中、高中生,每個階層做的事情都不一樣,而且進青年會,每五年都有一個晉級的儀式。」由於拉勞蘭部落的青年會組織完整,也會吸引其他的部落前來參訪,以及參與訓練活動。「以前鄰近的部落都沒有青年會,部落的戴牧師跟撒可努會帶我們去外面跟其他部落交流,從大王、金崙、歷坵、嘉蘭、大鳥、安朔勇士團,他們都曾來這裡學習,跟我們一起做青年在部落該做的事。」
除了以男性為主的青年會、壯年會外,拉勞蘭部落的「女武士團」也很著名。女武士團顧名思義,參加對象以女性為主,型態與青年會差不多,團員結婚後就直接變成婦女會的成員。但特別的是,參加女武士團的以外地人居多,因為部落裡的戴牧師在東華大學任教、出身拉勞蘭部落的作家亞榮隆‧撒可努也常在外演講,經由文化推廣,吸引了不少學生進部落參與。「在豐年祭準備期間,女武士團會跟媽媽們一起做頭飾、十字繡、跳舞;豐年祭時也會與婦女會一起接待客人與長官…」可見拉勞蘭部落的文化推廣做得十分成功,不吝嗇對外交流、友好的態度讓部落注入新血、不僅讓參與者充分了解部落文化,對內也達到傳承的效果。
目前部落組織看起來完善的拉勞蘭,其實也經歷過一段沒有豐年祭的時期,社區混居著阿美與排灣兩大族群,古正生回憶:「以前我們沒有豐年祭,都跟下面阿美族部落合辦,當時他們的祭典比較盛大,我們都會一起參與。小時候我們都穿阿美族的傳統服飾啊!一起跳舞一起慶賀,有的小孩也不知道自己是哪一族的!」直到85年,部落內以戴牧師與亞榮隆‧撒可努為首的原住民文化意識逐漸抬頭,拉勞蘭才又開始重新舉行自己的豐年祭。
產業與文化結合的社區營造
豐年祭是重新凝聚社區意識的一項重要活動,而小米產業的經營,更是喚起社區意識的契機。為我們詳述了關於部落裡的組織與祭典的古正生,經由擔任社區營造員,重新思考部落的事務,他斬釘截鐵地說著:「想先讓族人認同,更多認同。」對於古正生而言,社區營造就是營造產業氣氛,希望這樣的作法,可以讓更多部落青年回流。
(七月初的小米田已陸續收穫,我們抵達時未能看到整片的小米穗。面積廣大的小米田可是需要大量人力管理的,特別是跟小鳥們的鬥智,否則一切的辛苦,都化為小鳥的大餐了。)
從執行行政事務與部落每月如期的開會討論,古正生逐漸開始有了自己的文化認同。「經由辦活動、小米入倉、播種…等,這些青年會也都會來幫忙,我們才逐漸對以前的傳統文化有了較清楚的認識。而且這個社區營造計畫就是接軌文化的作法…」產業與文化的結合讓更多部落的人重新觀看自己的傳統,不過,產業跟文化連結在一起卻不能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回來,古正生分析:「因為單位太多、事情太複雜,現在還不夠好。」社區有太多事務要處理,讓社區營造員應接不暇,相對地也侷限了社區發展的可能性。
問及甚麼人適合作社區營造?古正生羞澀地笑著回答:「要肯付出、不計較,沒錢的時候吃老本,不會跟理事長抱怨。而且我本來是很害羞的…」當他提到「害羞」二字時,經過辦公室的族人不禁莞爾一笑。擔任社區營造員後,古正生開始接觸部落裡的每一戶人家,據他的講法:「自己的部落,硬著頭皮上了!」如果我們相信古正生原本就是害羞的個性,那麼社區營造這個工作真的讓他突破自我了!
採訪後,古正生帶我們去看部落的小米田,整片小米田在山腰的緩坡上搖曳,去的時候小米已經被採收得差不多了,而趕鳥的閃光塑膠條還懸掛在繩子上隨風飄搖,從山坡上俯視整個拉勞蘭,真的很難想像這個僅有30幾戶的部落,竟是以小米文化產業,成功行銷全台,並且也兼顧保存了自身的原住民傳統文化。這樣的成果,不僅復育了部落文化,也成為社區營造中,文化結合產業的成功案例之一。
【重建消息】阿里山新美村推動無毒農業 & 舞台24,憶八八-地磨兒收穫祭系列活動
*阿里山新美村推動無毒農業
新美村位在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達娜伊谷和茶山村之間,相較於前後兩個村的觀光發展興盛,新美村的人口外流嚴重,部落毫無競爭力。現任村長汪堅雄從十多年前開始深耕社區,在多年的嘗試後,召集部落10多位村民以無毒農業方法種薏仁和蔬菜,剛要享受成果時,莫拉克風災卻沖走了農園。
風災後在多方協助之下,新美的無毒農業重新站起來,他們四處擺攤行銷,終於有了穩定的客源,嘉義基督教醫院也協助整合新美、來吉等部落的農民,打出無毒農作品牌「打手機鄒」(Daso ci Cou,鄒語原意是強壯的鄒族人),每星期五上午9點到12點,在嘉義基督教醫院設攤。
新美無毒農業洽詢電話,楊佩珍 0929296561
「打手機鄒」網頁請點我
資訊來源請點我
*舞台24,憶八八-地磨兒收穫祭系列活動
「種籽」,是作物,是部落生命的養份,也是一個生命延續的落點,一個部落活化的機會。地磨兒協會培育部落深耕團隊,落實『部落人做部落事』的理念,為尋回原鄉感動的力量,串起文化永續的生命,極力育佑原住民多元文化發展及保存,建立原鄉自主經營契作方式,運用地方人文及自然資源,爭取觀光事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更以台24聯盟合作為目標,共創生態文化的天堂,共生、共作、共榮。
而為讓民眾了解在勞委會投入資源下,地磨兒培力計劃長期的努力與付出,並且歷經多年用心經營所創造出的就業機會與社區服務,特辦理成果展示活動,期讓民眾認識默默付出的「種籽」期待生命延續的落點及部落活化的機會;更邀請附近多元及培力執行單位共襄盛舉,使大家有個表演舞台,是除期待能增加計畫單位收益,並能透過本次行銷活動將最獨特且富有地方特色的產品推廣出去!
活動期間:101年8月15日-19日
活動地點:三地門文化館 地圖請點我
洽詢電話:(08)7994084、(08)7992856